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骨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猴骨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猴骨呢,食用猴骨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猴骨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
【来源】灵长目猴科 猕猴 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 骨骼 (酥炙或打碎)入药。
【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除风祛湿,镇惊,截疟。主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小儿惊痫及疟疾发热等症。
【用法用量】1~2钱,作丸剂或酒剂。
【注意】无阴虚湿热者慎用。
【备注】 短尾猴 (青猴)Lyssodes speciosus thibetanus (Milne-Edwards.)的 骨骼 亦同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只是介绍了猴骨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实它还具有其他效果,在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专门来看看医书上记载的功效和事项。
中医中药是中国人的传统,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有病看中医吃中药是他们的传统和习惯,所以中药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爬山猴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 盾叶秋海棠 的 全草 及 根茎 。秋后采集。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有节,有鳞片。叶自根生;盾状矩圆卵形,长7~12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波状,下面紫色;叶柄长5~15厘米,红色,无毛。花茎红色,无叶,无毛,较长于叶柄;花雌雄同株,二歧聚伞花序,顶生;雄花淡红色,花被4,2枚大,卵圆形,长1.5~1.8厘米,2枚小,披针形,长6毫米,雄蕊多数;雌花有2枚圆卵形花被,子房3室,有3个不等大的翅,花柱3。
【生境分布】生于阴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味涩微酸,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逐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跌打损伤:干爬山猴二钱,淫羊藿二钱,杜仲二钱,红牛膝二钱,红禾麻二钱,大血藤二钱,黑骨头二钱,水冬瓜二钱,阎王刺二钱,耗子屎二钱,四块瓦二钱,搜山虎二钱,土三七二钱,一口血二钱,铁筷子二钱,川芎一钱,伸筋草二钱。抱酒两斤,每晚临睡时吃一小杯。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本文介绍了药材爬山猴的一些基本常识,爬山猴在治疗人体的一些相关疾病的时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爬山猴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猴姜丸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不过对于它的食用有着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鲜猴姜数10斤(去毛洗净,亮去水气,捣烂揉汁听用),远志肉1斤2两(择肥大者,以甘草4两煎汤泡拌,晒干,加猴姜汁拌透,晒干,再拌再晒,如是数10次,候远志肉至2斤4两为度),鲜何首乌3斤(用竹刀切片,晒干,浓黑豆汁拌蒸,晒干,再拌再晒,直待首乌心内黑透为度),补骨脂1斤(以青盐1两,水拌透,炒干),石菖蒲1斤(蜜酒拌透,炒干),枸杞子1斤(蜜酒拌炒)。
【制法】上为细末,用黑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宁神喜睡,益记性,补下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晚用盐汤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大家看过对猴姜丸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金丝猴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金丝猴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金丝猴呢,食用金丝猴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金丝猴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别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
【来源】为猴科动物 金丝猴 的 脂肪油 或 血肉 。
【原形态】体长53~77厘米,尾特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体形异于其他猴类,吻肿胀而突出,鼻孔向上仰。脸部蓝色,头圆,耳短。成兽嘴角在犬齿部位有很大的突起,幼兽不明显。四肢粗壮,前后足掌深褐色,指(趾)甲黑褐色。头顶中央有黑色冠状毛。头侧颜面及前胸上半部棕色,胸腹及前肢内侧乳黄色,后肢内侧略深,背部灰色,夹有金黄色的长毛,毛最长可达350毫米。尾灰褐色,尖端乌白色。雌兽较雄兽色淡。
【生境分布】分布四川、甘肃东南、陕西南部。
【性味】①《本草拾遗》:"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五痔,取其脂敷疮,亦食其血肉。"
【摘录】《*辞典》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中药金丝猴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食用金丝猴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中医中药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为中药的历史悠久且副作用小。猴高铁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于人体的健康有很多的好处,那么猴高铁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别名】猴哥铁、野枇杷、香胶木、掠头柴、绒毛桢楠、绒楠、牛较铁树
【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 猴高铁 Machilus velutina champ. ex Benth.,以 根、叶 入药。全年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用于支气管炎;外用治烧烫伤,外伤出血,痈肿,骨折。
【用法用量】叶3~5钱。外用根(或根皮)研粉调敷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此药研粉,加温开水即成极粘之糊状物,可作外敷药的赋形剂,有止痛消炎的功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对猴高铁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猴高铁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先对药物进行了解,那么对于猴接骨草这种药材你了解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叶赤车的全草。
【原形态】小草本,长达25cm。茎匍匐,肉质,被短柔毛;常于节处生根。叶互生;叶柄极短,长1-2mm,被毛;托叶披针形,长约lmm,被柔毛;叶片略呈肉质,斜倒卵形,两侧不相等,长10-16mm,宽6-11m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为偏斜的心形,较宽一侧呈耳状,边缘有疏齿,上面无毛,钟乳体短线状,下面脉上有短粗毛;叶脉近羽状。雌雄异株;雌花为团伞花序,腋生,宽3-4mm,有极短的总花粳或无,苞片披针形,雌花5基数,萼裂片大小不等,2-3枚较大,先端常有小角;退化雄蕊披针形。瘦果长圆形,两侧压扁,有稀疏小疣体。果期3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溪沟边或石上。
【性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做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综合以上的对于猴接骨草的描述,可见猴接骨草对于人体的好处还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针对猴接骨草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相对应的疾病。
猴樟[图]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猴樟[图]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
【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牛筋条、牛荆树(《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樟科植物 猴樟 的 根皮 或 茎皮 。全年可采。
【原形态】乔木,高达16米。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芽卵形,具绢状毛。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时对生,脉腋有腺点;叶柄长2~3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厘米,2回又状分歧;总梗长4~6厘米;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发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径7~8毫米,果梗先端膨大,宿存花被的先端反曲,果托盘状。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丛林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有人工栽培。
【化学成份】根、干、枝、叶均含挥发油,以根部含油量最高,约2.9%(枝含油量0.06%,叶含油量0.46~0.6%)。油的化学成分大体可分3个类型:㈠以含黄樟醚为主(含量达84%),醛酮含量为1.8%,还含柠檬醛、莰烯、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甲基庚烯酮、桉叶素、丁香油酚、苄系倍半萜等;㈡以含桉叶素为主,醛酮含量为7.4%,还含芳樟醇、单萜烯等;㈢以含单萜烯为主,醛酮含量为8.0%;还含水芹烯、黄樟醚、芳樟醇等。
【性味】《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驱风,行气,温中,镇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敷或研末酒炒布包作热敷。
【附方】①治风寒感冒:香樟根皮五钱。煨水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猴樟[图]以及猴樟[图]的特点,可以知道猴樟[图]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导读:中药猴骨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猴骨的功效与作用、猴骨图片、猴骨的药用价值、猴骨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猴骨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猴骨简介猴骨图片猴骨的功效与作用猴骨的药用价值猴骨的炮制方法猴骨的用法用量猴骨的副作用猴骨备注猴骨摘录猴骨简介
猴骨,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或红面猴的干燥骨骼。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骨骼晒干或焙干。
本品全架包括头骨、脊椎骨、肋骨、尾骨和四肢骨等,黄白色至淡棕色;头骨与人的头骨相似;脊椎骨较粗大,共28节;肋骨细瘦而弯曲,13对;尾骨15节,从前至后渐细小;四肢骨的掌爪均带皮毛,前肢骨较短,上节骨(肱骨)长10~13厘米,下节骨(尺骨与桡骨)长11~14厘米,后肢骨稍长,上节骨(肢骨)长15~17厘米,微弯曲,下肢骨(胫骨和腓骨)长13~15厘米。质坚,断面白色,中空。微有腥气,味微酸。以洁净、不带残肉、有光泽者为佳。
猴骨图片
猴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关节疼痛。
1、《证类本草》:头骨,主瘴疟。
2、《贵州民间方药集》:浸酒,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
3、《浙江中药手册》:强筋骨,通经络。治跌打损伤。
4、《四川中药志》:祛风除湿,镇惊截疟。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小儿惊痫及摩疟发热。
猴骨的药用价值
治疟疾进退不定:猢狲头骨一枚(烧灰)。细研为散。空腹以温酒调一钱服,临发时再服。(《圣惠方》)
猴骨的炮制方法
1、猴骨:刮去筋肉,洗净、晾干,用时打碎。
2、烫猴骨:取净猴骨,敲成小块,置己炒热的沙中炒至骨呈深黄色为度,筛去沙子,趁热将猴骨入醋内淬酥,取出,磨成细粉。
每净猴骨100kg,用醋20~20kg。
猴骨的用法用量
1~2钱,作丸剂或酒剂。
猴骨的副作用
无阴虚湿热者慎用。
猴骨备注
短尾猴(青猴)的骨骼亦同供药用。
猴骨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一些猴骨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罗勒子,详细的描述一下罗勒子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罗勒 的 果实 。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不宜水洗,着水易粘连成团),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江苏。
【性状】干燥小坚果呈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有果柄痕迹;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带光泽,于扩大镜下可见细密小点。质坚硬,横切面呈三角形,子叶肥厚,乳白色,富油质。气弱,味淡,含口中有滑润感;浸水中,膨胀后,外表有1层白色粘液质。以颗粒饱满、无泥沙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灰分8.70%、蛋白质16.40%、脂肪16.86%、纤维28.14%、水分6.87%、碳水化物(差值计算)23.03%。
【性味】《饮片新参》:"甘辛,凉平。"
【功能主治】治目赤多眵,拳毛倒睫,目翳,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外用:研末点掺。
【附方】①治目昏浮翳:兰香子每用七个。睡时水煎服之,久久有效。(《海上名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通过对罗勒子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罗勒子的神奇的疗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检验一下是否有效。
红土子是一种中医中经常用到的药材,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红土子的相关。
【别名】比子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红土子草、红清酒缸、过路清(《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 四川山蚂蝗 的 全草 。
【原形态】小灌木。茎高40~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和分枝同具棱角,被紧贴着的短柔毛,后变无毛。3出复叶,小叶狭披针形,顶端者长4.2~6.8厘米,阔1~1.3厘米,侧生者较小,先端急尖,边缘微带波状,上面几无毛,下面脉上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托叶披针状钻形,脱落,长6~10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达26厘米;苞片似托叶,脱落;花梗长2~3毫米。花紫红色,长约5毫米;萼长约2毫米,浅裂;花冠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凹,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雄蕊10;子房线形,几无毛。荚果长约2厘米,通常具2节,背部弯,节深裂达腹缝线,上面截形,基部楔形,果柄长3毫米。花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地上。分布四川、湖北、贵州、陕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治疟。打烂,面粉调,蒸饼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通过本篇文章对红土子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红土子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桅子的简介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栀子常绿灌木,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有栽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于10月中、下旬,果皮由绿转为黄绿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也可直接将果实晒干或烘干。
栀子果实呈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至3.5厘米,直径1至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微有光泽,有6至8条翅状纵棱,棱间有一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先端有6至8条长形裂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实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鲜黄色,有光泽,具2至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桅子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其能制成10%及50%两种煎剂,每天3次饭后服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因此能治黄疸型肝炎,以及对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都具有一定疗效。
2、治疗扭挫伤,对扭伤肿痛有显着疗效
2.1、栀子适量研末,加醋、茨粉,共煮成糊,封患处。
2.2、栀子适量研末,加生地,捶烂,封患处
2.3、栀子适量研末,加面粉煮成糊,封患处栀子适量研末,加面粉煮成糊,封患处
2.4、栀子适量研末,调酒敷患处
2.5、栀子根、大黄各适量研末,调酒精敷患处 一般3~5天更换1次,如肿胀明显可隔天更换1次。但要注意的是骨折者不宜使用,脱臼者应先整复后再用,如有肢体麻痹,应配合理疗及针灸治疗。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30小时,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2.5天;血肿吸收时间平均为7.8天;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1天。
3、用于止血
对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有效果,取黄栀子粉100克,以20%明肢液调成膏状,烘干碾成100号细粉,再加适量苯甲酸,高压消毒备用。对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当然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剂。特别对治鼻血和小便尿血有显着功效。
4、其他作用
对风火牙痛,感冒高热,目赤有一定疗效,因为其味苦、性寒、无毒,根味淡。内服清热利湿、利尿、除烦,但具体临床应用尚不明确栀子是一种实用且能在家居养殖的药材,相信很多人对其养殖方法很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一下:栀子性喜温暖,湿润,好阳光,但又要避免阳光强烈直射,喜空气温度高而又通风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耐半阴,怕积水,在东北、华北、西北只能作温室盆栽花卉。栀子对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净化大气,0.5千克叶片可吸硫0.002~0.005千克。
桅子的市场信息
1、桅子的价格
一般5-6元一斤。
2、桅子的选购方法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00-200厘米,植株大多比较低矮。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3、桅子的保存方法
栀子一般用麻袋或竹筐盛装,每件40公斤左右。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商品安全水分10-12%。 本品易生霉,霉迹常在种子团部位,表面不易发现。危害的仓虫发现有咖啡豆象、玉米象。贮藏期间,应注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检查,发现商品受潮及轻度虫蛀,及时置阴凉通风处散潮、干燥,忌曝晒。虫害较多时,用溴甲烷或磷化铝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