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琼枝的药用价值_琼枝的副作用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琼枝的药用价值_琼枝的副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琼枝的药用价值

琼枝又名石花菜,与人们经常食用的海洋植物海带、裙带菜、紫菜的营养成分相比,其主要成分为多糖、纤维素和矿物质,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非常低。如果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看,琼枝的食用营养价值极低。但如果换个角度看,琼枝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保健食品。因为琼枝富含多糖和纤维素,故属于高膳食纤维食物。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具有防治胃溃疡、抗凝血、降血脂、促进骨胶原生长等作用,而且食用高膳食纤维食物容易产生饱腹感,对减肥有一定作用。

藻类植物含有多种藻蛋白,维生素B、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钾、铁、碘、磷等矿物质。由于具有细胞结构的特殊性,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消化率达86%,所以常饮用藻类饮料,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琼枝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琼枝能清肺化痰、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并有解暑功效。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盐类物质具有降压作用,所含的淀粉类硫酸脂为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脂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琼枝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1、化痰止咳Ys630.cOM

琼枝能湿润喉咙,能够治愈局部的炎症,并且使局部痒感消除,有去咳嗽的作用。

2、清热去火

琼枝能清热除烦,解毒泻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群食用。

3、止血凉血

琼枝富含胶质,利于血小板的形成,有止血的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缓下;驱蛔。主肠炎腹泻;肾盂肾炎;瘿瘤;肿瘤;痔疮出血;慢性便秘;蛔早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出处:《中华本草》

琼枝的副作用

孕妇不宜多食;脾肾虚寒者慎服。

1、《日用本筚》:“发下焦之虚寒。”

2、姚可成《食物本草》:“孕妇不宜多食。”

3、《本经逢原》:“脾气不充者勿食。”

琼枝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2、《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3、《日用本草》:“去上焦浮热。”

4、《随息居饮食谱》:“久食愈痔。”

5、《本草便读》:“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阴虚湿热,痔Ⅱ等证,皆可用之。”

Ys630.com相关知识

桃枝的功效与作用_桃枝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桃枝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桃枝的功效与作用、桃枝图片、桃枝的药用价值、桃枝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桃枝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桃枝简介桃枝图片桃枝的功效与作用桃枝的药用价值桃枝的用法与用量桃枝的副作用桃枝的形态特征桃枝的产地和分布

桃枝简介

桃枝,入药部分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枝条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红褐色,较光滑,有类白点状皮孔。质脆断面黄白色,木部占大部分,中央有白色髓部。气微,味微苦、涩。

桃枝图片

桃枝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络,解毒,杀虫。主心腹痛,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疮癣。

《纲目》: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疠。

桃枝的药用价值

1、治卒心痛: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补缺肘后方》)

2、治天行匿下部生疮:浓煎桃枝如糖,以通下部。若口中生疮,含之。(《伤寒类要》)

3、治瘤疣:用稻上花蜘蛛十余,安桃枝上,待丝垂下,取东边者捻为线系之,七日一换,自消落也。(《总微论》)

桃枝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两。外用:煎水含漱或洗浴。

桃枝的副作用

孕妇忌服。

桃枝的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桃枝的产地和分布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以上就是一些桃枝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一枝香的药用价值_一枝香的副作用


一枝香的药用价值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短柔毛。

叶对生;倒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窄狭成柄,边缘具锯齿。花密集于枝端,排列成穗形的总状花序,蓝紫色;苞片狭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花柄长1~3毫米,具短柔毛;花萼4裂,裂片卵圆形或楔形,稍有毛;花冠辐射状,花筒短,裂片4;雄蕊2,突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很长。通常花落后尚宿存果端,柱头头状。蒴果扁圆。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草丛。分布华东各地。

【化学成份】

全草含甘露醇和黄酮甙。黄酮甙的甙元为6-羟基木犀草素。

【功能主治】

镇咳,化痰,平喘。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根据662例观察,总有效率率84.6%,显效以上为32.9%。制剂及用法:㈠煎剂:一枝香全草(干)3钱,加水浓煎至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㈡复方煎剂:一枝香、四季青、佛耳草各3钱,浓煎成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㈢甘露醇片:从生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每片含200毫克,每次6片,日服3次。均以7~10天为一疗程。实践中观察到,一枝香具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约1/3左右病例在服药后3天,即开始出现疗效,其中以甘露醇片的疗效较为显着。服药1~2天后病人普遍感到口干,极少数病人有胸闷、腹痛感,但极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久服对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本药对喘息型的疗效似高于单纯型。

一枝香的副作用

肾功能不良及孕妇忌服

一枝香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治跌打损伤:一枝黄花根三至五钱。水煎,二次分服。

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

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

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

治咽喉肿毒: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

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⑾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一枝黄花,每天用一至二两,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上海常用中草药》)

一枝黄花的药用价值_一枝黄花的副作用


一枝黄花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肾炎;膀胱炎;痈肿疔毒;跌打损伤。

2、用于什么病症

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肾炎;膀

胱炎;痈肿疔毒;跌打损伤。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知量,鲜品捣敷;或煎浓汁浸洗。

一枝黄花的副作用

1、副作用

一枝黄花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一枝黄花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孕妇忌服。

3、饮食禁忌

3.1、一枝黄花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一枝黄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闽东本草》。

1.1、别名:朝鲜一枝蒿、一枝黄花。

1.2、药材来源:为菊科植物钝苞一枝黄花的全草。

1.3、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1200-2620m的林下、林缘、灌丛、草炙或林中空地。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1.4、性味归经:味苦;微辛;性凉。

1.5、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1.6、化学成分:全草或地上部分含一枝黄花酚甙,毛果一枝黄花皂甙Ⅰ、Ⅱ、Ⅲ,毛果一枝黄花酚甙A,还含类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异彩鼠李素,山柰酚-3-O-β-D-葡萄糖鼠李糖甙,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鼠李糖甙,鼠李素-3-O-β-D-葡萄糖鼠李糖甙,槲皮素-3-O-β-D-芸香糖甙,山柰酚-3-O-芸香糖甙,槲皮素-D-葡萄糖甙,山柰酚-D-葡萄糖甙,另含挥屐 油类,主要有α-蒎烯,β-月棱烯,棕檬烯,β,ζ-榄香烯,β-荜澄茄油宁烯,β-丁香烯,反式-β-金合欢烯,大牻牛儿烯D、B、ξ-荜澄茄烯,丁香烯氧化物,匙叶桉油烯醇,α-荜澄茄醇,苯甲酸苄酯。此外还含多糖及金属元素钾、钠、钙、镁。花及开花的顶部含类黄酮及其甙,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及它们的3-O-葡萄糖,苯酚二葡萄糖甙,一枝黄花酚甙,可能含有五桠果素-3-O-糖甙等。

1.7、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肾炎;膀胱炎;痈肿疔毒;跌打损伤。

1.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知量,鲜品捣敷;或煎浓汁浸洗。

2、《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3、《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蛇伤,痧气,疮肿。

4、《湖南药物志》: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

5、《闽东本草》:发汗解表。治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6、《广东中药》:破血,通关窍。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缠身疮。

灵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现在的人对健康都是比较关注的,身体的健康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食疗来调理身体,而灵芝就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灵芝能入药大家也是知道的。可是要问到灵芝的药用价值估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那么到底灵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

灵芝又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叁秀、茵、芝、瑞草、赤芝、 铁菌。据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 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灵芝,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

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主要成分。

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叁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唿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着。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该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唿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

现在大家对灵芝的药用价值应该都有一些了解了吧,其实灵芝的食用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有人喜欢用灵芝煲汤,有的喜欢用灵芝泡水喝,不过大家要注意,灵芝虽好也不能长期大量服用。而且灵芝是不宜与那些辛辣食物比如辣椒同时的,否则会影响到灵芝的营养价值。

七叶一枝花的药用价值_七叶一枝花的副作用


七叶一枝花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别名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车,重台草,白甘遂,金线重楼,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土三七,又名七叶莲。其特征是由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冒出一朵花,花的形状像极了它的叶子,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外轮花及内轮花,外轮花与叶子很像,约有6片,而内轮花约有8片,七叶一枝花的叶序属轮生叶,片数有个体差异、从4片到14片都有,“七叶”只是名称。花的结构特别:叶心如轮状会开花,花萼为绿色,花瓣呈细丝带状。台湾早期用来治蛇毒与疮疡肿毒等症状。分布不丹、越南、锡金、尼泊尔、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晾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疔疮肿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2、用法用量

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主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七叶一枝花的副作用

1、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七叶一枝花。

2、元气虚者禁用七叶一枝花。《本经逢原》 。

3、热伤营阴吐衄血证忌用七叶一枝花。《本草汇言》 。

七叶一枝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七叶一枝花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

2、七叶一枝花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二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3、七叶一枝花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 。

4、七叶一枝花治肺癌方2:马尾莲9克,金锦香12克,七叶一枝花15克,一枝黄花20克,四季菜30克,老鸦柿根60克。水煎服,日1剂。清热解毒,凉血消痞,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肿瘤要略》 。

5、七叶一枝花治肺癌: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6、七叶一枝花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三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

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_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雪上一枝蒿图片、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雪上一枝蒿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雪上一枝蒿简介雪上一枝蒿图片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雪上一枝蒿的用法与用量雪上一枝蒿的副作用

雪上一枝蒿简介

雪上一枝蒿,药用部分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秋末、冬初采挖,除去须根,洗去泥上,晒干。

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换水2次,待中心软透后切片,置蒸笼内蒸2~3小时,取出晒干。再用热猪油拌和炒透入药,或将湿纸包裹,置炭火旁煨透,去纸,浸童便中一昼夜,取出,漂净晒干。

本品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3~8cm,直径0.5~2cm。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中心有黑褐色环,母根中央裂隙较多。气微,味苦、麻。以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雪上一枝蒿图片

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

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牙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1、用于风湿痹痛。风寒湿侵犯筋脉关节、筋脉不通、经气不行,故出现肢体筋脉关节酸困麻术疼痛。该品祛风湿而胜寒邪,而为风湿痹痛要药单用或与细辛、川芎、徐长卿等药配伍。

2、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疼痛。单味外敷或与乳香、没药、自然铜等同用。

3、疮疡肿痛、毒蛇咬伤。酒泡外涂或与清热解毒药同用。

4、牙痛,神经痛,术后疼痛,以其止痛为特效。单味内服外用或与其他止痛药配伍。

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

1、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雪上一枝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2、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斤,十天后外擦,禁内服。(《云南中草药选》)

3、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1~2天后观察牙髓失活效果,行无痛去髓术。(《全展选编口腔疾病》)

雪上一枝蒿的用法与用量

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内服:研末,2~4厘;或浸酒。外用:酒磨敷。

雪上一枝蒿的副作用

本品有剧毒,毒性反应在用药后0.5~3小时内出现。主要症状:轻者嗜睡,口腔灼热感,分泌物增多;重者全身发麻,发软,发冷,发胀,喉部不适,恶心呕吐,流涎,头昏眼花,心悸烦躁,腹痛有便意;重笃者昏倒肢冷,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心电图显示频发性期前收缩。严重者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曾有服药后仅2小时出观中毒死亡的先例,故用之宜慎。解救方法:根据一般临床经验,认为阿托品、普鲁卡因酰胺及奎尼丁是较有效的对抗剂,用之及时,可以获效。此外,民间亦用竹笋、竹根、竹子、芫荽、防风、茶叶、甘草等作为解毒剂,任选2~3种各5钱,水煎服;或猪油、红糖、蜂蜜任选一种煮稀饭吃,可酌情试用。

以上就是一些雪上一枝蒿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琼玉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琼玉膏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别名】生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集验方"洪氏集验方

【处方】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 琥珀 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琼玉膏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八琼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八琼丹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把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八琼丹。

【处方】硫黄1两,水银(二味同炒,作沙子)1两,曾青1两,丹砂1两,雄黄1两,白石英1两,紫石英1两,铅丹1两,玄精石1两,胡粉1两,消石2两(以上11味各细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济毕,候干,以文火养一复时后,闭盒眼子,用大火烧令通赤,去火放冷,取出,以纸裹药,地内培3日,去火毒,取出,研令极细,入后药),龙脑1两,麝香1两,牛黄1两,琥珀1两,天竺黄(并研细)1两,乌蛇(酒浸3日,去皮骨,炙)1两,虎骨(酥炙)1两,甘草(炙)1两,天南星(炮)1两,白附子(炮)1两,天麻1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蝎(炒)1两,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术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僵蚕(炒)1两,犀角(镑)1两,羚羊角(镑)1两,芎䓖1两,阿胶(打碎,炒燥)1两,蝉蜕(去土)半两、腻粉(研)半两。

【制法】上药除前煅研外,余捣研为末,再同研匀,炼蜜和捣1000-2000下,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五脏中风,偏风,贼风,偏枯,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文瑞楼本作“入琼丹。”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五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八琼丹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八琼丹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