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槿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槿花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槿花散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筋就窠子摘,以细篾串眼,在有风处吹千)

【功能主治】治脱肛痔病。

【用法用量】水煎数沸,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或木槿花为末涂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二九六补。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四

【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箸就窠子摘,以细竹篾串眼在风头令干)。

【功能主治】肠风痔漏。

【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煎沸数滚,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

【摘录】《百一》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九六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槿花散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槿花散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ys630.coM延伸阅读

黄槿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黄槿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英文名】Bark or flower of Linden Hibiscus

【别名】棡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海麻、海罗树、弓背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黄槿的叶、树皮或花。

【原形态】黄槿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m。胸径粗达60cm;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草质;叶柄长3-8cm;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cm,宽约12mm,先端圆,早落,被星状流柔毛;叶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cm,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cm;花梗长1-3cm,基部有1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cm,基部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cm,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往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雨果卵圆形,长约2cm,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生境分布】产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等地。多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大多破碎或皱缩,完整叶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cm,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叶下面密被星状柔毛,叶脉7-9条;叶柄长3-8cm,质脆,气微,味淡。花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全体被毛;花萼钟形,先端5裂,萼筒外有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花梗长1-3cm,花萼、苞片被绒毛;花冠钟形,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质轻脆。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疮疖肿痛;木薯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功效有退热、止吐、止咳功能。用于发烧咳嗽支气管炎:叶,外敷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黄槿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黄槿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槿皮酒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槿皮酒,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槿皮酒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槿皮酒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白槿皮 南星 槟榔各30克 生木鳖 樟脑各15克 斑蝥30个 蟾酥9克

【制法】上药各为粗末,共浸入滴花烧酒500克内,听用。

【功能主治】治癣症。由风邪温热浸袭皮肤,郁久化虫,瘙痒无休,如干癣、湿癣、风癣、顽癣、牛皮癣、松皮癣、刀癣之重者。

【用法用量】遇癣先用穿山甲刮破,以药酒搽之,一日一次,至愈乃止。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尝试服用槿皮酒,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除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槿皮酒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有效地增强身体某些方面的机能。

槿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槿皮膏这款方剂。

【处方】川槿皮2两,白及2两,百部5钱,大枫子7钱,槟榔4钱,草乌3钱,文蛤3钱,南星2钱,草果2个,蝉蜕1钱5分,轻粉3钱,硫黄2钱,雄黄5分,麝香5厘,枯白矾5分。

【制法】上轻粉以下5味各为极细末,川槿皮等7味用配醋4大碗,慢火熬至1碗,滤去滓,再用慢火熬成膏,入轻粉等5味搅匀,收贮瓷瓶。

【功能主治】风癣。由风冷湿邪客于肌肤,搏于血气所生,初如钱大,渐渐长开,或圆或斜,有匡栏,抓搔顽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以穿山甲爬破癣皮搽之。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槿皮膏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蔺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蔺花散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蔺花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马蔺花半两,川楝子半两,海柑子核(柑皮肉不中食,只核可用)半两,荔枝核半两,附子(炮,切片,羊肾1对,细切,同焙,不用肾)半两,沉香半两,木香1分,熏陆香1分,甘草1分,麝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元阳气弱,肾精不能制水,循运失时。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炒生姜、盐茴香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马蔺花子。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冻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煎汤淋洗。

【摘录】《普济方》卷四○七

上文介绍了蔺花散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蔺花散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凌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凌花散这种中药方剂。

【别名】凌霄花散

【处方】当归(酒浸)、凌霄花、刘寄奴、红花(酒浸,候煎药1-2沸即入)、官桂(去皮)、牡丹皮(洗)、川白芷、赤芍药、延胡索各等分。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行,发热腹胀。妇人腹满,身体疼痛,瘦淬食少,发热自汗。

【用法用量】凌霄花散(《济阴纲目》卷二)。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凌霄花破血降火;刘寄奴破血通经;当归养血,统营之运;赤芍破血,泻火之亢;延胡化血滞以通经脉,红花活血脉以浚血海;官桂温经通闭;丹皮凉血化血;白芷散阳明之邪以清冲任之脉也。为散以散之,温酒以行之,使瘀血顿化,则经气自调,而经血应时以下,何经闭发热之不瘳乎?

【摘录】《医方大成》卷九引《澹寮》

通过本文对凌花散的介绍,我们知道凌花散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凌花散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二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二花散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二花散的相关知识。

【处方】酸石榴花1分,黄蜀葵花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梅花1两(阴干),丝瓜5钱(阴干),桃花5钱(阴干),朱砂2钱(水飞过),甘草1钱(去皮,火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已出未出,不发不起,隐在皮肤之间,热症。

【用法用量】每服5分半,未痘时蜜水调下。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二花散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二花散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宝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宝花散这款方剂。

【别名】石二、十号节象方

【处方】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

【用法用量】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宝花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蝉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蝉花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蝉花散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蝉花散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去土)、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蕴热,风毒之气内搏,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昏暗视物不明,隐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茶清调服,或用荆芥汤入茶少许调服亦得,食后及临卧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蝉花(和壳)白僵蚕(直者,酒炒熟)甘草(炙)各7.5克 延胡索5.4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惊风,夜啼,咬牙,咳嗽,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一岁小儿每服0.25克;四至五岁,每服1.5克。食后蝉壳汤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 黄芩(去土)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肝经蕴热,风毒内侵,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茶清或荆芥汤入茶少许调服,食后及临卧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蛇退皮30克(烧存性,研末)蝉壳15克 青黛15克 细辛10.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夏月犬伤及诸般损伤,创口溃烂,孳生蛆虫,腐败臭恶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蝉蜕 菊花 蒺藜 蔓荆子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花翳白陷,凹入不平,羞明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蝉蜕 地骨皮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痘疮发热发痒,搔抓溃破。

【用法用量】每次2~3克,白酒送服,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蝉蜕、甘菊、谷精草、羌活、防风、白蒺藜(炒去刺)、草决明、蜜蒙花、荆芥穗、川芎、蔓荆子、木贼、甘草(炙)、黄芩、栀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经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赤痛及一切内外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茶清调下,若欲取速效,则即将此方煎服亦可。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一

【处方】蝉蜕、甘菊花、当归、生地黄、玄参、赤芍、羌活、连翘、柴胡、木贼、石决明(煅,童便淬)、草决明、白蒺藜(炒去刺)、蔓荆子、青葙子、荆芥、防风、薄荷、升麻、黄连、黄芩、栀子、黄柏、枳壳、龙胆草、谷精草、夏枯草、桔梗。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目疾发翳。

【用法用量】白水煎,食后服。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白茯苓3钱,玄胡索半两,茯神3钱,粉草2钱,蝉退20个(去足),蝉花2对,乌蛇肉(酒浸,去皮)1两,天麻1两,全蝎(炒)1两,白僵蚕1两(炒。以上捣罗为末。次用),朱砂半两(水飞),龙脑1钱。

【制法】上拌匀。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七

【处方】蝉花1两,粉花4两,白蒺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白膜遮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水调下。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处方】蝉壳(下半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夜啼不止,状如鬼祟。

【用法用量】初生小儿,每服1字,薄荷汤入酒少许调下。或者以上半截为末,依汤调下,啼复如初。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

【处方】羌活、独活、桑白皮、黄芩、谷精草、川芎、细辛、石膏、荆芥、蒺藜、蔓荆、车前子、牛蒡子、桂枝。

【功能主治】退五脏毒热。主五脏毒风所蕴,热极上冲,眼目突起,睛高外障。

【用法用量】白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蝉退1两,地骨皮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发热发痒抓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2-3匙,白酒调下,日2-3次。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蝉壳(洗,晒)、甘菊、川芎、防风、羌活、山栀子仁、白蒺藜(炒去刺)、草决明(炒)、荆芥穗、蔓荆子、谷精草(洗,晒)、密蒙花、木贼(去节,童尿浸,晒)、苍术(米泔浸,焙)、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眼、热眼,昏涩肿疼,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茶清任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白蒺藜、甘草、木贼、防风、山栀、草决明、青葙子、蝉退、川芎、荆芥、蔓荆子、蜜蒙花、菊花、草龙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热,毒气上攻,眼目赤肿,昏翳,多泪羞明,一切风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清或荆芥汤调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蝉花、白茯苓、人参、防风、白附子、甘草、山药、全蝎、天麻、朱砂、麝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风痰潮热,焦啼。

【用法用量】每服1字,金钱薄荷汤点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处方】蝉退、黄连(酒炒)、蜜蒙花、归梢、木通、川芎、防风、酒栀仁、柴胡梢、龙胆草、白豆蔻。

【功能主治】泻心肝之火。主痘疹,两眼红脉(??)缠,或目肿不开,多生眵泪。咽喉疮痛。

【用法用量】淡竹叶为引,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别名】蝉蜕散

【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热,风毒之气内搏,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昏暗,视物不明,眼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蝉蜕散(《杏苑》卷六)。

【摘录】《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处方】蝉花半两,柏子仁半两,郁李仁(去皮)半两,甘草(锉,炙)半两,大黄(炒,锉)半两,延胡索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蜜蒙花半两,石韦(去毛)半两,乌贼鱼骨(去甲)半两,草茶芽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米饮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灯花7个,朱砂5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夜啼不止。

【用法用量】用蝉蜕14个(去头足,用肚)煎汤,和服。即止。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蝉蜕(去土)半两,苍术2两半(米泔浸1宿,切,焙),荆芥穗1两半,甘草(炙)1两半,木贼(去节)1两半,密蒙花1两,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黄连(去须)1两,石决明(火煅)1两,草决明1两,黄芩1两,谷精草1两,仙灵脾1两,青葙子1两,薄荷叶(去土)1两,羌活(去芦头)1两,川芎1两,防风(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细辛(去叶土)半两,羯羊肝1具(切,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积风毒,上攻眼目,肿痛昏暗,或生翳膜,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用川椒汤调下,茶清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石决明2两,川芎、羌活、当归、茯苓、炙甘草、防风、赤芍药、蒺藜、蝉退、苍术、蛇退、谷精草、甘菊花、龙胆草。

【功能主治】目疾障翳。

【摘录】《明医指掌》卷八

通过本文对蝉花散的介绍,我们知道蝉花散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蝉花散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川槿皮锭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川槿皮锭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乌梅肉半斤(用羊蹄根汁浸1夜,次日重汤炖1炷香,又放饭锅上蒸软透,取出,捣如泥),番打麻(研细)1两,海螵蛸(研细)5钱。

【制法】上药捣匀,称过,每1两加白降丹8分,白砒7分,再捣匀;入白及细末1钱,又捣匀,做成2-3钱重的锭子,阴干收贮。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凡用,以羊蹄根同醋磨浓,搓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九引刘长随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川槿皮锭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蝉花无比散的功效与作用


蝉花无比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蝉花无比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蝉花无比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蛇蜕(微炙)一两,蝉蜕(去头.足.翅)二两,羌活、当归(洗.焙)、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捣研如粉)、川芎,各三两;防风(去叉枝)、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四两;芍药(赤者)十三两,蒺藜(炒.去刺)半斤,苍术(浸.去皮.炒)十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远年近日一切风眼,气眼攻注,眼目昏暗,睑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侵睛遮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连眶赤烂,及小儿疮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涩隐痛,并皆治之。常服祛风、退翳、明目。

【用法用量】每三钱,食后,米泔调服,茶清亦得。

【注意】忌食发风毒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蛇蜕(微炙)30克 蝉蜕(去头、足、翅)60克 羌活 当归(洗,焙)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捣研如粉)川芎各90克 防风(去叉枝)茯苓(去皮)甘草(炙)各120克 芍药(赤者)390克 蒺藜(炒,去刺)250克 苍术(浸,去皮,炒)6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风气攻注,眼目昏暗,险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眼眶赤烂;并治小儿疮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涩隐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米泔或茶清调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苍术(童便浸1夜,切,晒)1两,白芍药1两,白蒺藜8钱,茯苓4钱,蛇退(皂角水浸,焙)1钱,荆芥1钱,细辛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偏风牵引,风起㖞偏,双目㖞斜,频泪无翳,不痒不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清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别名】蝉蜕无比散

【处方】蛇蜕(微炙)1两,蝉蜕(去头足翅)2两,羌活3两,当归(洗,焙)3两,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捣研如粉)3两,川芎3两,防风(去叉枝)4两,茯苓(去皮)4两,甘草(炙)4两,芍药(赤者)13两,蒺藜(炒去刺)半斤,苍术(浸,去皮,炒)1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祛风,退翳明目。主远年近日一切风眼、气眼攻注,眼目昏暗,睑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侵睛遮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连眶赤烂;及小儿疮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涩隐痛。

【用法用量】蝉蜕无比散(《异授眼科》)。

【注意】忌食发风毒等物。

【摘录】《局方》卷七(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石决明(用东流水入盐煮一伏时,捣研如粉)3两,当归3两,防风3两,羌活3两,蝉壳(洗,晒)2两,甘草(炙)2两,蛇皮(皂角水洗,新瓦焙)1两,荆芥1两,细辛1两,茯苓4两,蒺藜(炒去刺)8两,芍药10两,苍术(童便浸2宿,去皮,切,晒)10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眼、气眼,昏、泪、痒、翳膜,或头风牵引,眼小胞烂。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茶清任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蝉蜕2两,羌活1两,川芎1两5钱,石决明1两5钱,防风1两5钱,茯苓1两5钱,赤芍1两5钱,白蒺藜8两,炙甘草3两,当归3两,苍术(米泔浸)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开水服。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蝉花无比散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凌霄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下面来看一下凌霄花散。

【处方】凌霄花15克 当归30克(锉,微炒)木香30克 没药30克 桂心15克 赤芍药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散寒。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小腹疠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处方】凌霄花7.5克 硇砂 桃仁(另研)玄胡索 红花 当归 宫桂(去皮)各3克 红娘子11个 血竭 紫河车 赤芍药 山栀子仁 没药 地骨皮 五加皮 牡丹皮 甘草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瘀消症。治瘀血内结,血瘕血块;及产后恶露不尽,儿枕疼痛,瘀血积聚,渐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服。

【注意】方中红娘子、硇砂有一定的毒性与刺激性,故对素有胃痛者宜禁用。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于瘀血内结而成。方中凌霄花善行血分,散瘀消症,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药活血化瘀;硇砂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红娘子通瘀破结,《本草衍义》称其“行瘀血月闭”,玄胡索、没药、血竭行气活血,并能定痛,官桂、五加皮温通血脉,散寒行瘀;紫河车养营血,益精气;地骨皮、丹皮、山栀退伏热,除骨蒸;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配合成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既能治标,亦兼顾本。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凌霄花 黄连 白矾各7.5克 雄黄 天南星 羊蹄根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治风湿兼热,致生诸癣,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汁调药,抓破患处,以药涂之。如癣不痒,只用清油调药,立效。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凌霄花1分,白矾1分(别研),雄黄半钱(别研),天南星半两,黄连(去须)2钱,羊蹄根(焙干)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湿挟热,皮肤生癣,久不愈。

【用法用量】抓破,用生姜汁调药擦之;如癣不痒,只用油调擦。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凌霄花、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酒皶鼻。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汤调下,每日2次。

【临床应用】酒皶鼻;临川曾景仁尝苦此疾,一日得此方于都下一异人,不三次遂去根本。

【摘录】《百一》卷九,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处方】凌霄花1分,牡丹皮2两,山栀子仁2两,赤芍药2两,紫河车2两,血竭2两,没药2两,硇砂2两,地骨皮2两,五加皮2两,甘草2两,红娘子11个,桃仁1两,红花1两,桂心1两,延胡索1两,当归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瘕、血决及产后秽露不尽,儿枕急痛,积聚疼痛,渐成劳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

【处方】凌霄花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香1两,没药1两,桂心半两,赤芍药。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小腹(疒丂)刺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赤芍药用量原缺。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凌霄花散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凌霄花散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百花散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百花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川乌5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腿肚血风臁疮,小儿蝼蛄疮,或耳底出脓,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凡一切疮毒,以麻油调涂,湿者干掺;耳中出水,吹入。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别名】葵花散、五金膏

【处方】黄蜀葵花7枚(干者),黄柏半两(厚者,去粗皮),黄连(去须)2钱,山栀子3枚(去壳),郁金1枚。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及诸恶疮。

【用法用量】葵花散(《得效》卷十九)、五金膏(《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班经后录》)。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白花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北大本)卷十二

【处方】百花巢(烧烟尽为度)2两,蛇床子(炒令焦黄)2两,零陵香1两,藿香叶1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补元阳,通血脉。主

【用法用量】每用药2大匙,水3碗,煎3-5沸,临卧乘热淋洗。

【注意】避风寒。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黄柏、桑白皮(用蜜涂,慢火炙黄色为度)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产中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水1盏,入糯米20粒,同煎至6分,以款冬花烧灰6钱,搅在药内同调,温服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上文主要介绍了百花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