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全缘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全缘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全缘凤尾蕨,详细的描述一下全缘凤尾蕨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英文名】Conspicuous Brake

【别名】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全缘凤尾蕨的全草。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40-150cm。根茎短,木质,黑色,顶端被黑褐色钻形的鳞片。叶簇生,一型,厚纸质,干后淡褐色;叶柄禾秆色,无毛,长60-90cm,圆柱形,基部稍扩大,上面有狭沟;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8-80cm,宽15-30cm,单数一回羽状;羽片6-13对,线状披针形,长约20cm,对生或近对生,向上斜升,上部的孢子羽片宽1-1.5cm,下部的营养羽片宽2-2.6cm,全缘,具软骨质的边;叶脉明显,小脉分叉。孢子囊群狭线形,着生于小羽片边缘的上部,羽片的基部和先端下育;囊群盖线形,灰白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下、阴湿水沟旁或岩壁上。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咽喉肿痛;瘰疬;黄疸;血淋;热淋;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能。用于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咽喉肿毒、瘰疬、血尿及各种出血证。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对全缘凤尾蕨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全缘凤尾蕨的神奇的疗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检验一下是否有效。

ys630.COm精选阅读

猪鬃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猪鬃凤尾蕨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猪鬃凤尾蕨的记载,猪鬃凤尾蕨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英文名】Bristled Brake

【别名】还阳草、猪毛草、金鸡尾、锯锯草、凤尾蕨、细凤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猪鬃凤尾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物高20-40cm。根茎短而直立,密生棕黑色线形鳞片。叶纸质,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3-8cm,棕色或栗褐色;叶片宽卵形或倒卵形,长8-24cm,宽5-15cm,先端尾状,单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通常2对,对生,线形,长5-20cm,宽3-4mm,边缘有小尖齿,第1对常为3-4叉状深裂;叶脉羽状,侧脉二叉或不分叉;孢子叶柄长5-14cm;叶片卵形至倒卵形,长8-24cm,宽6-16cm,单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2-5对,线形,长7-20cm,宽约2mm,仅在不育部分有小尖齿,下部的2-3叉或为5叉状深裂。孢子囊群线形,沿叶脉分布;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灰白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坡草地、灌木林下、岩壁上或旧墙上。

【性味】苦;淡;惊

【归经】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利水消肿;止咳祛痰。主咳嗽痰多;胃脘疼痛;痢疾;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能。用于痰咳、痢疾。胃炎、腹痛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猪鬃凤尾蕨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猪鬃凤尾蕨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猪鬃凤尾蕨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全缘榕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药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全缘榕吗,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

【原形态】灌木,高lm以上。幼枝绿褐色,有短毛,老枝棕褐色。单叶互生;叶柄紫红色,长 5-10mm;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6mm,早落;叶片膜质,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3cm,宽1.5-4cm,先端短尾尖或急尖,中部不收狭,基都楔形,叶表面鲜时有黄色腺点,幼时有短毛,后脱落,叶下面有小腺点,全缘;基生3脉,侧脉5-7对,脉上有毛。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腋或生于已落叶的枝上,直径6-8mm,顶部脐状突起,基部圆形或收缩成极短的柄,基苞片卵形;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上部,花被片4,雄蕊3;瘦花具短梗或无梗,花被片3-4,子房近球形,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4,子房近椭圆形,花柱侧生。瘦果。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疏灌林缘。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血淋;带下;乳少;乳痈;痛疽溃疡;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知道了全缘榕的功效和作用等,对于广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觉自己需要的话,不妨在平时的时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况。不过为了保证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请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才可以得到它预期的效果。

刺齿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其中各种中药材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刺齿凤尾蕨这味中药。

【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

【别名】半边双、半边旗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刺齿凤尾蕨的全草。

【原形态】陆生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高30-80cm。根茎短而横生,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草质,密生,二型;营养叶柄栗色至栗褐色,长8-12cm,3-4棱,光滑,仅在基部有棕色线形鳞片,叶轴及羽轴两侧隆起的狭边上有短轴;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0cm,宽6-15cm,先端尾状,二回单数深羽裂或二回半边深羽裂;侧生羽片4-6对,柄极短,羽片三角状披针形或三角形,基部偏斜,先端尾状,羽裂几达羽轴,第1对最大,长5-8cm,宽2-3cm;裂片4-9枚,长圆形或狭长圆形,仅营养叶顶部有刺尖锯齿;侧脉分叉,小脉伸于锯齿内。孢子叶与营养叶相似而较长,叶片狭卵形;侧生羽片5-7对,裂片先端渐尖。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的小脉上,仅顶部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灰绿色,全缘。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950m的阔叶林中或疏林下。

【化学成份】含异蕨甙(isopteroside)C,对映-11α-羟基-15-氧代-贝壳杉-16-烯-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carboxylic acid),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16S-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R-贝壳杉烷-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16R-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对映-7α,9-二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6β-内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laurane-19,6β-olide),对映-7α,9-二羟基-15-氧代-贝壳杉-16-烯-19,6β-内酯(ent-7α,9-dihydroxy-15-oxo-kaur-16-en-19-,6β-olide),还含刺齿凤尾蕨糖甙[glycoside(pteris dispar)]A、B、C。

【性味】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凉血。主痢疾;泄泻;痄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祛淤活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腮腺炎、风湿、疮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等症。广西民间用根止血。据云,效果近似云南白药。

【摘录】《中华本草》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刺齿凤尾蕨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刺齿凤尾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狭眼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学医的都受到了西医的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家对中药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少。下面就来说说狭眼凤尾蕨这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Two-eared Brake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70-120cm。根茎木质,直立,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40-60cm,无毛,基部淡褐色,上部禾秆色至淡绿色;叶片厚纸质,无毛,长圆状卵形,长40-50cm,宽25-30cm,二回羽状深裂或基部三回羽状深裂;羽片8-10对,对生,有短柄,下部的斜展,上部的无柄,阔披针形,长15-20cm,宽3-5cm,顶端长尾尖,篦齿状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宽翅,基部1对羽片的基部分叉;裂片20-25对,互生,镰刀状阔披针形,长1.8-3cm,宽5-7mm,全缘;羽轴呈禾秆色,叶脉明显,裂片基部上侧小脉与前面裂片基部下侧小脉联成弧形脉,在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的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边缘延伸,裂片先端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500m稍干燥疏阴地。

【性味】苦;寒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痢;收敛止血。主泄泻;痢疾;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收敛、止痢的功能。用于痢疾、肠炎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认识狭眼凤尾蕨,大家可以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怎样去使用狭眼凤尾蕨这种药物。

波缘假瘤蕨的功效与作用


波缘假瘤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对于波缘假瘤蕨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10-30cm。根茎长,横生,与叶柄基部关节处密被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圆形,边缘略具小齿。叶远生;叶柄细,长4-15cm,禾秆色,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20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中脉和侧脉两面均明显,侧脉斜展,小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圆形,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岩石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散瘀。主感冒;小儿惊风;咳嗽;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波缘假瘤蕨的介绍,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更多的去了解波缘假瘤蕨,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发挥出波缘假瘤蕨的价值。

蕨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蕨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蕨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蕨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蕨菜、如意菜、狼萁

【来源】凤尾蕨科蕨属植物 蕨 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Underw.,以 根状茎 或 全草 入药。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安神。用于发热,痢疾,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昏失眠,风湿性关节炎,白带,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0.3~1两。

【备注】(1)嫩叶可食,称 蕨菜 ,根状茎供提取 蕨粉 ,为滋补食品。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崔禹锡《食经》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蕨,蕨有着怎样的功效。蕨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改善,是我们一个值得的选择。

缘桑螺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缘桑螺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缘桑螺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

【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 椎实螺 的 全体 。夏、秋均可捕捉。

【原形态】雌雄同体。具螺形贝壳,形小如椎实,壳薄,暗色,半透明。螺旋部尖,体螺层颇大,壳口宽阔,无厣;体柔软,能缩入壳内。头部有伸缩性的触角1对,触角内侧基部有眼;头部腹面具口器,短而膨大。体右侧前方有生殖孔,雌孔和雄孔分离。有肺以营呼吸,但因入水生活,故其外套膜的一部分,又延伸成次生性鳃。

【性味】《品汇精要》:"无毒。"

【功能主治】①《范汪方》:"主脱肛。烧之以猪脂和敷之。亦可末敷之。"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1.《证类本草》:缘桑螺,全似蜗牛,黄小,雨后好缘桑叶。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缘桑螺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缘桑螺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凤尾茶的功效与作用


凤尾茶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凤尾茶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凤尾茶的记载,凤尾茶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利植物 东紫苏 的 全草 。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茎方形。自基部分枝,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表面绿色或带有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O.4~0.9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缘具圆齿;叶柄长1.5厘米,顶端叶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由数层生长在苞腋的轮伞花丛组成;每轮有花2~4朵,具短柄;花下有阔卵形苞片2枚,合生;花冠2唇形,浅红紫色,密生白色长毛,上唇3裂,直立,裂片钝圆,中间裂片稍大,下唇稍长,外弯。小坚果4枚,卵形。花期初冬。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或灌木林下。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凤尾茶以及凤尾茶的特点,可以知道凤尾茶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凤尾七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凤尾七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

【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 小丛红景天 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Fu [Sedum dumulosum Franch.],以 全草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养阴。用于月经不调,阴虚潮热,头晕目眩,妇女虚劳。

【用法用量】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陕西中草药》

凤尾七的功效作用等已经在上文中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凤尾七是否还有其它的疗效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的去研究。

凤尾参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凤尾参这种中药材,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关于凤尾参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

【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 江南马先蒿 pedicularis henryi Maxim.,以 根 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补气血,通经络,止咳平喘。用于头晕耳鸣,心慌气短,筋骨疼痛,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凤尾参,我们知道凤尾参其实是一种中药材,能带给我们养生的功效,几乎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闲暇之余试试看哦。

膜缘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膜缘木香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膜缘木香,膜缘木香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膜缘木香。

【别名】理木香、青木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膜缘川木香的根。

【原形态】膜缘川木香 多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细长,直径约1cm。茎极短。叶互生,多数,平铺莲座状;叶片坚纸质;根生叶具柄,长2-7(-12)cm,叶片卵圆形或短圆形,长10-15cm,宽8-11cm,基部宽楔形,羽状伞裂,裂片5-7对,宽三角形或狭长,边缘具一规则齿,齿端具小刺状尖头,两面被糙伏毛;上部叶苞叶状,较小,羽状半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3-6个密集,卵形,长3.5-4cm,宽2-2.5cm,有长1-2cm的总花梗圆,无缘毛,外层卵形,宽约6mm,内层长圆状披针形;花冠紫色,全部管状,长约3.5cm,管部细长。瘦果圆柱形,上部有瘤状突起;冠毛2-3层刚毛状,长约2cm,黄褐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100m的山谷及山坡、草甸、藻丛、林缘或针叶林下或石缝中。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形如鸡骨,有的已剖成两瓣,长5-25cm,直径0.7-1.5cm,表面黄棕色,暗棕色或灰棕色,外皮不存在,有纵皱及裂沟纹,支根常凸起。质坚硬,较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散有棕色小点状,形成层环明显。气微芳香,味微苦辛,嚼之粘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脘腹胁肋疼痛;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

【摘录】《中华本草》

总得来说膜缘木香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也正是因为膜缘木香具有比较好的养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膜缘木香养生的地方可以说也是相当高的。

凤尾兰的功效与作用


凤尾兰的简介

凤尾丝兰,又名凤尾兰,龙舌兰科丝兰属,常绿灌木。株高50~150cm,具茎,有时分枝,叶密集,螺旋排列茎端,质坚硬,有白粉,剑形,长40 - 70cm,顶端硬尖,边缘光滑,老叶有时具疏丝。圆锥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带红晕。蒴果干质,下垂,椭圆状卵形,不开裂。花期6 - 10月。原产北美东部及东南部,中国华北以南地区均有栽培。适应性强,耐水湿。风尾兰花大树美叶绿,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树木。凤尾兰是塞舌尔国家的国花。

凤尾兰的功效与作用

【化学成份】花含异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替告皂甙元(tigogenn),芰脱皂甙元(gitogenin),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tigogeni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脱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l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芰脱皂甙元 3-Oα-L-吡喃鼠李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顺-9-十九碳烯(cis-9-nonadecene)和顺-8-十七碳烯(cis-8-heptadecene)。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主支气管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观赏价值

凤尾兰叶色常年浓绿,数株成丛,高低不一,剑形叶射状排列整齐,可种植于花坛中心、岩石或台坡旁边,以及新式建筑物附近。也可利用其叶端尖刺作围篱,或种于围墙、棚栏之下。凤尾兰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可在工矿作美化绿化材料。

花坛应用

可布置在花坛中心、池畔、台坡和建筑物附近。

凤尾兰生性强健,极少发生病虫害且抗性强,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等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凤尾兰适合种植在花坛、草坪或假山旁;家庭养植可用较大的盆种植;亦可从根部切取萌蘖丛生的小株,栽于小花钵中,置于几桌上。

凤尾兰的市场信息

1、凤尾兰的价格

凤尾兰价格8.5元。

2、凤尾兰的选购方法

凤尾兰又名凤尾丝兰,龙舌兰科丝兰属,是灌木或小乔木。株高50~150cm,具茎,有时分枝,叶密集,螺旋排列茎端,质坚硬,有白粉,剑形,长40 - 70cm,顶端硬尖,边缘光滑,老叶有时具疏丝。圆锥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带红晕。蒴果干质,下垂,椭圆状卵形,不开裂。花期6 - 10月。

3、凤尾兰的保存方法

无。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