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放杖丸的功效与作用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杖丸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方剂放杖丸。

【别名】威灵仙丸

【处方】威灵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宣通五脏。主肾脏风毒积滞,腰膝沉重。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冷脓恶水,腰膝冷痛,腰脚肿痛麻痹。

【用法用量】威灵仙丸(《御药院方》卷八)。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集验方》,名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引《孙兆方》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放杖丸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放杖丸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yS630.Com相关推荐

金主杖鹿角霜丸的功效与作用


金主杖鹿角霜丸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到底金主杖鹿角霜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金主杖鹿角霜丸,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别名】斑龙珠丸

【处方】鹿角霜12两,天门冬末(净)2两,麦门冬末(净)2两,生地末(净)2两,熟地末(净;俱如法制)2两,厚黄柏4两(先用酒浸1宿,焙干,又以盐水浸1宿,焙干,碾为细末,净)。

【制法】共前药末,搅匀,外用蜜12两炼,滴水成珠,入酒化鹿角霜4两,待温和前药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力气,补精髓,强阳壮阴,固精补肾,滋血补脑,济阴阳,固元气,久服延年悦色,面如童少。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或盐汤亦可。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看了上面关于金主杖鹿角霜丸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代杖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代杖汤这种方剂。

【处方】土鳖5个(焙)苏木 乳香 没药各6克 木耳 川山甲 丹皮 枳壳 蒲黄 归尾 木通 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主打伤。

【用法用量】酒、水煎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当归3钱,生地3钱,制乳香2钱,制没药2钱,苏木2钱,川芎1钱,枳壳1钱(面炒),穿山甲1钱(炙,研),甘草1钱。

【功能主治】杖伤。

【用法用量】上用酒、水各半煎服。取微汗。

【摘录】《外科证冶全书》卷四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代杖汤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苦杖散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苦杖散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

【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世医得效方》卷八补。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十

【处方】苦杖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从高处坠下,涎潮昏冒;产后瘀血不散,或聚血。

【用法用量】热酒调下。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牡丹皮、当归(洗,焙)、白芍药、延胡索、干漆(炒令烟尽)、羌活(去芦头)、独活、香附子(炒)、红花、苦杖(一名虎杖)、干姜(炒)、蒲黄、肉桂(去粗皮)、川芎、甘草(炙)、鬼箭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运,及儿枕疼痛,恶露不行,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杖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上文所说的关于苦杖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定痛生肌杖疮膏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定痛生肌杖疮膏,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定痛生肌杖疮膏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乳香15克(去油)儿茶15克 象皮15克(煅灰,为末)龙骨15克(煅过,为末)没药15克(去油)血竭15克 冰片3克 牡蛎壳(1个煅灰,研末)15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以上八味,共研细末。先用麻油360克,净猪板油120克,入砂锅内,下净头发60克,鸡子清5~6个,同熬,俟油滴水成珠,入白蜡60克,黄蜡60克,烊尽,再入滚水泡过飞净黄丹60克,铅粉60克,用槐条急搅成膏,取起离火,入前细药。如遇患者,先将韭菜、葱头、猪肉三味煎汤,净洗后用膏涂患处,再将油纸贴上,加棉花裹好,再用布包,毋令出气。一日一夜换洗一次3如见骨者,再加细药掺上患处。其痛立止。

【注意】忌房事并诸发物。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定痛生肌杖疮膏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定痛生肌杖疮膏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丸是什么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2、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3、乌梅丸的配方组成

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严格的用量标准,乌梅丸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乌梅丸,而不能超量服用,以免使得疗效适得其反。那么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样?注意事项有哪些?

乌梅丸为黑色的大蜜丸(水蜜丸);味微甜、苦、酸。乌梅丸具有良好的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用于治疗其适应症时的疗效不错,不过乌梅丸也只有在治疗其适应症时才会发挥它的疗效,因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大家只有在症状符合乌梅丸的适应症时,才可以在医生同意用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为口服用药,每次2丸,每日2-3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才是最安全的。

而服用乌梅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

乌梅丸能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等症,效果显着,然而不是人人都适宜服用乌梅丸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呢?

新生儿忌吃乌梅丸,儿童少吃乌梅丸。乌梅丸的配方组成中有一味细辛,细辛有小毒,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再者,小孩子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食多了很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孕妇不宜吃乌梅丸。孕妇在怀孕期间吃药总是不好的,药物可以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乌梅丸中含有的细辛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正常患者服用乌梅丸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更何况是孕妇,孕妇就更应该禁止吃乌梅丸。

肾脏病患者不宜吃乌梅丸。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乌梅丸本身就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若是肾脏有问题,还去吃乌梅丸,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初患泻痢的人不宜吃乌梅丸。只有长期的久泻久痢泄泻和痢疾才是乌梅丸的用武之地。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