中医养生天人合一

2021-10-02 │ 中医养生天人合一 医食合一饮食养生

瑜伽练习倡导“身心合一”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如何避免走入有关运动养生方面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瑜伽练习倡导“身心合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瑜伽决不等同于一般的健身方式。它是一种倡导身心合一的生命哲理,既可以得到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和谐和健康,更高层次的则是培养人们专注平和、冷静客观的优良心态,使人修身养性,获得身体、精神相统一的健康状态。这是其他健身运动无法企及的一大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瑜伽提倡的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瑜伽的修行可以分为8个阶段,也叫8支分法,即:约束;戒律;姿势和体位;调息;操纵感官;内省;冥想;三昧,即心神合一,超脱的境地。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调整锻炼身心各方面的机能,使之和谐有序,均衡健康。

瑜伽中的姿势和体位的练习,是一种深入的舒展运动,通过缓慢和谐的大幅度舒展与收缩,有用刺激人体的肌肉、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使身体内的废物毒素排除体外。连续的练习更能增强身体柔韧性,使身体线条变得修长匀称,增强肢体的灵敏度。而通过呼吸、冥想等的练习,可以宁静神经,平和心态,使人胸襟开阔,冷静沉着,处变不惊。

这样一种可以让身体和精神得到双重锻炼的健身方式,并不需要辅助任何的健身器械,也不像其他健身项目如球类、游泳等受场地的限制。但练习瑜伽并不仅仅是天天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体位的练习或冥想,瑜伽的思想将贯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挑选宁静自然化的生活氛围,清淡的饮食,舒缓的音乐,开朗平和的心境等等。

拿饮食方面来说,瑜伽倡导健康克制的饮食习性,认为饮食不仅影响身体,更对心灵和精神有重要影响。瑜伽把食物分成3种,惰性食物、悦性食物和变性食物。惰性食物是轻易引起怠慢、疾病和心灵迟钝的食物,此类食物对心灵有害,对身体无益,包括油腻的以及炸烤食物,特别是肉食;悦性食物富于营养,很少选用香料和调料,烹饪简单,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培养高贵的情操,使身体变得健康、纯洁、精力充沛、使心灵宁静而又愉快,有益身心,包括一切新奇、可口的蔬菜、水果、极少味素的食品、谷物以及豆类制品、牛奶;变性食物是能够提供能量,有益身体但不利心灵的食物,经常使用会引起身心浮躁不安,如添加过量味素的食物。从食物成分上看,悦性食物含有大量天然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健康的饮食。

Ys630.com相关知识

运动养生 练太极讲求身心合一


太极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传统锻炼方法,在中国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作为健康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不犹户枢不朽是也。太极拳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呼吸及意识活动。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屈膝坐髋、重心低落、连续不断,又因太极拳动作亲切,没有精神及体力上的高度紧张,特殊适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最佳挑选,太极拳运动也风行于国内外。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益处第一是它融合了力量、平稳、姿势及凝神静气等四个基本要素。现代医学探索进一步证实,太极拳运动对老年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周围动脉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都有必定疗效,可作为老年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项目之一。

太极拳是运用阴阳原理的极佳典范,每个动作都包含阴阳之变化。虚与实、动与静、表与里、开与合、进与退、收与放、左与右、刚与柔,相辅相成。太极拳注重整体观念,要求身心合一,松静无为,内外上下一致,以意领气,气随意行,意到气到。因此练习太极拳能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达到保健的作用。练习太极拳要求情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即要用意和心静。这种意识和身体锻炼相结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高兴性提高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就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还益于大脑皮层高兴、抑制的调整。太极拳运动对情绪亦有较好的调剂作用,可使老年人的自信心增强,睡眠改善,对情绪抑郁者、慢性疲惫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调剂作用显著。还有专家探索后认为,坚持太极拳的锻炼,能够使神经系统中枢主导部分作用加强,通过其促进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起到防病和抗病的积极效应。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习太极拳后,周身舒服,反应灵敏,心情也大为改善。

练太极拳时呼吸较深,动作缓慢而柔和,既能增加脑动脉内的血流量和供氧量,也能有用地改善脑神经细胞的营养,还可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紊乱得到调整和改善。

瑜伽6个经典动作 体验身心合一的美妙境界


动作1:增加腿部肌肉的延展性

将双手打开成平行,指尖往外表伸,然後让肩膀与颈项肌肉放松,肚子收,背打直,左脚膝盖曲90度,右脚脚掌踩地板,脚拉长,之後,身体仍保持不变,左脚膝盖推直但不锁死,唤吸3-4次之後动作保留。

动作2:调整脊椎侧曲及加强全身性的平稳感

身体拉成一直线,收腹,右脚往後一步,脚尖点地,将双手放在大腿两侧,随後再将右脚往後拉长,让身体与脚成一直线状况,注复左脚膝盖要放松,双手放在大腿两旁,紧接着唤吸停留3-4次便可。

动作3:放松上半身、加强停半身曲线

双手食指合掌於胸前,颈项肩膀放松,肚子收,尾椎朝停,然後双脚并拢,身体保持不变,右脚曲曲,脚掌放在大腿里侧保持平稳,最後再将双手往上拉长延伸,手臂靠耳朵,颈项,肩膀放松,停半身保持不动,唤吸3-4次,骨盘朝正便可。

动作4:修饰手臂与背部肌肉曲线

双手食指合掌,颈项肩膀放松,肚子收,左脚往前跨一步,膝盖曲,右脚脚尖垫,脚跟离地,双手往上拉,手臂贴耳朵,抬头,挺胸,背打直,肚子收,左脚成90度,复心往停沉,在两脚中间,唤吸深吸,深吐,反覆约3-4次。

动作5:加强胸肌与双腿曲线

身体转向右边,手成一直线,胸口打开,左手碰地,保持平稳,唤吸3-4次,然後再将右脚往後拉长,让身体与脚成一直线状况,注复左脚膝盖要放松,双手放在大腿两旁,紧接着唤吸停留3-4次。

动作6:练习後背肌与修饰腹部肌肉曲线

身体成ㄇ字状,手跟膝盖成一直线将背打直,收腹、脚尖放松,指尖朝前,手肘微曲,但不可耸肩,然後将臀部往天花板的方向推,身体成一叁角型,膝盖往後拉直,但不锁死,头往手臂中低停,肩膀要放松,肚子收,唤吸3-4次,脚跟踩地板,若不行膝盖可微曲然後脚跟逐渐离地。

瑜伽冥想练习 放松身心美容养生


瑜伽在近年来流行于女性生活之中,瑜伽的魅力在于能让女性更健康,身心得到更大的放松,瑜伽中开始是老师都会要求学员们进行冥想练习,让身心得到全身的放松,才能真正达到瑜伽的功效。

一种锻炼方式在美国开始盛行,那便是冥想。每天花10~40分钟静坐,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次呼吸、一个词语或一个形象上,你便可训练自己不对过去和未来胡思乱想,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时刻,通过完全接受现实而超越它。冥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改变人的内在情绪,达到真正的修身养性。

冥想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的作用。有规律地冥想,可调节脑神经,让处于压力下的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冥想者较一般人更容易达到平静而快乐的状态。着名女演员海瑟格拉汉姆曾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练习冥想,每天在起床后和下午各练习20分钟,她说:过去我时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长期担心忧虑,其实这都毫无意义。冥想让我懂得,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拥有了这份平静,就拥有了所有的东西。

一些大脑神经系统专家利用复杂的成像技术做测试,得出的结论更让人激动:在深度冥想中,大脑如同身体一样会经历微妙的变化,冥想可以训练头脑,重新改造大脑机构;可以在大脑面对消沉、过度兴奋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时,重建平衡。

在身体功能性疾病方面,冥想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许多医学研究证明:冥想可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前列腺疾病,还可预防、降低或控制艾滋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所产生的疼痛,同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研究者表示,冥想者的技术越高,其免疫系统功能便越好。琼卡贝特兹恩创办了首个冥想减压诊所。多年来,他利用冥想已经帮助超过1.4万人减轻了因疾病带来的痛苦。

冥想其实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公园的草地上、宽敞的室内场馆中,或是舒适的椅子上,都是适合冥想的场所。冥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禅坐(两腿盘坐)、休闲式冥想(直坐或稍微向下斜躺在座椅上)、慢走式冥想(刚开始每步都走得很慢,之后便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步伐)、超然冥想(反复重复一个梵语音节)、音乐冥想(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迷睡状态)等。冥想所需时间也可根据个人的习惯从数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冥想作为一种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它不再是神秘的事情,而是非常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练习瑜伽 排毒活血舒展身心


春季是适宜运动的季节,其中瑜伽更是上选。春季通过练习瑜伽能为你带来活力,同时也能帮你排毒活血,释放出冬季积聚在身心的能量。今天就来推举春季瑜伽常识,告诉你春季练习瑜伽的好处及注重事项。

在这个季节,风和日丽,万物生气萌动,对于人体来说,其生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气血活动更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

二是人体的肝脏春季相应,肝的功能在春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为肝主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步增强。

在春天多练习瑜伽的体式和呼吸,会让你的皮肤更年轻,更具活力。

春天瑜伽练习要注重哪些问题

1。不要练习超过自己极限的难度体式

体式的练习锻炼的是自己的身心,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练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柔韧度较好,有些人平衡感很强,有些人则力量强一些,不论怎样,锻炼的都是自己的身心,所以大可不必与学友较劲,只要自己感觉好,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牵强自己的身体,生拉硬扯,受伤也就难免了。

2。不要在有风的地方练习,练习的场所要冷热适宜

古人讲春捂秋冻,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在有风的地方练习瑜伽是不利于健康的,不但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轻易感冒。因为我们练习瑜伽的时候很轻易出汗,一出汗身体毛孔就会张开,所以这时一经冷风猛吹,冷气就会直透体内,导致人体的各组织及器官发生急剧冷缩现象,从而导致各种不适。

另外,毛孔本来还有很强的过滤作用,大出汗的时候,过滤作用就几乎消逝了,而那些靠着风来传播的细菌和病毒,则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钻到人体里来捣蛋了。

3。不要出过多的汗,以防泄掉体内的阳气

运动量大了,人就会出汗。正在减肥的姐妹,更是巴不得每次运动都大汗淋漓。

但是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也跟自然界里的其他生物一样,体内的阳气开始处于勃发的状态,这时候,假如出太多的汗,就会损伤了人的元气,出现过度疲惫的症状。因此,我们平常人在春天锻炼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度,就是刚刚出汗就好,别把自己弄得太累了。

4。体式以柔韧伸展平衡为主

整个严寒的冬天,人的身体似乎都是蜷缩着的,因此春天最适合做的就是伸展运动,以唤醒身体。伸展平衡的瑜伽体式既能达到伸展和按摩效果,又防止了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瑜伽的体式练习,旨在维持健康、灵敏的身体,配合缓慢的呼吸,伸展、挤压、扭转身体的各个部位,反复使身体处于紧张和放松这两个极端状态,经过多次以后身体就会出现按摩般的效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身体的活力,排除关节部位的僵硬,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练习者的专注力,并获得心灵的宁静感。

身心合一通血脉的太极拳


【导读】身心合一通血脉的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在中国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下面就为你介绍身心合一通血脉的太极拳。

身心合一通血脉的太极拳

我国《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作为健康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不犹户枢不朽是也。太极拳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呼吸及意识活动。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屈膝坐髋、重心低落、连续不断,又因太极拳动作亲切,没有精神及体力上的高度紧张,特殊适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最佳挑选,太极拳运动也风行于国内外。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益处第一是它融合了力量、平稳、姿势及凝神静气等四个基本要素。现代医学探索进一步证实,太极拳运动对老年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周围动脉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都有必定疗效,可作为老年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项目之一。

太极拳是运用阴阳原理的极佳典范,每个动作都包含阴阳之变化。虚与实、动与静、表与里、开与合、进与退、收与放、左与右、刚与柔,相辅相成。太极拳注重整体观念,要求身心合一,松静无为,内外上下一致,以意领气,气随意行,意到气到。因此练习太极拳能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达到保健的作用。

身心合一通血脉的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要求情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即要用意和心静。这种意识和身体锻炼相结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高兴性提高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就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还益于大脑皮层高兴、抑制的调整。太极拳运动对情绪亦有较好的调剂作用,可使老年人的自信心增强,睡眠改善,对情绪抑郁者、慢性疲惫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调剂作用显著。还有专家探索后认为,坚持太极拳的锻炼,能够使神经系统中枢主导部分作用加强,通过其促进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起到防病和抗病的积极效应。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习太极拳后,周身舒服,反应灵敏,心情也大为改善。

练太极拳时呼吸较深,动作缓慢而柔和,既能增加脑动脉内的血流量和供氧量,也能有用地改善脑神经细胞的营养,还可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紊乱得到调整和改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