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姜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枝姜苓汤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那么面对疾病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遇到疾病应该怎么办?又要如何调理?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方剂桂枝姜苓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下哦。

【处方】芍药4钱,桂枝1钱,干姜3钱,甘草2钱,玄参3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处方】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干姜3钱,丹皮3钱,首乌3钱。

【功能主治】经漏及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桂枝姜苓汤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桂枝姜苓汤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扩展阅读

姜苓阿胶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姜苓阿胶汤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

【处方】丹皮9克,丹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首乌9克,阿胶9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温经养血,通络调经。主寒凝血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四圣心源》

【处方】丹皮3钱,甘草2钱,桂枝3钱,茯苓3钱,干姜3钱,丹参3钱,首乌3钱,阿胶3钱。

【功能主治】经水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情绪烦躁,无来由的发火等,这是脏腑中需要调理的征兆。中药方剂可以温和的梳理潜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各种负面元素,使得我们心情变得平静。

柴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柴苓汤这种方剂。

【处方】白术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健脾利湿。主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炒),猪苓8分,泽泻8分,茯苓1钱半,白术1钱,官桂3分,半夏1钱,甘草2分。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发热泄泻,作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不拘时候服。

【摘录】《扶寿精方》

【别名】柴芩汤

【处方】小柴胡汤合四苓汤。

【功能主治】痘疮,风火相搏,喉中痰鸣,目睛上视,面赤引饮,喜居冷处;及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传化失常而致痘疮未出而泻利。

【用法用量】柴芩汤(《痘科金镜赋》卷六)。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处方】柴胡1钱6分,半夏(汤泡7次)7分,黄芩6分,人参6分,甘草6分,白术7分半,猪苓7分半,茯苓7分半,泽泻1钱2分半,桂5分。

【功能主治】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温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下利《汉方临床》(1987;9:66):本方治疗20例小儿下利,用药量为:未满7岁者每日3g,7岁以上者每日6g,乳儿每日0.18g,均分3次服用,使用时间为7-14日。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略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效果不明者1例。认为对容易陷于脱水状态的小儿下利,柴苓汤是一种有价值的药剂。②变形性膝关节症《汉方临床》(1987;34:66):用柴苓汤治疗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关节症,每日予柴苓汤9g,分3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3周,最长者4个月,膝关节浮肿减轻或消失者8例,有效率57%。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伤风伤暑疟。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3片,麦门冬20粒(去心),地骨皮少许,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二

【处方】半夏1钱,黄芩1钱,赤芍药1钱,人参3分,柴胡8分,泽泻8分,猪苓7分,羌活9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春初发头痛,怯寒潮热,是阳证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煎,半饥服。

【摘录】《穷乡便方》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白术、黄芩、茯苓、猪苓、泽泻、厚朴、甘草、人参、香薷(暑疟加)。

【功能主治】疟初发1-2日。

【用法用量】柴芩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一)。《医林绳墨大全》本方用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猪苓五分,泽泻五分,白茯苓八分,白术一钱五分,厚朴八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量用),香薷二钱(暑天用,余不用)。水二碗,煎一碗,服一二剂。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半夏、甘草、茯苓、猪苓。

【功能主治】寒湿伤于少阳,下利,时寒时热,六脉弦大。

【用法用量】《家秘》有干葛、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通过上面的关于柴苓汤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柴苓汤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苓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苓术汤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苓术汤治疗呢?苓术汤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茯苓4两,白术4两,黄芩3两,旋覆花2两,杏仁3两。

【功能主治】妊娠体肿有水气,心腹急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主肺气不降而喘胀逆满,故用杏仁、旋覆专利膈上之痰气,茯苓、白术专利腹中之水气,黄芩一味专清胎息之热气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茯苓、白术、干姜(炮)、泽泻、桂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㖞斜,手足亸曳,皆湿温类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二

【处方】白茯苓、厚朴(姜汁制,炒)、白术、青皮、干姜(炮)、半夏(汤泡去滑)、草果(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感风,飧泄注下,肠鸣腹满,四肢重滞,忽忽善怒,眩晕,或左胁偏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之。

【摘录】《三因》卷五

以上就是对苓术汤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苓甘五味姜辛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茯苓12克 甘草6克 干姜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用法用量】上药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五味细辛汤、苓甘姜辛汤、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

【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干姜3两,细辛3两,五味半升。

【功能主治】气逆上冲,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肺经感寒,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五味细辛汤(《鸡峰》卷十一)、苓甘味姜辛汤(《普济方》卷一四○)、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张氏医通》卷十三)。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眼前汤己,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摘录】《金匮》卷中

通过上面对苓甘五味姜辛汤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中医方剂非常推崇这话不假,方剂从古代便伴随人们一直到现在。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方剂也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喜爱。这些非传统的方剂,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养生功效呢。

参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参苓汤,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参苓汤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丁香,诃肉2钱(煨),青皮(炒)3钱,陈皮3钱,白术3钱,茯苓3钱,人参3钱,肉豆蔻(煨)3钱,甘草2钱(炙)。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后胃气虚弱,面色黄,泄泻不止,乳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钱,陈米1勺,生姜1片同煎。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处方】人参10两,茯苓10两,藿香4两,干姜4两,白芷3两,缩砂3两,甘草5两,粘米5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调中和气,消酒食。主

【用法用量】如茶点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处方】参、苓、术、草、芎、归、芍、木香、香附、延胡、薏苡。

【功能主治】行气调中。主积聚。

【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参苓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