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雷丸散的功效与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您对中医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雷丸散的功效与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雷丸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雷丸 使君子(炮,去壳)鹤虱 榧子肉 槟榔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疳杀虫。治绦虫、囊虫病。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米饮调下,食前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雷丸300克

【制法】将雷丸洗净,低温干燥,研为细粉,过筛。

【功能主治】杀虫驱虫。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每日三次,每二日为一疗程,温开水进下。

【摘录】《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引冉氏经验方

【处方】水银2钱半,硫黄2钱半,雄黄2钱半(用乳钵入点醋同研,令星尽为度),雷丸2钱半,阿魏2钱半,贯众末2钱半,麝香半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取虫。主风癞。

【用法用量】每服1钱,天明温酒调下,明日又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雷丸4两,鹤虱4两,萆薢4两,芜荑4两,干姜3两,干漆3两,石脂3两,龙胆6两,槟榔6两,当归5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蛔虫咬心痛,闷绝,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煎石榴根汤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雷丸(炮)1两,芎䓖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三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腹、日午、近晚煎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雷丸1两,贯众1两,狼牙1两,当归(锉,微炒)1两,槟榔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桂心1两,鹤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诸虫心痛不可忍。九种心痛,虫痛为先。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以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雷丸不拘多少(水浸软,去皮,切,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寸白虫。

【用法用量】每日五更初先吃炙肉少许,次用药半钱,稀粥调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前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雷丸5分(熬),桂心5分(熬),牡蛎5分(熬)。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汗。主热汗。

【用法用量】粉身,每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古今录验》

【别名】雷丸酒

【处方】雷丸1两,雄黄3分(细研),消石1两(细研),雌黄3分(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阿魏1两(面裹煨,以面熟为度),藜芦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紫石英半两(细研,水飞过),斑蝥20枚,芫青20枚(与斑蝥用油麻1合同炒,麻熟为度,取出)。

【制法】上为细散,又将苦参5两,消石4两捣碎,以生绢袋盛,入瓷瓶中,用无灰酒1斗,浸7日,密封头。

【功能主治】大风疾。

【用法用量】每取1中盏暖过,食前调下2钱。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槟榔(鸡心者)1两,雷丸(圆净内白者,研,忌火)1两,雄黄(别研)半两,黄丹半两,韶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寸白虫。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油饼泡汤调服,二更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雷丸半两(研),雄黄(研,水飞)半两,朱砂(研,水飞)半两,滑石半两(研),紫石英(研)半两,犀角屑半两(研),牛黄半两(研),斑蝥(去头足翅)20个,芫青20个(去头足翅,并用糯米炒),白蔹2钱半,阿魏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清酒调下。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通过上文对雷丸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相关阅读

阿魏雷丸散的功效与作用


阿魏雷丸散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阿魏雷丸散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阿魏3分,紫雷丸3分,雄黄3分,紫石英3分,朱砂半两,滑石半两,石胆半两,丹砂半两,雚芦半两,白蔹半两,犀角半两,斑蝥(去足翅)40枚,芫青(去足翅)40枚,牛黄5分,紫铆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癞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腹以清酒2合和药饮尽。大饥即食小豆羹饮为良,莫多食,但食半腹许即止。若食多饱,则虫出即迟。日西南空腹更1服,多少如前。若觉小便似淋时,不问早晚,即更服药,多少亦如前,大饥即食。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方》

【处方】阿魏1分(生用),雷丸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滑石半两,石胆1分(细研),消石半两(细研),白蔹1分,犀角屑半两,牛黄半两(细研),紫石英半两(细研,水飞过),斑蝥20枚(糯米拌炒米黄,去翅足),芫青20枚(糯米拌炒,米黄,去翅足)。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大风出五虫癞,四色可治,唯黑虫不可治,宜先服此。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以清酒调下;饥即食小豆羹饭为良,切忌多食,食饱虫即散迟,日西腹空更服1钱;若觉小便似淋痛,不问早晚,即更服1钱;若觉欲小便如似痛涩,即就瓷器中尿,尿出看之,其虫或如烂筋状,各逐其脏,辨虫之颜色也。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阿魏雷丸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雷丸的功效与作用


雷丸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雷丸进行更多的解读吧!


【英文名】OMpHALIA

【别名】竹苓、雷实、竹铃芝

【来源】本品为白蘑科 真菌雷丸 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 的干燥 菌核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为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似粉状或颗粒状,常有黄棕色大理石样纹理。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不可供药用。

【鉴别】(1)本品粉末淡灰色。菌丝粘结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团块,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棕红色。散在的菌丝较短,有分枝,直径约4μm。草酸钙方晶细小,直径约至8μm,有的聚集成群。加硫酸后可见多量针状结晶。

【炮制】洗净,晒干,粉碎。不得蒸煮或高温烘烤。

【性味】微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本经》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雷丸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雷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雷丸的功效与作用_雷丸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雷丸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雷丸的功效与作用、雷丸图片、雷丸的药用价值、雷丸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雷丸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雷丸简介雷丸图片雷丸的功效与作用雷丸的药用价值雷丸的药用附方雷丸的临床应用雷丸的副作用

雷丸简介

雷丸,中药名,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本品为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常有黄白色大理石样纹理。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粘性,久嚼无渣。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不可供药用。

雷丸图片

雷丸的功效与作用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

1、《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

2、《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

3、《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

4、《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

5、《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着。

雷丸的药用价值

【药名】雷丸

【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粉碎。不得蒸煮或高温烘烤。

【性味】味微苦,性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消肿瘤。

【主治】用于肿瘤,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相关配伍】

(1)《证治准绳》追虫丸:雷丸、槟榔、牵牛子、木香,治一切虫积。

(2)《千金方》:身热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两,为末粉身。

(3)《本草衍义》: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干者,白矾一皂子大,雷丸一个,百部二钱,研末,醋调敷之。

【用法用量】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

雷丸的药用附方

1、下寸白虫:雷丸一味,水浸软去皮,切焙干为末,每有疾者,五更初先食炙肉少许,便以一钱匕药,稀粥调半钱服之。(《经验前方》)

2、治三虫:雷丸(炮)一两,芎藭一两。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空腹煎粟米饮调下,日午、近晚各一服。(《圣济总录》雷丸散)

3、消疳杀虫:雷丸、使君子(炮,去壳)、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乳食前。(《杨氏家藏方》雷丸散)

4、治小儿风痫,掣疭戴眼,极者日数十发:雷丸、莽草各如鸡子黄大,猪脂一斤。上先煎猪脂去滓,下药,微火上煎七沸,去滓,逐痛处摩之,小儿不知痛处,先摩腹背,乃摩余处五十遍,勿近朋及目,一岁以帛包膏摩微炙身。及治大人贼风。(《普济方》雷丸膏)

5、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雷丸三分,牡蛎三分,黄芩三分,细辛三分,蛇床子一两。上药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以下,浴讫避风,以粉扑之。(《圣惠方》雷丸浴汤)

6、治少小有热不汗:雷丸四两,粉半斤。捣和下筛,以粉儿身。(《千金方》二物通汗散)

7、治风瘙皮肤瘾疹疼痛:雷丸,人参、苦参、牛膝(润、浸,切,焙)、白附子(炮)、防风(去叉)、白花蛇(润、浸,去皮、骨,炙)、甘草(炙,锉)各二两,丹参一两半。上九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前温酒调下。(《圣济总录》)雷丸散)

8、治牡痔生鼠乳疮:雷丸、鹤虱(炒),白矾灰各一两,皂荚针灰、舶上硫黄(研)各半两。上五味,捣研为散,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以雄黄末为衣;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麝香温酒下。(《圣济总录》雷丸散)

雷丸的临床应用

为驱绦虫常用药,对驱钩虫也有一定帮助。但对蛔虫、鞭虫疗效不高。

1、治绦虫,对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都有一定疗效。可用雷丸粉。

2、治钩虫,单用或配榧子肉、槟榔等。

雷丸的副作用

雷丸的副作用极少,偶有轻度恶心。雷丸本身含大量镁,有通便作用,服后一般不要另用泻药。

以上就是一些雷丸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雷丸膏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方剂雷丸膏的有关介绍。

【处方】雷丸、莽草各如鸡子黄大,猪脂1斤。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掣疭戴眼,极者日数十发;并治大人贼风。

【用法用量】上先煎猪脂,去滓,下药,微火上煎7沸,去滓。摩痛处;小儿不知痛处,先摩腹背,乃摩余处五十遍,勿近阴及目;一岁以帛包膏摩,微炙身。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七

【处方】雷丸1分,甘草1分(两),防风1两(去芦头),白术3分,桔梗2分(去芦头),莽草1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猪膏1片,入铛,慢火煎令熔,后下药末,以柳篦不住手搅成膏,绵滤,入瓷盒盛之。

【功能主治】小儿痫,及伤寒百病。

【用法用量】每有患者,摩其顶及背。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以上介绍的雷丸膏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雷丸丹的功效与作用


雷丸丹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雷丸丹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雷丸(生)半两,鹤虱(生)半两,使君子(去壳,生)半两,胡黄连(微炒)半两,芦荟(研)半两,麝香半两(研入),蟾1枚(酒浸1宿,慢火炙熟,去皮足骨,焙),木香1分,肉豆蔻1分,芜荑1两(去皮,微炒,研入),朱砂2钱(研少许,为衣)。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胆4个,将汁倾入瓷盏中,外以重汤煮过,和杵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肚胀腹满,手脚枯细,眼目口鼻生疮,身体壮热,痢下泔淀,日渐羸瘦,面无光泽。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心、日午,临卧麦门冬熟水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万全方》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雷丸丹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雷丸丹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雷丸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雷丸丸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雷丸丸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雷丸丸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雷丸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雷丸3两,紫芝2两,白芷2两,紫菀2两,贯众5两,秦艽(去苗土)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藁本(去苗土)2两,乱发灰3两,(庶虫)虫(炒)半两,石南(炙)半两,猪悬蹄(炙焦)10枚。

【制法】上为末,炼羊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瘘血日久,众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米饮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雷丸(熬)5分,橘皮5分,石蚕(炙)5分,桃皮(炙)5分,狼牙6分,贯众2枚,芜荑(熬)4分,青葙子4分,蜀漆4分,僵蚕3-7枚(熬),茱萸根皮7分,乱发如鸡子大(烧末)。

【制法】上蒸,切,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劳热伤心,有长虫名蛊虫,长一尺,贯心为病。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清白饮送下,不觉,更加至2-7丸为度,1日2次。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别名】鹤虱丸

【处方】雷丸1两,鹤虱(炒)1两,白矾灰1两,皂荚针灰半两,舶上硫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末为衣。

【功能主治】牡痔,生鼠乳疮,痔瘘脓血不止,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鹤虱丸(原书卷一四三)。《普济方》有百部一两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尝试服用雷丸丸,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除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雷丸丸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有效地增强身体某些方面的机能。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定心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 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附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