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黄草花的功效与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黄草花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黄草花是中草药里面的一种,我们可以采用黄草花来治疗很多疾病,还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黄草花的不同药效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困扰我们的小问题。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

【原形态】灰绿黄堇 多年生草本,高18-40cm。灰绿色,无毛,多少被白粉。根肉质,主根明显,有分枝,棕黄色。根茎粗壮。茎丛生,通常多分枝。基生叶多数,具长柄,叶片肉质,轮廓卵形,长4-9cm,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具短柄,常4-5对,末回裂片卵形至倒卵形,再2-4深裂,先端圆钝,常具短尖;茎生叶似基生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15cm,疏生花10余朵;苞片钻形,长3-10mm;花梗较苞片略短;萼片卵形,长约3-4mm,边缘具齿;花冠黄色,外轮上瓣长12-14mm,先端兜状下凹,具短尖,距圆筒状,末端多少弯曲,长占花瓣长的1/4-1/3,下瓣较上瓣略短;子房狭卵形,柱头具乳突4-8。蒴果近条形,长18-22mm。种子1列,6-8枚,黑色,有光泽,表面密布细凹点,种阜小而伸展。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干燥土坡或山坡灌丛中。

【性状】1.性状鉴别 全株长28-35cm或呈0.5-3cm小段。茎圆柱形,多分枝;表面灰绿色至绿色,具纵棱及纵向细纹;质脆,断面中空或有髓。叶多皱缩或破碎,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均具长柄;叶片展平后,完整者倒卵形,长6-9cm,三回羽状全裂,灰绿色、浅绿色或黄绿色。总状花序位于枝顶,多卷曲或破碎,每花下有披针形苞片1枚,浅绿色;花萼2,膜质状,淡褐色;花冠黄色,有短距,长8-12mm。蒴果多开裂,果壳绿褐色。气清香,味微涩。药用多切成短节,长0.5-3cm,直径1-6mm,茎断面中空或有髓,白色或黄白色。m.YS630.COM

【性味】苦;凉

【归经】肺;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清肝利胆;止痛。主肺热咳嗽;发热胸痛;肝胆湿热;胁痛;发热;厌食油腻;黄疸;湿热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只是介绍了黄草花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实它还具有其他效果,在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专门来看看医书上记载的功效和事项。

yS630.Com相关推荐

黄耗草的功效与作用


溪黄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临床治疗之上发挥出了非常大的功效。甚至有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溪黄草在实际的抗癌当中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因为它具有抗癌活性。当然,临床上溪黄草也是可以帮助女性朋友治疗宫颈癌这种疾病的。那么黄耗草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呢?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1、溪黄草中的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有效地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特别是对于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等都有良好作用。

3、可以帮助治疗跌打瘀肿的症状。

4、对于黄疸型肝炎有很好的良效,黄疸型肝炎见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5、特别是针对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溪黄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溪黄草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当然了关于溪黄草还有哪些功效的话,我想如果我们在应用到溪黄草的话最好能咨询一下医生的建议,看溪黄草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哪些好处,同时服用溪黄草后有哪些禁忌,这些其实都是很重要的。

溪黄草泥鳅汤

配方:溪黄草30克,泥鳅250克;生姜4片。

制法:泥鳅活杀,用开水洗去黏潺及血水,与溪黄草、生姜一起人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清利湿热。

用法:隔日1次,饮汤食泥鳅。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溪黄草的简介

溪黄草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大,粗壮,有时呈疙瘩状,向下密生纤细的须根。茎直立,高达1.5(2)米,钝四棱形,具四浅槽,有细条纹,带紫色,基部木质,近无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溪黄草是民间草药,俗称土黄连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跌打瘀痛等病症。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叶和茎中含二萜类化全物:溪黄草素A、B、D,以及尾叶香茶菜素A,2α-羟基熊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甙。β-谷甾醇、齐墩果酸、α-二羟基乌苏酸、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及线纹香茶菜酸。溪黄草甲素和1,14-二羟基-7,20;19,20二桥氧基-(1α,4α,7α,14β,20β)贝壳杉烯-15-酮,5-羟基-4-甲氧基黄酮-7-葡萄糖苷。

2、功效作用

2.1、性味苦,寒。

2.2、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

3、临床应用

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痛等病症。其实溪黄草是不能治疗慢性肝炎的,若是急性感染性的黄疸型乙肝可以用溪黄草做急性治疗,便是慢性乙肝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延误病情,进而增加治愈的难度。中草药溪黄草对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小三阳效果却非常有限。

4、科学研究

近期有报道用溪黄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用溪黄草与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等制成制剂治疗乙肝68例(有效率84%),用溪黄草与其他药制成“炎瘤宁栓剂”等。

溪黄草的市场信息

1、溪黄草的价格

溪黄草的价格约为0.10元/克。

2、溪黄草的选购方法

茎叶对生,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10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大内弯的锯齿,草质,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仅脉。上密被微柔毛,余部无毛,散布淡黄色腺点,侧脉每侧4-55与中脉在两面微隆起,在边缘之内网结,其间平行细脉多少明显;叶柄长0.5-3.5厘米,上部具渐宽大的翅,腹凹背凸,密被微柔毛。

3、溪黄草的保存方法

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黄背草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背草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黄背草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具体情况。

【英文名】all-grass of Arabian Themeda

【别名】黄背茅、进肌草、金丝茅、山红草、屈针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全草。

【原形态】黄背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圆,具短纤毛;叶片狭条形,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假圆锥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形,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芒;第1颖革质,边缘内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的外稃短,有1长芒或无芒。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等荒脊土地上。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经闭;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幼苗或根: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驱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经闭、风湿疼痛。幼苗可治高血压病。根常用于习惯性流产。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中药黄背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黄背草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珊瑚草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珊瑚草花这种药材。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

【原形态】竹叶吉祥草,缠绕草本,茎长达3m。全株近无毛或被柔毛。茎细,侧枝甚长。叶互生,柄长l-2cm;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20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鞘极短,抱茎,被疏睫毛。圆锥花序顶生;花便长5-10cm,密被柔毛;花序基部有1个卵状渐尖的苞片,长 5-11cm,被疏粗毛,边缘有睫毛;花单性,两性同林,雄花多数,生于圆锥花序上,花较小,直径约8mm;萼片3,被针形;花瓣3,条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 6,全育,花丝被绵毛,花粉紫色;雌花4-6,生于下部总状花序上,花较大,直径约10mm,萼和花与雄花相似,有退化雄蕊3,子房圆柱形,花往长约2.5mm,柱头3裂。蒴果卵状三棱形,长约12mm,先端有芒状突尖;每室有种子6-8颗,深褐色,排成2列。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500m的山坡草地、溪边及山谷林下。

【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宜选择肥沃疏讼、潮湿的山坡地栽培。

【性味】味涩;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止痛。主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介绍了珊瑚草花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珊瑚草花,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荭草花的功效与作用


荭草花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荭草花的记载,荭草花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水荭花(《摘元方》)。

【来源】为蓼科植物 红蓼 的 花序 。

【性状】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时常呈扁形的半开放状态。

【功能主治】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贴。

【附方】①治胃脘血气作痛:水荭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董炳集验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上文我们分析了荭草花,知道荭草花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中药的药性,那么遇到疾病时我们才不会慌张。

黄筒花的功效与作用


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中,中药在种类和数量上规模已经相当惊人,所以选择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种中药黄筒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黄筒花的全草。

【原形态】黄筒花,肉质寄生小草本。全株高5-11cm,几无毛。茎直立,单生或簇生,不分枝。叶较稀疏地螺旋状披列于茎上;卵状三角形或狭卵状三角形,长5-8(-10)mm,宽3-4mm,边缘稍膜质,先端尖。花常4至10余朵簇生于茎端而成头状花序;苞片1枚,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5-2.3cm,宽0.5-0.8cm,先端渐在或稍钝;花几无柄;无花萼;花冠筒状二唇形,白色,后渐变浅黄色,长2.5-3.5cm,筒部长2.5-3cm,上唇先端微凹或2浅裂,下唇3裂,明显短于上唇,裂片近等大,长圆形,长约3mm,宽约1.2cm处,长1-1.2cm;子房椭圆球形,柱头棍棒状,近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1-1.4cm,直径5-8mm。种子多数,卵形,长0.3-0.4mm,种皮网状。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反800-1400m的山坡林下。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清热解毒。主头蛇;神经衰弱;腰膝酸痛;肠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黄筒花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中草药的知识,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