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梅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金缕梅益气。主劳伤乏力。
2、用于什么病症
金缕梅用于劳伤乏力等病症。
3、用法用量
金缕梅内服:煎汤,15-30g;鲜品金缕梅60-90g。
金缕梅的副作用
1、副作用
金缕梅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金缕梅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金缕梅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服药时忌酸、辣、芥菜、萝卜等。
金缕梅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新华本草纲要》、《全国中草药汇编》。
1.1、别名:金缕梅又称为木里香、牛踏果(《新华本草纲要》)。金缕梅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in)、紫云英甙(astragalin)等。
1.7、性状鉴别:金缕梅根圆锥形,直径1-4cm,长短不一。表面暗灰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暗灰色,木部白色灰淡黄白色。金缕梅气微,味淡。
1.8、功能主治:金缕梅益气。主劳伤乏力。金缕梅内含单宁质多种如Ellagtannin和Hamamlitannin可以调节皮脂分泌、具保湿及嫩白作用。金缕梅可以促进淋巴血液循环,可专门克服早晨眼脬和黑眼圈。具有镇静、安抚的效果,金缕梅对龟裂、晒伤、粉刺有改善效果。
1.9、用法用量:金缕梅内服:煎汤,15-30g;金缕梅鲜品60-90g。
2、《新华本草纲要》:主治劳伤乏力。
马蹄金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别名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小马蹄金、黄疸草,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注意马蹄金不可与正品金钱草(过路黄)混淆。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等地(含台湾地区),在贵州、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广泛分布,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沟边,已经由人工引种栽培。为苗族民问常用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草药,苗族药名“窝比赊溜”,。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采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资源丰富的苗族民间药材,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2、用法用量
2.1、来源: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D. evolvulacea (L. f.)Britto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2.2、性味:辛,平。
2.3、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2.4、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马蹄金的副作用
马蹄金忌盐。
马蹄金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马蹄金治痢疾:鲜螺丕草两三握;洗净后,捣烂并绞汁,加冰糖一两炖半小时,饭前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
2、马蹄金治黄疸:荷包草、螺蛳三合。同捣汁澄清,煨热服。(《周益生家宝方》) 。
3、治眼中生疔:肉馄饨草(连根、叶)和酒酿糟捣汁饮。(《眼科要览》) 。
4、马蹄金治手指螺疔:鲜黄疸草一两,冬蜜少许,捣烂敷患处。未成脓者消散,巳成脓者促其溃脓。(《闽东本草》) 。
5、马蹄金治水肿初起:活鲫鱼大者一尾,用瓷片割开,去鳞及肠血,以纸拭净,勿见水,以荷包草填腹令满,甜白酒蒸热,去草食鱼。(《百草镜》) 。
6、治尿血:鲜马蹄金一至二两,冰糖五钱。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
7、马蹄金治小儿腹胀:鲜黄疸草一两,冰糖三钱,开水适量冲炖服;渣捣敷脐中。 8、马蹄金治伤风感冒:马蹄金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
八角金盘的药用价值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茎光滑无刺。叶柄长10-30cm;叶片大,革质,近圆形,直径12-30cm,掌状7-9深裂,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离粗锯齿,上表面暗亮绿以,下面色较浅,有粒状突起,边缘有时呈金黄色;侧脉搏在两面隆起,网脉在下面稍显着。
药用价值:叶、根、皮药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肝、肾二经。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水洗。
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伞形花序直径3-5cm,花序轴被褐色绒毛;花萼近全缘,无毛;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2.5-3mm,黄白色,无毛;雄蕊5,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1胚球;花柱5,分离;花盘凸起半圆形。果产近球形,直径5mm,熟时黑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4月。
地理分布
原产于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引种栽培,现全世界温暖地区已广泛栽培。考证: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
八角金盘的副作用
孕妇慎服。
八角金盘具有一定毒性:八角金盘的茎部有毒,不可食用。
中毒症状:误食八角金盘茎部,可引起免疫系统中毒和精神性中毒,器官损伤性中毒等。曾有一病例为服后造成一级伤残,常年卧病在床,肚子胀,非常痛苦。
八角金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风痹药酒: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2、八角金盘汤: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3、止痛药: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一两,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五钱,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二钱半。用法用量:老酒调下。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导读:中药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挂金灯图片、挂金灯的药用价值、挂金灯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挂金灯简介挂金灯图片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挂金灯的药用价值挂金灯的药用附方挂金灯的配伍应用挂金灯的副作用挂金灯简介
挂金灯,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将萼片全部展开,直径4~6厘米,橙黄色至橙红色,略有光泽,革质,薄而柔韧,具细密的网状脉,中空,或留有橙红色果实1枚,萼味苦,果味甘微酸。
挂金灯图片
挂金灯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利咽;化痢利水。主肺热痰咳;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小便淋涩;天疱湿疮。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
1、《本经》:(主)产难。
2、《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
3、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
4、《嘉佑本草》:主骨蒸。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6、《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
7、《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挂金灯的药用价值
【药名】挂金灯
【别名】金灯笼、天灯笼、酸浆实、灯笼儿、王母珠、洛神珠、天泡草铃儿、红姑娘、灯笼果、天泡果、鬼灯笼、水辣子、浆水灌、包铃子、勒马回、红灯笼、端浆果、野胡椒、锦灯笼、天泡灯。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于吉林、河北、新疆、山东等地。此外,黑龙江、辽宁、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宿萼,呈三角形灯笼状,多压扁。基部略平截而内凹,中央着生细长的果柄,萼边缘2~4裂,常皱缩。将萼片全部展开,直径4~6厘米,橙黄色至橙红色,略有光泽,革质,薄而柔韧,具细密的网状脉,中空,或留有橙红色果实1枚。果实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果皮皱缩,内含多数种子。气特异,萼味苦,果味甘微酸。以个大、整齐、色红、洁净、不带果柄者为佳。
【性味】酸,寒。
【归经】归肺;肾经。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
1、《陕西中药志》:虚泄泻者忌用。
2、《闽东本草》:有堕胎作用,孕妇忌用。
挂金灯的药用附方
1、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一分,白砂糖送下。(《江西中医药》(3):22,1953)
2、治喉炎:天泡果研末一钱,加冰片一分,吹喉部。(《贵阳民间药草》)
3、治尿结石:天泡果五钱,龙胆一钱,草药(红茯苓)三钱。香樟根一钱,生车前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天泡湿疮:天泡草铃儿生捣敷之,亦可为末,油调敷。(《卫生杂兴》)
5、治天蛇头(指尖痛):天泡果套在指上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挂金灯的配伍应用
1、配黄芩,黄芩为苦寒清肃之药,功在除热邪,能除上,中焦火邪,尤以清泄肺热为见长;两药配伍应用,可治疗肺热咳嗽,咳痰,咽痛。
2、配秦皮,秦皮性味苦寒,善清大肠之热,燥湿止痢,两药配伍应用,有较好的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作用,可治疗肠中湿热壅滞所致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之证。
3、配牛蒡子,牛蒡子辛苦性寒,能疏散风热,偏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两药配伍应用,清热解毒利咽功效倍增,可用治疗乳蛾,喉痹,白喉等症。
挂金灯的副作用
1、凡脾虚泄泻及痰湿盛者忌用。(《闽东本草》)。
2、有堕胎作用,孕妇忌用。(《闽东本草》)。
3、脾虚泄泻者忌用。(《陕西中药志》)。
以上就是一些挂金灯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导读:中药金樱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金樱叶的功效与作用、金樱叶图片、金樱叶的药用价值、金樱叶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金樱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金樱叶简介金樱叶图片金樱叶的功效与作用金樱叶的药用价值金樱叶的用法与用量金樱叶的副作用金樱叶简介
金樱叶,入药部分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金樱子的叶。全年均可采收,多鲜用。
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
金樱叶图片
金樱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生肌,止血。主治痈肿疔疮,溃疡,鼹伤,创伤出血。
1、《纲目》:主治痈肿,金疮出血,
2、《生草药性备要》:去热消毒,洗疳疮。
3、《湖南药物志》:通经活血,消肿利水,生肌止痛。主治痢疾,妇女崩漏,赤白带,月经闭滞,恶露不绝。
4、《浙扛药用植物志》:外治疮疖、烫伤。
金樱叶的药用价值
1、治痈肿:金樱嫩叶研烂,入盐少许涂之,留头泄气。(《纲目》)
2、治溃疡久不愈合:鲜金樱叶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日换一、二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3、治疔、鱼口:金樱叶、野花椒叶,共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4、治金疮:金樱叶三两,桑叶一两,嫩苎叶一两。上捣烂敷。若欲致远,阴干作末,敷上帛缚,止血口合。(《永类钤方》)
5、治汤火伤:金樱叶焙干为末,调麻油涂患处,欲愈时加入鳖甲末。(《闽东本草》)
金樱叶的用法与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撒。内服:麒汤,9g。
金樱叶的副作用
忌食醋和生冷食物。
以上就是一些金樱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