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蓼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蓼叶散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们都知道蓼叶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蓼叶散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蓼叶1两,柏叶1两,黄丹1两,胡粉1两,附子1两,粟米1两,石胆1两,川大黄1两,白矾1两,蛇蜕皮1两,干蟾1两,晚蚕蛾1两,密陀僧1两,榠樝。

【制法】上细锉,入瓷瓶中固济,烧令熟,取出捣罗为末,入龙脑、麝香各半分,更研令匀细。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先以温汤淋洗,后敷贴,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蓼叶散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蓼叶散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ys630.coM延伸阅读

槲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下面来介绍一下槲叶散。

【处方】槲叶30克 地榆23克(锉)木贼23克(锉)当归23克(锉)赤芍药23克 伏龙肝23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时气,大肠实热,下血不止,脐下疴痛。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处方】槲叶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5-7沸,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处方】壶叶1两,地榆3分(锉),木贼3分(锉),赤芍药3分,伏龙肝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时气,大肠实热,下血不止,脐下(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怎么样?看完了上文对于槲叶散的简单介绍后是不是感叹中医的神奇?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蓝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对于中药方剂蓝叶散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白芷 柴胡 知母 杏仁(去皮)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川升麻 干葛 生甘草各7.5克 烂石膏 栀子仁各3.75克 蓝叶(日干)7.5克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治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每次4.5克,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蓝叶1两,犀角屑1两半,木香1分,川升麻1两半,玄参1两,蘧麦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热毒盛,疱疮出,头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蓝叶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知母半两,钩藤3分,玄参3分,川升麻3分,葛根3分(锉),子芩1分,犀角屑1分,射干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头额体背俱热,大便秘涩,眼赤心闷,乍睡乍惊,精神昏浊,与人不相主,当欲作痫状。

【用法用量】3-5岁儿,以竹沥半合,调半钱服,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蓝叶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玄参1两,黄耆1两(锉),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犀角屑1两,沉香1分,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渴利,口干烦热,背生痈疽,赤焮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蓝叶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川升麻半两,犀角屑3分,木通半两(锉),茯神半两,马牙消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漆疮,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处方】蓝叶1分,黄连半两(去须,微炒),赤茯苓1分,冬瓜仁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锉碎,微炒),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2-3沸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白芷1分,柴胡1分,知母1分,杏仁(去皮)1分,川芎1分,赤芍药1分,生地黄1分,川升麻1分,干葛1分,生甘草1分,烂石膏半分,栀子仁半分,蓝叶(日干)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每次1钱半,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别名】升麻黄芩汤

【处方】蓝叶1两,黄芩1分,犀角屑1分,川大黄(锉碎,微炒)1分,柴胡(去苗)1分,栀子仁1分,川升麻1分半,石膏1分半,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月内发一切丹。

【用法用量】升麻黄芩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尝试服用蓝叶散,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除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蓝叶散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有效地增强身体某些方面的机能。

柏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柏叶散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柏叶散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柏叶45克(微炙)续断45克 芎藭45克 禹余粮75克(烧,醋淬七遍)艾叶3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生干地黄30克(锉)当归45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龟甲45克(涂酥,炙令黄)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以粥饮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处方】柏叶 麻黄(去根节)山栀子(去皮)枳壳(去瓤,锉,麸炒)羌活(去芦)羊肝石 白蒺藜(炒,去角)升麻 子芩(去皮)防风 牛蒡子(隔纸炒)荆芥穗 茺蔚子 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各15克 苦参30克 乌蛇1条(酒浸,去皮骨,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水调下,一日七八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

【处方】石柏末4.5克 轻粉3克 雄黄3克 青黛6克 滑石3克 寒水石(煅)6克 银朱4.5克辰砂15克 铅粉6克 侧柏叶末3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天疱疮。

【用法用量】丝瓜叶汁调涂。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处方】侧柏叶(蒸干)1两,人参1两(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血下血,其证因内损,或因酒食劳损,或心肺脉破,血气妄行,血如涌泉,口鼻俱出,须臾不救。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飞罗面2钱,新汲水调如稀糊,啜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澹寮方》

【处方】柏叶(焙)1两,蒲黄1两,木香半两,乌鱼骨(去甲,炙)半两,棕皮半两,当归(洗,切,焙)半两,妇人油发(与棕皮2味烧灰)半两,阿胶(炙燥)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吐血后,胸中痞,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糯米粥饮入地黄汁少许,暖令温调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柏叶3两,大黄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毒,脉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

【各家论述】热蕴于中,不能输化,而有伤脏气,故下血紫黑,乃为脏毒焉。柏叶芳香,力能醒脾开胃,专主凉血止血;黄芩苦寒,性善宽肠清肺,专解膈热移热;大黄荡涤蕴热,以解热毒。使毒化热解,则脏气清和,而血室完固,安有下血紫黑为脏毒之患乎?此解毒之剂,为脏毒下血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处方】柏叶2两,地榆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血痢,小肠结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侧柏叶4两,何首乌2两,地骨皮2两,白芷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荣养髭须。主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入生姜10片,水1大碗,煎5-7沸,去滓,淋洗髭须,临睡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柏叶不拘多少(瓦上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崩不止;忧恚吐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

【摘录】《产宝诸方》

【处方】柏叶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枳壳(去瓤,锉,麸炒)半两,羌活(去芦)半两,羊肝石半两,白蒺藜(炒去角)半两,升麻半两,子芩(去皮)半两,防风(去钗股)半两,牛蒡子(隔纸炒)半两,荆芥穗半两,茺蔚子半两,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半两,苦参1两,乌蛇1条(酒浸,去皮骨,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7-8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柏叶气味苦辛微寒,入足太阴,麻黄气味辛温而散,入足太阳;山栀子气味苦寒,入手太阴、少阴;枳壳气味苦寒,入脾;羌活气味辛温,能行水,入足太阳;羊肝石气味淡平,入足少阳、厥阴,能解药毒;白蒺藜气味甘辛温,入足厥阴,能明目;升麻气味苦辛微温而散,入足阳明;子芩气味苦寒,入手太阴;防风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牛蒡子气味苦辛平微寒,入手太阴;荆芥气味辛温,入足厥阴;茺蔚子气味辛甘微温,入手足厥阴;大黄气味苦寒,入手足阳明;苦参气味苦寒,入手足少阴;乌蛇气味甘平,善能治风,入足少阳、厥阴。此治疠风之方也。血分中热气阻痹脉络,不主流行,必成疥癣,久则延为疠风。故用凉血药兼以疏风。古人有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摘录】《本事》卷三

【处方】柏叶3分,阿胶半两,当归半两,熟地黄半两,赤芍半两,牡蛎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腹内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柏叶(炙黄)2两,芎䓖1两,芍药1两,白芷1两,干姜(炮)1两,牡丹(去心)1两,当归(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带下,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柏叶1两半(微炙),续断1两半,芎䓖1两半,禹余粮2两半(烧,醋淬7遍),艾叶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1两,牡蛎1两(烧为粉),地榆1两(锉),生干地黄1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龟甲1两半(涂酥炙令黄),鳖甲1两半(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元气虚弱,崩中漏下,面色萎黄,消瘦乏力,腹中疼痛,不思饮食,亦治白带。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柏叶1两(微炙),牛角(角思)2两(烧灰),芎䓖半两,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黄耆1两(锉),白芍药3分,龙骨1两,白术3分,丹参3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带下五色,四肢黄瘦,心烦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用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柏叶2两(微炙),黄芩2两,车前子2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便出血,心神烦热,口干,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地黄半两,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柏叶1两,黄芩1两,桂心1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1两,甘草半两(锉,生用),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损,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2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青柏叶1两,生干地黄1两,阿胶1分(捣碎,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滓,别搅马通汁1合,相和,更煎1-2沸,分温3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寒食收柏叶(烧灰)1斤,露蜂窠半两(微炙),蜣螂5个(烧灰),密陀僧半两,腻粉1钱,石灰1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久恶疮不愈。

【用法用量】方中石灰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侧柏叶3分,芍药3分,艾3分,熟干地黄(焙)1两,禹余粮(醋淬)1两,麒麟竭1两,当归(锉,焙)3分,牛角(角思)(炙)3分。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妇人伤中血下兼带,或白或赤,脐下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生姜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侧柏叶(炒黄,为末)5钱,蚯蚓粪(韭菜田内者佳)5钱,黄柏5钱,大黄5钱,赤豆3钱,轻粉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三焦火甚,致生火丹,作痒或作痛,延及遍身。

【用法用量】《金鉴》有雄黄,或用香油调搽,主治缠腰火丹。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柏叶散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我们平时不仅可以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分享给朋友亲人,让他们的身体也多一份保障。

楮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楮叶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楮叶散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楮叶散。

【处方】蜗牛(焙干)半两,蛤粉1分,龙胆(去土)1分,桑根白皮(锉,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煎楮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别名】羌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半两,川芎(洗)半两,旋覆花(去梗,净)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甘草(炙)1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1两,楮叶(自采不生楮子者)1两,桑叶(并8月采,阴干)1两,甘菊花1分,楮实1分,蝉退(去头足)1分,木贼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羌活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引《龙木论》)。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简易方》引作“楮英散”。

【注意】忌湿面及酒。诸药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方中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阴;楮叶气味甘凉,入足厥阴;桑叶气味辛甘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楮实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厥阴;蝉退气味咸甘寒,入足少阳、厥阴;木贼草气味甘苦微温,入足少阳、厥阴。此亦因肝胆上逆,头目疼痛,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虽有咸苦之品而辛散之药居多,且以清茶送药也。

【摘录】《本事》卷五

【处方】干楮叶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瘴痢,不问老少,日夜百余度者。

【用法用量】每取2钱,乌梅汤调服,1日2次。另取羊肉裹末纳谷道,痢出即止。

【摘录】《续易简方》卷四

由上文可知楮叶散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辣蓼的功效与作用


辣蓼的简介

辣蓼,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全草。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草》),辣马蓼、辣椒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具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的治疗;外用于毒蛇咬伤,皮肤湿疹。

辣蓼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含甙类及鞣质。

2、功效作用

治痢疾,便血,胃痛,疟疾,跌打肿痛。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3、临床应用

3.1、《贵州民间方药集》:根:治痢疾。

3.2、《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烦渴,小儿痢疾,蛇犬咬伤。

3.3、《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去风湿,通关窍,散瘀,解毒。杀虫,止血。

3.4、治大肠下血:辣柳草一两,同猪肉炖服。每隔十日再服一次。(《贵州中医验方秘方》)。

3.5、治痢疾:辣蓼根八钱,水煎,糖调服。(江西《草药手册》)。

3.6、治胃气痛,痧气腹胀痛:鲜辣蓼枝头嫩叶三钱,捣烂,加冷开水一大盅,擂汁服。

3.7、治疟疾:辣蓼叶、桃树叶等分。研细末,用水、酒和制成丸。每日早晚各服一钱,温开水送下。

3.8、治牙痛:鲜辣蓼四两,水煎,频频含漱。

3.9、治扁桃腺炎:辣蓼茎叶适量,捣汁加温开水含漱。(江西《草药手册》)。

3.10、治关节炎:辣蓼叶适量,开水泡片刻后搓揉痛处。(江西《草药手册》)。

辣蓼的市场信息

1、辣蓼的价格

辣蓼的价格约为4.8元/千克。

2、辣蓼的选购方法

茎圆柱形,有分枝,长30-70cm;表面灰棕色或棕红色,有细棱线,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中空。叶互生,有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长5-10cm,宽0.7-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褐绿色,两面有棕黑色斑点及细小腺点;托叶鞘筒状,长0.8-1.1cm,紫褐色,缘毛长1-3mm。总状穗状花序长4-10cm,花簇稀疏间断;花被淡绿色,5裂,密被腺点。气微,味辛、辣。

3、辣蓼的保存方法

辣蓼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刺蓼的功效与作用


刺蓼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具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刺蓼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刺蓼。

【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 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 全草 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酸、微辛,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不作内服,外用煎水外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刺蓼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类似刺蓼的药材。我们在食用刺蓼等中药的时候需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鸭脚蓼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鸭脚蓼,因为其作用和功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们使用。那么,鸭脚蓼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别名】鸭爪风、水桐油、水木瓜、鹅掌风、蜀葵蓼、掌叶蓼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鸭脚蓼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被星状毛及长硬毛,下部节间短。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圆形,长6-13cm,宽7-16cm,掌状3-7深裂,上面疏被长硬毛及星状毛,下面密生星状毛,叶脉上生长硬毛,基部截形或心形,沿叶柄下沿成狭翅;下部叶柄长3-6cm,上部叶柄较短,被星状毛及长硬毛;托叶鞘膜质,斜短筒状,先端有长尖,密被星状毛及稀疏的长硬毛。花序为头状的总状花序;总花梗有星状毛及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被长硬毛;花被淡红色,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下部合生,子房上位,卵形,有3棱。瘦果三角状卵形,有3棱,无光泽。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丘陵、水边阴湿处。

【性味】苦;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痢疾;痈疮肿毒;疥癣;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鸭脚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绍,选择它的时候,需要对它的使用方法进行认识。

大马蓼的功效与作用


大马蓼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大马蓼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大马蓼的记载,大马蓼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蓼草、旱苗蓼、白辣蓼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以 全草 入药。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用于肠炎,痢疾;外用治湿疹,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上面的介绍才发现,原来大马蓼的药理作用这么多,而且对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错的效果。其实我们的生活周围可能有很多的“宝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