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内消丸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莪术(炮)三棱(炮)各9克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牵牛(头末)250克 薄荷叶 皂角(不蛀者,水煮软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

【制法】上药除皂角、牵牛末外,均研为末,再入牵牛末和匀,用皂角膏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疮肿初生,及瘰疬结核,热毒郁滞。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连翘煎汤送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内消丸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内消丸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yS630.Com相关推荐

甘露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甘露内消丸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薄荷叶30克 川芎6克 桔梗(去芦头)9克 甘草3克 人参 诃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咽下,不拘时。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薄荷叶1两,川芎2钱,桔梗(去芦头)3钱,甘草1钱,人参半钱,诃子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不利,咽干痛,上焦壅滞,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引《应验方》

像甘露内消丸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茱萸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茱萸内消丸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茱萸内消丸,因为茱萸内消丸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川楝子(锉炒)90克 木香4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颓,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知道了茱萸内消丸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茱萸内消丸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不泻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不泻内消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橘皮96两,砂仁16两,厚朴(炙)32两,麦芽(炒)32两,山楂64两,三棱(炒)16两,神曲(炒)30两,莪术(炙)16两,枳壳(炒)64两,香附(炙)32两,木香8两,青皮(炒)16两,莱菔子(炒)6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导滞化积,宽胸消胀。主脾胃失和,消化不良,胸满胀饱,恶心嘈杂。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制香附2钱,白术2钱,枳实2钱,广皮2钱,神曲2钱,小山楂2钱,麦芽2钱,青皮2钱,制半夏2钱,砂仁1两,莱菔子1两,三棱1两,莪术1两。

【制法】各炒,为细末,水为丸,晒收。

【功能主治】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

【摘录】《王氏医存·附编》

上面已经详细为大家推荐了不泻内消丸,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养生方剂,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应该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身体需要。

加味茱萸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加味茱萸内消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吴茱萸(半酒半醋浸1宿,焙干)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山茱萸(去核)1两,马兰花(醋洗,焙)1两,川栋子(取肉)1两,官桂1两,玄胡索(略炒)1两,黑牵牛(炒,取头末)1两,橘红1两,青皮1两,海藻(洗去咸盐)1两,桃仁(浸,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粗)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面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为邪所侵,留伏作痛,阴(疒颓)偏大,或生湿疮,出脓水。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前温酒、盐汤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六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加味茱萸内消丸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金不换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金不换内消丸大家吃过吗?金不换内消丸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金不换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苍术半斤(制,去皮),枳壳1两半(麸炒),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醋煮)1两,蓬术(醋煮)1两,香附子(制)1两,大茴香(炒)1两,干漆(炒)1两,藿香(洗)1两,厚朴1两3钱,杏仁(去皮尖)1两3钱,砂仁1两3钱,猪牙皂角2两(去皮弦),黑牵牛2两,草果1两,百草霜1两(用乡村烧百草柴者佳)。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聚,气蛊,胸膈膨胀,肚腹满闷,心紧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或日中,不拘时候,好酒、茶清、盐汤任下1-2服,便觉腹中宽快,并无泄泻之患。

【注意】妊娠禁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三引《医林》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后,大家是否对金不换内消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实金不换内消丸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不适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询医生,问清楚后再食用。

家传茱萸内消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家传茱萸内消丸这种方剂。

【处方】吴茱萸(酒醋浸1宿,焙干)1两,山茱萸(蒸,去核)1两,马兰花(醋浸,焙)1两,川楝子(蒸,去皮核)1两,桂心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玄胡索(略炒)1两,橘红1两,青皮(去白)1两,海藻(洗去盐)1两,桃仁(炒,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刺)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寒湿所袭,留伏作痛,(疒颓)疝偏大。

【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四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家传茱萸内消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消浸酒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内消浸酒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内消浸酒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鲜仙人掌250g 羌活30g 炒杏仁30g 白酒1000ml

【炮制】将上述3味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瓶子内;倒入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热毒气,结成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10~15ml,将酒温热空腹服用,临睡前按上量再饮1次,以消为度。

【摘录】《普剂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内消浸酒这种方剂的介绍了,现代人在物质水平提高了之后就开始关注养生了,这对于我们大家的身体还是非常好的。关于养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内消瘰疬丸副作用


内消瘰疬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这个药物一般是在医生的嘱咐下使用。内消瘰疬丸有一定的清热消火作用,虽然这是纯中药制剂,但是长期服用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反应。内消瘰疬丸中主要是中药成分组成,但是这和人们的食用量也是有关系的。不要盲目食用。1.副作用内消瘰疬丸含有熟大黄、夏枯草、玄明粉等寒凉泄泻药,容易伤胃,也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朋友们一定要多加注意。服用一种药物有没有副作用,不仅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与患者的体质等各方面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同一种药物,每个人产生的副作用不一定的原因。药物一般会或多或少伴有一些副作用。内消瘰疬丸长期服用的话,是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及有一定副作用的。其次,一般只要服用完六至八盒一疗程巩固治疗效果就可以了。2.腹泻内消瘰疬丸也不例外,内消瘰疬丸含有熟大黄、夏枯草、玄明粉等寒凉泄泻药,容易伤胃,也可能引起腹泻。内消瘰疬丸一般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即可,当然,如果医生有特别的说明,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剂量。3.内消瘰疬丸成分其主要由白蔹、薄荷、大青盐、当归、地黄、甘草、哈壳、海藻、桔梗、连翘、熟大黄、天花粉、夏枯草、玄参、玄明粉、浙贝母、枳壳等等精制而成。有软坚散结的功效。

茱萸内消圆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方法,中药方剂就是一种,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茱萸内消圆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茱萸内消圆的知识吧!

【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炒)、山茱萸(去核),各二两;木香(不见火)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广刺,小肠气痛,奔豚倂癖,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痈肿,结硬牵急,重大滋长,瘙痒疼痛,时出黄水、疮疡,腰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难,累经治疗,不见减瘥,服之渐渐内消,不动大肠,亦不搜绞,补虚消疝,温养肾经。此药不热,无毒,若志心服饵,其效如神。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或盐汤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干)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两;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一两;川楝子(炒)三两,木香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俉,偏火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用法用量】温酒下三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茱萸内消圆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内消昆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内消昆布散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内消昆布散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昆布30克(洗去咸味)海藻30克(洗去咸味)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5克(微炒)连翘15克 防风15克(去芦头)玄参15克 何首乌30克 牵牛子15克(微炒)甘草15克(炙令微赤,锉)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皂荚子仁50枚(微炒令黄)牡荆子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毒、瘰疬、肿结。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煎葱汤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六

文章介绍的内消昆布散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内消昆布散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内补丸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内补丸吗?

【处方】黄连30克(去须,微炒)当归22.5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阿胶22.5克(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冷热气不和,腹痛,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

【处方】狼毒(湿纸裹煨)60克 天麻(酒漫,炙)45克 附子(炮裂,去皮、脐)60克 巴戟天(去心)45克 鹿茸(涂酥炙,去毛)60克 补骨脂(微炒)45克 石斛(去根)45克 干蝎(全者,炒)30克 萆薢45克 肉苁蓉(酒浸,去皮,炙)45克 蒺藜子(炒,去角)30克 天雄(炮裂,去皮、脐)30克 独活(去芦头)30克 干漆(熬烟出)30克 没药45克(研)桂(去粗皮)45克 腽肭脐120克(细锉,捣筛为末,用酒五升煎成膏)

【制法】上药除腽肭脐外,共为细末,和匀,用腽肭脐煎搜和为丸,或入少量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虚风,元气衰惫,膀胱冷痹,腰胯注痛,脚膝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虽然说内补丸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