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黑龙丹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黑龙丹。
【别名】琥珀黑龙丹、黑龙丸、神应黑龙丸
【处方】当归1两,五灵脂1两,川芎1两,高良姜1两,干地黄(生者)1两(上锉细,入一椽头沙盒内,赤石脂泥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炭火10斤煅通红,去火候冷,开取盒子,看成黑糟,乃取出细研,入后药),百草霜(别研)5两,硫黄1钱半,乳香1钱半,花乳石1钱,琥珀1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醋煮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一切血疾垂死者。淋露不快,儿枕不散,积瘕坚聚,按之攫手,疼痛攻心,困顿垂死者;产后难生,或胎衣不下;产后血晕,不省人事,状如中风;血崩恶露不止,腹中血刺疼痛,血滞浮肿,血入心经,语言颠倒,如见鬼神,身热头痛,或类疟状,胎前、产后一切危急垂死。
【用法用量】琥珀黑龙丹(《局方》卷九吴直阁增诸家名方)、黑龙丸(《医学纲目》卷三十五)、神应黑龙丸(《同寿录》卷三)。
【临床应用】产后头痛:仲氏嫂金华君,在秦产七日而不食,始言头痛,头痛而心痛作,既而目睛痛如割,如是者更作更止,相去才瞬息间。每头痛甚欲取大石压,食久渐定;心痛作则以十指抓壁,血流掌;痛定,目复痛,又以两手自剜取之,如是者十日不己。国医二三辈、郡官中有善医者亦数人,相顾无以为计。余度疾势危矣,非神丹不可愈。黄昏进黑龙丹半粒,疾少间;中夜再服药下,瞑目寝如平昔;平旦一行三升许,如蝗虫子,三疾减半,巳刻又行如前,则顿愈矣。遣荆钗辈视之,奄殆无气,午后体方凉、气方属,乃微言索饮,自此遂平复。
【摘录】《三因》卷十八
【别名】收胬散、收胬黑龙丹
【处方】大熟地(切片,烘干,炒枯)1两,乌梅肉(炒炭)3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怪毒,或生于横肉筋窠之间,因挤脓用力太过,损伤气脉,以致胬肉突出,如梅如栗,翻花红赤,久不缩入。
【用法用量】收胬散(原书同卷)、收胬黑龙丹(《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摘录】《集验良方》卷一
【处方】珍珠1钱,蜜蜡2钱,沉香3钱,白丑4两,黑丑4两(2味俱各半生半炒,各研细,取第一次细末各2两,余不用),槟榔(取第一次细末)1两,茵陈5两(将叶研细末5钱,余留后熬膏用),三棱1两(去皮毛,醋浸1宿,锉,炒,研末,取5钱),莪术1两(制同上,亦取末5钱)。
【制法】上药各照分称过,不可多少,共为末,将剩下茵陈,用水3碗半煎2碗,以好纸滤过滓,再煎成膏,量调前药,临调加醋1小杯为丸,如梧桐子大,合药须用辰戍丑未日,瘵病端午日更妙,如合好,即用炭火烘干。
【功能主治】消积、消气、消虫、消块;宣导四时蕴积,春宣积滞,不生疮毒;夏宣暑热,不生热病;秋宣痰饮,不生瘴疟;冬宣风寒,不生春温。主五劳七伤,山岚瘴气,水肿腹痛,脾胃心肺诸疾,齁(鼻合)咳嗽,痰涎壅滞,酒食气积、气块,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呕逆恶心,肠风痔漏,脏毒疟痢,积热上攻,头目疮癞肿痛,下部淋沥;及妇人血瘕气蛊,寒热往来,肌体瘦弱,面色萎黄,月水不调,赤白带下,肚生血鳖、血鼠,传尸穿心,诸般皮里膜外之症,鬼胎,产后诸疾;小儿五疳虫积,误吞铜铁,并食恶毒等物。
【用法用量】每服5钱或3钱,于五更鸡鸣时,用好茶1钱5分,滚水冲之,候茶冷,分药作5口送下。至药力行动时,用马桶盛粪1-2次,是粪未见病源,看第3-4次下来,即是病源,或虫、或是鱼冻、或作五色等积。若病源浅,1服见效;深者2-3服,病根尽除矣。此药泻几次,不用解补自止,不伤元气。
【注意】服药之日,终日不可进饮食,亦不得饮米汤等物,务要饿一周时,至次日黎明,方可进稀粥一碗,午间吃饭一碗。只可吃素,忌荤腥、油腻并烟三日方好。孕妇忌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石硫黄(别研)半两,雄黄(别研)半两,丹砂(别研)半两,曾青(别研)半两,白石英(别研)半两,紫石英(别研)半两,水银半两(将丹砂、硫黄、雄黄末点醋,与水银同研,令水银星尽),金薄30片(与前7味同研匀),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入细桑枝3-2寸,同熬为汁,冷用)半两,马牙消(熬干用)半两,白矾(烧令汁尽)半两,铅丹半两,胡粉(自玄精石以下至此同研)半两(以上14味入药瓶内,依后法烧),天南星(酒煮,切,炒)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白附子(酒炙,切,炒)半两,白僵蚕(炒)半两,蝎梢(炒)半两,天竺黄(别研)半两,天麻(酒煮,切,焙)半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半两,鹿胎半两,虎骨(酥炙)半两,败龟(醋炙)半两,蝉蜕(微炙)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木香半两,曲(碎,炒)半两,麦糵(炒)半两,轻粉半两,麝香(研)半两。
【制法】上药除天南星以下19味为末外,前硫黄以下14味,用烧药瓷罐子1枚,六一泥固济火干,以先研玄精石至胡粉六味末,平分一半,布在罐子内,次入硫黄至金薄8味在中,又尽玄精石等末在上,别入金薄20片,药上盖定后,以六一泥固济,留半寸许,不要泥合缝,就净室中掘地坑,面广2尺2寸,深如药罐子2寸,又于炉中心掘一孔,入一大罐满着水,坐药罐在上,不得令水蘸湿,用火1斤,去罐五寸垂胎养三复时毕,出药罐方始泥合缝,又加火至3斤,仍旧去罐远近,亦三复时,至满日平明,用火5斤,簇药罐子,烧令通赤,一食顷便去火,用灰培罐子上,次用湿土罨盖令实,至来日平明,取出药细研,用重熟帛带湿包裹药,置于净新湿土内,培罨三复时,每日夜3次细洒水于土上,常以大盆合盖,俟出火毒日足,别密缝一夹绢袋,贮药于银石器中,用水2斗,甘草1斤(捣为末),上垂药袋,不得到底,煮一复时,取出焙干,再研如粉,与后19味草药末同研匀,用蒸枣肉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大风癞。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苦参、黄连浸酒3合磨下。治一切毒风,豆淋酒送下半丸,白日2次、夜晚1次,其煮药甘草水,有疮痍、疥癣、风热毒聚,淋洗即愈;一应瘫痪、角弓反张、身有(疒帬)痹、急风、浑身瘙痒、走注疼痛、破伤等风,服讫盖覆出汗;遍身(疒帬)肿不散,桦皮灰酒;惊痫,煎金银汤;肠风泻血,煎荆芥汤;小儿天钓,煎薄荷汤,酒相解磨1丸,分5服;小儿夜啼、惊悸,研丹砂水磨1丸,分8服,仍入半丸入绯袋系臂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白面7两,金丝矾7两,辰砂3钱,珠子3钱(不经油者),粉霜3钱。
【制法】上药入鲫鱼腹中,桑柴火烧鱼焦黑,与药同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经验秘方》
【处方】朱砂1两,硫黄1两,水银1两(与硫黄结为砂子),雄黄1两,硇砂半两,紫石英半两,金箔300片,银箔300片,曾青1两(上药都研入一告车瓶子内,令实;上以定粉1两半,细研,入瓶子内,盖煎药上;更用黄丹1两半,又入瓶子内,盖之;上以古字钱1文,又盖瓶子口,后掘地作十字坑子,坐瓶子在中心,四面去瓶子4-5寸以来,着火2斤,不住火养,2日后,盖药为汁,住火停冷,打破瓶子,取药细研),自然铜1两(细研),古字钱21文,硫黄半两(细研)(上药与钱,一重重间布药末,入盒子内,以盐泥固济,初以文火,后以武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细研,入前药内相和),麻黄5斤(去根节),白花蛇大者1条(锉。上2味用水一硕,慢火煮蛇并麻黄,至2斗以来,有沫用匙旋去之,用夹绢滤去滓,别入银器中,又熬成膏),藿香3分,白附子3分(炮裂),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人参3分(去芦头),干蝎3分(微炒),天麻3分,天南星3分(炮裂),虎胫骨3分(涂酥炙令黄),败龟3分(涂酥炙令黄),木香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白僵蚕3分(微炒),防风3分(去芦头),牛黄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龙脑半两(细研),酸枣仁半两(微炒),琥珀1两(细研),腻粉1两。
【制法】上为末,与金石药更同研令匀,又入麻黄煎和,候硬软得所,捣五七百杵,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瘫痪并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温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舶上硫黄1两(以柳木捶研2-3日),巴豆1两(和壳记个数)。
【制法】用2升铛子一口,先安硫黄铺铛底,次安巴豆,又以硫黄盖之,醋半升以来浇之,盏子盖合令紧密,更以湿纸周回固济,缝勿令透气,缝纸干,更以醋纸湿之,文武火熬,常着人守之,候里面巴豆作声,数以半为度,急将铛子离火,便入臼中,急捣令细,再以米醋些子,并蒸饼些小,再捣令冷,可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若是阴毒,用椒49粒,葱白2茎,水1盏,煎至6分,服1丸;阳毒,用豆豉49粒,葱白2茎,水1盏同煎,吞1丸,不得嚼破。
【摘录】《证类本草》卷四引《博济》
大家看过对黑龙丹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黑龙散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黑龙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黑龙散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麻黄(去根节)3分,竹茹1分,苏木1分,蝎梢21个,乌龙土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在表,服冷药寒伏于中,危困不得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煎至3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处方】山木炭、黄连、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汤火伤。
【用法用量】以生桐油调敷患处。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归尾、赤芍、肉桂、干姜、黑豆、蒲黄、甘草、生地。
【功能主治】新产胞衣不下,及血晕不省人事,腹中刺痛,败血攻心,痞满神昏,或眼闭口噤,或语言狂妄、困顿垂死者。
【用法用量】加童便、酒各半盏煎。或加红花、苏木、香附。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附子1枚半两(烧存性,用冷灰焙,去火毒)。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阴盛隔阳,身冷烦躁,脉细沉紧。
【用法用量】入腊茶1钱匕和匀,分作2服,每服用水1盏,蜜半匙,同煎至6分,放冷服。须臾躁止得睡,汗出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穿山甲4两,虎头骨4两,洛粉3两(炒,带黄色为度),麝香1钱,龙脑1钱,丁香1两(新瓦焙,微见火气)。
【制法】上先用瓦罐子1个,投虎骨在罐子内,烧令烟起,次入穿山甲同烧,烟焰起为度,取出放冷,同前药杵罗令细。
【功能主治】补碎续筋。主伤折手脚,骨髓冲出。
【用法用量】用小黄米1大合,水2盏,煎成稠粥,续入药末1字、醋1小杓子,再煎,搅匀后,于损处先着手帕子1条,摊上面覆裹,勿令透气,再着纸裹3-5重,并油单都裹角,即1伏时1度换,依前法。如无黄米,即以糯米代之。
【注意】忌冷水、湿面,不得针灸。
【摘录】《博济》卷五
【处方】枇杷叶(去毛)半两(一云山枇杷根),川山甲6两(炒黄或炼存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骨折,刀箭虫伤成疮。
【用法用量】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3日,再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六
【处方】苦瓠霜(大者,瓣共霜)、盐梅(2味烧存性)。
【功能主治】坠马或高坠,腰脚肿痛。
【用法用量】清酒或火酒和,调折痛处。
【摘录】《接骨图说》
总得来说黑龙散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黑龙煎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黑龙煎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人参半两,甘草1两,无灰酒1升,不蚛皂角40条。
【制法】水3斗,浸皂角1宿,净铛内煎令水减半,次下人参、甘草细切,又同煎2分耗二,布绞去滓,下酒,更入釜煤1匕半,搅煎如饧稀,入瓷盒内,埋地中1宿。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九种疾:急喉闭、缠喉风、结喉、烂喉、重舌、木舌、遁虫、蚛喋、飞丝入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黑龙膏”。
【注意】忌炙煿、胡饼、猪肉、淹藏等物。
【临床应用】急喉闭:元佑五年,自春至夏秋,蕲、黄二郡人患急喉闭,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黄州潘推官昌言亲族中亦死数口,后得黑龙膏救治活者数十人。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在了解了黑龙煎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人对黑龙丝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对黑龙丝选择的时候,需要进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时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疗。
【别名】白马分鬃、猪鬃草、铁线蕨、骨螃他、龙兰草、龙鳞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半月形铁线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20-4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中间紫棕色、边缘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2cm,棕色,有光泽;叶片草质,无毛,宽披针形,长12-26cm,宽3-6cm,先端钝,基部近截形或圆形,奇数,一回羽状;羽片8-12对,互生,有细长的柄,斜扇形,基部偏斜,截形或宽截形,上缘常浅裂,中部以下各对羽片大小相等,长2-4cm,中部宽1-2.3cm,对开式的半月形或半圆肾形,顶生羽片扇形;叶轴先端有时延伸,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叶脉辐射状,小脉二叉。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背生于上缘裂片上,每羽片2-6个;囊群盖线形、长圆形或半圆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沟谷中。
【性味】淡;平
【归经】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水通淋;消痈下乳。主肺热咳嗽;小便淋痛;乳痈肿痛;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到黑龙丝的作用还是很多的。还可以利用它来入药治病。对于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会对生活有帮助的。
有人想知道琥珀黑龙丹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琥珀黑龙丹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五灵脂(去沙石)、当归(去芦)、川芎、干地黄(生者)、良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产后一切血疾,淋露不快,儿枕不散,积瘕坚聚,按之攫手,疼痛攻心,困顿垂死者,但灌药无有不效,验不可言。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炭火烧通红,投生姜自然汁与无灰酒各一合,小便半盏,研开,顿服,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黑龙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处方】五灵脂(去沙石)当归(去芦)川芎 干地黄(生者)良姜各等分(上五味同人砂盒内,用赤石脂泯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再用炭火煅通红,去火候冷,开取盒子看成黑糟,乃取出细研,入后药)花乳石(煅)琥珀(研)各7.5克 乳香(别研)硫黄(研)各4.5克 百草霜(别研)150克
【制法】上药同为末,米醋煮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淋露不快,儿枕不散,积瘕坚聚,按之疼痛攻心,困顿垂死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炭火烧通红,投姜汁、酒、小便各适量,研开顿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琥珀30克 血竭60克 京墨 五灵脂(炒)海藻 海带 南星(姜汁拌,炒)各15克 木香9克 麝香3克
【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再研,炼蜜为丸,每丸3克重,金箔为衣,晒干密收。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化痰软坚。治瘿瘤不论新久,但未穿破者。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热酒适量,量病上下,食前、食后化服。如患在下部,服后随用美膳压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通过本文对琥珀黑龙丹的介绍,我们知道琥珀黑龙丹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琥珀黑龙丹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大家知道黑龙串筋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黑龙串筋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黑龙串筋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
【别名】大叶勾儿茶、黑观音
【来源】鼠李科 黑龙串筋 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 var. megalophylla Schneid.,以 根 、 茎 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微辛、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散瘀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痛经,淋巴结核,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黑龙串筋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适量的食用黑龙串筋。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回生保命黑龙丹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五灵脂(净)全当归 大生地 川芎 良姜各60克 百草霜 乳香 生硫黄 真血珀 花蕊石各6克
【制法】前五味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煅红,待冷取研细末;后五味研末,同前药和匀,米醋煮面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胞衣不下,血迷血晕,不省人事,危急垂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炭火烟通红,用生姜汁浸碎,陈酒、童便调服。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五灵脂2两(净),川芎2两,大生地2两,良姜2两,全当归2两(上5味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煅红候冷,取出研细,再入后药),百草霜3钱,生硫黄2钱,其血珀2钱,乳香2钱,花蕊石2钱。
【制法】后5味为细末,同前药和匀,米醋煮面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产患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晕,不省人事,危急恶候垂死者。
【用法用量】每临服用炭火煅药通红,投生姜自然汁内浸碎,以无灰酒童便调下。不过2服神效。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看完了本文对回生保命黑龙丹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黑龙妙化膏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川乌30克 草乌30克 当归30克 白芷30克 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 两头尖30克 官桂30克 三棱30克 莪术30克 穿山甲30克 木鳖子(去壳,净仁)30克 巴豆(去壳)100个 蓖麻仁lOO个
【制法】上锉碎,用香油1千克,浸三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滤去滓。将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黄丹(炒黑色)500克,研,同熬,以柳条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取出,用乳香30克、没药30克、木香30克、麝香6克、五灵脂30克,为细末,入内搅匀,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治症瘕癖块,血积,气积,疳积,食积等。
【用法用量】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过狗皮,摊贴半月。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鱼等肉发物二三个月。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少保方
【处方】川乌1两,草乌1两,当归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生地1两,熟地1两,两头尖1两,官桂1两,三棱1两,莪术1两,穿山甲1两,木鳖子(去壳,净仁)1两,巴豆(去壳)100个,蓖麻仁100个上锉碎,用香油2斤,浸3日,文武火熬至焦黑,滤去滓,将油再熬至半炷香,下黄丹炒黑色1斤,研,同熬,以柳条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取出入后药,乳香1两,没药1两,木香1两,麝香2钱,五灵脂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内搅匀,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癖块血积、气积、疳积、食积。
【用法用量】量疾大小,用五倍子染过狗皮,摊贴半月,1易制药,2-3个月有效。
【注意】忌食羊鱼等肉发物。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看完了上文对黑龙妙化膏的介绍,是不是对黑龙妙化膏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丸是什么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2、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3、乌梅丸的配方组成
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严格的用量标准,乌梅丸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乌梅丸,而不能超量服用,以免使得疗效适得其反。那么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样?注意事项有哪些?
乌梅丸为黑色的大蜜丸(水蜜丸);味微甜、苦、酸。乌梅丸具有良好的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用于治疗其适应症时的疗效不错,不过乌梅丸也只有在治疗其适应症时才会发挥它的疗效,因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大家只有在症状符合乌梅丸的适应症时,才可以在医生同意用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为口服用药,每次2丸,每日2-3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才是最安全的。
而服用乌梅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
乌梅丸能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等症,效果显着,然而不是人人都适宜服用乌梅丸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呢?
新生儿忌吃乌梅丸,儿童少吃乌梅丸。乌梅丸的配方组成中有一味细辛,细辛有小毒,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再者,小孩子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食多了很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孕妇不宜吃乌梅丸。孕妇在怀孕期间吃药总是不好的,药物可以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乌梅丸中含有的细辛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正常患者服用乌梅丸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更何况是孕妇,孕妇就更应该禁止吃乌梅丸。
肾脏病患者不宜吃乌梅丸。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乌梅丸本身就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若是肾脏有问题,还去吃乌梅丸,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初患泻痢的人不宜吃乌梅丸。只有长期的久泻久痢泄泻和痢疾才是乌梅丸的用武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消渴丸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而服用消渴丸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治疗消渴症或者是身体经常乏力,腰痛等症状,对身体的健康非常好,而服用消渴丸也需要多注意一些事项,可能会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等。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适用病症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同为佐药。本方中西合用,共奏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
不良反应
文献报道主要为:
1、低血糖反应,其诱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或药物剂量过大,以及合用一些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药物(见【注意事项】),发生低血糖反应后,进食、饮 糖水通常均可缓解。在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若剂量偏大(对成年患者的一般剂量对年老、体弱者即可能过量),则可引起严重低血糖。
2、偶见药疹。
3、偶见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罕见脱发。
药品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I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服用量应根据病情从每次5丸起逐渐递增。每次服用量不超过10丸,每日不超过30丸;至疗效满意时,可逐渐减少每次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至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每日服用2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2、年龄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对此类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其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 (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3、本品不宜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
4、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众所周知蛇鞭丸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补品,其中蕴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元素,尤其是对男女性功能有很大的裨益。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接受蛇鞭丸的,那么服用蛇鞭丸对身体有哪些作用呢?是否男、女皆适宜服用蛇鞭丸呢?在食用蛇鞭丸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蛇鞭的功效与作用】
1、蛇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雄性激素和锌元素。因此,对睾丸发育不良,阴茎生长迟缓者,适当使用蛇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还可以防止性功能过早衰退。医学研究还发现,蛇鞭不仅增强男性的性功能,延长性衰老,而且对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妇女也有作用。
3、蛇鞭再加入其他补益中药,药效将更佳,可起到补血养精的作用,对于男性精液少或含精量低、成活率差,以及活力低所致的不孕症、女性内分泌紊乱、排卵差,续发性闭经和经量少所致的不孕症均有疗效。
【蛇鞭怎么吃】
内服:煎汤,6~15g;或煮食,或浸酒服。
【蛇鞭的禁忌】
素体阳盛者慎服。
蛇鞭对于人们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很适合日常生活食用,而且蛇鞭的功效很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白龙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南硼砂1钱半,缩砂1钱,地栗30个(去皮),甘草2钱,寒水石2钱(烧),白僵蚕(直者)30个,桂心2钱,白茯苓2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豆大,蛤粉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口内诸疮。
【用法用量】咽喉中有一切痰痛,用清水半盏,放药在内,用竹箸搅动出,细呷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附子(炮)半两,白石脂(煅)、白龙骨(煅)1分(一方加白矾,煅,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不定,滑泄注水,小便少。
【用法用量】3岁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别名】辅龙丹
【处方】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地龙、南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风湿,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软,匙箸难举,伛偻脊高。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或酒或荆芥汤送下,服至4两除根。外以石楠叶煎汤洗沃。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处方】半夏、滑石、茯苓、白矾(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酒积有痰。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
【处方】滑石2两(研碎,水飞过,焙干)。
【制法】用酒或醅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如用时,将药火内烧通红,放于碗内,急用热酒两盏,倾在内,其药自化,趁药热即服用。被盖之,汗出即愈。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
【处方】石膏半斤(火煅过,如面,分为3停,留1停为衣),川乌头(去皮)4两,甘草4两,天南星4两(各生用),肉桂2两,甘菊花2两,防风1两半,白僵蚕1两半,京芎1两半,牛膝1两,海桐皮(去皮,水浸)1两,麻黄(去节用)1两,甘松(洗)1两,川白芷1两,藁本(洗)1两。
【制法】上为散,研和令匀,用糯米拣择净煮粥研烂,旋旋入药和匀,杵为剂,丸如大鸡头子大,微干上衣。
【功能主治】头风,并诸般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夜卧用煨葱暖酒嚼下。如中急风,用2丸,薄荷自然汁半盏,酒半盏,磨化灌下,衣被盖出汗;妇人血风,当归酒送下,伤寒头痛,葱酒送下;常服,茶、酒任下;小儿急慢惊风,量大小,金银汤磨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半夏10枚(大者,汤洗去滑,生姜汁制,切,焙,捣末),硇砂1钱(去砂石,研),巴豆8粒(去皮心膜,研,不出油。以上3味同用枣肉和搜为剂,外以生白面裹,烧面熟为度,去面不用),腻粉1钱,粉霜1钱,龙脑1字(以上3味细研)。
【制法】上同和捣匀,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上喘咳嗽,呀呷有声,痰涎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5-7丸,小儿1-2丸,甘草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天南星4两(以生姜4两同捣成饼),川乌2两,甘草2两,藁本2两,甘松2两,白芷2两,桂心2两,海桐皮1两,石膏2两(煅,研极细)。
【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石膏为衣。
【功能主治】风邪,言语不遂,面如虫行,手足麻木,头旋眼晕,及伤风伤寒,头痛拘急,小儿急慢惊风,大人风抽失音。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1丸,小儿半丸,茶清送下;若治伤寒,姜、葱汤送下,出汗。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藁本(去土)、细辛、白芷、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药4两,加石膏末1斤(系煅了者),水搜为丸,每两8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偏正头疼,鼻塞脑闷,及伤寒头风,酒渣鼻。
【用法用量】《丹溪心法》治酒渣鼻,以白龙丸末,逐日洗面,如澡豆法,更罨少时,方以汤洗去,食后常服龙虎丹1贴。
【摘录】《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
【处方】白石脂1分(只白磰好者亦得),白龙骨1分。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泻清水不止,婴孩乳食不消,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紫苏。木瓜汤送下,日3次。
【摘录】《百一》卷十九
【处方】白附子(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半夏(洗去滑,切,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麝香(研)少许,凝水石3两(用炭火3斤煅通赤,埋于地坑内,出火毒,候冷取出),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龙脑(研)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用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首风,每发头痛难忍。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薄荷温酒茶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博济》
【处方】鹿角霜2两,龙骨(生用)1两,牡蛎(火煅)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精壮阳。主虚劳肾损,梦中遗精,白淫滑泄,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生军2两,生半夏1两,北辛2两。
【制法】上为末,鸡子清为丸。
【功能主治】湿热下注,淋浊初起,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此丸不宜久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川大黄4两,穿山甲4两,雄黄4两,僵虫4两,乳香3两,没药3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泛为丸,滑石6两为衣。
【功能主治】湿热下注,淋浊初起,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汤送下,不宜多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白附子1两,明天麻1两,藁本(去土)1两,缩砂仁1两,荆芥穗1两,川羌活1两,细辛(去叶)1两,川独活1两,薄荷叶1两,藿香叶1两,麻黄(去根节)1两,甘松(去土)1两,葛根2两,防风2两,白芷2两,川芎2两,桔梗2两,香附子(炒)2两,甘草(炒)2两,川乌(生,去皮)2两,石膏2两,寒水石(烧)1斤半。
【制法】上为细末,鹅梨汁为丸,每两作10丸,别用水石粉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卒暴中风,口眼㖞斜,神昏涎堵,筋脉拘急,肢体顽痹,头目旋运,呕逆恶心,皮肤瘙痒,偏正头疼,暗风倒仆,男子肾风,妇人血风,伤风咳嗽,声重,鼻渊,小儿慢惊,吐泻霍乱,手足厥冷,湿风痓病,瘈疭潮搐,昏乱不省,一切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1日2次。嗽,含化;伤风,葱白酒送下;小儿,薄荷酒送下。难衣,用绿豆粉飞过,与水石粉同匀衣之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白龙丸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白龙丸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