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美花风毛菊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美花风毛菊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英文名】all-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美花风毛菊的全草。
【原形态】美花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状茎纺锤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被短毛和腺点或近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披针形或条形,羽状浅裂或全缘,有短柄或几无柄,两面有短粗毛和腺点;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条形或披针状条形,长渐尖,又分裂或有齿。头状花序,直径10-15cm,多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密伞房状或圆锥状,有长梗;总苞球形或球状钟形,总苞片多层,被疏短毛,外层条形,中层和内层卵形或长圆形,先端有膜质、粉紫色、圆形具齿的附片,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灌丛、草炙子及河岸。
【化学成份】全草含美花风毛菊内酯(saurin),矢功菊素-3-O-β-D-葡萄糖甙(cyanidin-3-O-β-D-glucoside),芸香甙(rutin),槲皮甙(quercitrin),芹菜素-7-O-β-D-葡萄鼠李糖甙(api-genin-7-O-β-D-glucoprhamnoside)。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主感冒发热;风湿性关节炎;湿热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止血,止痛解热的功能。用于风湿关节炎,腹泻等证。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对美花风毛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美花风毛菊的各种功效,一定要牢记这些疗效哦,这样就可以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用美花风毛菊的神奇功效还他们一份健康和快乐。
心叶风毛菊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心叶风毛菊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心叶风毛菊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
【原形态】心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状茎木质;地上茎光滑。基生叶在花期常枯萎;茎生叶互生,叶柄长达15cm,基部扩大抱茎;下部叶大,圆心形,长宽各约10-18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粗锯齿,上面被粗柔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渐小,卵形,无柄。头状花序,直径2.5cm,排成伞房状;总苞宽钟状,长1.5-2.5cm,总苞片先端常反折,边缘具睫毛;和状小花粉紫色,长14-15mm。总苞片先端常反折,边缘具睫毛;管状小花粉紫色,长14-15mm。蒴果圆柱状,长14-1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易落,内层羽毛状。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比划有或山坡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心叶风毛菊是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药材,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见心叶风毛菊其确实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禾叶风毛菊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它是一个能够制作药膳,同时能够制作药品,而且禾叶风毛菊的使用方法也比较广泛,在选择时也可以放心进行,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Grassleaf saussurea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禾叶负毛菊的全草。
【原形态】禾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残叶鞘,并生出花茎和营养枝;茎上密被白色绢状绒毛。基生叶长8-15cm,宽1.5-2mm,先端渐尖,基部呈鞘状抱茎,全缘,边缘内卷,上面疏被绢状毛或脱落,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互生,数片,较短。头状花序,直径1.5-2,单生茎顶;总苞钟状,长16-18mm,总苞片具密或疏的绢状长柔毛,外层先端折,内层紫色;管状小花,紫色,长约13mm。瘦果圆柱状,长3-4mm,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状。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长短不等。茎圆柱形,中空,红棕色至黄褐色,直径2-4mm,有纵沟,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绒毛,有的带棕黄色鞘状残叶柄。叶绿色,条形,边比胜败背面反卷,长0.5-6cm,宽约1mm,叶背中脉明显突起,密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直径0.8-1.2cm,总苞数层,花两性,紫红色,花冠长约15mm,先端5裂,基部联合成管状。瘦果圆柱形,棕褐色,具纵棱,先端有冠毛一撮,羽毛状。气清香,味苦。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湿润黄疸;呕吐;泄泻;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凉血的功能。用于肝炎、胆囊炎、胃肠炎、内脏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关于禾叶风毛菊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禾叶风毛菊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禾叶风毛菊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说起匐地风毛菊,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疗疾病效果的。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匐地风毛菊的功效具体是什么,因此在这里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匐地风毛菊的功效。
【来源】为菊科植物 匐地风毛菊 的 全草 。9月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匐地风毛菊,又名:星状风毛菊。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河滩草甸及阴湿山坡。分布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①《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微寒。"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中毒性热症,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附方】①风湿筋骨疼痛,伸屈不利:匐地风毛菊配秦艽、老鹳草、铁线莲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匐地风毛菊的作用与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文章介绍的几种作用与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对生活有所帮助。
很多人都知道,公英叶风毛菊对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其实,公英叶风毛菊的神奇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公英叶风毛菊的功效。
【英文名】dandelion Saussurea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叶风毛菊的全草。
【原形态】蒲公英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10cm。根颈粗壮,密被褐色纤维状残叶柄。茎单一,直立紫褐色,被白以绵毛。叶基生;叶柄紫红色,被白色绵毛;叶片长圆形,长3-8cm,宽1cm,倒向羽状分裂,裂片类三角形,叶下面密被白色茸毛;茎生叶小、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钟状,直径1.2-2cm,光滑或被毛;总苞片草质,内轮先端弯曲;花托托征粗毛状,全为和状小花,蓝紫色,长1.5-2cm,管部长1cm,冠毛2列,外列短,内列羽状,淡褐色。瘦果倒披针形,长1mm,光滑,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m的山坡、河岸阶地。
【性味】味辛;涩;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辛、涩,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食物中毒。
【摘录】《中华本草》
公英叶风毛菊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体质症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柳兰叶风毛菊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柳兰叶风毛菊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柳兰叶风毛菊呢,食用柳兰叶风毛菊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柳兰叶风毛菊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英文名】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菜风毛菊的全草。
【原形态】柳叶菜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具短的根状茎;地上茎无毛。叶互生;条状长圆形,稀条状披针形,长3-10cm,宽1-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深心形的耳,半抱茎,边缘具长尖头的细密齿,上面被糙短毛,下面具腺体;上部叶较小,基部无明显的耳;全部叶均无叶柄。头状花序,多数,梗短,在茎端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片形,长约10mm,外面被蝗丝状毛,总苞片上部及边缘黑色,除最内层外,全面在先端有长钻状的附片;管状小花粉紫色,长10-11mm。瘦果长3-4mm,冠毛污白色,外层糙毛状,内服层羽毛状。花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坡。
【化学成份】全草含镁(Mg)、铬(Cr)、硅(Si)、磷(p)、钙(Ca)、铁(Fe)、锶(Sr)、砷(As)、等21种微量元素。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散瘀止血。主恶露不止;少腹作痛;尿血;便血;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中草药》:全草:有镇痛、止血、解毒的功能。用于刀伤、产后流血不止。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柳兰叶风毛菊,我们知道柳兰叶风毛菊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柳兰叶风毛菊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绢毛菊是一种药材,如果我们对于它的药用价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确的利用绢毛菊去治疗一些相关的疾病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空桶参、空洞参、空空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
【原形态】绢毛菊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锥形。茎直立而短,高15-30cm。叶披针形,在高大植株中长可达10cm,宽可达2.5cm,但在短小植株中,长仅2cm,宽2-3mm,叶先端急尖,基部下延为叶柄,边缘羽状裂或具锯齿。头状花序,密集于茎端成圆柱形,通常有棕色长柔毛;总苞片长9-14mm,外层总苞片2枚,线形,内层总苞片4枚;花全部舌状,舌片黄色而基部带黑色,舌片先端5齿裂,筒部长3.5-6mm。瘦果长圆形,冠毛基部草黄色或近白色,长11-2mm。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900-5500m的高山草菊、砾石山坡、灌丛边。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毒;乳腺炎;风湿痹痛;衄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3g。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材绢毛菊的介绍。对于我们不懂的药材,更应该去了解它,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无策。
大家知道毛风藤是什么吗?如果知道的话,那么对与毛风藤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毛风藤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对于我们的身体具有哪些调理作用呢?下文我们将一一分析给大家。
【别名】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野海茄的全草。
【原形态】草质藤本,长0.5-1.2m。无毛或小枝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5-2.5cm,无毛或具疏柔毛;叶片披针形,长3-8.5cm,宽2-5cm,边缘波状,有时3-(5)裂,侧裂片短而钝,中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无毛或两面均被疏柔毛或仅脉上被疏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萼浅杯状,5裂,萼齿三角形;花冠紫色,直径约1cm,冠檐基部具5个绿色的斑点,先端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丝短,花药长圆形;子房卵形,花柱纤细,柱头头状。浆果圆形,直径约1cm,直径约1cm,成熟后红色:种子肾形。花期夏秋间,果熟期秋末。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一筹莫展于荒坡、山坡、山谷、水边、路旁及山崖疏林下。
【化学成份】从叶中分得两个甾体化合物 (steroidal com-pound)Sj-1,Sj-2。 浆果中分得Sj-2,Sj-3,Sj-3即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毛风藤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药毛风藤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对毛风藤等中药多做点了解。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