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的春季养生

2019-10-20 │ 乙肝携带者的春季养生 运动算养生吗

乙肝携带算慢性肝炎吗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如何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乙肝携带算慢性肝炎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乙肝携带算慢性肝炎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慢性肝炎的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不过传染的几率不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医源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

2、乙肝能治好吗?

在临床上,70%以上乙肝患者通过治疗能达到治愈标准,使病情得到改善或使病情进展的速度减慢,但乙肝被彻底治愈的几率比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的治疗目的不是各种病毒标志物阴转,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纤维化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神药”消灭乙肝病毒传播,也没有规定将乙肝病毒标记转阴作为疗效标准。像病毒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虽然很多,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根治乙肝病毒。

3、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四肢乏力、精神不集中、易困易疲惫、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并且带有发热、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等。另外乙肝患者体内胆红素升高时,还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

乙肝病毒携带者护肝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平衡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2、养肝护肝需多饮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养肝护肝少饮酒

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饮酒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4、保持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乙肝携带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1、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对于有一些不好习惯的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是,生活习惯对预防肝硬化非常重要,为了我们的健康,必须要改掉一些坏习惯。首先是戒烟禁酒,酒对肝脏的危害很大。另外吸烟对人体免疫力有危害。

2、饮食要健康合理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应禁食发霉、腐烂的食物,平时应该注意禁烟禁酒,适当的进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铁制剂营养品少吃

除非出血后的明显贫血,否则一般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矿物质,因为铁剂具有加重肝脏硬化的作用。

4、定期检查

定期检测可以明确自己的病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程很长,定期的检测可以从很好的了解病情的发展状况,另外,肝硬化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但是在B超检查中会与一定的显示,无论是对慢乙肝病情还是对肝硬化的预防,定期体检都是非常重要的。

Ys630.com相关知识

乙肝属于急慢性肝炎吗


1、乙肝属于急慢性肝炎吗

我们可以知道,乙肝一般是属于慢性肝炎的,因为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乙肝。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感染HBV后,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

2、乙肝的潜伏期是多久

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3.1、全身症状: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3.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3.4、肝区疼痛: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3.5、肝脾肿大: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3.6、手掌表现: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乙肝的运动治疗方法

1、散步:散步有助于消除疲劳,放松心情,有一定的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最好在清晨或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走的时候步子要迈大一点,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2、登山:登山可以让人体四肢并用,强化四肢协调功能,而且还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心肺功能也有好处,但是体质虚弱的乙肝病人,不可登过高的山,否则可能会带来危险。

3、慢跑:慢跑可以增强机体的呼吸功能,使肺活量增加,还可以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匀,缓慢而有节奏,乙肝病人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

4、倒行:倒行即后退走,如向后退走或跑步。目前临床上难以医治的某些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胃病、肝病,病人试用倒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瑜珈:瑜珈也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长期坚持,不仅增强气质,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机体抵抗力,而且还能排出机体内的废气,也对病人有利。

乙肝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治疗对象选择不合适:许多患者不属于抗病毒治疗的范围,如慢性病毒携带者、中晚期的肝硬化患者等,但他们却硬性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非但难以取得疗效,反而容易造成不良反应。

2、滥用或乱用药物:有的患者四处求医,今天用西药,明天用中药;名目繁多的虚假肝病广告更让广大患者无所适从。大部分乙肝广告用药都存在着虚假和欺骗,疗效包罗万象,神乎其神,诱使患者上钩,骗钱敛财。滥用或乱用这些广告药物,只能使乙肝患者雪上加霜,后果更惨。

3、用药方案不正确:一些患者虽然属于抗病毒治疗的范围,但是所选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及其剂量、疗程却不正确,临床上也难以奏效。

乙肝慢性肝炎吃什么


1、乙肝慢性肝炎吃木耳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其黑白木耳均富含胶原蛋白、脂肪、蛋白质、多糖等,有助于排肝毒、益胃养血、滋养肝脏作用。

2、乙肝慢性肝炎吃胡萝卜

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肝病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3、乙肝慢性肝炎吃豆角

富含的植物凝血素,在人体内能激活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在增强免疫能力、辅助乙肝治疗上都是很有成效的。

4、乙肝慢性肝炎吃包菜

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5、乙肝慢性肝炎吃蘑菇

属于真菌类食物,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为蕈类。性平、味甘,含多糖类、维生素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等。其含多种营养物质,在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上可起到一定辅助功效;其含有大量的晒元素,有助于机体预防肝癌、防治肝病,适宜于肝病患者食用。

6、乙肝慢性肝炎吃大蒜

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乙肝不能吃的食物

1、乙肝不能吃生姜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是会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生姜虽好,切忌过量。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2、乙肝不能吃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乙肝病人食后难以吸收,使食物在肠道中腐败,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3、乙肝不能吃辣椒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不利于患者的进食和对营养的吸收,会加重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4、乙肝不能吃炸鸡

乙肝饮食禁忌少不了油炸食品,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预防肝炎吃什么

1、预防肝炎吃谷类

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2、预防肝炎吃海鲜类

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

3、预防肝炎吃绿茶

绿茶对肝脏有好处,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但饮茶应适时适量,清晨可泡一杯不宜太浓,每天茶水总量不超过1000~1500毫升。在饭前一小时暂停以免茶水冲淡胃酸,防碍食物吸收。

乙肝慢性肝炎能治好吗


1、乙肝慢性肝炎能治好吗

客观地说,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物能够实现患者期望的这样一个理想目标。但是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多数患者都可以控制病情进展、一定程度上逆转肝脏病变程度(包括),仅有极少数患者能够实现表面抗原阴转。

所以针对慢性乙肝的治疗现状,每一个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认真分析自己的病情,确定自己的治疗目标,盲目追求乙肝彻底治愈是不现实的。听信虚假广告、不规范的治疗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可能给日后的抗病毒治疗带来麻烦。

2、乙肝慢性肝炎病因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感染HBV后,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

3、乙肝慢性肝炎怎么检查

ALT及胆红素

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患者r-谷氨酰转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提示肝功严重损害。靛青绿留滞试验及餐后2小时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病变。

中、重度慢性肝炎

患者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寿期短,可及时反应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V、Ⅶ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狼疮细胞等阳性。

乙肝慢性肝炎如何预防

1、加强个人卫生意识

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2、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对具感染性病患的隔离,注意恢复期病毒携带者定期随访。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及保育人员,应每年定期作健康体检。慢性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确诊前,应暂停原工作。对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稳定就可以出院。按国家规定要求,严格筛选献血员。

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此类人员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3、注射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组疫苗5~10μg。产生的抗-HBs效价与保护作用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10U/L才具有保护作用。对于血液透析病人和其他免疫损害者应加大接种剂量或次数。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国内生产的HBIg多数为U/ml,用量应为0、075~0、2ml/kg。

乙肝慢性肝炎食疗方

1、茵陈粥

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身目俱黄,尿黄如浓茶,恶心、乏力,舌红苔黄腻患者。

2、田基黄煲鸡蛋

田基黄,鸡蛋,同煲,饮汤吃蛋。治疗急、慢性肝炎。

3、黑木耳汤

黑木耳,煎汤代茶,加糖适量,可小量长期食用。用于恢复期无湿热者。

4、泥鳅粉

泥鳅烘干,焙末,饭后服。用于慢性肝炎。

5、玉米须茵陈汤

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加水,浓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每次服200ml,每日3-5次。用于淤胆型肝炎。

慢性肝炎影响怀孕吗


1、慢性肝炎影响怀孕吗

只要肝功能正常的的人都是可以怀孕的,但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在怀孕阶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且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2、乙肝女性不宜怀孕的情况

一般来说,以下6种情况中有任何一种的女性都暂不宜怀孕:

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

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

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

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对于正处于活动性肝炎的女性,如果考虑生育,应经治疗后待病情稳定、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以上再怀孕。

3、乙肝患者什么时候可以怀孕

首先,从大的时间范围来讲,育龄期的乙肝女性患者越早怀孕越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情的发展不可控,若不加小心护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进一步导致肝癌。

其次,乙肝患者怀孕时需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若长期随访后,肝功能一直呈正常状态,可以考虑怀孕;对于急性乙肝患者而言,病发后首先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调养,待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内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后,经基础免疫力的调养,可达到孕育的身体条件;而对于体内病毒活跃程度较高的乙肝患者而言,首先要做的则是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待肝功能指标及病毒活跃性指标相对恢复后,半年内肝功能正常者,才可进行孕育计划,不可盲目着急,尤其是避免乙肝已发展为肝硬化时期进行怀孕计划,否则可能对母体产生危害。

乙肝孕妇注意事项

首先,怀孕期间要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肝功能系列指标、血常规、B超等,了解肝脏变化情况,如果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身体感到特别难受,就应该经产科和传染科大夫共同会诊后,决定是否要继续妊娠。

其次,孕期用药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例如降糖药物、抗结核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及部分中药(如川楝子、土茯苓等)。

第三,妊娠36周后,应绝对禁止性生活,防止流产、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

第四,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要盲目进补,不要使用各种保健营养补品,以防其中掺杂激素等有害物质。主张均衡营养,食量要适中,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脂肪肝。

最后,孕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安全的保肝药物,如护肝片、复方益肝灵等。怀孕期间如果出现明显的疲乏、食欲减退、尿色深黄、眼睛发黄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乙肝孕妇的护理方法

首先乙肝孕妇要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用含有钙,铁的食物,不要饮酒,也不要吃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

其次乙肝孕妇要控制饮食的热量,乙肝孕妇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以免引起病情加重或是引发其他并发症。

最后乙肝孕妇要适当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妊娠期的乙肝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此外,维生素也的摄入还有助于预防胎儿出现畸形,所以说,乙肝孕妇必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

乙型慢性肝炎严重吗


1、乙型慢性肝炎严重吗

1.1、择业损害

因为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不可能从事一些饮食方面的工作。而社会上绝大部份行业和单位对肝病病人都会拒之门外,这也带来了该病病人的择业困难。

1.2、平时生活和交际的损害

因为关于传染性疾病的恐惧,让得众多得了该病的人群被其他人所远离,损害了正常的交际,还给病人带给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1.3、身体的困惑

该病最直接的困惑莫过于自身身体健康,该病一旦进一步恶化,很容易发觉肝硬化,乃至诱发癌变,危及生命健康。

2、怎样判断乙肝严重程度

现在把肝炎,不管是乙肝还是丙肝,按照轻重缓急看,现在有四级划分,第一个就是轻度的。轻度的概念就是一般没有特别多的症状,感觉也还凑合,有的人可能轻度的,有点乏力,吃饭不香,主要是化验指标,如果没有黄疸,转氨酶也比较低一些,一般是120个单位以下,这种情况下就是轻度的。另外比它重一点,可能有症状了,小便发黄了,走路没有劲了,吃饭不香了,转氨酶也上升了,上升到120到200之间,这个时候出现轻度的黄疸,一般是34~85个微摩尔的黄疸,这个黄疸可以通过肉眼觉察到,翻眼皮看到确实有点黄了,这一般是中度的界限。重度就是症状很明显了,眼睛也黄,尿也黄,特别不好受了,走不了道,上不了楼,没劲,黄疸明显上升了,显性黄疸了,85微摩尔以上,还有一个最重的是重型,那你需要抢救了,凝血酶原活动度一下子降到40%以下,黄疸也超过170个微摩尔,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抢救了,要不然出生命危险了。所以把它的轻重缓急按照四级划分,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通过一次化验,进行准确定位。

3、 生活中感染上乙肝的原因

母婴传播是乙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几乎是100%。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婴儿肝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

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生活密切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

很多乙肝患者是由于自己的抵抗力比较弱才被传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转化而成: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复发的症状

1、乙肝复发的表现是原有的症状又出现了,如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等,甚至出现黄疽,但复发后的症状一般要比患病初轻一些,有的人还可能没察觉到,或仅有轻微不适。

2、慢性乙肝一般在停药后1年内复发,大多数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平均4个月),如停药1年仍无复发,则少有乙肝复发。因此,停药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每个月要复查肝脏功能,每3个月复查HBV标志物情况。

3、乙肝复发后最明显的特征是ALT的升高,半数以上病人的ALT升高幅度超过患病之初的水平,可达到700~800单位。

4、乙肝复发后,病人的乙肝病毒可从原来的非复制状态转变为复制状态,HBV-DNA检测结果呈阳性,HBeAg由阴性变为阳性,但总的看来,HBV-DNA水平和HBeAg滴度均低于用药前水平。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

1、情绪影响:我们知道“忧郁伤肝”,情怀不畅也会影响病情的治疗,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身心健康都是很有利的,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体质影响:体质比较好,免疫力就强,寿命就和正常人差不多,相反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免疫力低下,体内病毒造成肝脏损伤严重,会对乙肝小三阳的生命造成危害。

3、饮食影响:合理的饮食对肝脏的修复、免疫力的提高都是极为有利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在饮食上应多食用菌类食品、新鲜的水果蔬菜、优质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油炸、腌制食品,戒酒均衡营养、规律饮食,对乙肝小三阳的治疗及预后可起到很大辅助作用。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乙肝携带算慢性肝炎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乙肝携带者的春季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