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指天椒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指天椒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中,中药在种类和数量上规模已经相当惊人,所以选择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种中药指天椒。

【别名】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

【来源】为茄科植物 指天椒 的 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全缘,叶端尖,基部渐狭;有柄。花1~3朵,腋生;萼钟状,先端5齿;花冠5裂,绿白色,镊合状排列;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药纵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略呈头状。浆果圆锥形或矩圆状圆柱形,长2.5~5厘米,与柄相等或稍短,通常直立,萼宿存。种子多数,扁圆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我国南部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敷手疮,洗脚气,治狗咬伤。

【附方】治癫狗、胎狗咬伤:指天椒子、假荖、紫苏、青苔、片糖。捣烂敷。(性味以下出《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药指天椒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指天椒。

Ys630.com相关知识

椒囊的功效与作用


椒囊,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川椒2-3斤(1方加破开槟榔、熟艾各1/3)。

【功能主治】辟去寒湿气。主脚气。一切瘴疾,时气,风寒邪气。

【用法用量】《医统》本方用法:以绛纱囊贮椒两许,悬佩身旁近里衣处。

【各家论述】大抵足膝之病居下属阴,又加寒湿,阴益甚矣,血气微冷凝结,非至热不可除。今用川椒,椒性热,复加以火蒸之,自然寒湿去矣。

【临床应用】脚气:仆丁酉岁在临安,约婺女亲戚吴宽夫泛湖,是时剧暑,见其用火踏,上置一布囊烘足,叩其所以,答云:某旧有脚气之疾。近用椒囊月余,亦渐见效。庚子岁在淳安,宽夫经过,因问其疾,云:愈之已久,乃椒囊之功,不特某用之效,传之数亲,知皆无恙矣。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椒囊功效和用法等。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椒囊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


西方医学的发展给传统中医带来了一些危机。但中医还是有许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来说说中药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土花椒[湖南、上海]、山花椒[广东]、野花椒[四川]

【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 竹叶椒 Zanthoxylum armatum DC.[Z. alatum Roxb., Z.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以 根、树皮、叶、果实 及 种子 入药。全年采根、树皮,秋季采果,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根、果:胃腹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果1~3钱,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水煎洗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本草图经》

上文就是对竹叶椒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在对它选择的时候,注意用量,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椒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椒红丸!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用猪肾3对,去脂膜薄切,摊于纸上,去血,然后铺一重肾,着一重药末,以尽为度,却以三五重湿纸裹,于塘火内烧,待香熟取出纸,烂研,若稍硬,更点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主下焦虚寒,脐腹(疒丂)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川椒3两,巴戟(去心)1两,茴香1两,川楝子肉1两,山药1两。

【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五脏,壮筋骨,明目去昏,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时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医学切问》

【处方】花椒(去目)、制苍术、白术(煨)、白茯苓、黑牵牛(炒)、川乌、枸杞子(酒浸)、巴戟(炮,去心)、防风、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俱虚,眼昏渐成内障,而兼气者。

【用法用量】人参煎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处方】川椒红10两(微炒),附子4两(炮裂,去皮脐),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硇砂2两(细研),巴戟2两,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肾5对,煮熟,去脂膜,烂研如糊,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止痰逆,消酒食,暖下元,补诸虚惫。主风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或酒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粗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巴戟1两,木香1两,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脚,明耳目,暖下元。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椒红1两(微炒),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蓬莪术1两,诃黎勒皮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肉豆蔻半两(去壳),丁香半两,白术1两,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下脏,逐痼冷,进饮食。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脏腑虚冷,全不思食,脐腹多痛,体瘦无力。妇人血气不调,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胁肋时胀,面色萎黄,肌体羸瘦,怠惰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晒干,捣罗取红)1斤(再捣为末),生地黄7斤(肥嫩者)。

【制法】上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1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服百日觉身轻少睡,心力足;服及三年,心智爽悟,记忆不倦,目明倍常,面色红悦,须发光黑。主元脏伤惫,耳聋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川椒(微炒去汗,取红)5两,磁石3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巴戟2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硫黄2两(微炒,细研),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汗,炙令香熟),茴香子2两(微炒),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肾3对,去尽筋膜,细研,用好酒2升相和,于银锅内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积冷腰痛,行立无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地黄2斤(洗净,焙干),川椒1斤(去合口并目,焙干),苍术3斤(米泔浸3日,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生黑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1日2次。服药旬日,黑花并除。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红)3两,牛膝(去苗,酒浸3宿,洗,晒干)4两,生地黄5两(取汁为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去粗皮,炙),巴戟1两,菟丝子2两(酒浸,焙干,为末),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焙干,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血脉,悦颜色。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蜀椒(去子及合口者)8两(以火烧1坑子,泼酒在上,次倾椒在上,急用1新瓦盆紧合定,四缝以新土密闭,1复时取出,杵,取红不用白),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生姜4两(切作片子,炙黄),巴戟天(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桂(去粗皮)1两,补骨脂(微炒黄)1两,茴香子(微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羊肾4对,去筋膜细锉,入青盐2两,于砂盆内同研,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逐风冷,聪明耳目。主本脏虚损。

【用法用量】若稠时,更入少面糊为丸。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盐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椒(去目,炒出汗)半两,款冬花1两,紫菀(去苗及枯燥者)1两,干姜1两,矾石(火煅1伏时)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皂荚(去子,酥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咳、寒嗽,咳则腰背相引疼痛,恶寒,唾冷沫,小便数,脉紧。

【用法用量】每月比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椒红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补骨脂(炒)1两,木香1两,肉苁蓉(去粗皮,酒浸,切,焙)1两,青盐(别研)1分,茴香子(洗,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又用羊腰子1对,去筋膜,湿纸裹煨,半生半熟切,细研,与青盐并药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调气进食。主元脏久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蜀椒(取红)、补骨脂(炒)、楝实(去皮核,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元脏久冷,小便利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椒2两(去目)。

【制法】上用醋2升,煮至醋尽,焙干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瓷盆收之。

【功能主治】小儿水泻无度。五十以上患泻。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椒红散”(见《普济方》)。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川椒(拣净)2两(去目,炒出汗),干山药1两,川附子1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煮淡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进食。主泄泻。嗽不止,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泄泻,米饮送下;如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1-2服见效。

【摘录】《中藏经》

【处方】椒红4两,巴戟天(去心)1两,楝实(炒)1两,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别用于山芋3两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水脏,明目。驻颜,缩小便。主肝肾俱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通过本文对于椒红丸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独椒的功效与作用


独椒是中草药里面的一种,我们可以采用独椒来治疗很多疾病,还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独椒的不同药效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困扰我们的小问题。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爪瓣花楸 的 根皮 。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13厘米;小叶25~33片,叶轴有狭翅;小叶长椭圆形,长1~1.8厘米,宽4~7毫米,先端钝,短尖,边缘有小尖刺4~13枚,基部倾斜,上面浓绿色,下面灰绿色。伞房花序,顶生;萼筒钟状,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平滑或有毛;花瓣有爪,白色,长5~5.5毫米,光滑;雄蕊15~20;心皮5个,少有4个,花柱基部合生,子房下位,光滑。梨果,小圆球形,径5~9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区林边。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散风寒,除湿邪。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

【附方】①治牙龈肿痛:独椒、土细辛、骨碎补、白芷、土知母、蛇参、地骨皮。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独椒,我们知道独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川椒的简介

川椒,中药名。别名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陆拨、汉椒、点椒。香椒、大花椒、青椒、青花椒、山椒、狗椒、蜀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为芸香科植物青椒,川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川椒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作用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2、临床应用

2.1、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

2.2、治冷虫心痛:川椒四两。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寿域神方》) 。

2.3、治呃噫不止:川椒四两。炒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汤下。(《秘传经验方》) 。

2.4、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一两(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熟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椒丸) 。

2.5、治飧泄: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去口。炒)。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恶痢久不愈者,弥佳。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普济方》椒术丸) 。

川椒的市场信息

1、川椒的价格

川椒的价格约为50元/斤。

2、川椒的选购方法

2.1、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2.2、炒花椒:取净花椒,置锅内,文火炒至“出汗”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3、川椒的保存方法

川椒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岩椒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养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检验的中药。比如说岩椒,那么岩椒究竟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别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毛刺花椒 的 根 。全年可采。剥去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1.6米。根条状,质地坚韧。茎有分枝,有皮刺,幼枝上的皮刺有时对生。刺长5毫米左右,小枝上密被紫红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质粗糙,亚革质,具透明油点,叶轴有翼,并被白色短祖毛,叶柄基部有刺1枚,尖锐,长约5毫米;小叶5~13,对生,无柄,纸质,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具细小锯齿或几全缘.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聚伞花序,通常生老枝上,腋生,长1~1.5厘米,花多而密集;花单性,黄绿色;花被片5~8,1轮,狭条形;雄花雄蕊5~7,较花被片长,花盘环形,退化心皮小,雌花心皮2~3。蓇葖果球形,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上有突出的腺点,果序成一团。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石缝及丛林中。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0.57~2.0%。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胃,杀虫。治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治虫积腹痛:岩椒加乌梅,水煎服。(性味以下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岩椒的作用与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文章介绍的几种作用与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对生活有所帮助。

椒肉丸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椒肉丸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健猪肚1个(去油净,入大蒜盛满,缝住,用水14碗,先将水烧滚,下肚,煮水干为度,杵烂听用),苍术(净末)5两,厚朴(净末)5两,陈皮(净末)5两,川椒(净末)2两。

【制法】后四药俱入前肚内,为末,若无丝方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疾日久,脾泄水泻,便红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

通过上面对椒肉丸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中医方剂非常推崇这话不假,方剂从古代便伴随人们一直到现在。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方剂也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喜爱。这些非传统的方剂,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养生功效呢。

椒目的功效与作用


椒目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椒目选择的时候,需要对椒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川椒目(《赤水玄珠》)。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 花椒 的 种子 。

【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泽,有时表皮巳脱落,露出黑色网状纹理。种皮质坚硬,剥离后,可见乳白色的胚乳及子叶。气香,味辛辣。

【炮制】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炒出汗(油)用。

【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要药分剂》:"入脾、膀胱二经。"

【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分;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附方】①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椒目(水沉者),取熬之,捣如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各家论述】①《药性论》:"椒气下达,故椒目能治肾虚耳鸣。"

【临床应用】用于平喘:将椒目研粉过筛,装胶囊或制成片剂内服,每日2~3次,每次量相当于生药1~1.5钱。观察108例气喘患者(绝大部分系慢性喘息性气管炎),以3天(38例)或10天(65例)为一疗程。结果平均有效率为94.2%,显效以上占40.8%。对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别为82.8%、72.3%、93.2%,以平喘疗效最高,平均显效以上达64.1%。10天一疗程者其疗效比3天一疗程明显增高。药效维持时间据21例观察,最短3小时,最长24小时。副作用:少数有头昏、恶心、痰血、热感,但不影响服药。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同属植物香椒子的种子亦同等使用。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由以上对椒目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椒目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

椒丹的功效与作用


椒丹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椒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辰砂1两(细研如尘),椒(拣大粒红色者,去枝梗并合口者不用)1两半。

【制法】上以生绢袋盛,用无灰淳浓酒浸椒袋,令酒在上2-3分以来,一宿取出,控少时,入朱砂钵内搅匀,余者滴浸椒酒少许,令朱砂尽为度,晒干。

【功能主治】暖水脏,降气明目,补骨髓,保长寿命。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

【注意】此药不得用火焙,不可犯生水。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五引《十便良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后,大家是否对椒丹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实椒丹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不适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询医生,问清楚后再食用。

椒蜡丸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椒蜡丸这种方剂。

【处方】川椒(去目枝并合口者,酒浸1宿,焙干,摊铫内,去汗,令润,研,去白)、桃仁(去皮尖,麸炒紫色)、杏仁(去皮尖)、茯苓(白者,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黄蜡3两熔过,调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冷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食前盐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通过上文对椒蜡丸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椒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椒汤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蜀椒6升(未经蒸者,用生绸作袋子2个,每个长8-9寸,纳椒入袋中,实筑之,仍缝袋口)。

【功能主治】脚气挛肿,腰胯不随。

【用法用量】将椒袋纳釜中,以酸浆水4斗5升,入盐2升,煮5-7沸。用净瓦瓮子1口,可容5斗者,将所煮椒汁,乘热入瓮中,候其汤冷暖通脚,即以脚入瓮中,踏椒袋上蘸,仍以汤频频从骭面淋之。若瓮中椒袋觉冷,即换釜中热者,其汤或冷,亦换釜中热汤,其使了汤并椒袋,却纳釜中,以微火温之,常令热,亦须于密室中,勿令风吹。若两脚觉痹牵风如虫行,头项肢体,皆有汗出,腹中鸣,此是气下,即止。若汗后觉心气闷,可取冷饭吃3-5口,以鹿脯下之。若觉微利,此是病状通泄也。若未愈,即隔日或3日,取旧汤袋等,依前法踏蘸,还以得汗及腹鸣为度。其蘸脚汤,只可离脚面3-4寸,不可过踝。

【注意】宜食酥蜜姜汤并鹿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蜀椒1两,矾石半两,桂心1两。

【功能主治】虫齿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含之,漱齿勿咽汁。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椒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川椒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川椒丸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川椒30克(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热为度)肉豆蔻(面裹煨)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主夏月感受寒湿,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粒,不拘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处方】黄连(炒)、乌梅肉、当归、川椒(炒出汗)、桂心、干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虚,泄泻无度。胃寒。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以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桑根白皮1两(锉),芫花根皮1两(去土),款冬花1两,紫菀1两(去苗土),代赭1两(细研),细辛1两,伏龙肝1两。

【制法】上为末,同煮熟精羊肉研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中气满,引心背彻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醋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1两(去芦头),款冬花3分,赤茯苓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1两,紫菀3分(洗去苗土),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菖蒲3分,细辛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胸满多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生姜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川椒5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苣蕂1升,瓦松半斤,茜根2斤(锉),熟干地黄3升(斤),覆盆子1斤,牛膝1斤(去苗),菟丝子5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令发黑。主血脑虚,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两,食茱萸半两,细辛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诃黎勒皮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远志半两(去心),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半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逆,腹胁妨闷,羸瘦着床,往来寒热,腹中不调,或利或呕、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艾叶2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白石脂1两,芎䓖1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伏龙肝1两(研入),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胁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3分,柏子仁3分,芎䓖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3分,黄耆3分,干姜(炮,锉,去皮脐)3分,枸杞子3分,薯蓣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牛膝(去苗)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石斛(去根,锉)1两,熟干地黄1两,菟丝子(酒浸3日,焙干,别捣为末)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强元气,令人肥健。主虚劳羸瘦,食饮无味,百节酸疼,神思昏沉,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川椒(净,慢火炒)1两,肉豆蔻半两。

【制法】上为末,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儿夏伤湿,冷入肠胃,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饮送下。量加。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3分(去芦头),麝香2分(细研),细辛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紫菀半两(去苗土),干姜1分(炮裂,锉),赤茯苓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珍珠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野葛1分,川乌头1两(炮,去皮脐),桂心3分,雄黄1分(细研),蜈蚣1枚(微炙,去足),鬼臼1分(去须),巴豆3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诸尸,寒热疰气,流行皮中,久病着床,肌肉枯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忤,口噤不开,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桔梗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忽心腹气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脐下坚痛,遇冷即极,小腹虚满引膀胱里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3分,牛膝1两半(去苗)续断1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山茱萸1两,蛇床子1两,远志3分(去心),防风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膝冷阴萎,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川椒(焙干)。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既取劳虫,亦养脾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3-4丸;亦可作末服,每服1-2钱,米饮送下。服后必麻痹少顷,乃其验也。

【摘录】《仙拈集》卷二

通过本篇文章对川椒丸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川椒丸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如果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并咨询医师的建议。在日常坚持锻炼也是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