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消风百解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荆芥、白芷、陈皮、麻黄(去根节)、苍术,各二钱。甘草(炙),一钱。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咳嗽加乌梅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荆芥、白芷、陈皮(洗.去白)、苍术、麻黄(去节),各四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上细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行步喘乏,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二大钱,水一大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或茶酒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荆芥 白芷 陈皮(洗,去白)苍术 麻黄(去节)各12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寒,解表邪。治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水350毫升,姜3片,乌梅1个,同煎至250毫升,不拘时温服,或用茶,酒调下。仍欲发散风邪,入连须葱白33厘米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看了上文对消风百解散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解散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别名】大黄汤
【处方】升麻3两,大黄3两,黄连3两,甘草3两,黄柏3两,芍药6两,白鸭通5合,黄芩4两,栀子仁14枚,竹叶(切)1升,豉1升。
【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大小便赤。
【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二六三)。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别名】皮瘴散
【处方】桔梗4两,细辛4两,白术8两,乌头1斤(烧)。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辟恶气。无病预服以辟寒。主时气不和,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皮瘴散(《外台》卷一)。
【注意】忌生菜、猪肉、桃、李、雀肉等。
【摘录】《千金》卷九引崔文行方
解散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和解散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药方剂,它是以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来看一看和解散有哪些功效吧。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四两。桔梗、甘草,各半斤。苍术(去皮)一斤。
【炮制】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七分,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120克 藁本 桔梗 甘草各250克 苍术(去皮)500克
【制法】上药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160毫升,不拘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苍术(净洗)4两,厚朴(制)1两,桔梗(去芦)4两,藿香叶2两,前胡(洗,去芦)2两,柴胡(洗,去芦)2两,当归(洗)2两,赤芍药2两,川芎4两,陈皮(去瓤,炒)4两,甘草(炙)4两,神曲(炒)4两,麦糵(炒)4两,赤获苓4两,半夏曲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正气,除寒邪,辟瘟疫。主感寒,表里未辨,头痛恶心,发热烦疼,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邵前胡(去芦,净)1两,川升麻1两,京芍药1两,赤芍药1两,白术1两,熟苍术1两,羌活1两,川独活1两,川芎1两,藁本1两,桔梗1两,防风1两,甘草1两,熟半夏1两,人参(去芦)1两,藿香1两,粉葛2两(去皮)。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初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5片,水1盏半,煎至7分服,连进3服。得汗即愈。
【注意】老人、孕妇、自汗自利者,不可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九引《必用之书》
【处方】柴胡、茯苓、甘草、黄芩、葛根、防风、薄荷、芍药、北梗。
【功能主治】伤寒得汗未解,或发而未汗。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豆豉1撮,煎至1钟,不拘时服。滓再煎。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紫苏、杏仁、陈皮、半夏、前胡、薄荷、葛根、甘草(炙)、桔梗、桑白皮。
【功能主治】伤风,鼻塞咳嗽,胸胁窜痛,发热口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根,枣子1枚。
【摘录】《赤水玄珠》卷一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4两,陈皮(洗)4两,藁本半斤,桔梗半斤,甘草半斤,苍术(去皮)1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和脾胃,逐风邪。助胃驱邪,和解百病。主四时伤寒,瘴病初起,伤食,胃寒腹痛,湿疟。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冷瘴初发。胸腹满闷,头眩发热;伤风初作,未分证候。腹痛呕吐。
【用法用量】《医方集解》有枳壳。
【摘录】《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
【处方】防风2钱,桔梗2钱,荆芥4分,升麻1钱5分,干葛2钱,薄荷3钱,蝉退2钱,力子2钱,覆花2钱,枳壳5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疹症,气粗烦躁,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为散服。
【摘录】《绿槐堂疹症方论》
【处方】麻黄(去节,取头末)7分,绿豆(取生粉,隔纸焙熟)7分(共为细末),新蒲公英2两(干者7分),条芩1钱,生地1钱。
【功能主治】疹已出,遍身形如蚕种,色黑暗,皮肉僵硬,十死一生者。
【用法用量】外治方:仰天皮二斤(即凹地上卷皮也)、嫩柳皮半斤、星星草四两、蝉退二百个、水十杯、煎三沸,去滓,乘热气熏洗遍体,黑疹变为鲜色,十有九生。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柴胡、桔梗、枳壳、前胡、甘草、茯苓、半夏、黄芩、葛根、薄荷、连翘、芍药、川芎。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发汗后,经中有余热未解。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一
【处方】川芎、羌活、独活、厚朴、苍术、细辛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散寒邪,解利伤寒。主温疫。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看了上文对于和解散的介绍,我们对于和解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表解散这种方剂。
【处方】白附子1分,防风1分,川芎1分,全蝎1分,麻黄(去节)1分,荆芥1分,红花1分,当归1分,蝉蜕1分,薄荷1分,羌活1分,茯苓1分,甘草1分,升麻1分,朱砂(研)半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天行水疹,腥臊未出,潮热,麻子。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金银薄荷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桔梗、干葛、石膏、麻黄(去节)、升麻、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初作,壮热。
【用法用量】每用1钱,葱白、薄荷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有关表解散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另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小常识,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身体的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水解散的制作方法。
【处方】麻黄120克(去节)大黄90克 黄芩90克 桂心60克 甘草60克(炙)芍药60克
【制法】上六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解表攻下。治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
【用法用量】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和服1克。覆取汗,或利则便愈。体强人服2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生葱、菘菜、生菜。
【备注】方中麻黄开腠发汗,桂心行血化汗,芍药和里益营,黄芩清上中焦之热,大黄泻中下焦之热,甘草调胃和中。盖天行瘟疫,郁热自内达外,与伤寒由表传里者不同,故虽一二日之浅,可以汗下兼行。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延年秘录》
【处方】柴胡 知母 瓜蒌 青木香 升麻 茵陈各30克 大黄 栀子仁 石膏 芒消各45克 黄芩 干葛各37.5克 枳壳(炒)芍药各22.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冷水和散1匙,调顿服。以利为度。春、夏用冷水,秋、冬用暖水,不退再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水解散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八解散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不过对于它的食用有着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人参 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 藿香(去士)各30克 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60克 半夏(汤洗七次)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情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100升,温服。不拘时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荆芥穗3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黄芩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肉桂(去粗皮)1两半,苍术(米泔水浸一宿)1两半,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解利。主伤寒头痛发热,浑身拘急,四肢疼痛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淡豆豉30粒,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并进3服。汗出即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1两,藿香(去土)1两,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1宿,炒紫色)2两,半夏(汤洗7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情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看了上文对八解散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不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
谈到养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兴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的,尤其是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还要吃出功效,为此,很多专家不断的学习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剂出来,其中,救阴双解散对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别名】温补双解散
【处方】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栀仁1钱5分,木通1钱5分,淡竹1钱5分,黄耆1钱5分,黄芩1钱,连翘1钱,葳蕤1钱,黄柏1钱,甘草3分,黑枣5枚。
【功能主治】诸阳火动,下后前病不休,身热如常,及一切杂症。
【用法用量】竹茹1团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三
文章介绍的救阴双解散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救阴双解散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十味和解散,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白术(二钱),桔梗(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麸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当归,各一钱。防风(去芦.七分)。
【功能主治】治头疼发热,发散风邪。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通过以上介绍,对十味和解散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十味和解散这样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六神通解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麻黄、甘草、黄芩、滑石、苍术、细辛。
【功能主治】3月前后感寒疫,头疼大热,恶寒体痛而渴,脉浮紧而有力,无汗,年力壮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豆豉煎,热服出汗。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别名】六神汤解散
【处方】通神散加麻黄。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头痛,发渴身疼,脉洪无汗。
【用法用量】六神汤解散(《伤寒六书》卷一)。《玉机微义》本方用法:(口父)咀,加生姜、葱,水煎服。
【摘录】《伤寒标本》卷下
【别名】六神通圣散
【处方】麻黄、甘草、黄芩、石膏、滑石、苍术、川芎、羌活、细辛。
【功能主治】时行三月后,谓之晚发,头痛,身热恶寒,脉洪数。
【用法用量】六神通圣散(《医统》卷十四)。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六神通解散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柏树叶也就是柏树上面的叶子,是一种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有着一定的功效和作用的植物,而柏树叶在中医中的应用,也是特别广泛的,比如说,柏树叶可以用来治疗脱发、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以及痢疾等多种类型的疾病。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柏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治疗脱发
柏树叶当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对脱发这种症状具有比较有效的治疗作用。我们只需要将新鲜的柏树叶浸泡在百分之六十的酒精当中,等待过七天之后,再将过滤出来的药液擦拭有脱发的地方即可。
二、治疗百日咳
柏树叶可以治疗百日咳。方法就是采取新鲜的柏树嫩叶加上水煎熬服用,而且还需要往里面添加适量的蜂蜜,蜂蜜的量要看煎熬的柏树叶的量的多少来进行匹配。
三、治疗肺结核
柏树叶还可以治疗肺结核。不过它的治疗的方式是采用的注射的方式,通过提取柏树叶当中的药用物质,再混合葡萄糖溶液进行注射治疗。一般情况下它是比较适合于使用在刚开始的肺结核时期,对于新鲜的肺结核它的治疗的效果要比长时间的肺结核的治疗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治疗支气管炎和利己
柏树叶还可以治疗慢性的支气管炎以及急性、慢性的细菌性痢疾。
将侧柏叶晒干或焙干后研成粗末,加入18%的酒精,以浸漫药粉为度,浸泡4昼夜,滤取浸液。每次50毫升(儿童酌减),日服3次,7~10天为一疗程。共治114例,治愈100例,治愈率87.7%。实验证明,该浸剂有较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如经煮沸、高压消毒,或加防腐剂,则会影响疗效。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15克,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百补汤,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阿胶、地榆、陈皮、川芎、当归、白芍、熟地。
【功能主治】妇人血淋白浊。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当归、芍药、地黄、白术、人参、茯苓、山药、甘草。
【功能主治】调理气血,滋养脾胃。主痘疮8-9日,浆足之后,别无它证者。
【用法用量】清水1钟,加大枣2个,煎至6分,温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保婴撮要》
看完了本文对百补汤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百枝膏。
【处方】人参1钱半,防风1钱半,天麻1钱半,茯神1钱半,酸枣仁1钱,琥珀1钱,石菖蒲1钱,麝香少许,白附子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大。
【功能主治】安心宁神。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枝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二引《直指小儿》
【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防风(去芦头)1两,天麻1两,麦门冬(汤浸,去心,焙干)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石菖蒲半两,朱砂2钱(别研),麝香1钱(别研)。
【制法】除朱、麝外,同为细末,后人朱、麝研匀,炼蜜为丸,每1两分作40丸。
【功能主治】安心神,镇惊悸。主小儿禀赋怯弱,易感惊邪,心神恍惚,睡眠不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枝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以上就是百枝膏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