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清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加味清胃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加味清胃汤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加味清胃汤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

【功能主治】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致内伤腋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川连、升麻、丹皮、山栀、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中消。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

【摘录】《幼科释谜》卷六

【处方】升麻、黄连、丹皮、生地、当归、甘草、桔梗、牛蒡、荆芥、元参。

【功能主治】疹后牙疳红肿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黄连、当归、升麻、生地黄、牡丹皮、白芷梢各等分,细辛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牙疳,初作口气,次第齿黑,盛则断烂,热血迸出,甚者齿皆脱落,外证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痛,口臭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黧,身多疮疥。

【用法用量】噙漱咽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虽然说加味清胃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ys630.COm精选阅读

清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清胃汤吗?

【处方】升麻 黄连 生地 山栀 甘草 干葛 石膏 犀角

【功能主治】治脾胃积热,鼻中出血,右关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山栀仁(炒黑)枳壳 苏子各1.,8克 石膏(煅)川黄连(炒)陈皮 连翘 归尾 荆芥穗 黄芩 防风各2.4克 甘草(生)0.9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滞散结。治阳明积热,眼胞红硬。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热服。

【备注】方中栀子、石膏、黄连、连翘、黄芩、甘草清热泻火;荆芥穗、防风疏风以散郁火;枳壳、苏子、陈皮行气祛痰散结;归尾活血通络消滞。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祛痰,消滞散结之功。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石膏(煅)12克 黄芩 生地各3克 丹皮4.5克 黄连 升麻各3克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胃经实热之牙衄,血出如涌,口臭而牙不动。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通过上文对清胃汤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加味清肝开窍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加味清肝开窍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生耆15g,当归10g,赤芍15g,白芍15g,何首乌藤30g,茵陈15g,藿香10g,佩兰10g,杏仁10g,橘红10g,郁金10g,远志10g,菖蒲10g,川连4.5g,琥珀粉1.2g(冲服),羚羊粉0.6g(冲服)。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芳化痰湿,清肝开窍。主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引起的慢性肝昏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慢性肝昏迷刘某,男,37岁。于1975年5月30日初诊。患者因肝硬化于1972年行脾切除术,术后逐渐失眠,甚至通宵不寐,渐至夜间发作性舌謇,上唇麻木,两臂不能抬高,有时出现无意识动作,说胡话,白天头晕头痛,记忆力极差,缺乏思考能力,急躁易怒,鼻衄,视物不清,大便干硬难解,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效。来诊时,血液检查:谷丙转氨酶180单位,血氨0.18mg%,舌苔黄,脉沉弦,投以加味清肝开窍汤,加枣仁15g,百合12g,合欢皮12g,服药百剂左右,睡眠日渐好转,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等症状基本消失,视物清楚,记忆力和思考力有所恢复,舌苔薄白,脉转沉滑、谷丙转氨酶正常、血氨降至0.1mg%,追访半年未再发作。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加味清肝开窍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清胃解毒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清胃解毒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当归 黄连 生地黄 天花粉 连翘 升麻 牡丹皮 赤芍药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解毒。治痘后口龈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泻胃火,疏风解毒。主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看完了上文对于清胃解毒汤的一些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艳丽的瑰宝,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

加味和胃止痉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加味和胃止痉汤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

【处方】生瓦楞30g,刀豆子30g,赤芍30g,白芍30g,当归12g,木瓜12g,藕节12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杏仁10g,橘红10g,红花10g,香附10g,玫瑰花10g,砂仁4.5g,生姜4.5g。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活血化痰。主气滞血瘀,痰血凝结,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脘痛呛噎,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贲门痉挛李某,女,24岁。于1964年9月24日初诊。患者四年前发现胃脘闷痛,纳食呛而作堵,某院诊为贲门痉挛。其进食则堵呛,胃脘不舒,进干食噎重,稀食尚可,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并有阵发性剧痛、片刻自行缓解,钡餐显示赏门狭窄,边缘粗糙,苔薄白,脉沉弦。投以加味和胃止痉汤,服药8剂,诸症减轻,又服10剂告愈。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上文是对加味和胃止痉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加味和胃止痉汤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干葛清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干葛清胃汤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处方】干葛、石膏、熟半夏、厚朴、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阳明外有表邪,内有积热,呕吐,目痛鼻干,先渴后呕,无汗,脉浮大。

【各家论述】干葛解表,石膏清里,加半夏、厚朴、广皮化痰涎,和胃止呕。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升麻、川黄连、山栀、丹皮、生地、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内伤膏粱积热,口眼㖞斜,肌肉不仁,脉右关洪长;外感阳明积热,齿痛,脉右关沉数;饮食内伤,肠胃积热之痢,脉滑大者。

【用法用量】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升麻、葛根、甘草、川黄连。

【功能主治】酒积腹痛,口苦舌干者。

【用法用量】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清胃汤加干葛。

【功能主治】内伤酒湿成瘫,四肢不举,热在上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升麻、生地、丹皮、川连、甘草、干葛、石膏。

【功能主治】外感牙衄,身热有汗,右脉浮数,无表邪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干葛、竹茹、黄连、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内伤阳明呕吐,吐苦水,脉长大而洪。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对于干葛清胃汤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加味清宁膏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加味清宁膏,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生地4两(酒拌略蒸),麦冬4两,白花百合8两(晒干4两),桑白皮(蜜炙)3两,款冬花2两,百部3两,玉竹4两,薄荷3两,贝母3两,山药(蒸熟)6两(以上3味,研细入膏),桔梗1两,枇杷叶(蜜炙)8两,橘红1两,米仁(炒)8两,茯苓2两,白芍(酒炒)3两,炙甘草1两,龙眼肉4两,大枣6两。

【制法】上药煎成膏,加饴糖、白蜜各1斤,俱煎极熟收之,俟冷入薄荷、贝母、山药末拌匀。

【功能主治】补阴,清肺,益脾,降气,消痰。主阴虚咳嗽,或多痰,或干咳,或痰血红,或纯血。

【用法用量】时时挑置口中噙化,或白汤调服亦可,临卧及睡觉噙之更佳;亦可小剂作煎饮。空心兼服保阴、回生之属。

【摘录】《何氏虚劳心传》

上文介绍了加味清宁膏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加味清宁膏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