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加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理中加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理中加茵陈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理中加茵陈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理中加茵陈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甘草2钱,干姜2钱,茵陈2钱。

【功能主治】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黄。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8分,去滓服。

【临床应用】黄疸:一身面目俱黄,暗如熏黄,已食如饥,倦怠嗜卧,短气,小便色黄,自利,乃脾胃湿热内郁,膀胱之气不化,渐成黄疸,证属虚候,以炒白术三钱,人参一钱,干姜八分,炙甘草八分,绵茵陈二钱,白茯苓三钱治之。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尝试服用理中加茵陈汤,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除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理中加茵陈汤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有效地增强身体某些方面的机能。

Ys630.com相关知识

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茵陈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茵陈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茵陈(去梗.半两) 大黄(二钱半) 大栀子(五个)

【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极甚,烦渴热[],留饮不散,以治湿热相搏,而身发黄疸,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浆,身必发黄,宜茵蔯汤调五苓散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以利为度。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茵陈12克 黄芩6克 栀子9克 升麻9克 大黄9克 龙胆草6克 枳实6克(炙)柴胡12克

【制法】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治黄疸。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近效方》

看了上文对茵陈汤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不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

草果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草果茵陈汤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草果1钱,茵陈3钱,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猪苓2钱,大腹皮2钱,泽泻1钱5分。

【功能主治】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

【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各家论述】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放以草果为君;茵陈推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厚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草果茵陈汤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草果茵陈汤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大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大茵陈汤这种方剂。

【处方】茵陈 黄柏各4.5克 大黄 白术各9克 黄芩 栝楼根 甘草 茯苓 前胡 枳实各3克 栀子10枚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实热内盛,周身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得快下,即停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茵陈蒿2两,黄柏2两,大黄1两,甘草1两,人参1两,栀子14枚,黄连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谷疸发寒热,不可食,食即头眩,心中不安。

【用法用量】水1斗,煮得3升,分3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引《深师方》

【处方】茵陈1两半,黄柏1两半,大黄3两,白术3两,黄芩1两,栝楼根1两,甘草1两,茯苓1两,前胡1两,枳实1两,栀子20枚。

【功能主治】内实热盛发黄,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得快下,消息3-4日,更治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发黄本乎湿热,湿热本乎脾虚。此以枳、术、苓、甘加入茵陈蒿汤中,助脾逐湿;佐以前胡、栝楼下气通津,黄柏、黄芩燥湿清火,皆本经治诸热黄疸之专药。较茵陈蒿功力倍常,因以大字衔之。

【摘录】《千金》卷十

在了解了大茵陈汤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建中加减汤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建中加减汤,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建中加减汤吗?建中加减汤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人参1两,甘草(炙)1两,官桂1两,白茯苓(去皮)1两,当归1两,附子(炮)1两,厚朴(生姜制)1两,龙骨3两,黄耆(锉)3两,麦门冬3两,白芍药3两,生地黄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瘈筋病,相引而急,及五劳七伤,小便数,腹痛难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饧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宣明论》卷一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建中加减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理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理苓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理苓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干姜(炮)1.5~3克 人参3~9克 白术(炒焦)3~6克 甘草(炙)1.5~3克 茯苓 猪苓各6克 泽泻9克 桂3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化气利水。治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白术3钱(炒),炮姜1钱半,茯苓3钱,泽泻1钱半,猪苓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甘草6分。

【功能主治】寒湿伤脾,痛泻,脉弦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寒湿伤脾,气化不能通调,故腹痛溺涩泄泻不止焉。白术健脾燥湿,炮姜温中散寒,茯苓渗脾湿,炙甘草益中气,猪苓利三焦之湿,肉桂壮下焦之火,泽泻通利膀胱以快小便也。水煎,温服,使火温土健则寒湿自化,小便无不利,腹痛泄泻无不瘳矣。此利水温土之剂,为寒湿伤脾痛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处方】理中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产后霍乱,脉紧细者。

【各家论述】产后脾胃两虚,寒邪搏湿,故挥霍撩乱,呕吐泄泻,谓之霍乱。与常人霍乱不同。人参补胃气之虚,白术助脾气之运,炮姜温中逐冷,猪苓利水泻湿,泽泻利肾膀之湿,茯苓渗脾肺之湿,炙草缓中和胃,肉桂补火散寒也。水煎,温服,使脾健胃强,则寒湿自散而经腑清和,安有挥霍撩乱,呕吐泄泻之患乎。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果大家之前对理苓汤不是很了解的话,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都对理苓汤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欢理苓汤,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试吧!

理痰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理痰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理痰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生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捣)9克 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 陈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生芡实1两,清半夏4钱,黑脂麻(炒,捣)3钱,柏子仁(炒,捣)2钱,生杭芍2钱,陈皮2钱,茯苓片2钱。

【功能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满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各家论述】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用脂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实之滞腻也。

【临床应用】1.痰饮: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友人毛仙阁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看完了本文对理痰汤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理冲汤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理冲汤的做法。

【处方】生黄耆9克 党参6克 于术6克 生山药15克 天花粉12克 知母12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生鸡内金(黄者)9克

【功能主治】益气行血,调经祛瘀。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脏腑症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生黄耆3钱,党参2钱,于术2钱,生山药5钱,天花粉4钱,知母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生鸡内金(黄者)3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一切脏腑症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用水3钟,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

【临床应用】1.症瘕:一妇人,年二十余,症瘕结于上脘,其大如橘,按之甚硬,时时上攻作疼,妨碍饮食。医者皆以为不可消,后愚诊视,治以此汤,连服四十余剂,消无芥蒂。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理冲汤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理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理血汤这款方剂。

【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海螵蛸(捣细)12克 茜草6克 生杭芍9克 白头翁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肾阴不足,血热妄行。血淋,溺血,大便下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血淋之症,多由纵欲太过,肾脏因虚生热,以致血热妄行。方中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适用于血淋、溺血等属子肾阴不足而血分有热者。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生山药1两,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海螵蛸(捣细)4钱,茜草2钱,生杭芍3钱,白头翁3钱,真阿胶(不用炒)3钱。

【功能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肾脏因虚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则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以致血室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杜塞牵引作疼。故用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丹皮8分,川芎1钱,桃仁1钱,红花5分,赤苓8分,香附2钱。

【功能主治】瘀滞。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理血汤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二钱。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人参、甘草(炒)、白术、干姜(炮),各三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心腹疗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痞,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止汗去湿。

【用法用量】每三钱,以水一盏半,煎取中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处方】人参 干姜 甘草(炙)白术各9克

【制法】上药切碎。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备注】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砂仁 干姜(炒)苏子 厚朴(姜汁炒)官桂 陈皮 甘草(炙)各3克 沉香 木香各1.5克(水磨入)

【功能主治】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

【注意】治寒喘,四肢厥冷,脉沉细。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人参 白术(去芦)干姜(炒)各3克 官桂 甘草(炙)各1.5克 陈皮 藿香 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 乌梅1个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槟榔(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益智(去皮,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沉香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患后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能主治】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盐、乌梅煎,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处方】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1钱半。

【功能主治】孕妇心气疼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胎寒气逆,上犯心包,故心气冷疼,食卒不下焉。白术健脾土以安胎,炮姜暖中气以逐冷,炙草缓中益胃以除痛也。水煎,温服,使土暖气温,则冷气自化而胎得所安,何有心气冷痛、食卒不下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人参1钱,炙甘草1钱,绿升麻1钱,漂白术2钱。

【功能主治】痘已现形,而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加煨姜3片,大枣3个,水煎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五

【处方】人参8分,白术(蜜炙)8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干姜5分。

【功能主治】肾虚经来泄泻,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人参2钱,黑姜1钱5分,甘草(炙)2钱,白术(陈土炒)3钱,附子(姜汁、甘草水制)1钱。

【功能主治】温补中气,挽回元阳。主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去核),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白僵蚕(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一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白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脘痛,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处方】人参1钱,白术(土炒)1钱,干姜(炮)1钱,甘草8分,乌梅肉2个,川椒10粒。

【功能主治】吐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槟榔(锉)、赤茯苓(去黑皮)、木通(锉)、桂(去粗皮)、陈橘皮(汤浸,去白)、半夏(用生姜捣碎,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痰饮。思后余毒,不思饮食,三焦气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人参、白术、升麻、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痘疹吐泄,手足厥冷,腹胀自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二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炙草3分,干姜5分,藿香叶5分。

【功能主治】妊娠吐清水,同食物出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姜汁1匙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二

【处方】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酒炒)、干姜。

【功能主治】痘疹见形,吐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处方】人参2分,茯苓(去皮)2分,白术(去芦)2分,干姜(炒)2分,陈皮2分,藿香2分,丁香2分,半夏(姜汁炒)2分,砂仁(炒)2分,官桂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清水冷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加减理中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白术3钱,炮姜1钱半,炙草6分,人参6分,砂糖3钱(炒灰)。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脉沉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脾亏冷滞,中气有伤而不能运化,故腹中疼痛,迷闷不已焉。白术健脾土之虚,炮姜逐中宫之冷,人参益痛伤之气,炙草缓痛伤之脾,砂糖灰去瘀血而新血自生,以缓虚寒之腹痛也。水煎,温服,使脾健气强,则寒滞自化,而胃脘阳和焕发,安有腹痛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炮姜1钱,肉桂1钱,附子6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脏腑寒结。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藿香1钱,苍术(米泔制)1钱,厚朴(姜汁炒)1钱,砂仁1钱,香附1钱,木香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5分,干姜5分,官桂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干霍乱,心腹饱胀,绞痛,不吐不泻,脉沉欲绝。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调服。外用炒生姜滓揉法,急用盐汤探吐,得物出为好,及刺委中穴,血出甚妙。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干姜(炒)1钱,官桂5分,甘草(炙)5分,陈皮7分,藿香7分,茯苓(去皮)7分,良姜7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泻症。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砂仁1钱,干姜(炒)1钱,苏子1钱,厚朴(姜汁炒)1钱,官桂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沉香5分,木香5分(水磨入)。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寒喘。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部全录》引作“九味理中汤”。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节各等分。

【功能主治】疮疹吐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煎5分,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茯苓。

【功能主治】吐泻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附子、炮姜、炙草、茯苓。

【功能主治】痘疮脏寒木能发毒,而腹胀,二便清利,手足冷,痘淡白,脉微缓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别名】理中去术加桂汤

【处方】人参3两,桂心3两,甘草(炙)3两,干姜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石发后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者,肾气虚。

【用法用量】理中去术加桂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白术3钱,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泽泻1钱,炮姜5分,肉桂5分,砂仁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早空心、午前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烦筑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理中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和中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和中茵陈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当归2钱,茯苓2钱,白术1钱,广皮1钱,厚朴1钱,木香5分,砂仁1钱,茅术1钱,山栀1钱5分,茵陈3钱,萆薢2钱,车前2钱。

【功能主治】谷瘅。乃脾胃不和,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浊气下流,小便不通,湿热入于膀胱,身体尽黄。

【用法用量】生谷芽2钱,熟谷芽2钱,生苡仁5钱,熟苡仁5钱,煎汤代水。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通过小编介绍的和中茵陈汤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和中茵陈汤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和中茵陈汤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