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多的朋友身体都会比较虚弱,总是想通过一些食物来进行滋补,冬季是食疗养生的一个比较好的季节,这时候进补更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进补也应该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在冬季进补的时候,都应该要注意哪些事项。
1.补气先重脾胃
气虚之证,有脾胃气虚与心肺气虚等类型。补气的药物有健脾胃的,有养心肺的,应随宜选择。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补药效用的产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布于全身。因此,补气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义。应用补血、养阴、助阳各类药物时,也要考虑这一点。
2.补血必须补气
中医学认为:气与血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从而提出“气能生血”的论点。因此,补血必须补气。加之补血药物效用的产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故当归补血汤用当归补血,配上黄芪补气以生血,就是这个道理。
3.养阴宜用清补
阴虚证的表现,多见热象,如舌红、口干、口渴等。养阴的药物,大多属于凉性,既可滋养阴津,又有清热的作用。所以说,养阴宜用清补。如果误用温热性的补药,不但会助长热象,而且会进一步加重阴虚。
4.助阳宜用温补
阳虚证的表现,多见寒象,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阳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既可以振奋阳气,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所以说,助阳宜用温补。如果误用寒凉性的补药,会使阳气更虚,寒象愈加显著。
麻油拌菠菜
配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因此,对于身体出现不同状况的朋友,平时在进补的时候应该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最好是可以在比较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来进行,尽可能的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体质的药物,平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有害物质的快速排出。
长期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对身体的调理是要掌握好一定的方法的,其中很多中医疗法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并且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比如对我们的失眠以及身体虚寒等现象,其中艾灸就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注意事项,下面一起了解下秋季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秋季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2.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3.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4.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5.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6.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
7.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8.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艾灸疗法。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上面就是对秋季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通过艾灸对身体进行调理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也要狐疑经擦进行体育锻炼,但是艾灸对身体的调理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进入老年,由于五脏皆虚,所以老年之疾虚证居多。在治疗上应虚者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五味也,五味调和,则可补益精气。说明补养之法,既有药补又有食补,而虚证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象又多体现为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夫人之盛,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因此在治法上首先要分清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类。再与脏腑联系起来,辨别心、肝、脾、肺、肾五脏之虚。通过辨证,或用药治,或用食疗,或药食兼施,以达到康复延龄的目的。
补药的选择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味中药中具有补养作用的中药有70味之多。在抗老延龄选用补药方面,历代医家对肾亏易衰老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人初步分析了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1892种药物中,发现明确载有耐老、不老、延年、增年作用的药物达117种,比较常用的约109种,其中补益药约50种,占28%以上,补肾药有28种,健脾药13种,养心药6种,说明益肾健脾药占较大比重。在药物的复方组成方面,也有人分析了13部有代表性的方书,发现记载有长生、耐老、不老、延寿的方剂124首。其中温补肾阳为主的约占87首,占70.2%,其方法多采用温柔而不刚燥的温补药与滋益肾阴、填精补血的药物同用,组成温肾阳、益肾阴、填精补血之剂 以滋补肾阴为主的28首,占20.2% 以健脾益气为主的约11首。可见中药抗老延龄方面的作用,重点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
冬令进补
人们通过长期对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观察,得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又把人体中五脏中的肾脏作为冬季的主令,因为肾为封藏而主蛰,冬季又为收藏季节,此时进补,可以藏而不泄。所以人们习惯于冬令进补,如服用膏滋药、人参、阿胶、黑白木耳、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和各类成药,以及各种食物进补。由于冬令进补的药品很多,有单味,有复方,可根据病情、体质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伏天进补
伏天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之时。民间服补药习惯上多在冬季,叫做冬令进补,因冬至以后,天气寒冷,不会出汗,服补药可以收藏吸收,不被汗泄。而热天进补,怕补药成分随汗而泄,等于不补。事实上伏天同样可以进补,其功效并不逊于冬季,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夜睡较少,工作辛苦,出汗较多,易感疲劳,体内空虚,加上烈日当空,炎暑伤气,大都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特别是老年人更甚,此时进补,反易填空吸收,最为适宜。在药补方面,适宜清补,不宜滋补,以免碍胃助湿。清补以服用人参最为理想,因气阴两虚而人参是补气生津的主要佳品,其他补品,可根据病情体质,因人而施,量体裁衣。尤其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冠心病等,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这样夏补与冬补并进,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
到了秋天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了,而且空气会变得很干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经常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经常口干舌燥,尤其在秋天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咳嗽,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比如可以炖汤来吃,另外可以使用秋季润肺膏帮助治疗,下面是秋季润肺膏的使用注意事项。
秋梨润肺膏使用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外感咳嗽,伴恶寒发热,头痛者不宜服用。
3.痰湿壅盛患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痰多粘稠或稠厚成块。
4.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结核,肺心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用三天,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前应向医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主要成份】梨、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辅料为蜂蜜、冰糖。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粘稠的半流体,味甜。
【适应症/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规格型号】50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如果是燥咳热咳,可以服用,有效果,最好到中医科就诊进行辨证,明确是那种咳嗽再服用,不要盲目服用。另外咳嗽也可见于呼吸道感染等导致,可以做一下血常规等检查,根据检查选择消炎药和止咳化痰药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受寒。
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1、注意用药顺序
很多人胃不舒服时会吃两三种药,这样做效果可能变差。如多潘立酮片和硫糖铝、枸橼酸铋钾一般都在餐前半小时服,如果同时吃,吗丁啉在加快胃排空的同时,可能使其他药物来不及覆盖到胃黏膜上就被排出。
1.2、小心副作用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都是胃药的常见成分,长期吃这些药会造成铝、镁、钙、钠等成分摄入过多,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如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好的患者长期吃碳酸氢钠可能加重原有病情;长期不当使用含铝的制剂会造成便秘、肠梗阻或软骨病;碳酸钙容易引起胃肠胀气;含镁制剂常见副作用是腹泻。胃病患者常会用到奥美拉唑(洛赛克)等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长期服用会增加心脏病、肺炎的患病风险。
1.3、“酸碱药”别一起吃
胃液、胰液、小肠液酸碱性质不同,很多胃药也分酸碱。如烧心、泛酸时吃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等“碱性”抗酸药。
2、胃药是什么
胃药主要分两种第一是制酸类的 第二类是愈合溃疡类的!第一类主要产品要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第二类主要有盐酸雷尼替丁分胶囊和片剂还有西咪替丁也分胶囊和片剂!
3、胃药的药理作用
为一种H2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本品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本品有抗雄激素作用,在治疗多毛症方面有一定价值。本品能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从而阻抑肿瘤转移和延长存活期。
胃药到底饭前还是饭后吃
有的患者表示,在吃了胃药之后发现胃药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胃药服用的时间有问题,所以就没有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不同的药物治疗胃病的药理千变万化,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差异较大,胃液、食物等因素对药物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服用胃药的时间对药物的疗效影响更为显着。
有的胃药需饭前服用,有的需饭后服用,还有的除白天服用外,晚上睡前还需加服一次。例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需饭前半小时服用,是因为待到进餐时药物疗效恰好达到高峰期,胃肠道在其药理作用下开始正常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
对于那些能够保护我们胃黏膜的药物,就应该在饭后服用了,这样才能发挥出药物的特性,中和胃酸,吸收有害物质,促进我们胃黏膜的再生。
患者应当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对用药时间的要求服用,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胃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1、氢氧化铝、氧化镁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与本品同时服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
2、可能使硫糖铝疗效降低。
3、本品为肝药酶抑制剂。与普耐洛尔合用,使其血清浓度升高,休息时心率减慢;与苯妥英钠或其它乙内酰脲类合用,可能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导致苯妥英钠中毒。
4、与阿片类合用,有报告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身上可产生呼吸抑制、精神混乱、定向力丧失等不良反应。
5、本品可使维拉帕米的绝对利用度提高,由于维拉帕米可发生少见但很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应引起注意。
6、与茶碱合用时,可使后者的去甲基代谢清除率降低20%-30%,升高其血药浓度。
7、与苯二氮卓类安定药合用,可能增加地西泮等的血浓度,加重镇静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并可发展为呼吸及循环衰竭。
大家在忙碌了一天以没有认真仔细的看过去?如果明白了还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一下,毕竟是帮助大家运动减肥,过于肥胖的人大多数体质都比较虚弱,脂肪高了自然会吸收体内的营养,选择一项运动长久坚持下才能警示自己。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睡前的注意事项吧。
01不看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
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会使人的情绪随着起伏,随之紧张,导致睡觉时不容易入睡,入睡后可能会做与小说有关的梦,睡眠质量不好。
02
不吃东西。
睡前如果吃上食物,睡觉中胃部还没有休息,还在为消化食物工作,导致睡眠质量不好。
03
不做剧烈运动。
睡前的剧烈运动会让身体疲惫,入睡后,会因身体的疲惫而导致睡眠质量不好,很累。
04
不进行情绪激动的游戏。
情绪激动会让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入睡,其次是入睡后也会睡眠质量不好。
05
不看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
不健康的内容最容易引起大脑的兴奋,容易导致睡眠质量差,整夜梦不断,醒来会很累。
06
要放松。
睡前适合做些深呼吸,聊些轻松的话题等,从身体到心理都放松下来,容易轻松入睡,睡得香。
07
要洗脸、洗脚、刷牙。
洗脸、刷牙、洗脚是我们每晚睡前要做的,让这些部位也处于放松,睡得更香,尤其是洗脚,泡脚,是我们提高睡眠质量的好方法。
08湿发时不能睡觉,如果长期湿发睡觉将来可能头疼,头发早白
09
枕头不能太高,否则会得颈椎病或驼背 太低会容易造成“落枕
不能浓茶和咖啡,因为它们都有提神的效果,使人不易入睡。
010
胸罩对乳房是起维护作用的,但戴胸罩入睡则会招至疾病。 每天带胸罩的时间不要超过17小时。
012一些女性在睡觉时没有摘卸饰物的习惯,这是很危险的。带饰物睡觉会阻碍机体的循环,不利新陈代谢,这也是带饰品的局部皮肤容易老化的原因。
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睡前注意事项大家是不是已经记住了呢?那就快快行动吧,一个不管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的人都能够不辞辛苦的完成每天的任务,这个人不会太差的,只是没有找对方法而已。小编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