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橘皮煎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 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陈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别名】橘皮丸
【处方】青橘皮2两(麸炒黄,捣罗为末,醋1盏半,于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成膏),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藿香(去茎)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萆薢半两,干姜(炮)半两,半夏1分(汤洗10遍,焙)。
【制法】上为末,入橘皮煎内捣200-3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劳,心腹积气,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橘皮丸(《普济方》卷二三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橘皮煎丸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陈橘皮散吗?
【处方】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7.5克(去芦头)贝母15克(煨微黄)鸡苏7.5克 杏仁7.5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人参7.5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灯心10茎,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胡椒半两,肉豆蔻1两(去壳),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槟榔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哕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粟米半分(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2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膈气,脾气弱,呕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大腹皮半两(锉),芎䓖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或胁肋间痛,腰腿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高良姜半两,桂心3分,白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心腹痞满,下之后心腹转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白茯苓一两。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前胡3分(去芦头),木香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胡椒半两,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高良姜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1两(煨,用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心腹胀满,大肠不调,少思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2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槟榔3分,桂心半两,芎䓖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两胁胀满,心腹壅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炮裂,锉)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赤茯苓1两,桔梗(去芦头)1两,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已汗下后,脾胃气虚,心下痞满,腹中雷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分(去芦头),贝母半两(煨微黄),鸡苏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加灯心10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呕逆,腹鸣下痢,心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雄鼠粪2-7枚,白术1两,豉1合,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愈后,起早及食多劳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桔梗1两(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百合3分,羚羊角屑1两半,马蔺子1两(微炒),紫菀1两(去苗土),射干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膈气,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脔在咽中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葛根2两,芦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炙)。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如痹,咽喉中涩,唾沫。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1分,桑根白皮(锉)1分,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咽中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3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1两,大腹皮1两(锉),泽泻3分,泽漆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攻四肢,肿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分(锉),白茯苓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半分(炙微赤,锉),槟榔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心腹胀闷,亦治呕逆恶心,背寒脚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3分,牵牛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胸中满闷,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葛根(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牵牛子1两(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羌活半两,乌臼皮半两(锉),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皮肤肿满,三焦壅闭,上喘咳嗽,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浓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别名】陈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前胡1分(去芦头),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痰壅结实,时欲呕吐。
【用法用量】陈橘皮汤(《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3分,白茯苓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羸少气,呕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别名】陈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汉防己半两,赤茯苓3分,槟榔3分,木通3分(锉),紫苏茎叶1两,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内诸气,胀满喘促。
【用法用量】陈橘皮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中槟榔用量原缺,据《圣济总录》补。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2-3月恶阻病,呕吐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上面已经详细为大家推荐了陈橘皮散,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养生方剂,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应该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身体需要。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加减大橘皮煎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鹿茸(爁去毛,酥炙)2两,茯神(去木)2两,菟丝子(淘净,酒浸,研成饼)2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山茱萸(去枝核),沉香(不见火),巴戟(去心),丁香(不见火),人参(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阳起石(别研)半两,橘红3两,川厚朴1两半(去皮,姜制炙),干姜(炮,洗)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牛膝(去芦,酒浸)1两,川杜仲(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茴香(淘去沙,炒)1两,补骨脂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壮脾经,补益下元,健美饮食,安神定志,兼能升降心肾,既济水火。久服无病,行履如飞,不僣不躁。主
【用法用量】本方自山茱萸以下至当归六味用量原缺。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加减大橘皮煎丸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加减大橘皮煎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陈橘皮汤,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4-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别名】陈橘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青木香1分,桔梗(炒)3分,芍药(锉,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气为寒邪所着,胸中痞塞,气血凝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或胸痹,心胸气急刺痛,不可俯仰,气促咳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陈橘汤(原书卷六十一)。原书卷六十七有“槟榔”。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人参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心腹胀满,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温3服,食前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皮3分,木香半两,升麻半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3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气壅,咳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陈橘皮(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生姜半分,小麦汁半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半(姜汁炙),粟米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虚热,干呕不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栝楼实1枚(去皮瓤,用子),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痹连心气闷,喉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盐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高良姜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不消化。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食前温服,至晚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陈橘皮(去白,炒)半两,白术(切,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黄耆半两,酸石榴皮(洗,切)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三剂。
【功能主治】调气益血。主产后恶血下多,气虚头目眩晕,沉沉默默,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剂用水5盏,加生姜5片,大枣5枚(擘),同煎至3盏,去滓稍热服,时服1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5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诃黎勒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獖猪胆汁少许,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腹胁胀满,不吐利,心胸闷乱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热暍垂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5-7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顿与之,以苏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陈橘皮汤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陈橘皮饮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2两,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甘草(炙)2两,缩砂仁2两,白芷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冷干呕,手足厥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看完上面的对于陈橘皮饮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