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冬葵子的朋友们不会了解冬葵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冬葵子是一种中药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态上认识,所以很难了解到冬葵子真正能够带给人们的身体哪些好处,这些需要我们深入去认识冬葵子这种药材了。
【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冬葵 的 种子 。
【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经》),葵菜(《说文》),露葵(《尔雅翼》),冬葵菜(《救荒本草》),滑菜(《纲目》),卫足(《鲜芳谱》),马蹄菜,蕲菜(《医林纂要》),滑肠菜(《宁都州志》),金钱葵、金钱紫花葵(《挚经室集》),冬寒菜(《植物名实图考》),冬苋菜(《分类草药性》),茴菜、滑滑菜、奇菜。
【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圆形扁平之橘瓣状,或微呈肾形,细小,直径约1.5~2毫米,较薄的一边中央凹下,外表为棕黄色的包壳(果皮),具环形细皱纹.搓去皮壳后。种子呈棕褐色。质坚硬,破碎后微有香味。以颗粒饱满、坚老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及蛋白质。花含花青素类。鲜冬葵含单糖6.8~7.4%,蔗糖4.1~4.6%,麦芽糖4.5~4.8%,淀粉1.2%。
【性味】甘,寒。
【归经】入大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
【注意】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
【附方】①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内猪脂如鸡子一丸则弥佳。(《肘后方》)
【备注】目前商品所用的冬葵子,大多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考冬葵子与苘麻子在诸家《本草》中均各列守条,效用亦不相同,参见"苘麻"及"苘实"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名医别录》:冬葵子,生少室山。十二月采之。
由以上对冬葵子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冬葵子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
冬葵子的别名和功效有哪些呢?对于冬葵子相信许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只有经常接触中药或者中医才会了解什么是冬葵子。冬葵子是一种很少用到的中草药,但是它却对消肿、下奶、顺便有很大的功效。在我国经常某一件事物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与当地的文化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南方,母亲的妈妈称为外公,而北方则被称为姥爷。那么冬葵子又有什么样的别名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冬葵子的别名和功效具体有哪些?
别名:
东葵子又名葵子,葵菜子,露葵子,冬葵菜子,滑菜子,卫足子,马蹄菜子,蕲菜子,滑肠菜子,金钱葵子,金钱紫花葵子,冬寒菜子,冬苋菜子,茴菜子,奇菜子,芪菜巴巴子,冬葵苗子,荠菜耙粑子,冬葵实,终子,承露子,邱葵子,鸭脚葵子,按葵子,繁露子,胡燕脂。
功效:
①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内猪脂如鸡子一丸则弥佳。(《肘后方》)
②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者:葵子末入乳汁等分,和服。(《圣惠方》)
③治血淋及虚劳尿血:葵子一升,水三升,取汁,日三服。(《千金方》)
④治妊娠患子淋:英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⑤治产后淋沥不通:葵子一合,朴消八分。水二升,煎八合,下消服之。(《姚僧坦集验方》)
⑥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
⑦治难产,若生未得者:冬葵子一合,捣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已下,只可半升,去滓,顿服之。(《食疗本草》)
⑧治胎死腹中:葵子一升,阿胶五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千金方》)
⑨治胎死腹中,若母病欲下:牛膝三两,葵子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⑩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葵菜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⑾治血痢、产痢:冬葵子为末,每服二钱,入腊茶一钱,沸汤调服,日三。(《圣惠方》)
⑿治痎疟邪热:冬葵子阴干为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⒀治盗汗:冬葵子三钱,水煎兑白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面上疱疮:冬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为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陶弘景)
以上就是冬葵子别名和功效。虽然冬葵子是一种不常使用的中药材,但是对于许多的症状都有很好的功效,而且把它放在食材中可以通便、下奶,这样对于孕妇和宝宝都没有什么副作用,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冬葵子别名和功效的解释,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冬葵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冬葵子汤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冬葵子汤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冬葵子汤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冬葵子、猪苓、赤苓、枳实、瞿麦、车前、木通、黄芩、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膀胱积热,腹胀,溺痛涩,口燥舌干。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冬葵子2钱(略炒),柴胡5分(炒),桑白皮(炒),白茯神1钱5分,归身1钱5分,白芍1钱(酒炒)。
【功能主治】子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处方】冬葵子3钱(炒),杜仲3钱(盐水炒),当归3钱,白芍钱半(酒炒),陈皮钱半,茯苓钱半,麦冬3钱(去心),续断3钱,砂仁1钱(炒)。
【功能主治】怀妊10月,脉滑疾按之微濡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胎息满足,气壅血亏,宜调补以通顺其胎,即可顺流分娩。当归养血荣经以润胎元,白芍敛阴和血以顺胎气,杜仲壮肾强腰,续断续筋通脉,茯苓清治节以利渗道,麦冬生津液以润胎息,陈皮利气和中,砂仁醒脾开胃,冬葵子滑胎利窍,无不应时而产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冬葵子2两,滑石2两,香茹2两,木瓜1枚(去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二便不通,烦热胸闷。
【用法用量】每次5钱,水煎服,日5次。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三
【处方】冬葵子3钱,条芩钱半,草梢钱半,车前子3钱,山栀钱半,赤苓钱半。
【功能主治】孕妇淋沥涩痛,脉沉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妊娠胎热内壅,不得施化,故溺窍闭塞,小便涩痛,而淋沥不已。冬葵子滑溺窍以通淋,条黄芩清内热以安胎,赤苓利营渗水,山栀清热降火,车前子清肝以利小便,生草梢泻火以除涩痛也。水煎温服,使内热施化,则溺窍自通,而小便清利,何有涩痛淋沥之患,胎孕无不自安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冬葵子2两(微炒),大黄1两(锉,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别名】冬葵汤
【处方】冬葵子2两,滑石(碎)2两,香薷(择)2两,干木瓜(细切,去皮瓤)1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大小便不通,手足心俱热,闷乱。
【用法用量】冬葵汤(《嵩崖尊生》卷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冬葵子3合,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小便涩不通,小腹急,水道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冬葵子(炒)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木通(锉)2两,瞿麦穗1两,桂(去粗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以下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冬葵子汁、乳汁等分。
【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冬葵子(微炒)一两。粗捣筛,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乳汁半合,和匀,空腹顿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通过小编介绍的冬葵子汤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冬葵子汤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冬葵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冬葵子的药用价值
冬葵子的作用:冬葵子味甘,性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质润通降;具有利水通淋,润肠通便,通经下乳的功效;主治淋症,水肿,大便不通,乳汁不行,痈肿未破, 难产,胞衣不下。
主治: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
冬葵子的副作用
脾虚肠滑者忌服冬葵子,孕妇慎服冬葵子;黄芩为之使;气虚下陷,脾虚肠滑,二者禁用。
冬葵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冬葵子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者:葵子末入乳汁等分,和服。(《圣惠方》)
2、冬葵子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内猪脂如鸡子一丸则弥佳。(《肘后方》)
3、冬葵子治妊娠患子淋:英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4、冬葵子治血淋及虚劳尿血:葵子一升,水三升,取汁,日三服。(《千金方》)
5、冬葵子治胎死腹中:葵子一升,阿胶五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千金方》)
6、冬葵子治胎死腹中,若母病欲下:牛膝三两,葵子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7、冬葵子治面上疱疮:冬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为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陶弘景)
8、冬葵子治难产,若生未得者:冬葵子一合,捣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已下,只可半升,去滓,顿服之。(《食疗本草》)
9、冬葵子治痎疟邪热:冬葵子阴干为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10、冬葵子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葵菜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11、冬葵子治产后淋沥不通:葵子一合,朴消八分。水二升,煎八合,下消服之。(《姚僧坦集验方》)
12、冬葵子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
13、冬葵子治血痢、产痢:冬葵子为末,每服二钱,入腊茶一钱,沸汤调服,日三。(《圣惠方》)14、冬葵子治盗汗:冬葵子三钱,水煎兑白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冬葵散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冬葵散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冬葵子3分,滑石3分(细研),粱上尘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心脏热,或烦躁不安,小便赤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葱白、灯心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五八八
【别名】冬葵子散
【处方】冬葵子1两,柏子仁1两,茯苓1两,瓜瓣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美白面部皮肤。主少年血气甚,面生皯疱。
【用法用量】冬葵子散(《普济方》卷五十一)。
【摘录】《肘后方》卷六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冬葵散的制作方法。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葵子散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冬葵子30克 石南叶 榆白皮(去木,锉)石韦(去毛)木通(锉)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儿沙石淋,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葱白汤调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
【处方】葵子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桑白皮(炒)赤茯苓 山栀仁 甘草(微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儿诸淋。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井水150毫升,加葱白6厘米,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四
【处方】葵子1两,滑石3分,黄芩2分,瞿麦3分,灯心1分,白石英粉1两,防葵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小肠风气隔闭,淋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葵子、车前子、乱发(烧灰)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孕妇转脬,小便数日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汤调下。
【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别名】葵子汤
【处方】冬葵子1两,滑石1两,木通(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葵子汤(《产科心法》上集)。《普济方》有榆白皮。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八
【别名】甘草汤
【处方】葵子1合,桂心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滑石3分,榆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难产,胎不转动者。
【用法用量】甘草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葵子半斤,滑石2两,石南叶1两,地榆3两,石韦1两(去毛),通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淋证。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
【处方】葵子1两,川芒消2两,当归1两,黄芩1两,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生,锉),麦门冬1两(去心),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肿硬疼痛,大小便不通,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葵子1两,石韦(去毛)1两,王不留行1两,滑石1两,当归(锉,微炒)1两,瞿麦1两,赤芍药1两,琥珀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五淋,小便涩,腹痛气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大麦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别名】赤茯苓散
【处方】葵子半两,木通3分(锉),赤茯苓3分,牛蒡子1两(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大小肠壅滞,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赤茯苓散(《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别名】冬葵子散
【处方】冬葵子、柏子、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令面光白。主面疱气甚如麻豆,疮痛,搔之黄汁出,及面黑色黯(黑曾)。
【用法用量】冬葵子散(《圣济总录》卷一○一)。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冬葵子3两,滑石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为热所乘,热结则成石淋,水茎中痛,尿不能出,引膀胱里急,痛甚则闷绝,小便中出石。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熟水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处方】甘草2两,葵子1两。
【功能主治】令妊娠滑胎易生。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处方】葵子3分,车前子3分,川大黄(锉,微炒)3分,冬瓜仁3分,当归3分,木通半两(锉),滑石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小便不通及大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葵子1两,豉(微炒)1两,犀角屑1两,地榆(锉)1两,川升麻1两,露蜂房(微炒)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丹石毒,先面赤口干,目黄赤睛疼痛,恐变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炙煿热面。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葵子1两,瞿麦1两,木通1两(锉),滑石3两,榆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便卒淋涩,水道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木通1两(锉),冬葵子1合,滑石2两,石韦1两(去毛),当归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小肠不利,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葵子、车前子、木通、瞿麦、桑白皮(炒)、赤茯苓、山栀仁、甘草(微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诸淋。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水1小盏,葱白2寸,煎至7分,食前温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冬葵子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痢,及妇人产后血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腊茶末1钱,以沸汤7分1盏调服,并2-3服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葵子2两,赤茯苓2两,汉防己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身体浮肿,小便不利,洒淅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冬葵子1合,滑石1两,瞿麦半两,丹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十一月不产,自由体性。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入酥1茶匙,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冬葵子半两,石楠半两,榆白皮(锉)半两,石韦(去毛)半两,木通(锉)半两,滑石1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石淋,水道中涩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葱白汤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葵子、滑石、山栀、葱汁、螺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孕妇转胞。
【用法用量】贴脐内。
【摘录】《一见知医》卷一
【处方】葵子1两,赤茯苓1两,白术1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香半两,泽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冷淋,小便数,恒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葵子散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葵子散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葵子茯苓散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葵子500克 茯苓90克
【制法】上二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通窍利水。治妊娠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
【用法用量】用米饮调服3克,一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备注】方中冬葵子滑利窍道,配以茯苓健脾利水,而且以米饮调服,既可养胃抉正,亦可防冬葵子之过于滑利。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别名】茯苓散、茯苓汤、葵子散、葵苓散、葵茯汤
【处方】葵子1斤,茯苓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通窍利水。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
【用法用量】茯苓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茯苓汤(《鸡峰》卷十六)、葵子散(《宣明论》卷十五)、葵苓散(《女科指掌》卷三)、葵茯汤(《产科心法》上集)。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葵子、茯苓滑窍行水,水气既行,不淫肌肤,身体不重矣;不侵卫阳,不恶寒矣;不犯清道,不头眩矣。
【摘录】《金匮》卷下
以上就是利用葵子茯苓散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葵子茯苓散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对中药选择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选择中药的时候,需要对药物进行认识,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药是最佳之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冬葵。
【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冬葵 Malva verticillata L.以 根、茎、叶 及 子 (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茎、叶:甘,寒。根:甘,温。
【功能主治】茎、叶: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对中药冬葵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冬葵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冬葵叶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冬葵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别名】冬葵苗叶(《本草图经》),芪菜巴巴叶(《云南中草药》),冬苋菜(《重庆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冬葵 的 嫩苗 或 叶 。
【化学成份】叶含粘液质。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
【附方】①治肺炎:冬苋菜煮稀饭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冬葵叶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冬葵叶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落葵子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落葵实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果实。
【原形态】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长达3-4m,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23cm,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长约5mm,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6mm,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
【功能主治】润泽肌肤;美容。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作面脂。
【摘录】《中华本草》
看完了上面关于落葵子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落葵子的好处了。可见落葵子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冬葵根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冬葵根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葵根(《本草经集注》),土黄耆(《滇南本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 冬葵 的 根 。
【性味】甘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窍,通淋。治消渴,淋病,二便不利,乳汁少,白带,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本草正义》:"脾阳不振者忌用。"
【附方】①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葵根如五升盆大两束,以水五斗,煮取三斗,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千金方》)
【摘录】《*辞典》
【出处】1.出自《本草经集注》2.《本草正义》:葵性甘寒而滑,茎苗根实,情性俱同,功用相等,泄热通淋,滑利二便,皆湿热蕴结者为宜。
以上就是对冬葵根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冬葵根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葵子汤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葵子汤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葵子6克 滑石12克(碎)
【功能主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赤茯苓30克 葵子 石韦 泽泻 白术各15克
【制法】上药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治热淋,小便微疼,渐渐艰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葵子 车前子 茯苓 白术 木通 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便凝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酒调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别名】葵花汤(《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处方】赤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葵子 枳实(麸炒)瞿麦 木通(去节)黄芩 车前子(炒)滑石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滑窍。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冬葵子2两,滑石2两,朴消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通(锉)1两,茅根(锉)1两半,石韦(去毛)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小便赤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冬葵子(拣)5合(如无子,切陈根1两,亦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热,小便数少如淋。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葵子、车前子、茯苓、白术、木通、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凝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葵子2升,滑石4两(碎)。
【功能主治】安胎除热。主妊娠得病6-7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以水5升,煮取1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别名】葵子散
【处方】葵子。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安胎除热。主难产,胎死腹中;妊娠大小便不利。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七引《千金》,名见《普济方》卷三四○
【处方】葵子2升,生姜6两,甘草2两,芍药4两,白术3两,柴胡3两,大枣20枚,厚朴2两。
【功能主治】曾伤八月胎者,预服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1日3次。10日1剂。一方用乌雌鸡1只,煮水以煎药。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葵子1升,阿胶5两。
【功能主治】滑胞胎,顺气血。主胎死腹中,干燥着背。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连三二服,未下再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葵子1升,消石2两。
【功能主治】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上同研匀,以水三盏,煎葵子至一盏半,去滓,下朴消,空腹分二次温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葵子2升,粱米1升。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劳复。
【用法用量】上合煮作薄粥饮之,多多为佳。取汗立愈。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葵子1升,小便4升。
【功能主治】破肠中血满。主箭镞入腹。
【用法用量】上煮取1升,顿服。下出即愈。
【摘录】《医心方》卷十八引《录验方》
【处方】葵子1合,生茅根2两(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气壅不通,小便沥结,脐下妨闷、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入葱白5茎,煎取1盏3分,去滓,食前分为3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二一四
【处方】葵子3分(陈者),石韦(去毛)3分,滑石(别研)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淋。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加大枣2枚,同煎取5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晚食前各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赤茯苓1两,葵子半两,石韦半两,泽泻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淋。小便微痛渐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尺脉微小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厚朴2两,甘草3两,当归3两,白术3两,人参1两,白芍1两,柴胡3两,葵子。
【功能主治】妊娠曾于八个月伤堕胎者。
【用法用量】方中葵子用量原缺。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别名】葵花汤
【处方】赤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葵子、枳实(麸炒)、瞿麦、木通(去节)、黄芩、车前子(炒)、滑石、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膀胱有热,腹胀,阴囊肿胀而痛,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葵花汤(《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摘录】《济生》卷七
【处方】葵子(炒)1两,石膏(生,碎)1两,滑石1两,贝齿4枚,阿胶(炒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冬葵子(炒)1合,滑石(碎)1两,瞿麦(去根,锉)1两,丹参(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数日不产。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下牛酥、白蜜各半合,再煎至6分,食前温服,入月预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葵子汤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