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必胜丸的功效与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必胜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必胜丸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必胜丸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鲫鱼1个(去肠、肚并子,以雄黄1粒鸡子大、硇砂3克,入鱼腹内,将鱼仰放于炭火上,烧烟尽取出)全蜈蚣1条 蓬术15克 栀子5个 皂角2挺(并烧)蓖麻子5个(去皮,灯上烧)黄明胶10克 皂角2挺(去皮,酥炙)

【制法】上为末,别用皂角2挺,去皮捣碎,以水750毫升揉汁,去滓,煮精羊肉120克烂软,入轻粉0.03克,乳汁15毫升,同研成膏,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瘰疬,劳瘵腹内有块。

【用法用量】温酒浸晨下10丸,日一服。至晚下肉疙瘩子,若项有五个,则以五服药取之,视其所生多少,以为服数。既可,更进数服。如热毒疮疖未有头顶者,亦可用之消散。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鲫鱼1个(去肠肚并子,入雄黄1粒鸡子大、硇砂1钱,在腹内,仰安鱼于炭火上烧烟尽,取出以全蜈蚣1条、蓬术半两、栀子5个、皂角2挺并烧、蓖麻子5个去皮,灯上烧,更用黄明胶三文、皂角2挺去皮,酥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不以年深日近,及脑后两边有小结,连后数个,兼痨瘵腹内有块。

【用法用量】别用皂角2挺,去皮,捶碎,以水3碗,揉汁去滓,煮精羊肉4两烂软,入轻粉5厘,男子乳汁半两,同研成膏,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10丸,侵晨温酒送下,1日1次。至晚,下肉疙瘩子。若项有5个,则以5服药取之,视其所生多少,以为服数,既可更进数服。如热毒疮疖未有头脑者,1服亦须消散。

【摘录】《三因》卷十五

大家看过对必胜丸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yS630.Com相关推荐

必胜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必胜散,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熟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熟干地黄 小蓟(并根用)人参 蒲黄(微炒)当归(去芦)芎藭 乌梅(去核)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荣,凉血止血。主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属于气血两亏,血分有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蒲黄(略炒)螺儿清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齿衄。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雄黄 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上二味,分别研为细末,含水嗜之。立效。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大黄 槟榔 白牵牛各3克 粉霜4.5克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大麻风,血热秘结,脏腑不通。

【用法用量】年壮者,作五服,中年久虚者,作七服,用生姜120克捣汁,赤砂糖9克,加水300毫升,三味和匀,临睡时腹中稍空,顿温,通口服之即睡。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之功已达,行出大小二便,或青、白、黑、黄,又或红虫之类,此乃病根也。一月服药三次渐痊,眉发俱生,肌肤如旧。齿缝有血,宜用贯众、黄连各9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冰片少许,每日陆续漱之,其血自止。

【备注】《张氏医通)卷十四所载必胜散,较《外科正宗》方多皂角刺,生炙甘草。"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赤槟榔5钱,皂角刺(炒)5钱,大黄(酒煨)1两,白牵牛(生,取头末)6钱(以一半炒),甘草(生、炙)各1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用法用量】壮年者分5服,中年者分7服。每服入黑糖或白蜜2匙,姜汁5匙调服。临卧时腹中稍空,姜汤送下。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根,重者,7日行1次,稍轻者,10日半月行1次,以3-5遍为度。病退后,眉发渐生,肌肉如故。如齿缝中有血,以黄连贯众汤漱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白术4两,甘草(炙)4两,五味子(微炒)4两,干姜(炮)3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蒲黄(略炒)、螺儿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衄。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济生续方》卷五

【处方】熟干地黄1两,小蓟(并根用)1两,人参1两,蒲黄(微炒)1两,当归(去芦)1两,芎藭1两,乌梅(去核)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妇人下血过多,致发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八

【处方】天南星(炮)1分,轻粉(研)1分,甘遂1分,全蝎(炒)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7粒,丹砂(研)1钱,麝香(研)半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要吐泻,酒调下;取涎,薄荷汤调下。未周晬儿减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处方】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别名】必效散

【处方】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

【用法用量】必效散(《易简方》)。

【注意】忌热物少时。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蟾酥1钱,轻粉(别研)1钱,淀粉1钱,人中白1钱,麝香1字(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牙疳,齿断蚀烂,口臭出血。

【用法用量】临卧盐汤漱口了,贴药末在患处,用薄纸盖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马勃。

【制法】以生布擦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吐血、衄血。亦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浓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四

【处方】川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上锉,晒或焙,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人病中闻饮食药气,即恶心干呕,不能疗者。

【用法用量】抄1字及半钱于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掌心盛之,以舌舐咽。儿小者,温净汤浓调,少与含化,并不拘时候。至6-7次即效。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应该就能了解必胜散是什么了吧。必胜散在中医可以治疗很多问题,是一种很有效的中药方剂。

必胜饮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必胜饮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半夏 枳实各6克、石膏(煅)9克 杏仁(去皮、尖)茶叶 麻黄 瓜蒌霜(去油)甘草各3克 生姜5片

【功能主治】功用】宣肺下气,清热化痰。主哮证,痰热蕴肺,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生地3钱,当归3钱,川芎1钱,蒲黄(炒黑)2钱,小蓟(取汁)半酒杯。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或吐或咳、衄血。

【用法用量】加乌梅5个,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半夏2钱,枳实2钱,石膏(煅)3钱,杏仁(去皮尖)1钱,茶叶1钱,麻黄1钱,瓜蒌霜(去油)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哮症久久不愈。

【用法用量】生姜5片为引,不拘时候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陈皮8分,厚朴8分,苍术8分,白茯苓8分,牛蒡子8分,泽泻8分,木通8分。

【功能主治】痧已出,而泻不止。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食前服。

【摘录】《玉案》卷六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必胜饮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必胜饮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必胜膏的功效与作用


必胜膏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方剂,它是以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来看一看必胜膏有哪些功效吧。

【别名】葱蜜膏、葱蜜掩

【处方】老葱。

【制法】将患处刺破,加生蜜杆贴之。

【功能主治】疔疮恶肿。

【用法用量】葱蜜膏(《绛囊撮要》)、葱蜜掩(《医林纂要》卷十)。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引《圣济总录》,名见《玉案》卷六

【别名】拔毒膏

【处方】马齿苋(杵汁成膏)、赤石脂(为末)。

【制法】上药并蜜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痘后痈毒。

【用法用量】涂上肿处。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一引《幼科全书》

【别名】拔毒膏

【处方】马齿苋(杵汁)、猪膏脂、石蜜。

【制法】上药共熬为膏。

【功能主治】疮后余毒。毒气流于太阴脾经,则痈发四肢手腕并膝膑肿痛。

【用法用量】拔毒膏(《准绳·幼科》卷六)。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通过上文对必胜膏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乌梅丸是什么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

2、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3、乌梅丸的配方组成

乌梅50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蜀椒120克。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乌梅丸的用法用量

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严格的用量标准,乌梅丸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乌梅丸,而不能超量服用,以免使得疗效适得其反。那么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样?注意事项有哪些?

乌梅丸为黑色的大蜜丸(水蜜丸);味微甜、苦、酸。乌梅丸具有良好的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用于治疗其适应症时的疗效不错,不过乌梅丸也只有在治疗其适应症时才会发挥它的疗效,因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大家只有在症状符合乌梅丸的适应症时,才可以在医生同意用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为口服用药,每次2丸,每日2-3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才是最安全的。

而服用乌梅丸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

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

乌梅丸能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等症,效果显着,然而不是人人都适宜服用乌梅丸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乌梅丸呢?

新生儿忌吃乌梅丸,儿童少吃乌梅丸。乌梅丸的配方组成中有一味细辛,细辛有小毒,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再者,小孩子的肾脏功能还不完善,食多了很可能损害肾脏功能。

孕妇不宜吃乌梅丸。孕妇在怀孕期间吃药总是不好的,药物可以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乌梅丸中含有的细辛有可能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正常患者服用乌梅丸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更何况是孕妇,孕妇就更应该禁止吃乌梅丸。

肾脏病患者不宜吃乌梅丸。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乌梅丸本身就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若是肾脏有问题,还去吃乌梅丸,岂不是雪上加霜么。

初患泻痢的人不宜吃乌梅丸。只有长期的久泻久痢泄泻和痢疾才是乌梅丸的用武之地。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消渴丸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而服用消渴丸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治疗消渴症或者是身体经常乏力,腰痛等症状,对身体的健康非常好,而服用消渴丸也需要多注意一些事项,可能会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等。

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适用病症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布津摄液;地黄滋肾养阴,清热生津;共为君药。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山药补脾益肾养阴;共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玉米须清热利尿消肿;葛根升阳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为降血糖的西药。同为佐药。本方中西合用,共奏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

不良反应

文献报道主要为:

1、低血糖反应,其诱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或药物剂量过大,以及合用一些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药物(见【注意事项】),发生低血糖反应后,进食、饮 糖水通常均可缓解。在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若剂量偏大(对成年患者的一般剂量对年老、体弱者即可能过量),则可引起严重低血糖。

2、偶见药疹。

3、偶见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罕见脱发。

药品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I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服用量应根据病情从每次5丸起逐渐递增。每次服用量不超过10丸,每日不超过30丸;至疗效满意时,可逐渐减少每次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至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每日服用2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2、年龄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对此类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其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 (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3、本品不宜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

4、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蛇鞭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蛇鞭丸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补品,其中蕴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元素,尤其是对男女性功能有很大的裨益。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接受蛇鞭丸的,那么服用蛇鞭丸对身体有哪些作用呢?是否男、女皆适宜服用蛇鞭丸呢?在食用蛇鞭丸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蛇鞭的功效与作用】

1、蛇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雄性激素和锌元素。因此,对睾丸发育不良,阴茎生长迟缓者,适当使用蛇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还可以防止性功能过早衰退。医学研究还发现,蛇鞭不仅增强男性的性功能,延长性衰老,而且对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妇女也有作用。

3、蛇鞭再加入其他补益中药,药效将更佳,可起到补血养精的作用,对于男性精液少或含精量低、成活率差,以及活力低所致的不孕症、女性内分泌紊乱、排卵差,续发性闭经和经量少所致的不孕症均有疗效。

【蛇鞭怎么吃】

内服:煎汤,6~15g;或煮食,或浸酒服。

【蛇鞭的禁忌】

素体阳盛者慎服。

蛇鞭对于人们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很适合日常生活食用,而且蛇鞭的功效很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