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柏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柏皮膏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家是否知道柏皮膏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柏皮膏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柏皮膏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柏皮膏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处方】鸡子3个(煮熟,去白用黄,入深厚黑盏内,于慢火上熬成黑油出为度),轻粉半钱,川黄连1分,槟榔1分,木香1分(为末)。

【制法】上用鸡子油调,封疮口,以干为度。

【功能主治】疮口穿溃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名柏皮膏,但方中无柏皮,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处方】柏白皮3两,当归1两,薤白5两,猪脂1斤。

【制法】上4味,除薤白、猪脂外,细锉,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薤白赤黑色,以绵布绞去滓,瓷合盛。

【功能主治】灸疮发肿,火毒疼痛。

【用法用量】涂敷疮上,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柏皮3合,槐白皮3合,生地汁8分,蛇含(生)8分,栀子仁6分,甘草4分,黄柏4分。

【制法】上切,以猪脂1升半,小火煎为膏,去滓。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

【处方】柏皮(去黑皮,用白肉)3斤。

【功能主治】火疮、乳痈。

【用法用量】方中柏皮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鬼遗》卷五

【处方】柏树白皮末4两,猪脂半斤(炼为油),伏龙肝末4两。

【制法】上同熬成膏,滤去滓,入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灸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时,薄薄涂之,上以油单隔,软帛裹。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虽然说柏皮膏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ys630.COm精选阅读

柏叶膏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柏叶膏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柏叶膏,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柏叶膏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柏叶膏的相关知识。

【别名】柏叶散(《普济方》卷三○○)。

【处方】柏叶(炙干为末)120克 杏仁(去皮研)30克 头发30克 盐(研)15克 乳香(研)7.5克 黄蜡30克 油700毫升

【制法】上七味,先煎油沸,次下五味药,以发销尽为度,次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治冻疮。

【用法用量】先以冷开水洗疮,以绵裹干,后以药涂,即以软帛包裹,勿令寒气侵入,每日一洗一换,如疮渐愈,即三四日一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处方】新柏叶(去木取叶,不要坟墓上者,寺中最佳)3斤。

【制法】清水淘洗,控干,木臼中捣,旋洒些腊水,只取1-2盏许,俟捣得烂,用新绵滤取自然汁,生绢重滤过,银盂内重汤慢火熬成膏,旋炼旋添白沙蜜2两,俟如稠饴,用新瓶收之。

【功能主治】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少许,含化。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柏叶(焙)1两,栀子仁1两,胡粉(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髓5-6合,火熔消,和药,以木椎研三五百遍。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柏叶散”。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四

上面就是本文对柏叶膏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柏叶膏能够传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柏皮散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剂柏皮散。

【处方】老柏白皮120克 乌梅肉60克(熬)细辛 地肤子各120克

【制法】上四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雀目,至暮无所见者。

【用法用量】每次2克,食后用清酒调服,一日三至四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处方】黄柏(蜜炙)1钱,榆蛀虫(炙干)1钱,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无名恶疮,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以盐浆水洗疮后,唾调药,纸花子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赤小豆1两,天南星(生用)1两,黄柏1两,土朱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热毒气,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成膏子,摊在纸上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黄柏末3分,细瓷末1分,甘草末1钱。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恶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干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老柏白皮4两,乌梅肉2两(熬),细辛4两,地肤子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食后清酒送下,1日3-4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

【处方】黄柏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燕口疮。

【用法用量】甑汗调和,涂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柏皮散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柏皮散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柏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柏皮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黄连阿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阿胶汤(《洁古家珍》)。

【处方】黄柏6克 黄连12克 栀子仁9克(擘)阿胶3克(炙)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前三味,取200毫升,去滓,纳胶令烊,温分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集验方》

【处方】生地黄1两,甘草1两,黄柏1两,白芍药1两。

【功能主治】衄血、吐血、呕血等失血虚损,形气不理,羸瘦不能食,心忪少气,燥渴发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醇酒3升,渍之1宿,以铜器盛,米饮下蒸1炊时久,渍汁半升,食后服。

【摘录】《元戎》卷四

【别名】黄连柏皮汤

【处方】柏皮3两,黄芩2两,黄连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协热泄泻,亦治血痢;热毒吐血。

【用法用量】黄连柏皮汤(《医学入门》卷四)。

【摘录】《直指》卷十三

【处方】黄柏、黄连、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黄疸。瘀热在里,或湿热相搏,一身面目悉黄如橘。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处方】柏白皮1两,黄柏1两,蕤仁1两,黄连3分(去须),苦竹叶2握。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眼赤烂,痒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2升,去滓,稍热淋洗,冷即重暖用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黄柏3两,黄连5两,人参3两,茯苓4两,厚朴4两(炙),艾叶1升,地榆3两(炙),榉皮4两(炙),阿胶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大便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胶,煎取2升,分3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醋等。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别名】黄连阿胶汤、阿胶汤

【处方】黄柏2两,黄连4两,栀子仁14个(擘),阿胶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后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黄连阿胶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阿胶汤(《此事难知》)。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连阿胶丸”(见《杏苑》)。

【注意】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二(注文)引《范汪方》

在通过上文对柏皮汤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不过在养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选择,对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是不要选择的,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柏皮丸的功效与作用


柏皮丸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柏皮丸的相关知识。

【处方】黄柏(削去粗皮,焙干)

【制法】上药为末,用薄米饮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热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处方】黄柏1斤(分作4分,3分用醇酒、盐汤、童便各浸2日,焙,研;1分用酥炙,研末),猪脏1条。

【制法】先将猪脏去膜,入药在内,扎紧,煮熟,捣为丸。

【功能主治】诸虚赤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陆一峰方

【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芍药2两,槐花(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毒便血,疼痛呕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川黄柏皮(刮净)1斤(分作4分,3分用酒、醋、童便各浸7日,洗、晒、焙;1分生炒黑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孙探元集效方》

【处方】黄柏(削去粗皮,焙)。

【制法】上为末,用米饮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热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柏皮丸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芍药柏皮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芍药柏皮丸这种方剂。

【处方】芍药 黄柏各30克 当归 黄连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水下,每日五至六次。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

【处方】芍药 黄柏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便下脓血,脉平,发于春分至立秋者。

【用法用量】每服50~20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芍药柏皮丸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紧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紧皮膏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紧皮膏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石燕1对(煅末),石榴皮3钱,五倍子3钱,黄连1钱,明矾1钱,刮铜绿5分,真阿胶3钱,鱼胶3钱,水胶3钱。

【制法】上除胶,6味为末,用水3-5碗,入大铜杓内文火煎熬,以槐、柳枝不住手搅为浓糊,将成膏,方入冰、麝各3分,研细搅匀,用瓷器内收贮。

【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症。

【用法用量】将新笔涂上下眼皮,每日3-5次,干而复涂。毛自出矣,凉天可行此法,3日见效,轻者30日全出,重者50日向外矣。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紧皮膏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紧皮膏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紧皮膏来治疗一些疾病。

柳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柳皮膏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柳皮膏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柳皮膏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柳白皮3千克 楸皮3千克 木通600克 枳壳300克 皂荚600克 木香末90克

【制法】上药细锉,以水48升,煮取汁6升,去滓,移于小锅子中,下木香,煎至4.2升去滓,又移于小锅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炼如饧,捻成丸即住,以油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治诸疮愈后,疮瘢胬肉未消,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涂于帛上贴之,取平复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别名】柳木膏

【处方】柳白皮5斤,楸皮5斤,木通1斤,枳壳半斤,皂荚1斤,木香末3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8斗,煮取汁2斗,去滓,移于小锅子中,下木香,煎至7升,去滓,又移于小锅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炼如饧,捻得成丸即住,以细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诸疮愈后,疮瘢胬肉未消;瘰疬风结。

【用法用量】柳木膏(《普济方》卷二七二)。方中楸皮,《普济方》作“楸叶”。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像柳皮膏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槐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槐皮膏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槐皮150克 甘草 当归 白芷各60克 陈豉 桃仁各50粒(去皮)赤小豆70克

【制法】上七味,锉碎,以猪脂1.2升煎,候白芷黄,膏成,去滓。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治肛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涂患处,日用三次。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处方】槐皮3两,熏陆半两,辛荑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巴豆7枚,漆子14枚,桃仁10枚。

【功能主治】肠风,痛痒血出。

【用法用量】上以猪脂半斤煎之,三上三下,去滓。以绵裹膏,塞下部,1日4-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

【处方】槐皮5两,甘草2两,当归2两,白芷2两,陈豉50粒,桃仁50粒(去皮),赤小豆2合。

【功能主治】解毒和血,兼可化虫。主谷道中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千金》无陈豉,有楝实五两。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其实用槐皮膏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槿皮膏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槿皮膏这款方剂。

【处方】川槿皮2两,白及2两,百部5钱,大枫子7钱,槟榔4钱,草乌3钱,文蛤3钱,南星2钱,草果2个,蝉蜕1钱5分,轻粉3钱,硫黄2钱,雄黄5分,麝香5厘,枯白矾5分。

【制法】上轻粉以下5味各为极细末,川槿皮等7味用配醋4大碗,慢火熬至1碗,滤去滓,再用慢火熬成膏,入轻粉等5味搅匀,收贮瓷瓶。

【功能主治】风癣。由风冷湿邪客于肌肤,搏于血气所生,初如钱大,渐渐长开,或圆或斜,有匡栏,抓搔顽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以穿山甲爬破癣皮搽之。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槿皮膏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圆柏的功效与作用


圆柏是中药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药物。它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有着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些中药圆柏的作用。

【别名】刺柏、柏树、桧、桧柏

【来源】柏科圆柏属植物 圆柏 Sabina chinensis (L.)Antoine [Juniperus chinensis L.],以 枝、叶 及 树皮 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利尿。用于风寒感冒,肺结核,尿路感染;外用治荨麻疹,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燃烧取烟熏烤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材圆柏的介绍。对于我们不懂的药材,更应该去了解它,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无策。

虎柏的功效与作用


虎柏是琥珀的一种,也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天然物质。当然,琥珀还是可以作为中药入药的,其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疏通心脉等,且其在中医中的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这种重要也是有着一定的注意事项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虎柏的功效、作用以及具体应用。

一、中药琥珀的功效

宁心安神,活血化瘀。

宁心安神或重镇安神、镇心安神、镇惊安神,又可活血化瘀,对于瘀血阻滞、心脉瘀阻,也常有心神不宁出现的失眠、健忘、心惊,这时既要宁心安神又要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改善心脉瘀阻,它很合适。单纯作为活血化瘀药。过去主要用于妇科或腹部的一些瘀血证。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或化瘀止痛效果。近年来用于冠心病。利尿通淋。利尿作用不明显,对尿道的刺激症状灼热、疼痛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作用不强。它药源少,价格高,现在多不用。它不溶于水,所以不做汤剂。散剂冲服。现在有些造假的用鸡蛋清反复煮、晒,做得很像真的,但一0煮就变软了,还有些用松香或其他的树脂造假,但也会变软。鉴别就是用水长煮,变软发粘就是假的。

二、中药琥珀的作用

1.本品主要含树脂、挥发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其琥珀酸有抑制中枢作用,并能抗惊厥、镇静、降低体温、镇痛等。此外,尚有短暂兴奋呼吸和升血压作用。

2.因本品有活血化瘀作用,传统亦用以治疗疮痈肿痛、瘰疬、瘿瘤、金疮外伤等疾患,常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或止血,生肌等品配伍,内服或患部涂敷。

3.本品尚有利尿通淋之效,单用或配伍利水渗湿类药,可用于血淋、石淋、热淋等淋证。

三、中药琥珀的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宁及惊风,癫狂,痫证等。本品有宁心安神之效,主治惊悸,失眠,健忘等,常与其他宁心安神药配伍。若小儿惊风,高热、神昏、抽搐者,宜与清热、息风止痉之品同用。治癫狂、痫证发作者,可与化痰、息风止痉之品配伍。

2.用于瘀血阻滞所致诸证。本品有活血化瘀作用,可用于妇科、内科等多种血瘀证。若瘀血所致痛经、经闭、产后血瘀肿痛者,常与活血通经类药物配伍。瘀血内阻之胸痹、心痛者,可与三七等活血化瘀止痛之品配伍。治血瘀之癥瘕积聚,宜与三棱、鳖甲等活血消癥药配伍。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