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分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分膈丸的功效与作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分膈丸,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人参1两,槟榔2个,肉豆蔻仁2个,木香1两,茯苓1两,水银4两(水煮1伏时,枣肉内研星尽),没药1两,青橘1两,当归8两,不蛀皂角1挺,麒麟竭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分一半,别入灯上燎者巴豆21个,杏仁21个,同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气及一切积聚败血为病,以及产后注懑,心腹疾涎,腹秘不通。

【用法用量】一半药末只炼蜜为剂,杵1000下。吃时旋丸小豆大,并每服5-7丸。汤使临时。

【摘录】《鸡峰》卷十七

分膈丸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扩展阅读

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利膈丸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利膈丸的相关描述。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利膈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木香21克 槟榔23克 厚朴(姜制)60克 人参 藿香叶 当归 炙甘草 枳实(麸炒)各30克 大黄(酒浸,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脾胃壅滞,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诸饮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处方】牵牛120克(生)槐角子30克(炒)木香30克 青皮30克 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洗)各6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气滞,喘满咳嗽,脘痞腹胀,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黄芩(生)1两,黄芩(炒)1两,黄连5钱,南星5钱,半夏5钱,枳壳3钱,陈皮3钱,白术2钱,白矾5分,泽泻5钱,神曲(炒)。

【功能主治】除痰利膈。主痞证。

【用法用量】方中神曲用量原缺。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为细末,生姜汁和作饼子,焙干用),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槟榔(锉碎)、百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诃黎勒(煨,去核)、桔梗(炒)、枳壳(去瓤,麸炒微黄)、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痰饮,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黑牵牛4两(半生半熟),青橘皮(去白)半两,槐角子半两,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涂酥炙)2两,齐州半夏(汤浸洗7次,切,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风盛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要疏风痰,加至30-40丸。小儿风涎痰热,可作小丸,量多少与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保生信效方》

【处方】槟榔(锉)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牵牛子(微炒)4两,木香半两,干姜(炮)1分,枳壳(去瓤,麸炒黄色)2两,半夏(汤浸7遍,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正气,利心胸,行壅滞。主留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牵牛子4两(一半生,一半熟),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荆芥、姜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牵牛子(微炒)4两,皂荚(去皮,酥炙)4两,白矾(烧令汁枯)1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2两,葶苈子(隔纸炒)2两,丹砂(研)1两,铅白霜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癖,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制野军4两,槟榔4两,莱菔4两,木香2两,茅术2两,陈皮2两,厚朴2两,果仁2两,枳壳2两,砂仁2两,山楂2两,神曲2两,麦芽2两,桔梗2两,青皮2两,藿香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1分。

【功能主治】开瘀顺气,消食化痰。主肝瘀胃热,发为结胸,胸脘疼痛,咯气食少,肝气横逆,闭塞于胸,胸胁串疼,气促息急,湿蕴脾肺,痰如蛋清,漉漉有声,气喘咳嗽;食积结滞,中脘胀硬,大便闭塞,嘈杂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物。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利膈丸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利膈丸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宽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宽膈丸。

【处方】木香 京三棱(炮)青皮各15克 半夏90克(汤洗七次)大腹子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姜汁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宽膈,化痰降逆。治气滞痰阻,胸膈痞塞,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麦门冬(去心)5两,甘草(炙)5两,人参4两,川椒(炒出汗)3两,远志(去心,炒)3两,细辛(去苗)3两,桂心3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情郁结,膈塞不通,食冷物即发,其病紧痛欲吐,食饮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气,或上气喘急、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米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六

【处方】木香半两,京三棱(炮)半两,青皮半两,半夏3两(汤洗7次),大腹子1分。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不升降,胸膈结痞。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八

在了解了宽膈丸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快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快膈丸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橘皮(炮,去瓤,晒干称)1斤(用生姜10两,去皮,洗净,切片,同橘皮捣碎晒干,再以生姜6两切片,再捣,微炒,入后药),半夏曲(炒)4两,藿香(去土)4两,丁香皮4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3两,天南星(汤泡7次)2两,茯苓(去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不美饮食,痰涎上壅,胸膈不快,及酒食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紫苏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快膈丸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快膈丸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辰砂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辰砂利膈丸,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辰砂利膈丸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天南星(炮)2两,白茯苓2两,干生姜2两,生犀2两,半夏半斤,白矾3两(一半生,一半枯),干山药3两,皂角1斤(去皮子弦,水3斤,熬膏子)。

【制法】上为细末,以皂角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胸膈痞满,痰饮气滞,上焦窒塞,肺气不利,咳嗽喘满,呕吐痰涎,咽(口益)不利,风热相搏,头目昏痛,精神困倦。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辰砂利膈丸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沉香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沉香利膈丸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沉香利膈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沉香5钱,木香5钱,牙皂(火烧,去皮弦)、陈皮2两,青皮2两,莪术2两,牵牛(炒,头末)1两,大黄1两半,荜澄茄5钱,麦芽1两,神曲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陈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沉香利膈丸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牛黄凉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牛黄凉膈丸这款方剂。

【处方】牛黄(研)30克 南星(牛胆制)23克 甘草(爁)300克 紫石英(研,飞)麝香(研)龙脑(研)各150克 牙消(枯过研细)寒水石粉(煅)石膏(细研)各600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温薄荷、人参汤嚼下。小儿平常服半丸,急惊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对于牛黄凉膈丸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快膈消食丸的功效与作用


快膈消食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快膈消食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快膈消食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别名】消乳丸(《普济方》卷三九三)、消食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缩砂仁 橘皮 京三棱 莪术 神曲 麦芽各15克 香附子30克(略炒)

【制法】上药研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积滞。

【用法用量】食后用白汤送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三

【处方】三棱(煨)5钱,蓬莪术(煨)5钱,缩砂(去壳)5钱,白术5钱,神曲(炒)5钱,麦糵(炒)5钱,香附(炒)1两(一方加炒枳壳2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宿食停滞,肚胀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十

【别名】消乳丸、消食丸

【处方】缩砂仁半两,橘皮(炒)半两,京三棱半两,蓬莪术(炒)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香附子半两,甘草(炙)半两(一方无甘草)。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消积滞,化乳食。主宿食停滞,腹胀疼痛。

【用法用量】消乳丸(原书同卷)、消食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引《汤氏宝书》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快膈消食丸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快膈消食丸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利膈化痰丸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利膈化痰丸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白术4两,皂角(去皮弦子)3两,生半夏(切)、白矾2两(研)。

【制法】上将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矾,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晒,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气。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用量原缺。

【摘录】《袖珍》卷一

【处方】南星、蛤粉(研细)1两,半夏、瓜蒌仁、贝母(去心)、香附半两(童便浸)。

【制法】上为末,用猪牙皂角14梃敲碎,水1碗半,煮杏仁(去皮尖)1两,煮水将干,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药搜和,再入姜汁泡,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豁痰疏郁,泄火散热,降逆气,润肺止嗽。主一切痰涎壅塞,郁火热于胸膈之间,痰喘不利。

【用法用量】方中南星、半夏、瓜蒌仁、贝母用量原缺。《杏苑》本方用:南星2两、半夏1两5钱、贝母2两、哈粉1两、瓜蒌仁(另研)、香附各2两、牙皂、青黛各1两、杏仁(另研泥)1两5钱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青黛4钱,制半夏2两(姜炒),片苓1两,川贝母2两,黑丑2两,杏仁(炒,去皮尖)2两,枳壳2两(炒),瓜蒌仁(去壳,微炒)2两,黄连(炒)2两,皂荚1两(熬膏),香附子2两(炒),陈皮2两。

【制法】上药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湿郁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远服。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利膈化痰丸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利膈化痰丸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藿香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谈到养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兴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的,尤其是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还要吃出功效,为此,很多专家不断的学习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剂出来,其中,藿香利膈丸对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处方】厚朴9两,枳实3两,当归1两,人参1两,藿香1两,槟榔1两半,木香1两半,甘草1两半,陈皮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肠快膈,和胃利痰,进食,化宿酒,表解寒暑。主酒食所伤,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德生堂方》

上面介绍了藿香利膈丸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藿香利膈丸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半夏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利膈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半夏利膈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半夏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白术 人参 白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 贝母各30克 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 半夏(汤洗)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朐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腹中水声,神思昏愦,心悸面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别名】槟榔利膈丸(《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黑牵牛120克(一半生,一半炒)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酥涂炙)60克 槐角子15克 齐州半夏(汤浸洗七次,切,焙干)30克 青橘皮(汤浸,去瓤)60克 槟榔30克(面裹煨热,锉)

【制法】上六味,研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逐痰。主风痰上攻,喘满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丸,生姜汤下,食后。如要疏风痰,加至40~50丸。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防风(去芦头)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

【制法】上为末,入膏中,和捣百余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主风痰壅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胸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肠中水声,神思昏愦,心忪面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荆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引《医方集成》

通过文章我们对半夏利膈丸有了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半夏利膈丸时一定要经过中医师的指导,无论它有无副作用我们都不应该胡乱服用。

大五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大五膈丸,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细辛3分,桂心3分,黄芩3分,食茱萸3分,厚朴(炙)3分,杏仁30枚(去尖),干姜3分,川椒(汗)3分,远志(去心)3分,小草2分,芍药2分,附子(炮)2分,当归2分,黄连2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能食,长肌肉,强筋骨,利五脏,好颜色,补不足,益气力。主膈中游气,上下无常处,脏有虚冷,气迫咽喉,胸满气逆,胁有邪气,食已气满,羸瘦着床骨立,往来寒热,腹中不调,或下痢呕逆咳嗽,骨肉销尽。

【用法用量】每服2丸,1日3次。不知加之,以知为度。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菜等。

【摘录】《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五膈丸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朱砂凉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朱砂凉膈丸。

【处方】黄连 山栀子各30克 人参 茯苓各15克 朱砂9克(别研)脑子1.5克(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服,一日三次。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川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天花粉 滑石 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三焦积热,肠胃燥结,热应睛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看了上文对朱砂凉膈丸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