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枫斗养生小常识

2019-10-12 │ 铁皮枫斗养生小常识 抱补子男性养生

牛耳枫子的药用价值_牛耳枫子的副作用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牛耳枫子的药用价值_牛耳枫子的副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牛耳枫子的药用价值

牛耳枫子,别名土鸦胆子、羊屎子、假鸦胆子、猪肚、珠碌子,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至卵形,长7-10毫米,直径5-6毫米。蓝黑色,表面有时附有浅灰色粉末,粗糙起小粒状,皱纹不规则,顶端常有2枚极短时点状柱头残迹,基部有圆点状凹入的果柄痕,有时可见棕色宿存花萼及果柄。果皮较薄,不坚硬。种子1粒,棕色,不甚饱满。气微弱,味略苦。主治慢性痢疾,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骨折;毒蛇咬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感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胁下痞块都有很不错的效果。内服,煎汤,1-1.5钱。

牛耳枫药用价值丰富,不仅果实可供入药,中药名为牛耳枫子,味苦、涩,性平,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主治痢疾,于每年9-11月果实成熟呈蓝黑色时采收,晒干。根部、枝叶都可供入药,中药名为牛耳枫根,味辛、苦,性凉,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具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扁桃体炎、风湿关节痛、骨折、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全年均可挖根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枝叶中药名为牛耳枫枝叶,味辛、苦,性凉,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具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主治疮疡肿毒、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于每年10月之后采收,切断晒干或鲜用。

牛耳枫子的副作用

副作用: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作用差引起的,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应该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当用药的时候发生的不舒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停药,找医生、药师咨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本品有毒。和大部分的中草药一样,孕妇是不适合使用牛耳枫的。

人群禁忌:和大部分的中草药一样,孕妇是不适合使用牛耳枫的。

饮食禁忌:内服不宜过量。

牛耳枫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附方

治蛇伤或骨折:牛耳枫鲜叶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书籍记载

1、《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

2、《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3、《南宁市药物志》:治痨咳及热泻。外洗风湿骨痛。

扩展阅读

大枫子的药用价值_大枫子的副作用


大枫子的药用价值

【别名】大风子,米康茄,尾加木,麻风子,驱虫大风子,海南大风子。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 0.5-1钱。大风子霜多入丸、散剂用;外用大风子适量,研烂搽,或烧存性麻油调搽。亦可榨取大风子油搽患处。

【临床应用】

1、治疗麻风。

大枫子仁历来是治疗瘤型麻风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辛、热、有毒,故临床上单独用大枫子仁以治疗麻风者殊鲜。通常制成复方丸剂,如江苏地区所用的麻风丸,浙江地区的扫风丸,广东地区的脾经丸、疠风丸、防风通经丸等,均有一定疗效。

2、治疗荨麻疹。

大枫子1两,大蒜5钱,捣烂,加水100毫升,煮沸约5分钟,涂搽患部。治疗50例,多数外搽1次即见效。

3、治疗酒渣鼻。

大枫子肉、胡桃肉、水银、茶叶各等分。先将茶叶与水银研合,大枫子肉与胡桃肉研碎,然后将4药混合研细,用麻油拌成糊状外用。每晨擦1次,治疗6例皆愈。但对汞剂有过敏史者忌用。用药量宜少,多则引起皮炎,如已形成皮炎则应停药,用2%硼酸水冷湿敷,内服维生素B、C,注射钙剂,皮炎愈后仍可继续治疗,但药量应再减少。

大枫子的副作用

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胸腹疼痛,可用镇痛剂,溶血可口服硫酸低铁及注射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大枫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书籍记载:《本草纲目》

时珍曰∶能治大风疾,故名。

时珍曰∶大风子,今海南诸国皆有之。按∶周达观《真腊记》云∶大风乃大树 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时珍曰∶取大风子油法∶用子三斤(去壳及黄油者),研极烂,瓷器盛之,封 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煎至黑色如膏,名大风油,可以和药。

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时珍)。

震亨曰∶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油。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至有病将愈而先失明者。

时珍曰∶大风油治疮,有杀虫劫毒之功,盖不可多服。用之外涂,其功不可没也。

附方:

大风诸癞∶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入少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 酒下。仍以苦参汤洗之。(《普济方》)。

大风疮裂∶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岭南卫生方》)。

杨梅恶疮∶方同上。

风刺赤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唾调涂之。

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涂之。(《寿域》)。

牛耳枫根的功效与作用


牛耳枫根是一种药材,如果我们对于它的药用价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确的利用牛耳枫根去治疗一些相关的疾病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来源】交让木科植物 牛耳枫 的 根 ,随时可采,晒干,切片。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治痨咳及热泻。外洗风湿骨痛,跌打后遗筋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附方】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脾脏肿大:牛耳枫鲜根五钱至一两,或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通过对牛耳枫根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牛耳枫根的神奇的疗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检验一下是否有效。

牛耳枫枝叶的功效与作用


牛耳枫枝叶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牛耳枫枝叶,牛耳枫枝叶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牛耳枫枝叶。

【来源】交让木科植物 牛耳枫 的 枝叶 ,秋后采。

【性味】《陆川本草》:"甘,温,有微毒。"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治蛇伤或骨折:牛耳枫鲜叶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牛耳枫枝叶,我们知道牛耳枫枝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牛耳枫的功效与作用


牛耳枫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牛耳枫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老虎耳、南岭虎皮楠

【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以 根、叶 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根4~6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牛耳枫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牛耳枫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桅子的药用价值_桅子的副作用


桅子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2、用于什么病症

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桅子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桅子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桅子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3、饮食禁忌

3.1、桅子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3、《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桅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本草图经》。

1.1、别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

1.2、药材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1.3、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产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河北、陕西和甘肃有栽培。

1.4、采收和储藏:于10月中、下旬,当果皮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亦可直接将果实晒干或烘干。

1.5、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泊素-1-葡萄糖甙,格尼泊素-1-β-D-龙胆二糖甙及小量的山栀甙。

1.6、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2、《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3、《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4、《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5、《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甘露子的药用价值_甘露子的副作用


甘露子的药用价值

甘露子的功效:

甘露子有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的功效。甘露子主治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痛,蛇虫咬伤。味甘性平,无毒。归肺、肝、脾经,能解毒利湿、祛风热、活血散瘀、养阴润肺,补虚健脾。对于风热感冒、肺痨、肺炎、虚劳咳嗽、小儿疳积,疮毒肿痛都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轱辘、螺丝菜、地环儿、地牯牛草。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以全草或块茎入药。

性味归经:甘,平。

功效: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痛,蛇虫咬伤。

甘露子的作用:

甘露子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不耐高温、干旱,遇霜枯死。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晒干。以地下块茎供食,因味甘甜叫“甘露子”。 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 ,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功能主治: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2~5钱。外用鲜根茎适量捣烂敷患处。

甘露子的副作用

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甘露子,会造成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腹泻。

甘露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在湖南认为本品能补中益气,故用以治神经衰弱,头晕目眩,病后体虚,气虚头痛,疳积等症,供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

人参子的药用价值_人参子的副作用


人参子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补气强身;延缓衰老。主体虚乏力;头昏失眼;胸闷气短。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人参子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的作用。

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人参中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其中人参皂苷Rb1和Rg1,对学习和记忆功能均有良好影响。人参根皂苷对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过程有促进作用,而人参茎叶皂苷对电休克所致的大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两者均使正常大鼠不同脑区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明显增多。这些研究工作,对合理应用人参植物资源有一定参考价值。

改善心脏功能,人参子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响。人参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其制剂可有效地对抗窦性心率失常。人参皂苷可加快脂质代谢,并具有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小剂量人参可使麻醉动物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不同的人参制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及在体兔、猫、犬心脏皆有增强其功能的作用,并可改善其心室纤颤时的心肌无力。

降血糖作用,人参子中含有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尤其是人参皂苷Rb2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此外人参多糖(或糖肽类)是人参中另一类降血糖成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提取其中皂甙制成片剂。

人参子的副作用

实证、热证忌服。服人参子当天或24小时内忌萝卜,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人参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人参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红,如小黄豆大。凡痘不能起发分标行浆者,药内加参子)后日无痒塌之患。

人参子、桔梗、五味子、赤茯苓、炒白术各一两,枳壳(麸炒)、炙甘草各半两(一方有半夏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治时行咳嗽,寒热上壅,咳嗽痰涎。若嗽多,加桑白皮一两;痰多加半夏曲一两;寒壅者,加杏仁(不去皮尖)、紫苏各半两。《世医得效方》卷五方之人参饮子。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