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蓖麻蚕的药用价值_蓖麻蚕的副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蓖麻蚕的药用价值_蓖麻蚕的副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蓖麻蚕的药用价值

蓖麻蚕,大形蛾类,展翅100-125mm。头、触角、胸部褐色。头小复眼大,卵圆形,灰黑色。触角羽状,短,基部有白毛。翅棕褐色,前翅翅顶向外方突出,基突出部有一个黑褐色椭圆形斑纹,翅面有褐、白、黄、粉红色图纹,纵贯前后翅有一条波状纹。中部有半透明的月牙形大白斑,基前缘有棕黑色边,后缘呈黄色。中间白色,半透明。雌虫腹部肥大。幼虫初孵化时黑褐色,至2龄时变淡黄绿色,3龄后体表生白粉,呈白色,各体节上有疣状突起及斑纹。作茧呈榧子形,色白。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

蓖麻蚕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蓖麻蚕的副作用

暂没明确

蓖麻蚕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拼音名】Bì Má Cán

【别名】木薯蚕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蚕蛾科动物蓖麻蚕的幼虫或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Donovan)采收和储藏:将幼虫置沸水中略烫,取出拌以草木灰,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每年发生6代、7代。幼虫比蓖麻叶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1、用到中药蓖麻蚕的方剂

蓖麻子方

1、1拼音:bìmázǐfāng处方:蓖麻子(炒黄,风中吹干)。功能主治:项下结核渐成瘤病。用法用量:每服…蓖麻煎丸

1、2拼音:bìmájiānwán处方:蓖麻子(去皮)10两,黄连(去须)5两(2味细锉,以水1斗同煮令水…蓖麻膏

1、3拼音:bìmágāo《杨氏家藏方》卷十四:蓖麻膏:处方:蓖麻子(去壳,别研)2两,木鳖子(去壳,别研…化凤膏

1、4拼音:huàfènggāo处方:蓖麻子7枚,鸡子1枚。制法:蓖麻子去壳捻烂,用薄纸卷于中,插入鸡子内…麻煎丸

1、5拼音:májiānwán处方:蓖麻子仁、百药煎。制法:蓖麻子仁研烂,入百药煎,成剂即止,为丸如弹子大…

2、古籍中的蓖麻蚕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香港脚]蓖麻散

治香港脚初发从足起至膝骨肿疼者上取蓖麻子叶切捣蒸薄裹之日二三易即肿消若冬月无蓖麻叶取蒴捣碎和酒糟三分…《外科传薪集》:红膏药蓖麻子(去壳二斤)老松香(一斤)纬丹(五钱)先将蓖麻研烂。加松香打和再加麝香二钱。再打。看老嫩。老者…《江氏伤科学》:[秘传方]杨花散二钱)草乌(一钱)半夏(二钱)共研末,用麻黄根、蓖麻根、蓖麻叶三味绞汁拌上末药,再研末,开割肉用者搽…《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蓖麻故名。时珍曰∶蓖亦作。,牛虱也。其子有麻点,故名蓖麻。【集解】恭曰∶此人间所种者,叶似大麻叶而甚大,…《本草从新》:[卷四草部]蓖麻子。能开通诸窍经络。治风气头痛。(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解发出气、甚验。)口眼…

ys630.coM延伸阅读

蓖麻的药用价值_蓖麻的副作用


蓖麻的药用价值

蓖麻消肿拔毒;泻下导滞;通络利窍。主痈疽肿毒;瘰疬;乳痈;喉痹;疥癞癣疮;烫伤;水肿胀满;大便燥结;口眼歪斜;跌打损伤。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

性味

叶:甘、辛,平。有小毒。

根: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

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治湿疹搔痒,煎水外洗;并可灭蛆、杀孑孓。

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用于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

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脱肛,散瘰疬,外敷疮毒。

2、《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有镇静解痉作用。

3、《福建中草药》:化结下气。

4、泻下作用

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

5、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用法用量

根1-2两,水煎服。

蓖麻的副作用

1、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2、《本草经疏》:脾胃薄弱、大肠不固之人,慎勿轻用。

蓖麻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唐本草》:主水症。

《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1、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本草衍义》)

4、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5、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医学正传》圣烟筒)

6、治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壳研细,入寒水石末,缠令干湿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钱入喉中,少顷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7、治疠风,手指挛曲,节间痛不可忍,渐至断落:蓖麻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药水,平旦时一股,渐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动风食。(《医准》)

8、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蓖麻子的药用价值_蓖麻子的副作用


蓖麻子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2、用于什么病症

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3、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调敷。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

蓖麻子的副作用

1、副作用

蓖麻子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蓖麻子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3、饮食禁忌

3.1、蓖麻子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本草经疏》:脾胃薄弱、大肠不固之人,慎勿轻用。

蓖麻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唐本草》。

1.1、别名: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红大麻子。

1.2、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1.3、采收和储藏:置阴凉干燥处。

1.4、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

1.5、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1.6、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调敷。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

2、《唐本草》:主水症。

3、《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4、《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5、《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6、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7、治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袖珍方》)。

8、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纲目》)。

9、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本草衍义》)。

10、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蚕蜕的功效与作用_蚕蜕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蚕蜕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蚕蜕的功效与作用、蚕蜕图片、蚕蜕的药用价值、蚕蜕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蚕蜕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蚕蜕简介蚕蜕图片蚕蜕的功效与作用蚕蜕的药用价值蚕蜕的用法与用量蚕蜕的副作用蚕蜕的配伍应用

蚕蜕简介

蚕蜕,入药部分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蜕皮。收集家蚕起眠时的蜕皮,晒干即可。

蚕蜕: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

蚕蜕图片

蚕蜕的功效与作用

治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牙疳,口疮,堠风,目翳。

1、《嘉佑本草》:主血风病,益妇人。

2、《本草蒙筌》:止带漏崩中,赤白痢疾,除肠风下血,吐衄鼻洪。疔肿取灰敷,牙疳加麝贴,牙宣灰擦龈上,口疮灰敷患间。

3、《纲目》:治目中翳障及疳疮。

4、《握灵本草》:烧灰治牙痈,牙痛,牙疳,缠喉风。

5、《本草求原》:主热淋。

蚕蜕的药用价值

1、治牙疳:枯矾、人中白(火煅白色)、五倍子各三钱,蚕退(烧存性)二钱。为细末。先以米泔水,用蛴螬虫翻转蘸水洗净瘀血,以药敷之。(《赤水玄珠》蚕退散)

2、治疳疮:马明退(烧灰)三钱,轻粉少许。上研为细末。先以温浆水洗净,干掺之。(《儒门事亲》)

3、治妇人吹奶:马明退五钱(烧灰),轻粉三钱,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每服二分,热酒调下服之。(《儒门事亲》)

蚕蜕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煅存性,作散剂。外用:研末撒。

蚕蜕的副作用

《本草经疏》:妇人血虚无风湿者不宜用。

蚕蜕的配伍应用

1、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主治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外感风热或热毒极易入里化热化火,热极生风即可出现抽风。蝉蜕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配钩藤、薄荷、僵蚕、连翘、金银花、栀子、荆芥常可化险为夷。

2、可疏风解表,利咽止咳,主治喉痒频咳。

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肺卫郁闭,从而出现咽干喉痒,频频作咳。对这种情况,可用蝉蜕疏风解表,喉风除则咳自止。亦可与牛蒡子、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苏叶、桑叶、荆芥、前胡、射干配伍应用,疗效更好。

3、可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疹疾。

麻疹、腥红热、风疹均属风温病范畴,早期若疹出不畅或疹期作痒均可用蝉蜕配葛根、薄荷、连翘、金银花、荆芥等治疗,效果良好。

4、可熄风止痉,平喘止咳,主治各种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通过熄风止痉来平喘止咳。临床常用蝉蜕配合地龙、胆星、炙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法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治疗,收效显着。

5、可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主治小儿水疝。

小儿水疝即睾丸鞘膜积液。小儿肝常有余,多因哭闹、惊恐,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循肝经积于阴部而发病。常用蝉衣30克,水煎外洗热敷,一般外用3日可愈。

以上就是一些蚕蜕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沙蚕的药用价值


沙蚕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它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还有微量元素,其中比较特别的是胶原酶、纤维蛋白溶解酶等酶,这些物质的存在能够帮助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等疾病。如果是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可以试着用这个做食补来辅助治疗。沙蚕药之中还存有一种物质叫做沙蚕激酶,这种物质则是能够帮助治疗心肌梗塞等等疾病,

1、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水稻、蔬菜、甘蔗、果树等多种作物上的多种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有些品种对蚜虫、叶蝉、飞虱、蓟马、螨类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具有多种杀虫作用。对害虫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有些品种还有拒食作用。对成虫、幼虫、卵有杀伤力,既有速效性,又有较长的持效性,因而在田间使用时,施药适期长,防治效果稳定。

3、作用机制特殊。沙蚕毒素杀虫剂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虽同属神经毒剂,但作用机制不同。其作用部位是胆碱能突触,阴遏神经正常传递而使害虫的神经对外来刺激不产生瓜,当害虫接触或取食药剂后,虫体很快呆滞不动、瘫痪,直至死亡。但虫体中毒后没有痉挛或过度兴奋的症状。由于作用靶标的不同,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问题,在防治害虫中,也未产生交互抗性的现象,因此对上述三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虫,采用沙蚕毒素杀虫剂防治仍然有很好的效果。

不知如此,沙蚕药里面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的存在对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增强记忆力,比如学生就可以吃这个尝试着提高记忆力。还有科学家发现沙蚕药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帮助治疗某些肿瘤疾病。

蚕砂的功效与作用_蚕砂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蚕砂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蚕砂的功效与作用、蚕砂图片、蚕砂的药用价值、蚕砂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蚕砂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蚕砂简介蚕砂图片蚕砂的功效与作用蚕砂的药用价值蚕砂的用法与用量蚕砂的副作用蚕砂的食用方法

蚕砂简介

蚕砂,药用部分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

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蚕砂图片

蚕砂的功效与作用

蚕砂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蚕砂常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民间用蚕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祛风燥湿、清热活血。治风湿、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筋骨不遂、腰脚痛、腹内瘀血、头风赤眼。

蚕砂的药用价值

1、治高血压,血管硬化,风湿筋骨痛,肢臂酸痛:嫩桑枝30克,蚕砂15克,水煎服。

2、治妇人血崩:蚕砂为末,酒服三、五钱。(《儒门事亲》)

3、治眯目不出:蚕砂拣净,空心以新汲水吞下十枚。勿嚼破。(《圣惠方》)

4、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皮肤顽痹,腹内宿冷,脚软,皮肤顽痹(藏器)。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本草纲目》

5、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本草再新》

6、治头风白屑作痒:蚕砂烧灰淋汁,洗之。(《圣惠方》)

7、蚕砂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疯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本草拾遗》

8、治发烧:1个陈皮+30克蚕砂(蚕的粪便)+30克竹茹(竹子青皮下的白杆,有去火功效)一起冷水下锅,煮开后5分钟起锅就可以喝了,分成两次喝中间相隔三小时,一般喝三次可退烧。(退烧良方)

蚕砂的用法与用量

煎汤,10~15g,纱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炒热熨;或研末油调敷。

蚕砂的副作用

胃肠虚弱者慎服,血虚手足不遂者禁服。

蚕砂的食用方法

1、决明子蚕砂茶

组成:炒决明子20克、炒蚕砂15克。

用法:二味按比例加大剂量研成粗末。每日用40克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15--20分钟后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祛风,胜湿。

主治:①风湿或风湿热内蕴,清阳被遏而致头重头昏,如裹如蒙者。②眼眩赤烂(睑缘炎),症见胞睑边缘红赤溃烂,痒痛并作,可见睫毛脱落,甚至睑缘变形者。

宜忌:脾虚便泻者忌用。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2、蚕砂黄柏汤

组成:生蚕砂30克、生黄柏30克。

功效:清利下焦湿热。

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空腹用开水调下。

主治:肝胆湿热。

以上就是一些蚕砂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_蓖麻子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蓖麻子图片、蓖麻子的药用价值、蓖麻子真的有毒吗等,要想知道更多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蓖麻子简介蓖麻子图片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蓖麻子的药用价值蓖麻子的药用附方蓖麻子真的有毒吗蓖麻子医书记载蓖麻子的栽培技术

蓖麻子简介

蓖麻子,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无臭,味微苦辛。

蓖麻子图片

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1、《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2、《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3、泻下作用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

4、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

5、其他作用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蓖麻子的药用价值

【药名】蓖麻子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去壳,捣碎。

【性味】甘、辛,平;有毒。

【归经】归大肠、肺经。

【功效】消肿拨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亦可入丸剂内服。

【毒性】蓖麻子所含蓖麻毒素7毫克或蓖麻碱0.16客即可使成人致死,儿童口服5~6粒生蓖麻子即可致死。以上二钟毒质加热后可以破坏。中毒后首先感到咽喉灼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尿或血尿,发热,痉挛,最后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牲畜误食也中毒。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蓖麻子的药用附方

1、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4、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医学正传》圣烟筒)

5、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6、治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袖珍方》)

7、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纲目》)

8、治暴患脱肛:蓖麻子一两。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活幼心书》蓖麻膏)

9、治口眼歪斜;蓖麻子仁七七粒。研作饼,右歪安在左手心,左歪安在右手心,却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即换,五、六次即正也。(《妇人良方》)

蓖麻子真的有毒吗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前者,可引起中毒。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可致死。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小儿仅需一粒,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蓖麻子中毒后之症状有:头痛、胃肠炎、体温上升、白细胞增多、血象左移、无尿、黄疸、冷汗、频发痉挛、心血管虚脱。中毒症状之发生常有一较长的潜伏期。

蓖麻子医书记载

1、《唐本草》:主水症。

2、《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3、《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4、《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蓖麻子的栽培技术

1、培植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出苗至成熟积温2000-3500℃,种子发芽温度不低于10℃,生长温度超过35℃则生长受阻,幼苗遇春寒-8-1℃时或遇秋寒-2--3℃受冻害。苗期土壤含水量12%-14%,花果期土壤含水量15%-20%。出苗至果实成熟需85-115d。耐干旱,耐盐碱及弱酸土壤。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

2、田间管理

出苗后,苗高12-15cm时要间苗、补苗,苗高25cm时定苗,每穴留壮苗2-3株,并结合松土除草、培土,施人畜粪肥,6-7月再施1次,适当增施磷、钾肥。有6片真叶时,摘去主茎顶芽,促使侧枝生长。整枝修剪,控制植株生长,剥芽保花,去掉未成花序的腋芽,7月剪去营养枝,促秋籽成熟。对多看生蓖麻,可砍伐更新,离地面30cm左右,浆主干或一级枝锯伐,保留3-4个侧芽,培育亲枝。

3、种子繁殖

选粒大、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用45-50℃温水种24h左右捞出,摊置于20℃的室内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北方4月旬,南方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各65cm-100cm开穴播粒,覆土,稍加镇压,浇水。

3、病虫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为害植株根部,使之发黑呈水渍状腐烂,植株枯萎,可喷撒石灰或70%五氯硝基苯粉剂,并及时开沟排除积水。虫害有红蜘蛛,为害嫩梢,可喷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呀用烟草石灰水防治。另有叶蟑、土老虎、棉铃虫、刺蛾、蓖麻夜蛾为害。

以上就是一些蓖麻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蓖麻籽药用价值是什么


   

   

   蓖麻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有的人说是一种菜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外表是最容易诱惑人的,蓖麻籽自身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提到它的一些药理作用还是很强大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都是可以紫葫芦的,但是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蓖麻籽的功效,到底蓖麻籽有没有毒性呢,下面就介绍一下蓖麻籽的药用价值。

   1、《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2、《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3、泻下作用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

4、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

5、其他作用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药用价值:

   1、蓖麻子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

2、蓖麻子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

3、蓖麻子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

4、蓖麻子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

5、蓖麻子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热,拣甜者吃,多服见效。

 

   蓖麻籽的药用价值是很大的,有的人腹泻蓖麻籽的作用也是很强大的,但是蓖麻籽并不是什么人都是可以吃的,食用的时候量也是需要有注意的,一般蓖麻籽会在医嘱的情况下进行服用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服用量都是应该特别的关注一下,一旦过量了是最容易中毒的。

蓖麻子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蓖麻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这种药材对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应当注意,如果是脾胃薄弱,或者是大肠不固的人,应该谨慎使用蓖麻子。这种药材一定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变质。蓖麻子有不错的抗肿瘤效果,这是因为蓖麻子汤中含有一种蓖麻毒蛋白,对于多种肿瘤细胞都相当敏感。下面来看一下蓖麻子的药价值。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调敷。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

有关蓖麻籽的药用价值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蓖麻子对人的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较强的作用,根据动物实验发现,蓖麻子可以让血压下降,可以使得血管扩张,有一定的呼吸抑制功能。另外动物实验还发现,蓖麻子有不错的.泻下作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