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黄连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胡黄连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英文名】RHIZOMA pICRORHIZAE

【别名】假黄连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 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 根茎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置适宜器皿中,60~80℃升华4 小时,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维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1.5~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本品与知母、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等配伍,可治阴虚发热,午后潮热;与黄连、芦荟等同用,可治小儿疳热等症。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唐本草》


通过上面的介绍才发现,原来胡黄连的药理作用这么多,而且对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错的效果。其实我们的生活周围可能有很多的“宝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yS630.Com相关推荐

胡黄连丸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丸,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胡黄连丸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川黄连15克 胡黄连15克 朱砂3克(另研)

【制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0.3克,饭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肥热疳。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米饮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胡黄连半两,青黛半两(细研),木香1分,蜗牛2-7个(炒令微黄),地龙半两(微炒),蟾酥1钱(研人),黄连半两(去须),槟榔1分,蜣螂5个(微炒,去翅足),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当归1分(微炒),犀角屑1分,干蝎1分(微炒),蛇蜕皮1分(烧为灰),芦荟1分(细研),独活1分,牛黄1分(细研),猪牙皂荚5挺(去皮,涂酥炙焦黄)。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脊疳,肌肤羸瘦,背脊骨高,身体寒热,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半两,黄连(去须)1两,白芜荑仁1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豮猪胆和于盏内,坐饭甑中蒸两度,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饮食如常,肌体羸瘦,时作寒热,皮毛枯焦,嘿嘿不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胡黄连半两,黄连(去须)半两,丹砂(研)1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胆填药在内,取线紧系,以杖子1条,横于铫子上,将药胆挂上面,勿念着铫底,用浆水煮1炊时取出,入芦荟、麝香各1分,研细和匀,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体热。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泔温水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胡黄连半两,木香1分,蛤蚧(酥炙)1分,蜗牛子(去壳)2-7个,人参半两,雄黄(研)半两,牛黄(研)1分,丹砂(研)1分,干地龙(炒)3分,青黛(研)1分,干蟾(烧灰)1分,黄连(去须)1分,槟榔(锉)1分,当归(切,焙)1分,天麻1分,犀角(镑)1分,干蝎(炒)1分,蝉蜕(炙)1分,芦荟(研)1分,羌活(去芦头)1分,独活(去芦头)1分,芜荑仁1分,麝香(研)1分,驴胎耳(炙)1分,蜣螂(炙)5个,赤石脂(研)半两,代赭(捣研)半两,猪牙皂荚2挺(炙,去皮子,别捣研)。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泻,惊风天钓。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空心用温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芦荟半两,茴香(炒)半两,使君子半两,芜荑(炒)3钱,胡黄连半两,黄连半两,川楝子半两,陈皮半两,木香3钱,青黛半两,龙胆草半两,轻粉1钱,夜明砂(炒)半两,巴豆49粒(去油),脑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煮胆汁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瘦疳渴泻,壮热,肚大青筋,腹内虚鸣,牙宣口臭,腹内虫痛,多睡,好饮水,叫啼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饮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胡黄连半两,芦荟(细研)半两,麒麟竭半两,地龙(微炒)半两,熊胆(研入)半两,蟾酥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和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晚食后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胡黄连半两,旱莲子半两,乌梅肉丰两(微妙),知母半两,龙胆半两(去芦头),牛黄1分(细研),青黛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以枣瓤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黄瘦壮热,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甘草汤下,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半两,芦荟(细研)半两,天竺黄(细研)半两,犀角屑半两,胭脂(研入)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麝香(细研)1分,干蝎(微炒)1分,白僵蚕(微炒)1分,天浆子(微炒)1分,牛黄(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雄黄(细研)1分,蟾酥1钱(研入)。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浸蒸饼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疳,身体壮热,或时吐逆,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胡黄连1分(末),天竹黄半两,芦荟半钱,熊胆半钱,腻粉半钱,麝香1钱,牛黄1钱,雄黄1钱,朱砂1钱,龙脑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软饭和丸,如粟粒大。

【功能主治】退上焦热。主小儿惊疳。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1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胡黄连半两,虾蟆1个(涂酥炙焦黄),蛇蜕皮灰1分,麝香1分(细研),牛黄半分(细研),使君子1分。

【制法】上为末,以面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奶疳,壮热体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3钱2分,银柴胡3钱2分,人参3钱2分,地骨皮3钱2分,犀角3钱2分,知母3钱2分,秦艽3钱2分,鳖甲5钱,牛黄1钱(另研),当归4钱2分,茯神4钱2分,半夏(姜制,作曲用)4钱2分,杏仁4钱2分(另研),紫菀1钱7分。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搜剂。捣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虚劳,骨蒸潮热,吐咯嗽血,咳嗽声嘶,痰喘不宁,心神恍惚,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汤送服。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胡黄连1两半,鳖甲1两半,犀角1两半,诃黎勒1两半,赤茯苓1两半,甘草(炙)1两半,黄芩1两,地骨皮1两,知母(炒)1两,桔梗1两,升麻1两,柴胡1两半,人参2分,栝楼1个。

【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胆20个,取汁,同蜜4两搅匀,慢火熬成膏,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痨,骨节烦疼,心膈躁闷;亦治虚劳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乌梅汤和童便下;如腹痛,糯米饮下。

【注意】忌苋菜。

【摘录】《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胡黄连1两,犀角(镑)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诃黎勒皮(半生半熟)1两,桔梗(锉炒)1两1分,升麻(锉)1两1分,地骨皮1两1分,知母(焙)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栝楼1个(大者),柴胡(去苗)1两半。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20个,取汁及蜜4两,搅和匀,慢火煎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热,骨节烦疼,心膈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乌梅煎童子小便送下;如腹痛,用糯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半两,芦荟半两,金箔8片,黄连半两(去须,芦荟同为末,入备猪胆内,阴干,去皮膜,研),银箔5片,青黛1分,丹砂1钱,牛黄半钱,麝香、真珠1钱,犀角2钱,龙脑半钱(8味同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惊疳积热,咬奶疳气。

【用法用量】1岁儿2-3丸,2岁儿以上加减,食前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处方】胡黄连半两,母丁香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芦荟(细研)半两,熊胆半两,蟾头1个(涂酥炙焦黄),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用牛胆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面色黄瘦,身体壮热,虽吃乳食,不能消化,眼目涩痛,胸膈痰涎,爱食酸咸,常多泻痢。

【用法用量】若小儿心脏疳,煎芜荑、甘草汤下3丸;食疳泻血,或赤白者,以新汲水下3丸;吐逆不止及水泻,生姜汤下3丸;眼疳,羊子肝血和酒,看多少,微煎过,下3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陈皮(去白)1两,川楝肉(炒)半两,宣连半两,神曲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使君子(煨,去壳)半两,麦芽半两,龙胆草半两,胡黄连2钱,夜明砂2钱,白芜荑(炒)2钱,干姜2钱,乌梅2钱。

【制法】上为末,曲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毛发焦落,腹大气喘,肌体羸瘦,吃食炭土生米,寒热往来,下痢脱肛;亦治交奶,不长肌肉,性情不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经验良方》

【处方】胡黄连5分,阿魏1钱半(醋浸),神曲2钱,麝香4粒,炒黄连2钱。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疳病腹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术汤送下。

【各家论述】方中胡黄连去果子积;阿魏去肉积;神曲去食积;炒黄连去热积。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别名】大胡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1两,芦荟1两,草黄连1两,肉豆蔻(炮)1两,桂1两,人参1两,朱砂1两,麝1字,使君子(去壳)1两,木香1两,钩藤1两,龙齿1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各生用,为细末,取豮猪胆2个裂汁和末令匀,却入袋内盛之,以绳扎定,汤煮半日,取出切破袋子,更入莨菪子2两(微炒),黄丹1两,2味别研如粉,入前药和匀,捣500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一切疳候及一切虚痢,他药无功者。

【用法用量】大胡黄连丸(《袖珍小儿》卷五)。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处方】使君子仁2两,丁香1两,木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浸1宿,炒紫色)1两,胡黄连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没石子1两,芦荟1分(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研者药和匀,煮粟米饮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虽能饮食,不生肌肉,或时下利,小便白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乳食前橘皮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胡黄连、诃子肉(炮)2钱,朱砂1钱半。

【制法】上为末,烂饭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甘草、姜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惠眼观证》

【处方】胡黄连1两,黄连1两,柴胡1两,乌犀半两,赤茯苓半两,使君子半两,黄芩半两,鳖甲(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猪胆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生肌,消疳黄。主骨蒸潮热羸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胡连丸”。

【摘录】《幼幼新书》(古籍本)卷二十引《庄氏家传》

【处方】胡黄连、牛黄、朱砂、麝香少许、芦荟、青黛、钩藤(炙)、贯众、腻粉少许、鹤虱、雷丸、天竺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化涎消食。主小儿惊疳。

【用法用量】每服3丸。如有惊食,只取下食,如无,不动。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庄氏家传》

【处方】胡连半两,没药1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疳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下,日3-4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

【处方】胡黄连1两,苦楝子1两,青黛半两,芦荟1分。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饮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脊疳,肌肤羸瘦,背脊骨高,身体寒热,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处方】胡黄连半两,蛤蚧(酥炙)半两,牛黄(研)半两,犀角屑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肉豆蔻仁半两,大黄(研细,炒)半两,雄黄(研如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午后各1服,温水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胡黄连1两,熊胆1分,青黛1分(研入),地黄1分,羚羊角屑半两,青葙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研匀,用牛胆汁和丸(如无牛胆,即用大羊胆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胆实热,精神不安,起居不定,口中多苦。

【用法用量】每服7丸,食后煎竹叶汤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胡黄连半两,肉豆蔻1个,槟榔1个,诃子2个(以1个煨,1个生用),丁香半两,红雪1两,密陀僧半两。

【制法】上研细末,入麝香1分和匀,次入绿豆末少许,同水和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脑疳,鼻痒及烂;脾胃羸瘦,泄痢,四肢虚肿;肝疳,眼涩生疮;骨疳,卧冷地,爱食土;肺疳,上气喘息;筋疳,泻血;虫疳及泻无定。

【用法用量】3岁以下1丸,3岁以上5丸。脑疳鼻痒及烂,黄连汤下;脾胃羸瘦,泄痢,四肢虚肿,青州枣汤下;肝疳,眼涩生疮,甘草汤下;骨疳,卧冷地,爱食土,紫苏茶调下;常服,米饮下;肺疳,上气喘急,橘皮汤下;筋疳,泻血,盐汤下;虫疳及泻无定,生姜汤下。

【摘录】《博济》卷四

【处方】胡黄连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末,用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胡黄连3分,干蟾3分(酒浸去骨,微炙),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骨热。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胡黄连1分,人参1分(去芦头),柴胡半两(去苗),羚羊角屑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地骨皮1分,秦艽半两(去苗),黄耆1分(锉,微炒),木香1分,犀角屑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葳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骨热,烦躁黄瘦,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温水下,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胡黄连半两(为末),青黛1分(细研),麝香1钱(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研令匀,用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眼疳,白翳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茶下,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炒)1分,芜荑(拣净,炒)1分,夜明砂1分。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血利下多,久而不愈,或作脏毒,下血带青黄色。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陈米饮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胡黄连半两,蛇蜕(炙)1分,虾蟆(炙)半两,青黛(研)1分,蜗牛(炒)半两,木香1分,诃黎勒皮半两,麝香1分。

【制法】上为末,用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气疳,下痢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米饮下。虫出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胡黄连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地龙(微炒)半两,代赭(细研)半两,赤石脂半两,蜗牛肉2-7个,大蜣螂5个(去翅足,微炒),猪牙皂荚2挺(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青黛(研入)1分,木香1分,蟾酥(研入)1分,黄连(去须)1分,槟榔1分,朱砂(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天麻1分,当归(锉,微炒)1分,犀角屑1分,干蝎(微炒)1分,蝉壳(微炒)1分,芦荟(细研)1分,羌活1分,使君子1分,白芜荑1分,驴胎耳(炙令焦黄)1分,牛黄(细研)1分,蛤蚧(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1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豮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疳,剜鼻揉眼,不知痒处。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胡黄连末1分,白芜荑仁末1分,芦荟(研)1分,麝香(研)1分,巴豆5粒(去皮心膜,出油,研)。

【制法】上合研匀细,煮面糊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因哺乳不节,生冷过度,下痢不止,面黄肌瘦,腹胀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柳枝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胡黄连半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半两,犀角屑3分,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地骨皮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茯神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紫菀3分(洗去苗土),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秦艽3分(去苗),槟榔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热劳烦闷,四肢黄瘦疼痛,时有咳嗽,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胡黄连半两,夜明砂半两,五灵脂半两,柴胡(去苗)1两,麝香(研)半钱,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骨热劳疾,面黄肌瘦,发热,夜卧有汗。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米饮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胡黄连半两,黄连(去须)半两,丁香1分,芦荟1分,五灵脂1分,干姜(炮裂)1分,槟榔(锉)1分,木香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用炊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胡黄连末半两,朱砂3分,麝香1分,蛇蜕皮1条(烧灰),波斯青黛3分,蟾酥1杏仁大,芦荟3分。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1个取清酒1盏,和药末,都于铫子内熬如膏,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瘦弱不能乳食,发竖脑干,肌体柴瘦。

【用法用量】5-7岁,每服5丸,3岁以下,每服3丸,以粥饮下,日3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分,紫苏子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1分,麝香1钱(研入)。

【制法】上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肺疳,不欲乳食,时复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处方】胡黄连、蟾酥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热疳。

【用法用量】5岁儿每服2丸,熟水送下。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处方】胡黄连1两,青羊角屑半两,熊胆1分,蛇黄半两(捣碎,细研如粉),青黛1分(别研)。

【制法】上为末,更同研令匀,用黄牛胆汁和丸(如无黄牛胆,即用大羊胆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胆实热,精神不安,起卧不定,口中多苦。

【用法用量】方中青羊角屑,《普济方》作“羚羊角屑”。

【注意】忌炙爆壅热物。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胡黄连1两,天灵盖(涂醋,炙令微黄)1两,赤茯苓1两,川升麻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地骨皮1两,知母1两,犀角屑1两,人参(去芦头)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芩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桔梗(去芦头)3分,赤芍药3分,当归(锉,微炒)3分,木通(锉)3分,防风(去芦头)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2两(去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四肢羸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胡黄连1分,芎藭半两,蓬莪术(煨,锉)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1钱,京三棱(煨,锉)3分。

【制法】上为末,每抄1钱匕,入巴豆10粒,去皮心膜,入冷油内,慢火煎黑色,研细,煮醋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皮毛焦枯,肌体羸瘦,喜食酸咸,心腹胀,发热。

【用法用量】1岁1丸,薄荷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胡黄连丸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胡黄连散的功效与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胡黄连散的方剂。

【处方】胡黄连1分,母丁香1分,桂心1分,木香1分,犀角屑半分,肉豆蔻1分(去壳),当归1分(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气不和,恶暴下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胡黄连半两,旱莲子半两,龙胆半两,青黛半两,乌梅肉(微炒)半两,知母半两,牛黄1分。

【制法】上为散,枣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黄瘦,壮热不乳。

【用法用量】每服5丸,甘草汤下,日3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

【处方】胡黄连1分,犀角屑1分,白羊肝(切,焙,为末)1分,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瘦瘁。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空心、日午用生地黄汁小半盏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胡黄连1分,知母1分,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半两(去苗),地骨皮1分,黄芩1两,栀子仁1分,川升麻1分,犀角屑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仁双,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骨热瘦瘁,心神烦躁,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胡黄连1分,葛根(锉)1分,玄参1分,枇杷叶(拭去毛,炙黄)1分,甘草(炙)1分,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入蜜少许,再煎1两沸,放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胡黄连1分,犀角屑1分,生地黄汁2合,羊子肝1具(研,取汁),麝香半钱(细研),蜜半合。

【制法】上捣胡黄连、犀角,细研为散,入麝香令匀,以羊子肝汁、地黄汁、蜜等调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疳热,渴,干瘦。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煎竹叶熟水调下药汁。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1分,珍珠末1分(研入),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入珍珠粉,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肝脏久积风热毒上攻,两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1字,浓煎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胡黄连、麦门冬、干葛、玄参、甘草(炙)、枇杷叶(炙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解诸热。主小儿诸渴及疳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7分,生姜1片,煎5分,入蜜3-5滴,同煎至4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茅先生方》

【处方】胡黄连1分,牛黄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犀角屑1分,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不退。

【用法用量】用乳汁调下1字,2岁以上,用温水调下半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胡黄连1分,獭肝(炙)1分,芜荑仁(焙)1分,秦艽(去苗土)1分,白术(锉)1分,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嗜欲过伤,肾气衰竭,咳嗽唾涎,瘦弱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取猪肾1只,小便1合,别煎酒2合沸,浸小便与肾,入药,以碗盖,候通口即服,猪肾不吃。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胡黄连1两,人参3分(去芦头),赤茯苓1两半,柴胡1两半(去苗),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栀子仁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桔梗1两(去芦头),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四肢烦疼,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童子小便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胡黄连1分,犀角屑1分,牛黄1分(细研),龙胆1分(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温壮,常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沙糖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处方】胡黄连半两,胡粉半两,白矾灰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阴肿生疮。

【用法用量】粉连散、胡连散(《普济方》卷四○七)。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张涣方

【处方】胡黄连3分,天灵盖1两(涂醋,炙令黄),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生干地黄1两,当归3分,地骨皮1两,黄耆1两(锉),麝香1分(细研),大黄1分,木香1分,青蒿1分,黄芩1分,犀角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热劳体瘦,经脉不通,四肢疼痛,口干烦渴,不得眠卧,饮食全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桃、柳心各7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胡黄连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去心),犀角屑1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劳,心神烦热,食少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童子小便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猪肉、苋菜、醋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胡黄连1分,升麻半两,铅霜(研)1分。

【制法】上除铅霜外,捣罗为散,再同和匀。

【功能主治】咽喉中壅塞如核,连颊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绵裹含化咽津,1日3-5度,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处方】胡黄连末半两,白龙骨末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胡粉1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久不愈,肌肉消瘦,面黄发焦,啼叫不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黄连散”。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胡黄连半两,槟榔半两,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细点之。

【功能主治】一切新久赤目疼痛,不能坐卧,并大小人口疮。

【用法用量】如口疮,每服半钱,麝香1字,和匀贴之。

【注意】忌食鱼、猪、油腻物。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胡黄连5分,细辛3钱,宣黄连3钱,藿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口糜。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干掺口内,漱千漱吐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引麻孝卿方

【处方】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胡黄连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九

【处方】胡黄连半两,栀子仁半两,牛黄(细研)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子芩1两。

【制法】上为细散,研入牛黄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热病,壮热心闷。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处方】人参、胡黄连、草果、槟榔、甘草、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

【用法用量】水1盏,煎之3分服。

【摘录】《婴童百问》卷十

【处方】胡黄连1钱,五倍子5分,孩儿茶2分,麝2厘。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疳疮。

【用法用量】先洗,后上药。

【摘录】《医统》卷八十一

【处方】胡黄连2两,黄连(去须)2两,龙胆2两,桑螵蛸1两,知母1两,秦艽(去苗土)1两,柴胡1两,枳壳(去瓤)1两,人参1两,桔梗1两,射干1两,白术1两。

【制法】上洗,锉,炒黄为散。

【功能主治】急劳发热,羸瘦颊赤,口干,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葱、薤白、槐柳心、乌梅肉浸童子小便调下,或只用槐技、小麦煎亦得,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胡黄连2两,菊花2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1两,井泉石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风睑眦暴肿,日渐长大,如梅李核,或胬肉疼痛,或小儿疳障。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猪子肝2两,竹刀细锉,以新汲水3合,搅和滤取汁调下。小儿每服1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胡黄连散,我们知道胡黄连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胡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胡黄连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胡黄连 柴胡(去苗)鳖甲(去裙襕,醋炙)甘草(炙,锉)白蒺藜(炒)黄耆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 威灵仙(去土)30克

【制法】上八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虚劳,寒热心悸,骨节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乌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胡黄连1两,皂荚(去皮,涂酥多令黄)1两,白槟榔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干,研如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呀呷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胡黄连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蒺藜(炒)半两,黄耆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心松,骨节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童子小便、酒共半盏,乌梅1个(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看了上面对于胡黄连汤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胡黄连煎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胡黄连煎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别名】点眼黄连煎

【处方】胡黄连1分(末),黑豆1分(去皮),黄柏1分(末),龙脑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熊胆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鹅梨汁1升。

【制法】上先将前3味相和,于银器中,以水2大盏,煎至1半,滤去滓,入梨汁及研了药,以文火熬成煎,倾于瓷瓶内盛,密封,入地坑内埋49日,取出。

【功能主治】眼风赤痛烂,怕见风日,碜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点眼黄连煎(《圣济总录》卷一○五)。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胡黄连煎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胡黄连煎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胡黄连麝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胡黄连麝香丸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胡黄连麝香丸的相关描述。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胡黄连麝香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麝香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1两,白芜荑(去扇)1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辰砂(另研)1分,麝香(锉,研)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白虫。

【用法用量】麝香黄连丸(《卫生总微》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麝香丸”。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胡黄连麝香丸的功效与作用了吧?胡黄连麝香丸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大胡黄连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胡黄连丸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大胡黄连丸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大胡黄连丸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胡黄连1两,黄连1两,苦楝子1两,白芜荑(去扇)半两(秋初3分),芦荟(另研)1分,干蟾头(烧,存性,另研)1分,麝香1钱(另研),青黛1两半(另研)。

【制法】上先将前4味为细末,猪胆汁和为剂,每1胡桃大,入巴豆仁1枚置其中,用油单1重裹之,蒸熟,去巴豆,用米1升许,蒸米熟为度,入后4味为丸;如难丸,少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虫,消胀进食。主一切惊疳,腹胀虫动,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饮食,多睡吼啀,脏腑或秘或泻,肌肤黄瘦,毛焦发黄,饮水,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5丸,食后、临卧清米饮送下,1日2-3次。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大胡黄连丸了吧。大胡黄连丸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胡黄连与黄连的区别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是在中药里有一种比其他种药材要苦得多的中药材,这种中药材的名字就叫做黄连。但是由于黄连有止咳下火的功效,所以在中医里就算它苦也经常被运用。黄连也有胡黄连和黄连之分,很多人都以为这两种黄连是同一种黄连,其实不是的,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胡黄连与黄连的区别吧。

1、种属类别

这可以说是它们二者最根本的区别了,种属正是我们区分不同植物的根本标准。对于胡黄连来说,它是属于玄参科、胡黄连属的;而对于黄连来说,它是属于毛莨科、黄连属的。第一种植物的别称有“胡连”、“割孤露泽”;第二种植物的别称有“味连”、“川连”等。种属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

2、分布地区

首先说说它们分布海拔的不同。胡黄连主要分布的海拔范围在三千六百到四千四百米,长于高寒地区的岩石或者石堆之中;黄连的分布海拔相比较而言要低得多,主要在一千五百到二千三百米这个范围内,大都在密林之中。再就是它们分布地的差别胡黄连在印度、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分布特别多;而黄连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主要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份。

3、药用价值

这里说的并不是它们的价值有的大,有的小,而是它们主要的功效方面有差别。比如,胡黄连主要是用来退虚热的,黄连则是用来泻胃火、清心火的,并且可以用来解毒。

4、外观方面

它们之间主要是叶片的区别。胡黄连的叶子是匙形状的;而黄连的是卵状三角形的。

5、花果期

胡黄连的花期在六月份,果期在七月份;黄连则在二到三月开花,四到六月结果。

胡黄连


药物名称: 胡黄连


药物别名: 暂无


英文名称: huhuanglian


药物说明: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暂无


功能主治: 本品苦寒清燥,其清热燥湿之功近于黄连而药力较弱,此外,又能退虚热,除疳热,为实热痢疾,阴虚发热所常用。 1,清热燥湿:用治实热痢疾,腹痛腹泻,便脓血,可代黄连。 2,退虚热:用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 3,除疳热: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下痢发热。


用法用量: 3-10g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服。

柴胡黄连治胸膜炎


不知道大家对胸膜炎了解多少?应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患有此疾病的人一定了解,这里小编介绍柴胡黄连偏方给大家,是一个治疗胸膜炎的中医偏方。柴胡黄连的配方中成分很多,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一起看看柴胡黄连的用法吧!

功能主治

主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

柴胡、黄连、桑白皮各15克,黄芩、桔梗、枳壳、泽泻各20克,法半夏、木香各10克,葶苈子、瓜蒌、茯苓各30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

用此方抬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4例,其中痊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

胸膜炎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

病因

胸膜炎可由下列疾病引起肺炎、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癌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损伤(如肋骨骨折)、由气道或其他部位到达胸膜的刺激物(如石棉)、药物过敏反应(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苯妥英、氯丙嗪)等。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病情轻者可无症状。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常突然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或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痛是由壁层胸膜的炎症引起,出现于正对炎症部位的胸壁。也可表现为腹部、颈部或肩部的牵涉痛。深呼吸可致疼痛,引起呼吸浅快,患侧肌肉运动较对侧为弱。若发生大量积聚,可致两层胸膜相互分离,则胸痛可消失。大量胸腔积液可致呼吸时单侧或双侧肺活动受限,发生呼吸困难。查体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结语:有关柴胡黄连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说这么多。大家现在对柴胡黄连应该已经有些认识了。这个偏方治疗胸膜炎的效果真的很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向中医师咨询咨询。上述,小编还对胸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解释了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生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大家肯定都没有吃过的,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很多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的一种药材,尤其是野生黄连,这种黄连在摄入的时候药用价值就会变得更加丰富一些,而且还可以使用野生黄连煮水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用来治疗伤寒的,让自己体内的寒气可以去除体外的。

《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伤寒论》黄连汤: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参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直指方》黄连安神丸: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黄连25克生甘草12.5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

《局方》泻心汤:治心经实热:黄连3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

《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蜀本草》:畏牛膝。

《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鸡爪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或者不认识,经常会出现随便的猜疑,或对中药根据名字来进行判断功效,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判断中药会导致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还会有许多的问题和麻烦,关于鸡爪黄连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的服用方法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