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中药

2019-10-15 │ 养生的中药 汗蒸养生常识

敛汗的中药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敛汗的中药》,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出虚汗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或者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经常会在夜里出一身的虚汗,醒来之后发现睡衣全部都湿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给患者吃一些收敛汗的药物,那么敛汗的中药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敛汗,是指使用具有收敛作用中药治疗出汗过多的方法。

大多是收敛虚汗。出汗有两种类型:气虚自汗和阴虚盗汗,气虚自汗需要用补气敛汗的中药来治疗。

心气虚,运血无力,则肺朝百脉受累,主气失职而气短,故“喘为心气不足”。三药相伍,一补一清一敛,补肺、养心、滋阴,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气得充,则可复生。”李东垣以本方加黄芪、甘草,名“生脉保元汤”,补气之力更佳;再加当归、白芍,名“人参饮子”,治气虚喘咳,吐血衄血。

虚汗是心的气阴两虚证形成,与思虑太过、年老体衰、罹病日久、烦劳过度或感受外邪有关。肺的气阴两虚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多因久患肺病,长期咳喘,肺之气阴耗损所致。还可见于外感温热或暑热等热性病过程中,究其成因是由于热耗津伤,汗出太过,甚则导致“气随津脱”。

表现

气阴两虚证临床可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动辄尤甚,自汗、盗汗,潮热颧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若气阴两虚由久咳伤肺而致,临床上还可见干咳少痰,动辄喘促。心之气阴两虚者,除一般见症外,还会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胸闷,健忘,脉结代等表现。另外,在热病过程中,由于汗出过多,气随津脱,还可出现冷汗淋漓,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虚脱表现。[1]

诊断

阴虚可至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失去平衡,阴虚而生阳亢,阳亢则生内热。人睡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阴虚之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入夜卫阳人里,营阴失却卫阳之守,随之外越而为盗汗。[3

yS630.Com相关推荐

养阴敛汗的酸枣参茶


盗汗是我们常听说的一种病症,只是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治疗盗汗的方法。这里小编介绍一种给大家,而且方法很简单,就是喝茶。喝酸枣参茶,酸枣参茶的功效之一就是治疗盗汗,还有就是治疗失眠,来看酸枣参茶的用法!

原料

酸枣仁5g、人参2g、茯苓2g、花茶1g。

用法

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

养阴敛汗。

用途

失眠盗汗。

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临床表现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小儿盗汗的护理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大量药物治疗。

结语:有关酸枣参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酸枣参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喝酸枣参茶能治疗失眠盗汗,对于盗汗的症状还有分类,上述也介绍得非常详细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温经养阴敛汗的艾神茶


身体出汗很正常,但是如果是盗汗的症状,就不能太大意了。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治疗盗汗的方法很多,需要找到其原因所在。这里给大家介绍艾神茶,一种茶饮保健法,艾神茶的效果很好,来看艾神茶的用法!

原料

艾叶5g、茯神3g、乌梅2枚、花茶3g。

用法

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ml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温经,养阴敛汗。

用途

盗汗不止。

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临床表现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病因病机

1、肾阴虚,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

2、结核病。

轻重分型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结语:有关艾神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艾神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艾神茶能治疗盗汗症,对于这病症,上述也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些概念了,以后要多注意身体!

收敛止汗的中药


出汗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正常,尤其是发生在睡觉时出汗的情况,往往人盗汗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疾病,可选择中药来改善,而收敛止汗的中药有哪些比较有效呢?这里止的汗就是虚汗,有多种配方来选择,具体哪一种还是要看个人的出汗情况,对症下药才更有效。

收敛止汗是什么意思

收敛止汗是一个中医名词,是用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药治疗出汗过多的方法。一般收敛的是虚汗。

收敛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收敛止汗的中药主要有白蒿、生龙骨、五味子、山茱萸、白芍、乌梅、浮小麦、麻黄根等。

收敛止汗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1、黄耆30克、麦冬15克、北五味6克、桑叶14片。水煎服。

2、黄耆、人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陈皮、半夏、葛根、甘草(炙)各等分。水煎服。

3、黄芪18克、白术6克、防风6克。研末,做汤剂或者水煎服。

4、玄参1斤,麦冬1斤,天冬1斤,生地1斤,北五味4两,酸枣仁半斤。上为末,炼蜜为丸。

5、黄耆1两,牡蛎粉1两(煅),肉桂5钱,知母1两(炒),人参5钱,白术1两,芡实100枚。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收敛止汗的食物有哪些

收敛止汗可以吃一些温性的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益气补血等功效的食物,例如糯米、羊肚、红枣、燕窝等都是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的。

收敛止汗吃什么水果蔬菜

一般的水果蔬菜基本上不太会有直接明显的收敛止汗的作用的,不过大家还是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肾、益气、固表、补虚作用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对于缓解症状也是大有帮助的。

养血敛阴的美丽诗意中药


据说,每种中药都要它们的一些故事,白芍也是一样的,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白芍能够用来治疗临床上的哪些疾病呢?带着这些疑问,小编下文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吧。

传说故事

据说,东汉时候,有位神医华佗他为了研究中草药方便,就在自己住的时候建了一个小的药园,他每天都会种药草、建药房,还向大家传授技艺。

有一天,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颗芍药,他就把它种在屋前。他仔细研究了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可做药用。

某天,华佗在灯下看书至深夜,忽然屋外传来女子的啼哭声,他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朦胧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掩面啼哭。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而出,却不见其人,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药。华佗心中一惊,难道它就是刚才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回屋读书去了。

哪个知道,刚刚坐下来,哭声就又来了,再去看看吧,还是那颗芍药。反复几次,还是这样的。

华佗觉得蹊跷,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发生的事说于她。妻子说:药园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想来你是没有弄清它的用处,它感到委屈了吧。华佗听罢说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清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什么药也不见好转,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又服了二日,其病全无。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了研究它的根,着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的肉质块根(白芍)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生品长于平肝,麸制长于养血、敛阴,酒制长于活血,碳制长于止血。

中药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炮制后的根。芍药,又有离草,余容、其积,解仓,可离,犁食,没骨花,婪尾春,将离等颇具诗意的别名。

芍药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到夏、秋季节,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炮制后的白芍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典籍来源:《本草经集注》: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性味:苦酸,凉。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主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临床应用

妇康宁片:白芍200g,香附30g,当归25g,三七20g,艾叶(炭)4g,麦冬50g,党参30g,益母草150g。取白芍80g及香附、当归、三七、艾叶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白芍120g及麦冬、党参、益母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粉末及辅料,混匀,用70%乙醇制粒,干燥,压制成1018片,片心重0.25g,包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味微苦。功能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口服,每次8片,每日2-3次或经前4-5日服用。

经验方

1、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

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很多人一到了夏季的时候就会汗流不止,笔正常人出汗的量要多一些,还有很多人在天很凉快的时候也会出现严重出汗的现象,就是别人不怎么热,但是他却寒流入雨,其实这样的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在中医上称之为肝胆虚弱引发的疾病,还有更多的辩证,这个出汗的现象很多人也非常的厌倦,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及时的选择中药来处理,那么止汗的中药有哪些呢?

1 温补类止汗药:如黄芪、白术、浮小麦、萸肉等。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为补气主药,有“补气诸药之最”之美称,与白术俱为补气固表止汗的要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脾肺气虚的汗症。这两味药不仅用于气虚汗出,在养阴药中配伍应用,有防止养阴药的滋腻碍胃和发挥气的生津、运津和摄津作用,加强止汗效果,此即白术“益津液”、黄芪“不仅补气,用之得当能滋阴”之意。浮小麦味甘咸性平,专入心经,有益心气、养心阴、除虚热作用,是治疗心气不足、心有浮热之汗症的佳品,常配入生脉散应用。山萸肉味酸性微温,补涩俱备,既能助阳又能补精,是平补肝肾、治疗肝肾不足而汗出的要药。

张锡纯谓:“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喜用萸肉配用生龙牡治疗肝胆虚极之虚汗淋漓。

2 滋补类止汗药:如五味子、女贞子、夜交藤、橹豆等。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五味俱全,能散能收,能清能补,乃治阴虚汗出之妙品,临床上常配乌梅、碧桃干等加强止汗效果。女贞子“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本草正》),善补益肝肾之阴,清虚火,多与地骨皮、丹皮、生地等同用。夜交藤“养肝肾,止虚汗”(《饮片新参》),能引阳入阴,交通心肾而止汗。橹豆“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益精”(《纲目拾遗》),临床上多与地骨皮同用,借其养血平肝、滋阴清热之功,标本兼顾而取效。

如果出汗严重的话,那么就按照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中医治疗方法来给自己治疗疾病,中医治疗出汗厉害的现象还是有明显控制效果的,知识在治疗出汗厉害这个症状的时候最好是先找到原因,很多疾病会引起出汗的现象,比如说甲亢,甲状腺亢进,还有糖尿病等都会出现多汗的现象。

焦汗症吃什么中药


焦汗症吃什么中药

1、焦汗症吃什么中药

焦汗症是一种人体代谢出现异常的疾病,通常由于体质虚寒,肾气不足导致。男性患此症多由于手淫过度,女性患此症多由于平时爱吃油腻辛辣等口味较重食物。此症求解需有二剂药品补肾中药,以六味地黄丸为最佳,以补肾气,穿心莲,以泄心火。3-5个疗程为最佳,此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排除体内毒素,以为辅助。

2、手汗症的治疗

外用药治疗,一般是采用明矾等溶液洗剂或者533止汗膏药物涂抹。外用洗剂:主要是应用有收敛作用的明矾等溶液浸泡数十分钟,连续使用数天,会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出现手部皮肤起皱、开裂等皮损现象,且疗效不持久。微创手术手术治疗是最佳最便捷的方式,采用的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可以就诊胸外科诊治。该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费用少,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两天就可以正常生活了。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以调理为主,多数采用内服药法以达到健脾利湿的目的,可选健脾除湿汤或除湿丸。外用擦洗采用苍肤水或干葛水等外洗。效果较慢,需要长期治疗。

3、身体出汗的症状

手心脚心出汗多,平时手心容易出汗,脚汗、腋窝汗也出得厉害。《伤寒明理论》指出,“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头面部出汗多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头顶出汗,宜滋肾清肺,可用麦冬等泡水喝﹔适当吃一点百合粳米粥,可以润肺止汗。白天动一动就大汗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引起多汗症的疾病

糖尿病的特征就是“三多一少”,其中出汗多就是病症之一。糖尿病如并发自主神经病变,就会出汗较多,尤其是上半身出汗多。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出现皮肤潮湿多汗,血糖高导致代谢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甲状腺机能亢进,一般来说,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代谢增高,周围血流量增加,必然会促进肌体的散热,出现多汗症状。

因此,莫名其妙的多汗既不要等闲视之,也不要过分紧张,首先要搞清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做出诊断,以对症治疗。多汗症,多汗症,祖国医学称汗症,有盗汗、自汗之分。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者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者为绝汗。

常见的出汗方式

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补敛提汤


药物组成 炙黄芪30g 党参30g 麦冬130g 五味子10g 乌梅10g 炙升麻10g 制剂用法 水煎内服,1日1剂,10天为1疗程;炙升麻在严重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酌减。

病案举隅 马某,男,74岁。排尿困难,小腹胀满,经抗生素治疗及插管保留导尿半月,因感染遂来就诊。尿道灼热,排尿点淌难出,肛门指诊前列腺,中度肥大、中间沟消失、质中。舌绛少苔、脉细弦。证属于老年肾亏、气阴两伤、气化失司。方用补敛提汤加减。2剂后排尿每日约500ml,续服5剂,小便通畅,余症显减。又服15剂,诸症消失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江苏中医,1996,17(1):17 评 按 用本方治疗前列腺增生64例,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者)39例,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大补脾胃之以建运中枢;配五味子、乌梅、麦冬酸甘化阴;用升麻以升提清气,犹如提壶揭盖,小便乃得畅行。

止汗散的中药方剂


止汗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治疗诸虚不足,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止汗散的中药方剂以及止汗散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止汗散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止汗散

【处方】

牡蛎22.5克;白术30克;白芷10.5克;甘草9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诸虚不足,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煎水调下,不拘时。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止汗神丹

【处方】

人参30克(或黄耆60克代之);当归30克;北五味3克;桑叶7片。

【功能主治】

治久汗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石室秘录》卷二。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止汗散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止汗散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治疗多汗症的中药方剂


对于多汗症我们可能都不以为然,觉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但病情严重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多汗症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以及它们的临床效果到底怎么样。

方名

敛汗固表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固表敛汗、主治血汗、盗汗。

处方组成

炙黄芪皮15克、党参15克、煅牡蛎15克、麻黄根10克、瘪桃干10克、浮小麦10克、五味子7克、炙甘草7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盗汗甚者加细生地10克、炒白芍7克。

临床疗效

治疗46例,痊愈41例,好转5例。痊愈病例中,服药3一6剂者29例,7一9剂者12例。随访7个月未见复发。

处方来源

江苏省无锡市煤矿卫生所张柏生。

方名

五郁散。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解郁,收敛止汗。主治自汗。

处方组成

广郁金30克、五倍子9克,共研细木。用时取10一15克,用蜂空凋成药饼两块(以不流动为度),贴两乳头上,用纱布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

辨证加减

若血瘀偏盛加服血府逐瘀汤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45例,治愈(诸症消失,2年以内未见复发)41例,有效(自汗止,诸症减轻,1年内有复发者)4例。用药2天以内汗止者9例,3一5天内汗止者19例,6一10天内汗止者10例,11一15天内汗止者7例。

处方来源

江西省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医务所程爵棠。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多汗症的相关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多汗症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以上对多汗症的中药方剂对大家有所帮助,效果应人而异,不要盲目使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年断汗汤中药方剂


自汉的症状,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很多人会出现自汗的情况。治疗自汗,这里小编介绍大家喝延年断汗汤中药方剂。延年断汗汤的功效很好的,而且延年断汗汤的处方也不简单。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延年断汗汤的用法!

处方

黄耆(蜜炙)、人宰(去芦)、白茯苓(去皮)、芍药、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牡蛎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自汗。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乌梅各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四。

气虚自汗

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微受风寒。

阳虚自汗

临床表现为自汗,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恶风,乏力,易于感冒,多见于久病或吐泻后的患者。阳虚自汗既有乏力等气虚的表现,又有怕冷等阳虚的症状。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阳虚漏汗的证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桂枝主之。阳虚漏汗亦属于阳虚自汗。

亡阳自汗

大汗出、气息微弱为气衰自汗,为气虚甚所致,进一步发展可见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多见于阳气暴脱、生命垂危的患者,由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所致。治疗应采用回阳救逆固表法。

结语:延年断汗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现在对延年断汗汤已经熟悉很多了。延年断汗汤能帮助我们治疗自汗的症状,自汗的情况如果很严重的话。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检查和和治疗下。多向中医师请教,然后服用些延年断汗汤!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