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半夏竹茹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姜半夏12克,姜竹茹12克,旋复花12克,代赭石30克,广木香9克,公丁香6克,沉香曲9克,豆蔻9克,川楝子9克,川朴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急性子15克,蜣螂12克,当归12克,仙鹤草30克。
【功能主治】补益阴血,降逆和胃。主胃阴不足,胃气上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
【处方】半夏??钱,竹茹??钱,茯苓??钱,伏龙肝??钱。
【功能主治】产后呕吐。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1盏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半夏竹茹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说到黄连竹茹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黄连1钱(姜汁炒),山栀1钱(炒黑),竹茹1钱,人参5分,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白芍(炒)、麦门冬(去心),甘草3分,炒米1撮。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热,烦渴呕吐。
【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黄连1钱,竹茹1钱,麦门冬1钱(去心),山栀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砂仁5分,沉香5分,木香5分,茴香5分,苏子8分,甘草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中痰火发呃。
【用法用量】加姜1片,乌梅1个,水煎,磨沉香、木香调服。
【摘录】《回春》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对黄连竹茹汤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黄连竹茹汤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你知道半夏橘皮汤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半夏橘皮汤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
【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
【各家论述】方中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胃气;干姜、茯苓温胃散水;半夏、橘皮涤痰降气,故水虚相搏,痰饮塞胃,皆能已之。
【摘录】《医寄伏阴论》卷上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黄芩、半夏、厚朴、藿香叶、葛根、橘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1碗,煎7分,去滓,加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伤寒》卷二
【处方】半夏(炮如法)1两,陈皮(汤浸洗去瓤)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茯苓1两,黄芩(去其腐心)1两,葛根半两,厚朴(去皮)1分。
【制法】上锉,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杂病,呕哕,风眩,痰逆咳喘,头痛,并风热反胃吐食诸证。
【用法用量】用水3盏,生姜1分(切),煎至1盏半,绞取汁,分作4份,食后温服。
【摘录】《直格》卷下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痞满,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去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半夏(汤洗10遍,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别研)1两,麻黄(去根节)1两1分,赤茯芩(去黑皮)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生姜(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半夏橘皮汤,我们知道半夏橘皮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半夏橘皮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黄连橘皮汤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黄连12克(去毛)橘皮6克 杏仁6克(去皮、尖)枳实3克(炙)麻黄6克(去节)葛根6克 厚朴2克(炙)甘草3克(炙)
【制法】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清热化斑,理气和中,治温毒发斑,胸闷呕吐,目赤口疮,下部亦生疮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
【处方】黄连4两(去毛),橘皮2两,杏仁2两(去尖皮),枳实1两(炙),麻黄2两(去节),葛根2两,厚朴1两(炙),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文,咳而心闷,呕吐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已自得下痢。温毒发斑,麻证,泄泻并去血。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令尽,且消息下当先止。
【摘录】《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连4钱,橘皮2钱,杏仁2钱(去皮尖),枳实2钱,麻黄2钱(去节,汤泡),葛根2钱。
【功能主治】湿毒发斑。
【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温服。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黄连橘皮汤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黄连橘皮汤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我们都知道橘皮半夏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橘皮半夏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
【炮制】上二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煮)各210克
【制法】上二药,锉为粗敌。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岖逆恶心,涎唾粘稠;或积气痰痞,饮食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或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脘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或痰涎壅嗽,久而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10片,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剂药滓并作一剂,再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陈皮(去白)7两,半夏(煮)7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10片,水2盏,煎至1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2服滓并作1服,再煎服。
【摘录】《局方》卷四(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陈橘皮6两(去瓤),白术3两(去芦头),白茯苓3两,人参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当归1两(去芦头),半夏3两(汤洗7次,锉如米),甘草3分(炙)。
【功能主治】中暑、伏暑及痰在胸膈。
【用法用量】上除半夏外,(口父)咀,同拌匀。每服3大钱,加生姜6片,大枣2枚,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卫生家宝》
【处方】陈皮(去白)3两,半夏(制)1两,枳壳(炒,去瓤)1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桂半两。
【功能主治】胃中寒痛,脉缓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7片,水煎,食前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在了解了橘皮半夏汤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