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心衰症状
老年人心衰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和患者不知情,使得病情加重,最终失去治疗机会。提前注意以下预警信号,揪出心力衰竭的不典型。
1.1、精神症状突出。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1.2、心衰症状易被掩盖。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1.3、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2、心衰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心衰的病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心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心肌收缩力降低的原因,心脏负荷加重的原因,当然除了这些固有病因以外,还有其他的诱发病因,比如感染、体力劳动、情绪波动、气候变化、治疗不当、心律不正常、肺栓塞以及高心排血量的状态等等都可以诱发心衰的产生。
另外,在中医方面,对于造成心衰的原因有以下一些,主要是由于心肺、脾脏、肾脏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比如心肺气虚,心脾肾虚、气阴两虚等等原因造成。我们都知道心主血、肺主气、气血本应该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所以如果当肺出现问题时,易产生咳嗽症状,这样就会导致心衰的症状。
3、心衰的危害有哪些
3.1、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导致肺部淤血,从而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
3.2、血栓形成和栓塞。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卧床的话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这个血栓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进而导致肺栓塞。
3.3、心原性肝硬化。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心力衰竭,从而导致肝脏长期处于淤血缺氧的状态,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大量腹水,脾脏增大以及肝硬化。
3.4、电解质紊乱。当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多次使用利尿剂之后,容易导致低血钾和失盐性综合征。轻型低血钾症患者,容易全身乏力症状,重型患者则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老年人心衰该怎么办
首先一个就是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对问题比较严重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最好。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事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一些并发症。
再有就是我们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我们那些心衰病人在气候转冷时要注意保暖施,一定要注意去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这个疾病发作诱因,天气转暖时,换单衣最好比常人略晚一些。
还有就是我们那些心衰病人不适合做重体力活,还要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性生活要遵循医嘱才行,另外患者的这个皮肤要注意防感染,心衰的患者首先表现在双下肢或骶尾部的水肿,因此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位置。
老年人心衰的食疗食谱
1、生脉银耳羹
原料:人参3克(或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银耳(干)10克。
做法:将人参、麦冬、五味子洗净煎汁约200毫升。将银耳泡发去蒂,与药汁文火炖软烂,食用。
功效:人参补气;麦冬气阴双补;五味子酸而收敛,可固肝肾之气而不上扰于心;银耳可润肺防止久咳伤肺。以上诸味配合,对于以气急咳喘为主的左心衰、气虚、失眠、久咳、血脂高的患者最为适宜。
2、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原料:人参3克(或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银耳(干)10克。
做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红枣,山楂去核、洗净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每日两次,早、晚餐服用。具有利尿、补血、消食作用,对治疗心衰很有疗效。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心理期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成就型。有些老年人在是中青年时曾经在工作中做出过一些成绩,甚至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因而离退休之后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和自豪,他们喜爱同年轻人谈自己辉煌的过去,更希望年轻人尊重自己。此外,这部分老年人往往壮心不已,积极进取,希望有机会发挥余热。
二、安乐型。有些老人离退休之后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同时认为既然从岗位上退下来了就应该安于清闲的生活,知足常乐,平时可以在家养个宠物或者锻炼身体,或者是认为自己年轻时把时间用在了工作上,没有时间顾及家庭,这时有时间了就要在家里多做家务和老伴、子女更多时间地相处等。总之,这一类老年人最让照顾他们的年轻人省心,家里人也应该用心营造氛围,让老人更好地享受天伦之乐。
三、不服型。有些老年人平时身体好,加上有某个方面比较过硬的技术,因而可能会出现不服老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就要多做出些贡献,甚至很多事情一定比年轻人干得更好。另外,也有一种情况是对某种看法不服气产生的,如同事在某个方面曾经超过自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而不服,即使退下来了还要用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等。
四、求助型。这部分老年人或是因为经济条件差,或是因为健康状况不佳,或是因为配偶离去,倍感孤单,因而特别需求帮助,尤其是需要子女对自己的照顾,这部分老年人如果情绪不好,常常会产生失望的感觉。照料好这样的老人不仅仅是儿女们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老人感到温暖。
五、衰弱型。身体的衰老必定会影响生活,这类老年人常常感到没有生活乐趣,感到苦闷,甚至是忧虑烦恼,日久可能会对生活失去兴趣,产生恐惧心理。家人应该多给老人关心,用心安排老人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快活起来。
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都在加强,但是我觉得,这些关爱往往还比较集中在物质层面。一位独居老人说过,她家的新被子有近十条,比过去新娘子还要多,柜子快要放不下了,精制油必定要吃到变质,这些都是方方面面“关爱”来的,而她自己感到最缺少的还是能够有人经常和她说说话的机会。上海某部和驻地街道建立了“双拥”结对关系,一些战士和驻地的老人关系非常密切,老人们把这些战士当成了亲人。什么原因?战士说,帮老人干活只是一方面,主要就是经常和老人“唠唠家常”,就是这点老人最开心。
有统计数据显示,本市老年人患各类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尤以患神经官能性恐惧症、忧郁症和综合焦虑症居多。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无所事事,闲得无聊,特别缺少交流,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心理疾病便“一触即发”。在这样的状况下,有部分老年人喜欢没病找病,“对号入座”,结果使本已比较脆弱的心理更加脆弱,甚至导致忧郁症的出现。
老年人各类心理疾病的上升,一方面反映了目前老年人心理疾病亟需加大医治力度,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家庭、社会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如何来预防、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这首先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是大事,同样要有人关心、重视。这恐怕比送被子送油还重要得多。
给老年人送上心理的关爱,需要家庭、街道、居委、社工、义工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送“温暖”送到心里,心灵被温暖了,老人才会真正拥有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美好生活。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夏季老年人心火旺吃什么》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夏季老年人吃什么更养生”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