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风的功效与作用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珍珠风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说起珍珠风我们都不陌生,珍珠风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药用功效,经常吃珍珠风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 珍珠风 的 根 或 枝叶 。在栽后4~5年夏、秋季摘取嫩枝、叶片,再挖出根部,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幼枝及小枝通常密被茶褐色短柔毛及星状毛与腺点,老枝较光滑或无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阔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8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为小齿牙或齿牙状,下面密布单生及分枝的短柔毛、星状毛及腺点,上面毛较疏而单毛居多,侧脉每边6~9条,由主脉微弯向前射出。花形小,淡红色,腋生,为密生聚伞花序;花萼短钟状,有4浅齿,内面近于光滑无毛;花冠为短筒状,4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花丝较花冠之裂片为长,药长椭圆形,药隔密生腺点;雌蕊1,子房球形,花柱长于雄蕊。浆果状核果,球形,熟时堇紫色,内有种子2~4粒。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地,或山地。分布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性味】《草木便方》:"辛,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胜湿。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外感风寒,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草木便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珍珠风的功效与作用了吧?珍珠风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ys630.COm精选阅读

珍珠伞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珍珠伞,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没有听说过也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珍珠伞。

【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 多斑紫金牛 的 全株 。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达3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茎直立,细枝长10~17厘米,微带灰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8~14厘米,宽2.8~4.8厘米,先端略尖,边缘微波状;叶柄长约4~8毫米。伞形花序顶生:通常为两性花;花梗长约1厘米;花白色或带红色,通常有腺点。核果球形,红色,顶部有芒刺。种子1颗。花期4~5月。果期冬季。

【生境分布】多生于亚热带山间、疏林潮湿处。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性味】麻苦,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清咽利喉。

【附方】①治骨沂跌打:珍珠伞适量,配伍外敷患处。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文章介绍的珍珠伞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珍珠伞等一些中药材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珍珠菜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菜的简介

珍珠菜,别名扯根菜、矮桃(《植物名实图考》),狗尾巴草(《南京民间药草》),山高梁、山地榆、山酸汤秆、黄参草、大红袍、山马尾(《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筋草、白花蓼草(《浙江中医杂志》,蓼子草(《贵阳民间药草》),红根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野荷子、荷树草、金鸡土下黄、红头绳、水荷子、矮脚荷、赤脚草(《江西草药》),红丝毛、高脚酸味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等地。

珍珠菜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根含多种皂甙,甙元是报春花皂甙元A和二氢药用樱草皂甙元A即山茶皂甙元A。报春花甙元的含量达16%。种子含脂肪油32.24%。

2、功效作用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水肿,痢疾,跌打损伤,喉痛,乳痈。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3、临床应用

3.1、《植物名实图考》:散血。

3.2、《贵州民间方药集》:利尿。治水肿,小儿疳积。

3.3、《四川武隆药植图志》:开胃。

3.4、《贵阳民间药草》:行血调经,外洗消肿。

3.5、《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腰背四肢扭伤。

3.6、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蛇咬伤,乳腺炎,白带过多,痈疖,鼻出血。

珍珠菜的市场信息

1、珍珠菜的价格

珍珠菜的价格约为暂时未知。

2、珍珠菜的选购方法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全株多少被黄褐色卷曲柔毛。根茎横走,淡红色;茎直立,单一,圆柱形,基部带红色,不分枝。单叶互生;近于无柄或具长2-10mm的柄;叶卵状椭圆形或阔披外形,长6-14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稍背卷,两面疏生毛和黑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盛花期长约6cm,花密集,常转向一侧,后渐伸长,果时长20-40cm;花梗长4-6mm;苞片线状钻形,比花梗稍长;花萼5裂,裂片狭卵形,长2.5-3mm,先端圆钝,周边膜质,有腺状缘毛。

3、珍珠菜的保存方法

珍珠菜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珍珠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珍珠丸这种方剂。

【处方】巴豆霜6克 腻粉6克 滑石6克 天南星4.5克 蝎梢24个 续随子24个 粉霜4.5克

【制法】上药研令极细,以糯米粥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积热惊痫。

【用法用量】小儿一岁以下,每服1~3丸,十五岁每服5~10丸,茶汤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四

【处方】珍珠 麝香各10克 熟地 当归各45克 枣仁 人参 柏子仁各30克 犀角 茯神 沉香各15克 冰片3克 虎睛1对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肝虚不寐。

【用法用量】日午、夜卧各用薄荷汤下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珍珠丸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珍珠散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珍珠散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别名】月白珍珠散(《外科大成》卷一)。

【处方】青虹花1.5克(如无,用头刀靛花代之,但不及缸花)珍珠3克(入豆腐内煮数滚,研至极细无声)真轻粉30克

【制法】上三味,研细如飞面,方收入罐。

【功能主治】治下疳皮损腐烂,痛极难忍;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即愈;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即可生皮。又妇人阴蚀痛,或新嫁内伤痛甚者,亦可搽此极效。汤泼火烧痛甚者,用玉红膏调搽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别名】珍珠十宝散(《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处方】炉甘石(银罐内固济,煅过,水飞。预将黄连30克,当归15克,用河水煎汁,去滓,入童便100毫升,将甘石丸如弹子大,多刺以孔,煅赤,淬药汁内,以汁尽为度,置地上一宿,去火气,收贮待用)240克珍珠(煅,净末)3克 琥珀(净末)2克 龙骨(煅,水飞,净)1.2克 赤石脂(煅,水飞,净)1.2克 钟乳石(甘草汤煮一伏时,水飞,净)1.8克 朱砂(水飞,净)1.5克 麒麟竭0.6克 象皮(焙干,为末)1.5克

【功能主治】治诸种溃疡,溃烂不肯长肉者。

【用法用量】上九味,务令极细,每药3克,入冰片0.6克,研匀和调,敷上立长。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珍珠4.5克 玛垴4.5克 琥珀4.5克 珊瑚4.5克(上四味俱用豆腐煮过再研)硼砂1.5克 熊胆1.5克(用笋壳盛,烘干,为末)龙脑1.2克 麝香0.75克 瓜竭2.3克 朱砂(细研,水飞)2.3克 黄连末(去须、芦,研细)1.5克 明松香(箬上炙干)1.5克 没药(箬上炙干)1.5克 炉甘石(按法炮制为主)45克

【制法】以上诸药,各为细末,筛过,再照分数称定,合为一处,再研极细,瓷罐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治眼目障翳初起。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以上就是对珍珠散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珍珠莲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莲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珍珠莲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毛发唐松草

【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 细丝唐松草 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以 根 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叶,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小儿高热,肺炎,百日咳,膀胱炎,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小木莲

【来源】桑科 珍珠莲 Ficus foveolata Wall.,以藤、根入药。

【生境分布】江西和华南各省。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化湿。主治慢性关节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鲜品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珍珠莲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珍珠莲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珍珠莲来治疗一些疾病。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_珍珠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珍珠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珍珠的功效与作用、珍珠图片、珍珠的药用价值、珍珠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珍珠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珍珠简介珍珠图片珍珠的功效与作用珍珠的药用价值珍珠的炮制方法珍珠的用法用量珍珠的副作用

珍珠简介

珍珠,入药部位外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棒形等,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色、浅蓝色等,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无臭,无味。

珍珠图片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1、《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2、《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3、《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

4、《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5、《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6、《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7、《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8、《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珍珠的药用价值

1、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一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2、治小儿惊哺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九;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3、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4、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痉,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5、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6、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7、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员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8、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珍珠的炮制方法

1、取净珍珠,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是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制成最细粉(《药典85》)。

2、取珍珠,洗净泥垢,用布包好,加豆腐与水共煮约2小时,取出,用水洗净,捣碎,加水少许研成极细粉,干燥即得(《药典63》)。

3、取净珍珠粉,置乳钵内,加入运量水研细,再加多星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干燥,研散。或取净珍珠,捣碎,研成极细粉(《规范》)。

珍珠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每次0.3-1g,多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干撒、点眼或吹喉。

珍珠的副作用

1、《海药本草》:真珠不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

2、《宝庆本草折衷》:娠妇忌服。

3、《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4、《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示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以上就是一些珍珠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鸡爪风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鸡爪风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鸡爪风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鸡爪风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

【来源】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 假鹰爪 Desmo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 根 及 全株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微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健脾理气,祛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风痛,产后腹痛、流血不止,痛经,胃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加酒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本篇文章对鸡爪风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鸡爪风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鸡爪风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鸡爪风的重要性。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见过中药龙骨,收到龙骨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传说中的龙吧,其实并不是,龙骨只是一些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残骸,从地底下被挖掘出来之后,因为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高,所以被用来当作药材,他也又被称作为龙骨风,那么龙骨风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百草中医为大家介绍下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吧!

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龙骨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龙骨又称白龙骨,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别录》)。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

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

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

吸湿力强。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五花龙骨又称五色龙骨(《广利方》)。呈圆筒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5~25cm。

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红不同的花纹,偶有不具花纹者。

一般表面平滑,有时外层成片剥落,不平坦,有裂隙。质较酥脆,破碎后,断面粗糙,可见宽窄不一的同心环纹。

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以体较轻、质酥脆、分层、有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龙骨味甘、涩,性平。具有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症;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

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少量铁、镁、铝、钾、钠、氯、硫酸根等。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血钙占人体钙的0.1%弱,但对神经、心肌、骨骼及其它组织的影响很大。血钙含量下降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引起手足搐搦、惊厥、谵妄等;血钙过高则引起神经症状或肌无力。钙进入血液后,能促进血液凝固,并增加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白细胞及血清渗出血管外,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因此龙骨有镇静、收敛、固涩、止泻之效。此外,缺钙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严重缺钙不仅对骨骼钙化有影响,还可发生出血和瘫痪,先是下肢瘫痪。

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1、《药性论》记载:龙骨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2、《全幼心鉴》记载:龙骨治泄泻不止: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水丸梧子大。紫苏、木瓜汤下,量大人小儿用。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

3、《本草求真》记载: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

4、《方脉正宗》记载:龙骨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

珍珠草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草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珍珠草,珍珠草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珍珠草。

【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老鸦珠(《福建民间草药》),夜合珍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油柑、小利柑(《陆川本草》),蓇草(《南宁市药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间草药》),山皂角(《贵州民间药物》),叶后珠(《四川中药志》),油柑草(《福建中草药》),鱼鳞草(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叶下珠 的 全草 或 带根全草 。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叶下珠(《植物名实图考》)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边。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茎外表浅棕色,有髓;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数,浅灰棕色。茎粗约2~3毫米,老茎基部灰褐色;茎枝有纵皱,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红色;质脆易断,断面中空。分枝有纵皱及不甚明显的膜翅状脊线。叶片薄而小,灰绿色,皱缩,易脱落。花细小,腋生于叶背之下,多已于缩。有的带有扁圆形亦褐色的果实。气微香,叶味微苦。

【化学成份】全草含酚性成分、三萜成分。

【性味】甘苦,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火眼目翳,口疮头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红白痢疾:叶下珠鲜草一至二两。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痢疾、腹泻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植物名实图考》:叶下珠,江西、湖南砌下墙阴多有之。高四、五寸,宛如初出夜合树芽,叶亦昼开夜合,叶下顺茎结子如粟,生黄熟紫。

通过本篇文章对珍珠草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珍珠草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珍珠草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珍珠草的重要性。

风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风茅草这种东西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的,根本就没有见过的,但其实这种植物是可以作为中药材的,而且药用功效是很广泛的,但主要就是用于生产过后的女性朋友们的,如果是在生产后没有坐好月子的话就会落下风湿疼痛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风茅草来改善自己关节疼痛的症状。

白茅,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根茎白色,匍匐横走,密被鳞片。秆从生,直产,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被多数老叶及残留的叶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根出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宽3-8mm,叶鞘褐色,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具短叶舌。

茅草叶的功效介绍】:茅草叶 (《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茅根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和茎中得到无羁萜、山小桔萜醇及其甲醚、羊齿烯醇及其甲醚、羊齿烯酮、芦竹素等三萜化合物。

【功用主治-茅草叶的功效】通经络,配合风湿筋骨药用。

【选方】①治妇女产后风湿痛: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

水煎外洗。

②治发风丹:茅草叶、南木叶、糠壳(炒)各一两。

以水煎服。

(功用主治以下出《重庆草药》)

茅草叶 (《中华本草》)

【化学成份】叶和茎中得到无羁萜(friedelin),山柑子萜醇(arborinol)及其甲醚,羊齿烯醇(fernenol)及其甲醚,山柑子萜酮(arborinone),芦竹素(arundoin)等三萜化合物。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皮肤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临床应用】配合风湿筋骨药用。

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顶生,圆筒状,长5-20cm,宽1-2.5cm;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成对排列在花序轴上,其中一小穗具较长的梗,另一小穗的梗较短;花两性,每小穗具1花,基部被白色丝状柔毛

风谷草的作用与功效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风谷草这个神奇的植物,它具有很强的作用。风谷草又名风柜斗草、风鼓草;可以解酒,具有保肝、护肝的良好功效。相信大家吃药的过程中只会知道是某种药物起作用,却不会知道是药物中的那种药材起的作用。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风谷草的作用与功效。

风谷草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性凉、味酸、无毒;

功用:清肺热,去肝炎;

《实用中草药》记载:其性平、味甘。

风谷草功用:凉热解毒、凉血利水,主治急性肝炎,肺热咳嗽。据有关临床使用报道:风谷草对急性肝炎(甲肝、乙肝急性期)疗效最佳,对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效

药用植物风谷草价值.

风谷草临床观察;根据使用情况表明,本品对急性肝炎(甲肝、乙肝急性期)疗效最佳,对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效。急性肝炎用量宜大,坚持服用1个月,或视病情适当延长时间,慢性期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用量可小些,煎水当茶饮用3~6个月。

风谷草具清热解毒功效,具有抗肝炎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性平味酸,入肝经,可顾护肝阴,养肝柔肝,保护肝细胞,还有利尿退黄之功,可帮助胆红素排泄,从而起到解毒,减轻黄疸,降低转氨酸、恢复肝功能的作用,长期服用,无苦寒清之品损伤正气,或苦寒败胃之嫌,对慢病缓调而不伤正气,风谷草治疗急慢性肝炎在我区民间运用较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风柜斗草具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能调节体内分泌,抑制分泌过多的油质,促进皮肤

细胞的新陈代谢,服用後对青春痘、粉刺效果奇佳。而且,风柜斗草能提高皮肤末稍血管的扩张与收缩等运动性,能促进皮肤细胞的循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变成过氧化脂质的作用,使皮肤细胞恢复年轻,有光泽、有弹性、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各种黑斑、雀斑、老人斑。

风谷草能直接作用於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防止有害物质破坏肝细胞膜,并防止肝细胞之病变成坏死。同时能渗透肝细胞膜,增进肝脏的新陈代谢,使受伤的细胞复活,进而再生,而且又可恢复肝细胞内酵素的机能,增进细胞氧化作用,使肝功能各项检验值恢复正常。此外尚有强大的利胆作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