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柴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柴陈汤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柴陈汤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小柴胡汤合二陈汤。

【功能主治】痰气胸胁不利及痰疟。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陈皮、茯苓、草果、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疾。外感内伤,郁聚成痰,热多,头痛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以上就是本文对柴陈汤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柴陈汤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ys630.COm精选阅读

柴陈煎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柴陈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柴胡6~9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茯苓6克 甘草3克 生姜3~7片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化痰止咳。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柴胡、苏叶、细辛、广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发热,多痰痞满。

【摘录】《医级》卷七

以上就是对柴陈煎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柴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只要一提到柴芩汤,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由几种中药材组成的,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几种吗?它们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柴胡4.8克 半夏(汤泡七次)2.1克 黄芩 人参 甘草各1.8克 白术 猪苓 茯苓各2.1克 泽泻4克 肉桂15克

【功能主治】解表和里,利水渗湿。主温病发热,泄泻,里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温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别名】柴苓汤、柴苓散、柴胡汤

【处方】柴胡1钱5分,黄芩1钱5分,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茯苓1钱5分,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痘疹,小便不利。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柴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柴苓散(《治疹全书》卷上)、柴胡汤(《不知医必要》卷三)。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八

以上就是关于柴芩汤的相关小常识,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小常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平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达到养生的效果了。

柴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柴朴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曲 白茯苓 藿香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主疟疾热多而脾气弱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克,煎至200毫升,发日五更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柴胡1钱,独活1钱,前胡1钱,黄芩1钱,苍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白茯苓1钱,藿香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疟热多而脾气怯。暑湿及食滞致疟。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5片,煎1钟,发日5更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柴胡、独活、前胡、黄芩、苍术、厚朴、半夏曲。

【功能主治】疟挟痰湿及食滞者。

【用法用量】

【摘录】《医碥》卷六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柴朴汤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柴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柴苓汤这种方剂。

【处方】白术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健脾利湿。主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炒),猪苓8分,泽泻8分,茯苓1钱半,白术1钱,官桂3分,半夏1钱,甘草2分。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发热泄泻,作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不拘时候服。

【摘录】《扶寿精方》

【别名】柴芩汤

【处方】小柴胡汤合四苓汤。

【功能主治】痘疮,风火相搏,喉中痰鸣,目睛上视,面赤引饮,喜居冷处;及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传化失常而致痘疮未出而泻利。

【用法用量】柴芩汤(《痘科金镜赋》卷六)。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处方】柴胡1钱6分,半夏(汤泡7次)7分,黄芩6分,人参6分,甘草6分,白术7分半,猪苓7分半,茯苓7分半,泽泻1钱2分半,桂5分。

【功能主治】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温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下利《汉方临床》(1987;9:66):本方治疗20例小儿下利,用药量为:未满7岁者每日3g,7岁以上者每日6g,乳儿每日0.18g,均分3次服用,使用时间为7-14日。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略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效果不明者1例。认为对容易陷于脱水状态的小儿下利,柴苓汤是一种有价值的药剂。②变形性膝关节症《汉方临床》(1987;34:66):用柴苓汤治疗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关节症,每日予柴苓汤9g,分3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3周,最长者4个月,膝关节浮肿减轻或消失者8例,有效率57%。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伤风伤暑疟。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3片,麦门冬20粒(去心),地骨皮少许,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二

【处方】半夏1钱,黄芩1钱,赤芍药1钱,人参3分,柴胡8分,泽泻8分,猪苓7分,羌活9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春初发头痛,怯寒潮热,是阳证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煎,半饥服。

【摘录】《穷乡便方》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白术、黄芩、茯苓、猪苓、泽泻、厚朴、甘草、人参、香薷(暑疟加)。

【功能主治】疟初发1-2日。

【用法用量】柴芩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一)。《医林绳墨大全》本方用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猪苓五分,泽泻五分,白茯苓八分,白术一钱五分,厚朴八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量用),香薷二钱(暑天用,余不用)。水二碗,煎一碗,服一二剂。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半夏、甘草、茯苓、猪苓。

【功能主治】寒湿伤于少阳,下利,时寒时热,六脉弦大。

【用法用量】《家秘》有干葛、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通过上面的关于柴苓汤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柴苓汤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柴平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柴平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柴平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柴平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银柴胡6克 黄芩4.5克 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 甘草1.5克 陈皮3.6克 苍术(泔浸)4.5克 厚朴(姜制)3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320毫升,来发先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

【处方】川柴胡3克 姜半夏4.5克 川朴6克 清炙草1.5克 炒黄芩3克 赤苓9克 制苍术3克 广橘皮4.5克 鲜生姜3克

【功能主治】和解燥湿。主湿疟。寒热往采,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别名】柴平饮、柴平煎

【处方】银柴胡2钱,黄芩1钱5分,人参(去芦)1钱,半夏(汤泡7次)1钱,甘草5分,陈皮1钱2分,苍术(泔浸)1钱半,厚朴(姜制)1钱。

【功能主治】痎疟,湿疟,食疟;春嗽。

【用法用量】柴平饮(《证治宝鉴》卷二)、柴平煎(《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

【各家论述】①《增补内经拾遗》引《宦邸便方》:方用小柴胡汤以散风寒,平胃散以消饮食,故曰柴平。②《医方考》: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平胃散以健脾制湿,二方合而为一,故名曰柴平。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宦邸便方》

【处方】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苍术、陈皮、厚朴、川芎、草果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及疟寒热交作,胸膈痞满,饮食不进,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看了上文对柴平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陈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陈橘皮汤,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4-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别名】陈橘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青木香1分,桔梗(炒)3分,芍药(锉,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气为寒邪所着,胸中痞塞,气血凝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或胸痹,心胸气急刺痛,不可俯仰,气促咳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陈橘汤(原书卷六十一)。原书卷六十七有“槟榔”。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人参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心腹胀满,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温3服,食前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皮3分,木香半两,升麻半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3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气壅,咳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陈橘皮(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生姜半分,小麦汁半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半(姜汁炙),粟米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虚热,干呕不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栝楼实1枚(去皮瓤,用子),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痹连心气闷,喉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盐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高良姜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不消化。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食前温服,至晚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陈橘皮(去白,炒)半两,白术(切,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黄耆半两,酸石榴皮(洗,切)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三剂。

【功能主治】调气益血。主产后恶血下多,气虚头目眩晕,沉沉默默,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剂用水5盏,加生姜5片,大枣5枚(擘),同煎至3盏,去滓稍热服,时服1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5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诃黎勒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獖猪胆汁少许,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腹胁胀满,不吐利,心胸闷乱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热暍垂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5-7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顿与之,以苏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陈橘皮汤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陈曲汤的功效与作用


陈曲汤,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陈曲汤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陈曲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陈曲(炒黄)半两,黄连(去须,炒)1两,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紫色)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白滞痢及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服,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陈曲(炒黄)、莱菔子(炒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滞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3-4沸,去滓,加麝香末少许,再煎1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陈曲汤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陈曲汤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陈曲汤来治疗一些疾病。

加减柴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加减柴芩汤。

【处方】柴胡8分,黄芩1钱,半夏1钱,青皮1钱,草果1钱,苍术5分,槟榔5分,川芎3分。

【功能主治】疟发3-4日。

【用法用量】水1碗,酒1碗,加生姜3片,葱白2根,煎1碗温服。微汗。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处方】柴胡8分,黄芩3钱,半夏(姜制)2钱,猪苓2钱,苍术1钱5分,青皮2钱,厚朴(姜炒)8分,槟榔1钱,草果1钱,乌梅2钱,甘草8分,泽泻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疟,寒热交作,阴阳不分,口干发渴,小便赤涩,或作吐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大家看过对加减柴芩汤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厚朴陈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下面来介绍一下厚朴陈橘皮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多)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炙,锉)1分,芎䓖1分,肉豆蔻(去壳)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防风(去叉)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羌活(去芦头)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飧泄,风邪干胃,食物不化,便利完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厚朴陈橘皮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柴芩双解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芩双解汤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到底柴芩双解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柴芩双解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柴胡1钱半,生葛根1钱,羌活8分,知母2钱,炙草6分,青子芩1钱半,生石膏4钱(研),防风1钱,猪苓1钱半,白蔻末6分(冲)。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调剂阴阳。主少阳相火,郁子腠理而不达,表邪未罢,里邪已盛,寒热,身疼无汗,口渴,恶热。

【各家论述】少阳相火,郁于腠理而不达,则作寒热,非柴胡不能达,亦非黄芩不能清,与少阳经气适然相应,故以为君;若表邪未罢,而兼寒水之气者,则发寒愈重,证必身疼无汗,故必臣以葛根、羌、防之辛甘气猛,助柴胡以升散阳气,使邪离于阴,而寒自已;里邪已盛,而兼燥金之气者,则发热亦甚,证必口渴恶热,亦必臣以知母、石膏之苦甘性寒,助黄芩引阴气下降,使邪离于阳,而热自已;佐以猪苓之淡渗,分离阴阳,不得交并;使以白蔻之开达气机,甘草之缓和诸药。而为和解表里之重剂,亦为调剂阴阳,善止寒热之良方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看了上面对柴芩双解汤的介绍我们知道,养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做的一件事情,养生对身体的帮助比较大,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二陈汤这种方剂。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拼音名】èr Chén Tāng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为粗散。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备注】本方是治疗湿痰的要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 (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半夏(炒,去脐)枳实(炒)酸枣仁(炒)陈皮各6克 茯苓15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主顽痰所致的惊悸。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竹茹,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别名】治中汤、补脾汤、正料治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腹胀满,呕逆不食,自利不渴,因伤宿食,或吐后噫败脾气。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脉尺寸俱沉细;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中寒,饮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则膨亨,胀满呕逆;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霍乱吐泻,泻血不止;脏寒冷气,腹痛肠鸣,下痢青黑;食积,心腹满痛;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腹满痞闷,兼食积者;冷食粘滞。

【用法用量】治中汤(原书同卷)、补脾汤(《本事》卷九)、正料治中汤(《直指》卷二十六)。

【临床应用】伤寒劳复《本事》: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本方,佐以小柴胡得解。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处方】半夏(汤洗7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气,健脾胃,消痰,进饮食。健脾燥湿,顺气和中化痰,安胃气,降逆气。主湿痰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食疟,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上中下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心痛,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妇人月水准信,因痰闭子宫而不受胎者。子眩。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二陈丸”(见《饲鹤亭集方》)。

【注意】热痰,燥痰,吐血,消渴,阴虚,血虚均忌用。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临床应用】1.气厥:倪维德治一妇病气厥,哭笑不常,人以为鬼祟所凭,倪诊脉俱沉,胃脘必有积,有所积必作疼,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此盖积痰类祟也。

【摘录】《局方》卷四(绍兴续添方)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干葛、青皮。

【功能主治】酒厥。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木通、山栀、麦门冬(去心)、车前子、黄柏(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咳喘,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玄参、升麻、桔梗、天花粉、牛蒡子(研)、连翘、当归、生地黄、赤芍药、黄连、白术、黄芩、青皮、紫苏梗、山栀仁。

【功能主治】弄舌喉风,哑不能言,舌出,常将手拿者。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滑泻不止,灸百会1穴,天枢2穴,中脘1穴,气海1穴。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半夏(姜炒)、茯苓(去皮)、甘草、加人参、白术、竹茹、砂仁、山栀(炒)、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火呕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清热二陈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苏子1钱半(焙,研)1钱,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杜仲(盐水炒)1钱,甘草3分(炙),前胡1钱,桔梗1钱,杏仁1钱(汤泡,去皮尖)。

【功能主治】伤寒夹痰,寒热往来,脉滑而喘逆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橘红5钱,半夏2钱,白芥子(炒)2钱(研),茯苓1钱,生甘草3分。

【功能主治】流注初起,皮色不异,唯肿唯疼,虽身体发热,内未作脓。

【用法用量】加阳和丸,同煎服。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制)1钱,陈皮1钱,瓜蒌仁1钱,枳实(麸炒)1钱,桔梗1钱,栀子1钱,半夏1钱,黄芩1钱,甘草3分,木香5分(研),辰砂(为末)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痫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服入竹沥、姜汁,磨木香,调辰砂末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茯苓、法夏、甘草、桔梗、黄芩(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痰涎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感风寒,加生姜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二陈汤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二陈汤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