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草根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可以入药治疗许多疾病的。茅草根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与功效,当然在应用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白茅草根可以用来调理身体解决一些疾病。那么白毛草根的作用与功效具体是什么?
1.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凉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风、热、燥等外邪侵犯人体,邪热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的血证。
2.清热通淋
常因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司,或因下阴不洁,秽浊湿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热淋主要表现为: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3.湿热癃闭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为清热利尿,故可用于因热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实热证。
4.利湿退黄
由于湿热之邪侵犯人体,机体疏泄失职,外溢肌肤发为黄疸。或由于疫热之邪,熏蒸肝胆,疏泄无权,瘀热不化,病发为黄。证见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其色鲜明,倦怠少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腹痛胁痛,小便黄如浓茶等。应用白茅根可清利湿热、利尿、退黄。
5.疏风、利尿
风水水肿,因风热之邪外袭,风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而发为水肿之证。其表现为:目睑浮肿,继之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有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苔黄、脉数。用白茅根清宣风热、利尿、消肿。
导读:中药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香茅草图片、香茅草的药用价值、香茅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香茅草简介香茅草图片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香茅草的药用价值香茅草的用法与用量香茅草的副作用香茅草简介
香茅草,入药部分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全草。全年可采,采得后洗净,晒干。
多年生草本,高100~200公分,丛生,植株分蘖快速,全株具有柠檬香气;秆粗壮,叶片簇生条形,两面均粗糙,呈灰白色或淡绿色,边缘粗涩;夏、秋开花,圆锥花序疏散,为多数成穗之总状花序组成;小穗无芒,分有柄和无柄两种。
香茅草图片
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治感冒头痛,胃痛,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1、《岭南采药录》:散跌打伤瘀血,通经络。头风痛,以之煎水洗。将香茅与米同炒,加水煎饮,止水泻。煎水洗身,可祛风消肿,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
2、《陆川本草》:发表退热,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身热。
3、《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散凉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
4、《广东中药》Ⅱ:治头晕,头风,风痰,鹤膝症;煎水饮可以止心痛。
5、《贵州草药》;补虚,止咳,镇痛,宁心。
香茅草的药用价值
1、治风寒湿全身疼痛:香茅一斤。煎水洗澡。(《四川中药志》)
2、治骨节疼痛:茅草茶、石错(即辣子膏药)、土荆芥各一两。捣绒加酒少许,炒热包痛处。(《贵州草药》)
3、治心气痛,胃痛,肺病:茅草茶,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4、治虚弱咳嗽:茅草茶二两。煎水当茶服。(《贵州民间药物》)
香茅草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香茅草的副作用
1、表虚者忌服。
2、《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3、《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以上就是一些香茅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茅草根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也可以说茅草根是一种中药材。不论是生活中还是临床上对茅草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中医学说中茅草根的功效与作用也非常显著,可以用来治疗许多疾病。但是使用任何药物都要了解其禁忌,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那茅草根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
1、中药茅草根能利尿
利尿是中药茅草根的重要作用之,这种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钾盐,而钠的含量则很少,人们服用它以后能促进身体内钠的排出,也能提高肾功能,从而也就起到了不错的利尿作用,它对人类的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都有很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2、中药茅草根能止血
中药茅草根能有效减少血浆的复钙时间,能加快血液凝结,平时它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平时人们出现吐血和便血以及咳血时,都能把中药茅草根煎汤以后服用,能让出血的症状很快好转。
3、中药茅草根能解热镇静
解热镇静也是中药茅草根的重要作用,它含有的薏苡素可以抑制人体内骨骼肌的代谢,也能调节神经对人类的高发的失眠和神经衰弱,以及发烧等不良症状都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4、中药茅草根的禁忌
中药茅草根虽然有多种药用功效,但是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那么脾胃虚寒和尿量不多的群不能服用中药茅草根,另外平时服用茅草根时不能长时间用清水浸洗,不然会让它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再服用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鸡爪风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鸡爪风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鸡爪风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
【来源】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 假鹰爪 Desmo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 根 及 全株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微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健脾理气,祛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风痛,产后腹痛、流血不止,痛经,胃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加酒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本篇文章对鸡爪风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鸡爪风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鸡爪风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鸡爪风的重要性。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见过中药龙骨,收到龙骨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传说中的龙吧,其实并不是,龙骨只是一些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残骸,从地底下被挖掘出来之后,因为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高,所以被用来当作药材,他也又被称作为龙骨风,那么龙骨风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百草中医为大家介绍下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吧!
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龙骨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龙骨又称白龙骨,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别录》)。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
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
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
吸湿力强。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五花龙骨又称五色龙骨(《广利方》)。呈圆筒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5~25cm。
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红不同的花纹,偶有不具花纹者。
一般表面平滑,有时外层成片剥落,不平坦,有裂隙。质较酥脆,破碎后,断面粗糙,可见宽窄不一的同心环纹。
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以体较轻、质酥脆、分层、有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龙骨味甘、涩,性平。具有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症;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
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少量铁、镁、铝、钾、钠、氯、硫酸根等。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血钙占人体钙的0.1%弱,但对神经、心肌、骨骼及其它组织的影响很大。血钙含量下降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引起手足搐搦、惊厥、谵妄等;血钙过高则引起神经症状或肌无力。钙进入血液后,能促进血液凝固,并增加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白细胞及血清渗出血管外,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因此龙骨有镇静、收敛、固涩、止泻之效。此外,缺钙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严重缺钙不仅对骨骼钙化有影响,还可发生出血和瘫痪,先是下肢瘫痪。
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1、《药性论》记载:龙骨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2、《全幼心鉴》记载:龙骨治泄泻不止: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水丸梧子大。紫苏、木瓜汤下,量大人小儿用。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3、《本草求真》记载: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
4、《方脉正宗》记载:龙骨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