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铃散的功效与作用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金铃散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金铃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金铃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金铃散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金铃子1两(取肉微炒),马蔺花(炒黄)半两,茴香(炒黄)半两,莳萝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阴核偏肿,疼痛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1钱,乳食前煎木瓜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川楝(去核)、小茴(炒)、故纸、桂心1钱,木香5分(研)。

【功能主治】产后寒气客于子门,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加姜煎,冲木香末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

【处方】青橘(去白)、蓬莪术(炮)、陈皮(去白)、茴香、荆三棱、甘草(炙)、川楝子(去皮核,用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涎宽气。主小儿惊疝及五般疝气,阴肿。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小盏,煎至半盏,入盐少许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惠眼观证》

【处方】金铃子1两(煨,去核),缩砂仁7钱半(去壳),荜澄茄5钱,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疝痛作痛时,先曲腰啼哭,眼中无泪,脚冷唇干,额上多汗;或外肾钓上,阴囊偏大。

【用法用量】每服1钱,大者2钱,盐汤或好酒。

【摘录】《得效》卷十二

【处方】金铃40个,茴香、京三棱、荗、枳壳、橘皮、百部1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小肠元脏膀胱气痛,脾元积冷;及妇人血制气攻疰,心腹疼痛,呕逆胀满,脐腹绞痛,烦闷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炒姜盐汤酒调下。亦可作丸。

【摘录】《鸡峰》卷二十

【别名】川楝茴香散

【处方】大川楝子30个(汤浸,去薄皮,每个作6-7片),巴豆30粒(去皮膜,每粒作3段,夹炒,候巴豆色焦去巴)。

【制法】上以舶上茴香与川楝子等秤,并木香1分,为末。

【功能主治】膀胱小肠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川楝茴香散(《普济方》卷二四七)。

【摘录】《直指》卷十八

【处方】金铃子(炮,去皮棱)1两,蓬莪术(炮)1两,茴香半两,木香(炮)半两,荆三棱(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用热酒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处方】金铃子肉6钱,三棱(炮,锉)2钱半,莪术(醋炙,锉)2钱半,青皮(去白)2钱半,陈皮(去白)2钱半,赤茯苓(去皮)半两,茴香半两,南木香2钱,甘草4钱(炙),槟榔3钱,枳壳(水浸润,去壳,锉片,麦麸炒微黄)3钱,钩藤(和钩)3钱。

【制法】上除槟榔、木香不过火外,余10味锉,焙,仍同木香、槟榔为末。

【功能主治】疝气腹痛,投诸药后愈而复作者。小儿阴囊肿痛而引缩入腹,腰曲腹痛,冷汗自出,名曰内吊。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仍用炒茴香煎无灰酒空心调服。不饮酒者,煎炒茴香汤调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看了上面对于金铃散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扩展阅读

金铃子散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川楝子(去皮、核,取肉30克,用巴豆7枚,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盐酒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功能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用量】加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别名】金铃散

【处方】金铃子1两,玄胡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主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注意】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临床应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制法】去核,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

【处方】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制法】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注意】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通过上文对金铃子散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金铃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金铃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牵牛子(炒)、青皮(去白)、良姜各等分,川楝子半两,舶上茴香半两,玄胡索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烧绵为灰浸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中藏经》

【处方】金铃子肉5两,茴香(炒)3两,马蔺花(炒)3两,菟丝子(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碾)3两,海蛤3两,破故纸(炒香)3两,海带(净洗)3两,木香1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肿硬,牵引疼痛;及小肠气,阴囊肿,毛间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本事》卷三

上面介绍了金铃丸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金铃丸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金铃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金铃子丸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大家知道金铃子丸的成分是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金铃子(去核,炒)120克 益智仁 葫芦巴(炒)石菖蒲 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60克 木香 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金铃子(去核,炒)4两,益智仁2两,胡芦巴(炒)2两,石菖蒲2两,破故纸(炒)2两,茴香(微炒)2两,巴戟(去心)2两,木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局方》卷五(淳佑新添方)

【处方】金铃子肉、胡芦巴1两,破故纸1两,萆薢1两,小茴香3两,苍术2两,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脚痛,小肠脚气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六

【处方】茴香半两,川楝子半两(每个作4片,用巴豆肉49粒炒焦为度,不用巴豆),破故纸2两,胡芦巴(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膀胱小肠疝气,脐腹苦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细嚼胡桃仁3个,热葱酒送下;常服,盐酒吞下亦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川楝子5两(锉,作5分制,一分用斑蝥1个,去头翅同炒,去斑蝥;一分用茴香3钱,盐半钱,炒熟去盐留茴香入药;一分用黑牵牛3钱同炒,去牵牛;一分用破故纸3钱同炒,留故纸入药;一分用萝卜子1钱同炒,去萝卜子)。

【制法】上将楝子去核,同破故纸、茴香焙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钓肾气,膀胱偏坠,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空心送下。

【摘录】《袖珍》卷二引《澹寮》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后,大家是否对金铃子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实金铃子丸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不适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询医生,问清楚后再食用。

金铃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金铃泻肝汤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川楝子5钱(捣),生明乳香4钱,生明没药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胁下焮疼。

【用法用量】口服。

【各家论述】刘河间有金铃子散,即楝子之核与玄胡索等分,为末服之,以治心腹胁下作疼,其病因由于热者,甚效。诚以金铃子能引心包之火及肝胆所寄之相火下行,又佐以玄胡素以开通气血,故其疼自止也。而愚用其方,效者固多,而间有不效者。后拟得此方,莫不随手奏效。盖金铃子佐以玄胡索,虽能开气分之郁,而实不能化气。所谓化气者,无事开破,能使气之郁者,融化于无形,方中之乳香、没药是也;去玄胡索,加三棱、莪术者,因玄胡索性过猛烈,且其开破之力多趋下焦,不加三棱、莪术性较和平,且善于理肝也;用甘草者,所以防金铃子有小毒也。此方不仅治胁疼甚效,凡心腹作疼而非寒凉者,用之皆甚效验。

【临床应用】胁下焮痛:仲冬,刘某某兄,病左胁焮疼,诸治无效,询方子弟,授以活络效灵丹方,服之不应。因延为视诊,脉象他部皆微弱,惟左关沉而有力,治以金铃泻肝汤加当归数钱,服一剂,翌日降下若干绿色粘滞之物,遂然而愈。盖此方原注明治胁下焮疼,由此知兄所拟方各有主治。方病相投,莫不神效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金铃泻肝汤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金铃泻肝汤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金铃子的功效与作用 吃金铃子的好处


金铃子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要说到癞葡萄我们可能就明白了,其实金铃子就是癞葡萄哦,金铃子除了颜色和苦瓜不一样之外,其外形的原因经常被认为是苦瓜,那么金铃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

金铃子的功效与作用

1、金铃子能治肝胃气痛

清肝火和行气止痛是金铃子这种中药材的重要功效,它可以治疗人类的肝胃气痛,在治疗时可以把金铃子与延胡索这种中药材一起使用,会让它的止痛功效更加出色。

2、金铃子能驱虫

驱虫是金铃子的重要作用之一,这种中药带有一定的毒性,进入人体肠道以后能把肠道中的寄生虫杀死,当它与槟榔和使君子等中药材搭配使用时,对人类因蛔虫绰起到腹痛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

3、金铃子能治头癣

金铃子性寒有小毒,能清热除温,对人类的癣症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特加是对人类的头癣和秃疮更是治疗效果出色,治疗时只需要把金铃子放在锅中培黄再加工成末,用香油调制成膏,然后直接涂末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就可以。

金铃子的食用方法

金铃子最直接的吃法,就是和普通水果一样,洗干净后剖开果壳,吃里面的囊肉。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当做水果食用时,一定要选择完全熟透了的金铃子,否则吃起来是苦的而不是甜的。

既然是要吃熟透了的金铃子,我们当然得知道成熟的金铃子是啥样儿了。成熟的金铃子,果壳是金黄色的,里面的囊肉是红色的,吃起来是甜的,当这三样都对上号了,那么我们吃到的金铃子就是熟透的了。

如果等不及金铃子成熟就想吃了,可以。取不成熟的金铃子囊肉,拌醋、糖等佐料食用,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吃金铃子的好处

1、金铃子有补气益血,滋阴生津,强筋健骨,通利小便的功效。

2、金铃子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腹胀。

3、金铃子有清热解毒、消火消炎、排出肝火的功效。

4、金铃子中丰富的维生素对于视力的保护是有着卓越的功效的,尤其是维生素A对于夜盲症有一定的辅助来疗效。

5、金铃子有比较多的维生素,其中含量比较多的就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维生素A对于我们的视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尤其是对于治疗夜盲症是很有好处的,其次就是维生素C对改善我们的皮肤也是很有好处的。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金铃子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金铃子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以上介绍的金铃子的食用方法我们是不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吃金铃子好处很多我们可以试试的。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