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合掌丸的功效与作用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掌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合掌丸,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大风子49粒,水银2钱(制),雄黄5分,海螵蛸5分,枯矾3钱,番木鳖3钱,川椒3钱。

【制法】上为末,用油胡桃肉为丸。

【功能主治】沙疮,疥疮。

【摘录】《冯氏锦囊·杂证》卷十九

【处方】大风子肉6钱,油核桃肉6钱,水银4钱,天麻子肉20粒,番打麻末1钱,樟脑6钱,枯矾1钱,细茶(末)2钱,麝香1分,苦实(生用)4个(研末)。

【制法】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搽如常法。如疥多,取1-2丸入滚水内化开,用绢帛蘸洗2-3次。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大风子49粒(去壳),樟冰3钱,花椒3钱,槟榔3钱,枯矾2钱,雄黄2钱,水银1钱。

【制法】先将枫子、水银同研至不见星,再研油核桃数枚令烂,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解毒杀菌。主疥癞。

【用法用量】日则手搓鼻闻,并擦患处,夜则合于掌中而睡。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别名】合手香、合掌散

【处方】大风子(去皮)14两,红矾5分,胡桃(去皮)3个,硫黄1钱,红枣(去皮核)7个,水银(制)1钱。

【制法】共捣一处,兑猪油为丸,2钱重。瓷坛存贮。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主湿毒疥疮,遍体蔓延,瘙痒流水,烦扰难寐。

【用法用量】合手香、合掌散。

【注意】切勿触摸肾囊及目内,否则必致肿胀。临睡时,两手应着手套为宜。此药有大毒,不可入口。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

上文是关于合掌丸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参考的价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药,这才是保证生命健康的标准。

扩展阅读

合掌草的功效与作用


合掌草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合掌草的几个方面。

【别名】合叶(《红河中草药》),午时合、对时接骨草(《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 侧生花远志 的 全草 。夏、秋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茎直立,高30~50厘米,分枝多,幼枝被白色长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长1.5~2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浑圆或微凹,基部浅心形,全缘,两面被白毛,以叶脉及叶缘为多,仅中脉于叶背明显隆起;几无柄。花2~4朵侧生在叶腋上约1厘米处,被对生叶片覆盖,左右对称,绿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疏林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红河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①《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

【附方】①治喉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合掌草三钱,煎服。

【摘录】《*辞典》

合掌草是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药材,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见合掌草其确实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合掌消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但我们在食用前还是要进行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合掌消这个药材的一些常识。

【别名】土胆草(《中医药实验研究》),合掌草、神仙对坐草(《湖南药物志》),硬皮草、合同硝(《江西草药》)。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 合掌消 的 根 或 全草 。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厘米,光滑无毛,茎、叶呈绿白色。叶对生,无柄;倒卵状长圆形,长3~6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稍狭,两侧略下延,呈短耳状而抱茎;背面脉纹明显。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冠辐状,5裂,内面有毛;副冠5,具肉质小片,短于花药;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相连呈筒状;雌蕊由2心皮组成。蓇葖果圆柱状狭披针形,长约6厘米,基部狭而上部渐尖。花期8~9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或荒地。分布江苏、河北、山东、江西、湖南等地。

【性味】《湖南药物志》:"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湿,消肿解毒。治急性胃肠炎,急性肝炎,风湿痛,偏头痛,便血,痈肿,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与鸡蛋、瘦猪肉蒸食。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急性肠胃炎:鲜合掌消根五钱至一两。捣烂,加冷开水一碗擂汁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合掌消,江西山坡有之。独茎脆嫩如景天。叶本方末尖,有疏纹,面绿,背青白,附茎攒生,四面对抱,有如合掌,故名。秋时梢头发细枝,开小紫花,五瓣,绿心,子繁如罂粟米粒。根有白汁,气臭。

以上就是对中药合掌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食用,一段时间后相信会有所改善,确实是一个不错之选。

合掌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合掌散。

【处方】硫黄30克 铁锈3克 红砒1.8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以葱汁调和,涂入大碗内,以碗覆于瓦上,燃艾熏药;熏干后敲药碗声与空碗无异为度;将药刮下,再研极细。

【功能主治】治遍身癞疥疮毒,阴囊瘙痒。

【用法用量】用时取香油和药粉,于两手掌内搓摩发热后擦患处,早、晚各一次。

【摘录】《外科全生集》

【处方】羌活2钱,独活2钱,硫黄2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用麻油脚敷涂手心中,搽热嗅了,却搽在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仁存方》

【处方】吴萸2钱,升底3钱,朝脑1钱,西丁3钱,铜绿1钱5分,白胡椒2钱5分,扫盆1钱。

【制法】上为细末,麻油调匀。

【功能主治】疥疮,脓窠。

【用法用量】每浴后,挑药少许于手心,以两手对擦至热;再以手心摩擦患上,隔3日1次。约3-4次全好。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处方】樟脑2钱,水银1钱,蛇床1钱,白芷1钱,花椒1钱,白矾5分,大风子1钱。

【制法】上为细末,油核桃肉为丸。

【功能主治】干疥诸疮,黄泡、坐板等疮。

【用法用量】置手掌磨擦嗅之。

【摘录】《外科百效》卷五引如虚方

【处方】(艹闾)茹2两,蛇床子2两,苦参2钱,生硫黄1钱,雄黄1钱,轻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香油调于手心,擦之知热,鼻嗅之;次将两手交互合于大腿上安眠。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处方】马兜铃子1两(半生半熟,为末),白矾2钱半,硫黄3钱(2味别研)。

【功能主治】诸般疥癞疮。

【用法用量】用清油调匀,涂掌上,搓热呵之,以鼻嗅噏其气。

【摘录】《急救仙方》卷五

【处方】槟榔、硫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脏生疮。

【用法用量】临睡,用香油调掌心上,鼻嗅之;却以药抱外肾睡。2-3日用之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槟榔4个,全蝎2个,白芷4块,草乌(大者)2个,地龙4钱,青葙子1合,海桐皮1钱,枯白矾指大2块,硫黄指大2块,麝香1字。

【制法】上为末,和匀,香油调开。

【功能主治】肾瘀气毒,两腿入骨痒痛,两膀内疥疮,两手脓疮下,指缝露白,每日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临睡时,先于两手心上涂药搽热,用鼻嗅得心中觉有硫黄气,似此依前3次毕,第4次需时要多,然后以原涂药之两手心,合着捧外肾睡,不可放开,睡熟为度。重者不过3-5度即愈,更再不发。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简易方》

以上就是利用合掌散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合掌散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丸是什么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2、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3、乌梅丸的配方组成

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严格的用量标准,乌梅丸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乌梅丸,而不能超量服用,以免使得疗效适得其反。那么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样?注意事项有哪些?

乌梅丸为黑色的大蜜丸(水蜜丸);味微甜、苦、酸。乌梅丸具有良好的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用于治疗其适应症时的疗效不错,不过乌梅丸也只有在治疗其适应症时才会发挥它的疗效,因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大家只有在症状符合乌梅丸的适应症时,才可以在医生同意用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为口服用药,每次2丸,每日2-3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才是最安全的。

而服用乌梅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

乌梅丸能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等症,效果显着,然而不是人人都适宜服用乌梅丸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呢?

新生儿忌吃乌梅丸,儿童少吃乌梅丸。乌梅丸的配方组成中有一味细辛,细辛有小毒,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再者,小孩子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食多了很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孕妇不宜吃乌梅丸。孕妇在怀孕期间吃药总是不好的,药物可以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乌梅丸中含有的细辛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正常患者服用乌梅丸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更何况是孕妇,孕妇就更应该禁止吃乌梅丸。

肾脏病患者不宜吃乌梅丸。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乌梅丸本身就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若是肾脏有问题,还去吃乌梅丸,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初患泻痢的人不宜吃乌梅丸。只有长期的久泻久痢泄泻和痢疾才是乌梅丸的用武之地。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消渴丸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而服用消渴丸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治疗消渴症或者是身体经常乏力,腰痛等症状,对身体的健康非常好,而服用消渴丸也需要多注意一些事项,可能会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等。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适用病症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同为佐药。本方中西合用,共奏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

不良反应

文献报道主要为:

1、低血糖反应,其诱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或药物剂量过大,以及合用一些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药物(见【注意事项】),发生低血糖反应后,进食、饮 糖水通常均可缓解。在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若剂量偏大(对成年患者的一般剂量对年老、体弱者即可能过量),则可引起严重低血糖。

2、偶见药疹。

3、偶见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罕见脱发。

药品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I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服用量应根据病情从每次5丸起逐渐递增。每次服用量不超过10丸,每日不超过30丸;至疗效满意时,可逐渐减少每次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至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每日服用2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2、年龄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对此类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其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 (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3、本品不宜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

4、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