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消痞汤的功效与作用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消痞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消痞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消痞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 陈皮 生姜 木香各0,9克 柴胡1.2克 草豆蔻 炙甘草各1.5克 半夏3克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大家现在明白了消痞汤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消痞汤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相关阅读

阿魏消痞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阿魏消痞丸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阿魏消痞丸,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阿魏消痞丸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阿魏消痞丸的相关知识。

【处方】连翘5两,麦芽10两,山楂肉5两,莱菔子10两,蒌仁10两,风化消2两5钱,六神曲10两,大贝母5两,黄连5钱,阿魏5钱(醋化),制南星10两,胡黄连5两,青盐2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糊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积滞不化,及症瘕痞块,小腹有形,按之则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开水送下,服后食胡桃肉,以解药气。

【摘录】《鳞爪集》卷二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阿魏消痞丸食用方法了吧!阿魏消痞丸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阿魏消痞丸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槟榔消痞散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槟榔消痞散的做法。

【处方】槟榔炭2两,鸡内金1两,蓼实4两,焦山楂2两半,使君子肉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肠胃,化宿食,破坚结,杀虫导积。主小儿食积、奶积、虫积、水积,一切积聚,饮食不思,腹痛膨胀,肚大青筋,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小儿5岁以内者,每服2-3分,5岁以上者每服5分-1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以上就是槟榔消痞散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黄连消痞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黄连消痞丸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黄连消痞丸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泽泻 姜黄各3克 干生姜6克 炙甘草 茯苓 白术各9克 陈皮15克 猪苓15克 枳实21克(炒)半夏27克 黄连30克 黄芩6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壅滞不散,烦热喘促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黄连6钱,黄芩6钱,枳实5钱,半夏4钱,姜黄3钱,白术3钱,泽泻3钱,人参2钱,陈皮2钱,厚朴2钱,猪苓1钱半,砂仁1钱,干姜1钱,神曲1钱,甘草1钱。

【制法】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热痞,脉数,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汤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黄连消痞丸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沉香消痞丸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沉香消痞丸,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沉香消痞丸吗?沉香消痞丸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木香15克 白术60克 荆三棱 广茂各60克 陈皮45克 槟榔30克 大黄60克(纸裹,烧)牵牛(头、末)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腹疼痛,两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医林方》

【处方】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陈皮1两,青皮1两,三棱1两,蓬术1两,砂仁1两,香附1两,乌药1两,槟榔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

【处方】沉香3钱,芦荟3钱,枳壳(麸炒,去瓤)3钱,硇砂3钱,广术(火煨黄色)3钱,广木香2钱,胡黄连5钱,麝香1钱(另研),黑牵牛(微炒,取头末)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好醋熬肥皂角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加至80-90丸,临卧时嚼胡桃仁1个极烂,噙温水与药一处送下。丸虽多,止微利而已。

【注意】忌肉、湿面、冷硬物。

【临床应用】积聚:余昔岁宦游江南,因晨起空腹常啜精姜煮酒,及四时绝不饮冷,虽盛暑烦渴,亦温煮酒解之。久而胃肺积热在中,更或心有郁结,乘怒强食,以致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噫气不绝,或3-5日一遍;于饮食后气闭不通,必须吐去所啖之物,候腹胀空虚,气方稍通。病势将深,连日呕吐诸物不停,至胸满气塞之际,欲以喷嚏为解,用药搐之不嚏,物刺鼻亦不嚏。百般较料,终不胜其苦。命医治疗,或云寒,或云热,竟不能断果为何证。老医又云:醉饱莫侵房事。凡温中快气,养胃健脾,清肺和膈,化痰去滞,补虚进食等药,或散或丸,俱无效验。虽不甚卧床,拟待死而已。忽遇旧识汴梁张君宝,惠余此方,依法修制,服之10日,病减其半;未及二日,十分去九。即痊之后,或时气不顺,一服即愈。经今十有余年,再不复发。是方诸书不载。盖处此方者,真良医也。余但遇斯患,即传授之,已效十余人矣。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经验秘方》

以上就是沉香消痞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消积化痞丹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消积化痞丹的做法。

【处方】白术150克 茯苓90克 六曲60克 地栗粉240克 鳖甲500克(醋炙)人参15克 甘草30克 白芍90克 半夏30克 白芥子30克 萝卜子15克 厚朴15克 肉桂9克 附子3克

【制法】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软坚消积。治痞块。

【用法用量】每日临睡服15克,温开水送下,即以美物压之。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消积化痞丹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化痞消积膏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化痞消积膏这种方剂。

【处方】秦艽5钱,三棱5钱,莪术5钱,蜈蚣5钱,巴豆5钱,当归3钱,大黄3钱,黄连3钱,全蝎14个,山甲14片(要正脊),木鳖7个(以上粗药),阿胶1两,阿魏2钱,芦荟2钱,麝香1钱,片脑1钱,没药1钱,乳香1钱(以上细药)。

【制法】真麻油2斤4两,将粗药入油熬枯,去滓,入红丹1斤2两,以槐、柳枝搅至烟尽,滴水成珠,离火,下各细药搅匀。

【功能主治】痞积气块,身热,口内生疳。

【用法用量】用狗皮摊贴患处。3日即止热,7日觉腹内渐痛,10日大便下脓血为验。

【注意】忌生冷腥荤发物百日。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化痞消积膏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化痞消积膏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秘传神仙消痞圆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秘传神仙消痞圆,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斑蝥二十个(去头.足.翼.用糯米半升同炒.候米焦黄色为度.去米不用),巴豆(去皮.取霜)二十粒。

【炮制】上先将斑蝥碾为细末、却入巴豆霜同研令匀,用米糊为圆,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一切痞疾,皆因寒温不调,乳哺失节,或啖生冷、果子、黏食等物,脾胃微弱,不能消化,致五脏不利,三焦壅滞,结块腹内,坚硬如石,或发作寒热,有如疟证,不能饮食,渐致羸瘦,急宜服之。此药神妙。

【用法用量】小儿三岁以前,每服三圆,五更初,茶清下,更量岁数、虚实,加减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秘传神仙消痞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枳实消痞丸功效


提起失笑丸,相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失效丸的学名可称为枳实消痞丸,这是一种中医方剂药,具有健脾养胃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气,比如胃肠神经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等。那么枳实消痞丸还有哪些强大的功效呢?

枳实消痞丸,中医方剂名,别名失笑丸。为消食剂,具有消痞除满,健脾和胃之功效。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神经症等属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者。

中文名

枳实消痞丸

功 用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 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分 类

消食剂-健脾消食剂

出 处

《兰室秘藏》

歌诀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柏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组成

干生姜、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用量

干生姜、甘草(炙)、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厚朴(炙)12g,枳实、黄连各15g。

用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9 g,饭后温开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为汤剂,水煎服。

功用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方义

本方证因脾胃素虚,升降失职,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所致。常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等症。此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寒轻,实多虚少之证。治宜行气消痞,健脾补虚,平调寒热。方中枳实苦辛微寒,行气消痞为君;厚朴苦辛而温,行气除满为臣。两者合用,以增行气消痞除满之效。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除痞,半夏曲辛温散结而和胃,少佐干姜辛热温中祛寒,三味相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共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之功;麦芽甘平,消食和胃;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祛湿和中,共为佐药。炙甘草还兼调药之用,亦为使药。

配伍特点

全方用药有消有补,有寒有热,体现了消补兼施,辛开苦降的配伍特点。

运用

本方为治疗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以增益气健脾之功;偏寒者,减黄连,加重干姜用量,可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助温中散寒之力;胀满重者,可加陈皮、木香以加强行气消胀之效。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兰室秘藏》卷上:“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1]

2.方论选录 《成方便读》卷3:“夫满而不痛者为痞,痞属无形之邪,自外而入,客于胸胃之间,未经有形之痰血饮食互结,仅与正气搏聚一处为患。故以黄连、干姜并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则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二味实为治痞之主药。然痞结于中,则气壅湿聚,必渐至痰食交阻,故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化食、半夏行痰,自无胶固难愈之势。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必以四君子坐镇中州,祛邪扶正,并驾齐驱。故此方无论虚实之痞,皆可治之。用蒸饼糊丸者,以谷气助脾胃之蒸化耳。”

枳实消痞丸方剂功效


枳实消痞丸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都会觉得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其实大家有所不知枳实消痞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枳实消痞丸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名称

枳实消痞丸。

分类

理气剂-行气。

组成

干生姜一钱(3g)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15g 黄连各五钱(6g)。

用法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白汤下,食远服。

功效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方解

本方所治痞满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所致。因脾为湿困,脾失健运,故见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证属脾虚气滞,寒热错杂。治宜行气消痞,健脾和胃,平调寒热。本方是由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以辛温之枳实行气消痞,为君药。以辛苦性温之厚朴下气除满,为臣药。两药合用,以增强其行气消痞满之功。以苦寒之黄连清热燥湿以泻痞,半夏辛温和胃而散结除痞,用少量干姜温中祛寒,三药相合,辛开苦降,调其寒热,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以麦芽消食和胃;用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补中健脾,祛湿相中,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消补兼施,寒热并用,为行气消痞良剂。方中枳实、厚朴用量独重,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故本方消重于补,寒大于温,其治当属实多虚少,热重寒轻之证。

方歌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枳实消痞丸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枳实消痞丸虽然不常见,但是它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枳实消痞丸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面对的应酬也随之增多,这就使得我们的脾胃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常会出现胃中痞满的状况,那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很好的药物来解决呢?大家不要着急,下面来为各位介绍一下治疗脾胃问题的药物——枳实消痞丸,以供大家了解。

说起药丸,大家的第一感觉可能都是小时候吃的一些山楂丸之类的,但是今天为大家所介绍的枳实消痞丸的疗效更加显著,其中详细的成分和具体的药效如下所示,希望大家可以学习和了解。

方一:

【主要成分】 枳实(炒)、白术(炒)、法半夏、黄连、党参、甘草(制)、茯苓、厚朴(制)、麦芽(制)、干姜。

【功效作用】化湿热,消痞满。用于湿热交蒸,胸腹痞痛。

【用法用量】水丸。口服,1次6克,1日3次。

孕妇忌服。

【用法详解】 本药功能健脾胃,消痞积,是治疗胃中痞满的良药。对于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所致的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口淡乏味,恶心欲吐,不思饮食,身重倦怠;或胃脘部灼热疼痛,痞胀不舒,喜暖喜按,暖气吞酸,身重乏力,大便时干时溏,小便短赤,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者,用之为宜。

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可用此药。

方二:

组成:枳实、黄连、半夏、干姜、厚朴、麦芽、人参、白朮、茯苓、炙甘草

主治: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右关脉弦。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

方义:(1)枳实苦酸,行气破血。黄连苦寒,泻热开郁。并消痞之君药。

(2)厚朴苦降,散湿满而化食厚肠。麦芽咸温,助胃气而坚破结。半夏燥痰湿而和胃。干姜去恶血而通关。皆所以散而泻之也。

(3)麦、朮苓、草,甘温补脾,使气足脾运而痞自化,既以助散泻之力,又以固本使不伤真气也。

煎服法:蒸饼糊丸。

虽然上面介绍了枳实消痞丸的配方和相应的功效,大家不难看出枳实消痞丸的厉害之处,希望各位有脾胃不和的或者肠胃疾病的患者朋友可以向医生咨询之后,选择这种药物进行滋补和治疗,预祝各位拥有健康的肠胃和身体。

消乳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消乳汤,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知母24克 连翘12克 金银花9克 穿山甲(炒,捣)6克 瓜蒌(切丝)15克 丹参12克 生明乳香12克 生明没药12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并治一切红肿疮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功能主治】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主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驰方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消乳汤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消乳汤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分消汤的功效与作用


你听说过中药方剂吗?中药方剂有很多种,不同的中药方剂针对的疾病类型不用,功效作用当然也会不一样,分消汤就是其中一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相关信息。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 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3克 砂仁2.1克 木香0.9克 香附 猪苓 泽泻 大腹皮各2.4克 茯苓3克

【功能主治】主治中满成鼓胀;兼治脾虚发肿满饱闷。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灯草1团,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白术(去芦)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1钱,枳实(麸炒)1钱,砂仁7分,木香3分,香附8分,猪苓8分,泽泻8分,大腹皮8分,茯苓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中满成鼓胀,兼治脾虚发肿满饱闷。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灯草1团,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黄芩1钱,炙草1钱,青黛2钱,桔梗3钱,天花粉2钱,麦冬2钱,天冬2钱,连翘3钱,苦丁香5分。

【功能主治】鼻息鼻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分消汤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分消汤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