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作用

2019-10-12 │ 养生的作用 运动养生的作用

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马棘的药用价值_马棘的副作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马棘的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马棘的副作用

尚不明确。

马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方药集》),山皂角、铁皂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绿豆(《四川中药志》),紫花地料梢、马料梢(《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2、《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3、《四川中药志》:“味苦涩,性温,无毒。”

4、《救荒本草》:马棘,小灌木,高60-90厘米。茎多分枝,枝条有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6厘米;小叶7-11片,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2.5厘米,宽5-14毫米,先端有凹陷,全缘,基部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被平贴的丁字毛。

总状花序,腋生,长4-6厘米,苞片脱落;萼小,斜形,绿色,具毛,5齿裂,不整齐;花冠蝶形,5瓣,红紫色或白色,旗瓣倒卵圆形,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直立无嘴,基部两侧各具短距;雄蕊10,2体;雌蕊单1,子房上位,扁长形,无毛,1室,胚珠4-5枚,柱头多呈画笔状。荚果圆柱形,褐色,有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8月。

【选方】

1、治痒子初起,结核硬块:一味药、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

2、治小儿食积饱胀:一味药、刮经板、石竹根、鱼鳅串、萝卜子,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3、治烂脚:马棘全草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药根二两,炖五花肉食。(《四川中药志》)

5、治喉蛾: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三至四两,加米汤、冰糖或白糖,蒸汁服(五岁以内三钱,五至十岁钱)。

6、治疔疮: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二至三两,水煎服;并用洗净的鲜根,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7、治风气痛、跌打损伤:马棘根二两,浸酒服。

yS630.Com相关推荐

马棘[图]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但我们在食用前还是要进行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马棘[图]这个药材的一些常识。

【别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来源】为豆科木篮属植物 马棘 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 根 或 全株 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切片晒干或去外皮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原形态】小灌木或半灌木,高60~9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5.5厘米;叶柄被毛;小叶7~11片,小叶片矩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稍被毛,老时秃净,小叶柄甚短,小托叶锥状。夏季开花,叶腋抽出遂式总状花序,花后较叶为长,可达10厘米,花约40朵,着生紧密,几无梗;花萼钟状,5裂,蝶形花冠红紫色,长约5毫米,旗瓣大,椭圆状圆形,被白色短柔毛;二体雄蕊。荚果圆柱形,幼时密生丁字毛,熟后暗紫色,内有肾状种子数粒。

【生境分布】生于山脚、路旁、溪边、灌丛或林缘石隙中。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药马棘[图]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考虑将马棘[图]应用起来。

马唐的药用价值_马唐的副作用


马唐的药用价值

1.《名医别录》:马唐,生下地。茎有节,节生根。五月采。

2.《本草拾遗》:马唐,生南土废稻田中。节节有根,着土如结缕草,堪饲马,马食如糖,故名马唐,干燥全草长40-100cm。秆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完整叶片条状披针形,长8-17cm,宽5-15m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钝圆,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叶鞘疏松抱茎,无毛或疏生柔毛。

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浑圆,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厘米,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毫米,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毫米,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O.2毫米;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几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明目润肺。主目暗不明;肺热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马唐的副作用

马唐性寒,呈凉性,不适合体质偏寒的人群,否则服用后会伤腹胃,导致腹泻的发生。

马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名医别录》:马唐,生下地。茎有节,节生根。五月采。

《本草拾遗》:马唐,生南土废稻田中。节节有根,着土如结缕草,堪饲马,马食如糖,故名马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panicum sangui-nale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割全草,晒干。

《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解表药中关于马唐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马唐治疗肺热,咳嗽等症状都有着显着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编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

马银花的药用价值_马银花的副作用


马银花的药用价值

本种在广西作药用,用根与水、酒、肉同煎,白糖冲服,可治白带下黄浊水。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杜鹃花科植物马银花的根。

【功 效】:消热利湿

【主 治】:用于妇人湿热滞下,阴部瘙痒,甚则痒痛,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其气腥臭,口苦而腻,胸闷不适,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作外用,也治疔疮。

【性味归经】:苦,寒。根有小毒。花和根有毒,毒性与本科植物羊踯躅相近。

【用法用量】:外用:取20一25克,煎水处洗,根加适量樟树,煎水治疗疔疮。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各省。

【拉丁名】:马银花 Rhododendroh oratum planch【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棉花皮素、双氢槲皮素。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马银花的副作用

无特殊禁忌。

马银花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马银花的花单生枝顶叶腋;花梗长0.8-1.8厘米,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短柄腺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外面基部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和疏腺毛,边缘无毛。

花冠淡紫色、紫色或粉红色,辐状,5深裂,裂片长圆状倒卵形或阔倒卵形,长1.6-2.3厘米,内面具粉红色斑点,外面无毛,筒部内面被短柔毛;雄蕊5,不等长,稍比花冠短,长1.5-2.1厘米,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柔毛;子房卵球形,密被短腺毛;花柱长2.4厘米,伸出于花冠外,无毛。马银花的花期4-5月。

马银花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马银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4-5月开花,杜鹃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

书籍记载:《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马陆的药用价值_马陆的副作用


马陆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马陆(millipede)别名蚿、蛝、百足、马蚿、蛆蟝、马蚰、秦渠、飞蚿虫、马轴、蚐、千足、刀环虫、马驩、百节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倍足纲,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马陆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马陆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游行。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药材来源为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或其它马陆类动物的全虫。

2、用法用量

2.1、来源:为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或其它马陆类动物的全虫。

2.2、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马陆),收得后,糠头炒,令糠头焦黑,取马陆出,用竹刀刮足去头了,研成末用之。

2.3、性味:①《本经》:马陆味辛,温。②《别录》:马陆有毒。

2.4、破积;解毒。治症瘕,痞满,痈肿,毒疮。

2.5、马陆的用法用量外用:内服:研粉或制成片剂,1-2g。外用:适量,熬膏,研末,或捣敷。

马陆的副作用

马陆有毒,内服宜慎。

马陆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鼻息肉: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泉州本草》) 。

2、治蛾子:马陆、鲜赤葛。共捣烂,敷颈部。(《四川中药志》) 。

3、治一切疮毒:马陆、滚山珠、癞疙宝、乌梢蛇、壁虎、蜈蚣。共以桐油熬膏,外贴。(《四川中药志》)。

4、《别录》: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5、《纲目》:辟邪疟。

6、《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痒疮,敷鱼口痈毒。

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风,去风湿。

8、《本经》:主腹中大坚症,破积聚,瘪肉恶疮,白秃。

马先蒿的药用价值_马先蒿的副作用


马先蒿的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平。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利小便药。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

【用法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练石草,寒。

【主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本经》)。练石草: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结气,利水道小便(《别录》)。恶疮(弘景)。

马先蒿的副作用

无特殊禁忌。

马先蒿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马先蒿,【异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

马先蒿 ,又名玉山蒿草,与我们在花市常见的美女樱长的实在十分相像。不过,它可是到道地地的野花家族,不仅在台湾的高山可以看到它,欧洲,东北亚,以及北美洲有都可见它的芳踪,真可以说是世界性的植物了。

【释名】:马新蒿(《唐本》)、马矢蒿(《本经》)、练石草(《别录》)、烂石草(同上)、虎麻。

时珍曰:蒿气如马矢,故名。马先,乃马矢字讹也。马新,又马先之讹也。

弘景曰:练石草,一名烂石草,即马矢蒿。今方药不复用之。

【集解】:《别录》曰:马先蒿、练石草,并生南阳川泽。

恭曰:叶大如茺蔚,花红白色。二月、八月采茎叶,阴干用。八月、九月实熟,俗谓之虎麻是也。一名马新蒿,所在有之。茺蔚苗短小,其子夏中熟。二物初生,极相似也。

禹锡曰:按《尔雅》云:蔚,牡。注云,即蒿之无子者。《诗》云:匪莪伊芳蔚。陆玑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开花,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生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新蒿,是也。

颂曰:郭璞以牡为无子,而陆玑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

时珍曰:《别录》牡蒿、马先蒿,原是二条。陆玑所谓有子者,乃马先蒿,而复引无子之牡蒿释之,误矣。

【附方】: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以马先蒿(一名马矢蒿,一名烂石草),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

棘木籽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棘木籽是很好的重要,咳嗽有痰,胃不消化,患有高血压症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棘木籽来治疗。棘木籽中含有维生素和黄酮等活性物质,对胃黏膜有修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有抗疲劳、抗癌的保健作用。棘木籽对血管有软化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不错的防治作用,能改善大脑缺血的症状,提高大脑的供血和供氧量。

沙棘最有价值之一的就是沙棘油,沙棘油中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其中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

棘木籽还有清除人体中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延缓衰老有很不错的保健作用,爱美的女性可以经常的食用棘木籽来美容养颜。棘木籽虽有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但不能单纯的靠它治疗,病情严重的病人还是要谨遵医嘱服用降血压的药物。

马乳的功效与作用_马乳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马乳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马乳的功效与作用、马乳图片、马乳的药用价值、马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马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马乳简介马乳图片马乳的功效与作用马乳的药用价值马乳的用法与用量马乳的副作用马乳医书记载马乳的原形态

马乳简介

马乳,入药部分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收集哺乳雌马的乳汁,鲜用或冷藏。

马乳图片

马乳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2、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适宜口干、眼干、思虑过度、睡眠不足、讲话过多的人群。

3、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4、安神除烦: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马乳的药用价值

补血润燥,清热止渴。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体质羸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血虚烦热、虚荣骨蒸、口干渴、病后产后调养以及患有糖尿病、坏血病、脚气病等病症者适宜食用。

饮马乳清热止嗽: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据《唐本草介绍,马乳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马乳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煮沸,125-250g。

马乳的副作用

1、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更不宜食用。

2、马乳不可与鱼类一起食用。

马乳医书记载

1、《别录》:止渴。

2、《唐本草》:止渴疗热。

3、《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

4、《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马乳的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以上就是一些马乳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_马比木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马比木图片、马比木的药用价值、马比木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马比木简介马比木图片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马比木的药用价值马比木的用法与用量马比木的副作用马比木生境分布马比木原形态

马比木简介

马比木,入药部分为茶茱萸科植物马比木的根皮。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马比木,灌木,嫩枝有毛,后变平滑。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宽1.5~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平滑或在中脉上有疏生粗毛,下面在侧脉上有疏生粗毛,具短柄。

马比木图片

马比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理气散寒。主风寒湿痹;浮肿;疝气。

马比木的药用价值

1、治浮肿;公黄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五钱。煨水服。

2、治小儿疝气:公黄珠子三钱。煨水服。

3、治关节疼痛:公黄珠子适量。煨水熏洗患处。

马比木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马比木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

马比木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450-(25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马比木原形态

马比木:矮灌木或很少为乔木,高2-3(-10)m。枝有棱,被短柔毛,后变无毛,芽被柔毛。叶互生或枝上部近对生;叶柄长1-3cm,上面具宽深精,槽里被糙伏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24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具光泽;中脉下凹,侧脉6-7对,弧曲上升,远离叶缘处网结。花两性或杂性,聚伞花序顶生,长约7cm,总梗、分枝、花序轴通常扁平,被粗伏毛,花梗长1-2mm;花萼绿色,钟形,长约2mm,外面稀被粗伏毛,5裂齿,裂齿三角形;花瓣黄色,线形,反卷,长约7mm,宽约2mm;雄蕊5,长约5mm,花丝长4-5mm,基部稍粗,花药卵形;子房近球形,被长硬毛,花柱绿色,长约2mm,柱头头状;花盘肉质,具不整齐裂片或深圆齿,里面疏被长硬毛,果时宿存。核果椭圆形,稍扁,幼果绿色,转黄色,熟时为红色,长1-2cm,径0.6-0.8cm,先端明显具鳞脐,有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6-8月。

以上就是一些马比木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棘叶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棘叶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棘叶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 酸枣 的 叶 。

【化学成份】含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蜡醇、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

【药理作用】酸枣叶子具有麻醉作用,如咀嚼1~2片叶子,可使口腔对甜味及苦味的感觉消失达5~10分钟。10%叶浸剂静脉注射于狗,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变弱、血压下降、呼吸减少,如预先注射阿托品,不影响上述作用。10%溶掖1:10及1:20对离体蛙心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加强,10~20%溶液可使离体蛙后肢血管收缩,而离体兔耳则扩张,但反复灌注兔耳血管亦可引起收缩。

【功能主治】《纲目》:"治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文章介绍的棘叶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棘叶等一些中药材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水棘针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水棘针,因为其作用和功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们使用。那么,水棘针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别名】山油子、土荆芥、细叶山紫苏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

【原形态】水棘针,一年生草本,高0.3-1m。呈金字塔形分枝。茎呈四棱,紫色或紫灰色,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7-2cm,紫色或紫绿色,具狭翅;叶片纸质或近膜质,三角形或近卵形,3深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齿;叶片上面绿色,微被柔毛,下面色淡,无毛,中肋隆起。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所组成;苞叶与茎叶同形,较小;小苞片线形;花萼钟形,外面被乳头状突起及腺毛,内面无毛,具10脉,其中脉隆起,萼齿5,三角形,渐尖,边缘具缘毛,果时花萼增大;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冠筒藏于花萼内或略长出花萼,外面无毛,冠檐二唇形,外面 被腺毛,上唇2裂,长圆状卵形或卵形,下唇略大,3裂,中裂片近圆形;雄蕊4,前对能育;后对为退化雄蕊,着生于下唇基部,花芽时内卷,花时向后伸长,花丝细弱,无毛,花药2室,纵裂,成熟后贯通为1室;花柱细弱,先端不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具相等浅裂片。小坚果呈倒卵状三棱形,背面具网纹,腹面具棱。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边旷野、沙地河不滩、路边及溪旁。

【化学成份】叶含6-羟基本犀草素(6-hydroxy luteolin),8-羟基木犀草素(8-hydroxy luteolin)及木犀草素(luteolin)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宣肺平喘。主感冒;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对于水棘针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体出现了什么不适的症状,可以用中药的方法去调理,中医治病的历史久远,可以放心食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