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苦葶苈丸的功效与作用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苦葶苈丸的功效与作用”,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苦葶苈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苦葶苈(纸上炒)39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 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紫苏叶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各15克

【制法】上七味,除杏仁、郁李仁外,余均捣罗为末,再与二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下,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人参2两,苦葶苈4两(于锅内纸上炒黄色为度)。

【制法】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水湿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葶苈丸”。

【摘录】《宣明论》卷八

【处方】苦葶苈(纸上炒)1两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钱,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紫苏叶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半两。

【制法】上5味为末,与2味研者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苦葶苈丸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Ys630.com相关知识

大黄葶苈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葶苈丸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大黄葶苈丸主要是由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的任何伤害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大黄5钱(炒),葶苈子(洗净,瓦上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

【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前胡2分(去芦头),巴豆1分(去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头面虚肿,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八

大黄葶苈丸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防己葶苈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防己葶苈丸,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处方】葶苈半两,黑牵牛半两,白术半两,防己3分,郁李仁3分,桑白皮3分,茯苓3分,羌活3分,黄橘皮3分,泽泻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湿热,并手足微肿,胸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次空腹服20丸,熟水送下。5日未效,加5丸,止于30丸。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防己1两,葶苈(隔纸炒)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脂)1分。

【制法】上药先捣前2味为细末,与杏仁同研令匀,取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痈。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服20丸,空腹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汉防己1两,木通1两,贝母1两,苦葶苈(炒)、杏仁。

【制法】上为末,枣肉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凌肺,喘嗽,面目浮肿,小便赤涩,喘促不得卧。

【用法用量】方中葶苈、杏仁用量原缺。

【摘录】《赤水玄珠》卷七

在了解了防己葶苈丸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葶苈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葶苈茯苓丸这款方剂。

【处方】葶苈子210克(熬)茯苓90克 吴茱萸90克 椒目90克(沉水者)甘遂150克

【制法】上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腹胀硬满。

【用法用量】每用米饮送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稍加1~2丸,以利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二

【处方】葶苈子7两(熬),茯苓3两,吴茱萸2两,椒目3两(沉水者),甘遂5两(绝上者)。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腹臌胀硬。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米饮送下,1日3次。不知,稍加丸,以利为度。

【注意】禁食如药法,并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引《救急方》,名方《普济方》卷一九二

以上就是葶苈茯苓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葶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葶苈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葶苈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22克 槟榔(锉)15克 桑根白皮(炙,锉)22克 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 朴消22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葶苈(隔纸炒)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贝母(去心)百合 麦门冬(去心)生干地黄(焙)各等分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声音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皂荚子14枚,同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葶苈子(炒)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百合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送服防己槟榔丸,1日3次。以小便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葶苈(隔纸后炒紫色,别研如膏)1弹子大,桑根白皮(微火细锉)1两,大枣(拣洗,去核)12枚。

【功能主治】肺痈咳嗽,上喘气急,不得卧,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上用水3盏,先煎桑白皮、枣,取1盏半,去滓,入葶苈膏,搅化,煎取8分,温服。良久当吐恶物,或微利2-3行。其疾减后,宜服补肺药,7日外病未退,量人加减,更1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葶苈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葶苈汤。

葶苈膏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葶苈膏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葶苈膏的功效了解多少呢?葶苈膏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葶苈1两,蜣螂(干者)5枚,马衔虫(干者)5枚,蝉壳(炙)5枚,斑蝥(炒)5枚,麝香(细研)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为膏。

【功能主治】一切疮久冷。

【用法用量】以故帛上摊贴,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牛黄1分,麝香1分,龙脑1分,昆布20分,海藻20分(洗),牵牛8分,桂心8分,椒目3分,葶苈6分(炒)。

【制法】上为末,别捣葶苈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肿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2次。稍利小便为度。

【摘录】《宣明论》卷八

以上介绍的葶苈膏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葶苈散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葶苈散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 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遍身浮肿,腹胁妨闷,上气喘促,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处方】甜葶苈(炒)桔梗(去芦)瓜蒌仁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炙)葛根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过食煎博,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半(锉),当归3分(锉,微炒),大腹皮1两(锉),木香半两,紫苏茎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气壅,通身浮肿,腹胁妨闷,上气促,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苦葶苈3钱,蛤粉3钱,桑白皮半两,山栀子半两,人参半两,荆芥穗半两,薄荷叶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陈皮半两,桔梗半两,杏仁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气喘满,痰嗽,眠卧不安,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入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茯苓、白术、甘草、木通、厚朴、葶苈、木香、官桂、猪苓、泽泻(一方去厚朴,加滑石)。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上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葶苈(炒)半两,青皮(去瓤,炒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或1分,空心、乳食前用姜汤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处方】甜葶苈(隔纸炒)、黑牵牛、槟榔、大黄(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姜汤入蜜少许调下。

【摘录】《袖珍小儿》卷七

【处方】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49粒(去皮,同上2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

【制法】上件除去巴豆不用,只用上2味为细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别名】葶苈子散

【处方】葶苈子10分,白术20分,茯苓2两,桑白皮2两,郁李仁8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遍身洪肿。

【用法用量】葶苈子散(《准绳·女科》卷四)。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黄葶苈(炒,捣细)1两,桑白皮1两,陈皮(去白)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气喘满急,腹胀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大枣2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二引《仁存方》

【处方】葶苈(隔纸炒)、牵牛(炒)、桑白皮(炒)、槟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水肿。

【用法用量】生姜蜜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甜葶苈(炒)1两,桔梗(去芦)1两,瓜蒌子1两,川升麻1两,薏苡仁1两,桑白皮1两,葛根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过食煎煿,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济生》卷二

【处方】葶苈(炒)、防己、甘遂、大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水肿气粗。

【用法用量】3岁1钱,食前以桑白皮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3分,大黄(锉,醋炒)半两,槟榔(锉)1分,桂(去粗皮)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心闷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时温熟水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葶苈3钱,白芥子3钱,甘遂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痰涎胶塞,迷惑不清者。

【用法用量】每服5分。宿痰即从便下。

【摘录】《医学摘粹》卷一

【处方】甘葶苈(隔纸炒)、紫牵牛(略炒,取仁)、桑白皮(炒)、鸡心槟榔、川大黄(锉,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半盏,加生姜2片,蜜半匙,煎汤调下。或煎大流气饮研青木香丸灌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葶苈1两,杏仁20枚(并熬黄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卒大腹水病。

【用法用量】分10服。小便去立愈。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葶苈子、白术、茯苓、桑白皮、杏仁、泽泻。

【功能主治】补脾泻肺,利大肠。主妊娠遍身洪肿。

【摘录】《一见知医》卷一

【处方】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汉防己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胸中满闷,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甜葶苈1两,赤芍药3分,白芷1两,丁香3分,黄耆1两(锉),羊桃皮1两(锉),消石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蔹1两,莽草半两,木香1两,木鳖子1两(去壳)。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乳痈疮肿,焮热疼痛。

【用法用量】用酸浆水调和令匀,摊于故帛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甜葶苈子2两半(隔纸炒赤色),百合(炒)1两,白附子1两,北五味子(炒)1两,甘草节1两,罗参1两,款冬花1两,百药煎1两,大朱砂5钱(另研),紫菀(去木)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痈。咳嗽气急,睡卧不安,心胸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钱,灯芯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分(去根节),贝母1分(煨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喘促,胸背满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4-5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葶苈(纸上炒香)1分,漏芦(去芦头)1分,鹤虱1分,虾蟆(炙焦)1分,丹砂(研)1分,滑石1分,蟾酥(如柳叶)2片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脑疳。

【用法用量】每用1字匕,吹入鼻中,嚏即可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以上就是对葶苈散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葶苈散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葶苈煎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那么你知道葶苈煎吗?

【处方】葶苈(纸上炒)22克 防己45克 泽漆叶 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 柴胡(去苗)60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用法用量】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捣筛,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红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饧。二岁儿每服l.5克,用温水调下,渐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甜葶苈2两,川芒消1两,椒目2两半,水银1两(以枣肉少许研尽),防己1两,海蛤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石水。腹坚渐大,四肢肿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葶苈丸”。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葶苈(纸上炒)3分,防己1两半,泽漆叶1两1分,郁李仁(去皮尖,炒)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3两,泽泻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3两,柴胡(去苗)2两。

【制法】上为粗末,以水1斗,煎至2升半,去滓,入杏仁膏及白蜜1斤,慢火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服药不退。

【用法用量】2岁儿每服半钱匕,温水调下。渐加之,更随儿大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苦葶苈末1分,地龙末1分,麝香半钱(细研),腊月猪脂3两。

【制法】先煎猪脂令化去滓,次入诸药,煎10余沸,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齿(匿虫)。

【用法用量】以柳枝点药,于火上炙令热,烙牙齿缝中十余度,1日3-5遍。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通过上文对葶苈煎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