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矮脚南的功效与作用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矮脚南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对于矮脚南,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当然有些人比较陌生。其实矮脚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那么矮脚南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 单叶地黄连 的 全株 。

【原形态】单叶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5-30cm。不分枝,全株被微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长圆形,长3-8.5cm,宽1.3-2.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边缘全缘或有钝齿;侧脉斜举。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白色,长达2cm;萼片5深裂,披针形;花冠筒部与瓣片几相等,被微柔毛,瓣片5,倒披针状椭圆形;花丝连合成筒,先端10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花药10;花盘筒状;子房卵形,被毛;花柱长达2cm。蒴果球形,被柔毛。种子背部半球形,表面凹入。花期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600m的山地路旁岩边潮湿地或灌丛中。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黄疸型肝炎;疮痈;跌打损伤;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矮脚南,我们也了解了中药矮脚南的功效与作用,我们知道矮脚南的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矮脚南用于养生。

ys630.COm精选阅读

矮脚枫叶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对于各种中草药,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矮脚枫叶是很常见的一种,那么究竟矮脚枫叶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看看。

【来源】为樟科植物 红叶甘橿 的 叶 。

【原形态】 红叶甘橿 ,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圆形,长3~11厘米,宽2.5~8厘米,叶上部常3浅裂,有时全缘,先端钝尖,基部平截或圆形,偶为浅心形,近革质,幼时两面均被短柔毛,老时仅下面脉腋有毛,有3出脉;叶柄长7~20毫米。伞形花序腋生,无总梗;花单性,雌雄异株或为杂性株;总苞椭圆形,褐色,背面密被柔毛;小花梗密生绢状毛;花被6裂,裂片椭圆形;雄花具雄蕊9,药2室,内向瓣裂;雌花子房球形,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熟时暗红色。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疮毒,捣烂敷患处。"

【摘录】《*辞典》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矮脚枫叶有了一定的了解,矮脚枫叶对于人体健康非常的有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

矮脚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矮脚龙胆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 小龙胆草 的 全草 。秋、冬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小龙胆草 :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单生或数茎丛生。叶对生,无柄,密集,全缘;基生叶数枚,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15毫米,宽11~12毫米,先端渐尖,顶处尾尖。基部钝圆;茎生叶倒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宽3~7毫米,下部的叶较大,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抱茎,叶缘膜质,白色。花1~2朵顶生;花冠蓝色,钟状,长约12毫米,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褶处有1齿状附属体,几与裂片等大。蒴果,膜裂为2果瓣。种子多数,表面浅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较高山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治目赤肿痛,牙痛,咽喉发炎,瘀痛,疔疮炎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矮脚龙胆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矮脚龙胆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矮脚苦蒿的功效与作用


矮脚苦蒿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矮脚苦蒿的几个方面。

【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

【来源】为菊科植物 苦蒿 的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态】 苦蒿 : 一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全体密被柔毛。直根长柱形,黄褐色,其上有纤细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密被柔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6厘米,宽2.5~3厘米,羽状深裂,裂片宽3~4毫米,两面密被柔毛。头状花序径约6毫米,排成圆锥花序,花黄色,外围的花雌性,丝状,内面的花两性,管状,瘦果极小,有1列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化学成份】全草含生物碱、皂甙、酚性物质、酸性物质及微量的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①祛痰作用

【毒性】小鼠口服煎剂、水浸膏及醇浸膏之毒性均很小。兔每日灌服水浸膏或醇浸膏3克/公斤或5克/公斤,连续30天,对其活动、食欲、排泄、体重均无明显变化,处死后解剖,亦未发现重要变化。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清热,解毒。治中耳炎,风火眼,风火牙痛,口腔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汁滴耳、点眼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中耳炎:苦蒿鲜枝叶汁,加青鱼胆滴耳内。(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金龙胆草除去老茎及根部,碾粉,水泛为丸,上滑石衣。每次1克,日服3次,饭后服。治疗565例,近控109例(19.3%),显效187例(33.1%),好转207例(36.6%),无效62例(10.9%)。副作用:发生率占24.4%。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头昏等。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2天内,程度轻微,可自行消失,不妨碍继续服药。此药味极苦,应在饭后服。病人在服药后普遍反应食欲增加,睡眠、精神均转好,服后具有较明显的消炎、祛痰、平喘及止咳作用。实验证明金龙胆草煎液对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7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矮脚苦蒿是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药材,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见矮脚苦蒿其确实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_矮脚罗伞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矮脚罗伞图片、矮脚罗伞的药用价值、矮脚罗伞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矮脚罗伞简介矮脚罗伞图片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矮脚罗伞的药用价值矮脚罗伞的用法与用量矮脚罗伞的副作用

矮脚罗伞简介

矮脚罗伞,药用部分为紫金牛科植物卷毛紫金牛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晒干。

根茎近圆柱形。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约4mm,表面有铁锈色长柔毛。叶互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面中脉处有毛,下面密被铁锈色长柔毛,两面密布腺点,全缘或有微波状圆齿,坚纸质。有时可见伞形花序。气弱,味苦、涩。

矮脚罗伞图片

矮脚罗伞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痛。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

1、《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风痛。

2、《陆川本草》:根:接骨,活血,止痛,消肿。治损伤肿痛。

3、《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咳嗽吐血,气痛及寒湿腰痛。根:治冷气腹痛。

4、《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矮脚罗伞的药用价值

1、治关节风湿痛:毛茎紫金牛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服。

2、治扭伤肿痛、久年积伤痛:鲜毛茎紫金牛藤茎五钱至一两。水煎调酒服;或用二至三两捣碎,浸酒二至三天,每次服一盏,日二至三次。

3、治阴虚液涸筋骨疼痛:矮脚罗伞30g,白芍6og,桑枝50g。水煎温服。

4、治赤白痢:矮脚罗伞30g,白头翁50g。水煎温服。

5、治吐血:矮脚罗伞30g,土三七20g,水煎分3次冲三七末服,每次2g。

6、治跌打伤痛:矮脚罗伞20g,冬青50g。捣烂取汁,分3次,部分调白糖内服;部分外涂。

矮脚罗伞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碎酒炒敷。

矮脚罗伞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

以上就是一些矮脚罗伞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南鹤虱的功效与作用


南鹤虱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南鹤虱进行更多的解读吧!

【英文名】FRUCTUS CAROTAE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野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的干燥 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鉴别】(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主棱处有分化成单细胞的非腺毛,毛长86~390μm。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 个,接合面2 个,扁长圆形,直径50~120μm,内含黄棕色油滴;主棱内侧有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为1 列扁平薄壁细胞。种皮细胞含红棕色物质。胚乳丰富,薄壁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有关南鹤虱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起到帮助。虽然南鹤虱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南藤的功效与作用


南藤的简介

别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分类草药性》)。

藤本,茎攀援,有节,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厘米;叶片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1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尖,墓部圆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有光泽,叶脉不显,下面被毛,叶脉5条,显着。

花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长4~7.5厘米,下垂,总花梗比叶柄长,花甚小,密集;苞片盾状,光滑;雄蕊2枚,花药肾形。浆果,无柄,离生,集成穗状,果穗长短不一,果实在幼时和干时呈金字塔形,成熟时,直径约2毫米。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长于山地林边。湖北胡椒分布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绒毛胡椒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南藤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手术后疼痛。

作用:

1、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脚:石南藤煎汁,同曲米酿酒饮。

2、治热淋茎中痛,或如脓糊住马口:石南藤二钱,木贼八分,甘草一钱,八仙草二钱。水煎点水酒服。

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毛药全株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干品5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对于手术后疼痛,骨折整复及胃肠肝胆部疼痛、慢性腰腿痛、关节炎等均有镇痛效果。据118例观察,用药后疼痛消失者36例,明显减轻22例,减轻51例,无效9例,有效率92%。部分病人用药后有催眠、镇静作用。

南藤的市场信息

1、南藤的价格

尚不明确。

2、南藤的选购方法

干燥的茎枝呈扁圆柱形,长约30厘米,直径约1~3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纹,节膨大,上生不定根,节间长7~9厘米。质轻而脆。横断面韧皮部窄,维管束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排列,木部有许多小孔。中心有灰褐色的髓。干燥叶灰绿色,皱缩。气清香,味辛辣。以枝条均匀、色灰褐、叶片完整者为佳。

3、南藤的保存方法

用水洗净,浸泡,润透,切段,晒干。

南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南木香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南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别名】青木香、土木香、楠木香[云南]

【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 云南马兜铃 Aristolochia yunnanensis Franch.和 青香藤 A. calcicola C. Y. Wu, mss.,以 根、根状茎 及 藤 入药。秋季采根及根状茎,夏季采藤,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胃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4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云南中草药》

南木香在中药中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了南木香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乱吃。

南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在平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葶苈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脂肪油等含量都是很高的,经常食用葶苈子的话,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的原始性的心脏病,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人身体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治疗咳嗽咳痰方面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如果要食用葶苈子的话,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独行菜种子含脂肪油、芥子甙、蛋白质、糖类。播娘蒿种子含挥发油,为异硫氰酸苄酯、异硫氰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脂肪油获得率15~20%,含亚麻酸7.54%,亚油酸32.5%,油酸25.1%,芥酸21.4%,棕榈酸9.64%,硬脂酸3.81%,非皂化部分含谷甾醇及少量黄色物质。种子中尚分出两种强心甙,其一名七里香甙甲。

2、功效作用

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 宜蜜炙用。

3、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以北葶苈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后服,并配合一般对症处理和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曾治10例,效果良好。服药后多在第4日开始见?量增加,浮肿渐退;心力衰竭到2~3周时见显着减轻或消失。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4、中药葶苈子的功效

中药葶苈子中含有多种天然的药用成分,特别是挥发油和生物碱以及亚油酸等物质的含量特别高,下气行水和止咳化痰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人类的咳嗽痰喘和水肿胀满以及肺炎等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5、中药葶苈子能治肺原性心脏病

中药葶苈子对人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有很好的治疗,特别是人们出现在心力衰竭时,可以取中药葶苈子末六克,分三次在一天中服用完,同时要配合对症的抗菌素进行控制感染,用药四天以后浮肿就能消退,用药二到三周以后心力衰竭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全部消失。

6、中药葶苈子能止咳

中药葶苈子的最大功效就是止咳,平时人们出现久咳不止或者咳嗽带血等多种常见病时,可以把中药葶 苈子一两加知母一两和贝母一两,一起捣碎,加枣肉半两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服用三次就可以。

南酸枣的功效与作用


南酸枣的简介

南酸枣〔拉丁学名: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 的果核较大且非常坚硬,因其顶端有五个眼,自古以来就象征着“五福临门”的意思。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南酸枣为较好的速生造林树种。树皮和叶可提栲胶。果可生食或酿酒。果核可作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可作绳索。树皮和果入药,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之效,外用治大面积水火烧烫伤。

南酸枣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鲜果或果核。植物形态详“五眼果树皮”条。树皮及叶均含鞣质。皮的含量为7.25~19.55%。含有胡萝卜甾醇、早谷甾醇、水杨酸、鞣花酸、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7-o-葡萄糖苷、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硅、钙、钾、钠等化学成分。

2、功效作用

内服:鲜果:嚼食,2~3枚。果核:煎汤,5~8钱。外用:果核煅炭研末调敷。

3、临床应用

3.1、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痛,酒醉。

3.2、树皮和果供药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烫火伤,通常外用。

3.3、《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3.4、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4、科学研究

静脉注射 TFC20或10mg/kg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给药后10分钟已具有显着作用,30分钟达到高峰,持续2小时后作用逐渐减弱。TFC亦能降低家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能显着降低高、低的切变速度下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显着缩短,从而改变血液流变性。王乃利等从广枣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活血有效成分,体外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百分抑制率分别为:原儿茶酸(5mg/ml),17.5%±2;没食子酸(5mg/ml)28.4%±4;鞣花酸(0.36mg/ml)65%±10;3,3-0-二甲基鞣花酸(0.36mg/ml)82.7%±10;柠檬酸(5mg/ml)60.6%±11。且可使血流加快速度,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但TFC对纤维蛋白元未见明显改变。

南酸枣的市场信息

1、南酸枣的价格

南酸枣的价格9.00 元/斤 。

2、南酸枣的选购方法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小枝粗壮,暗紫褐色,具皮孔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杂性,异株;雄花和假两性花淡紫红色,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内;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浆状,花期4月,果期8-10月。南酸枣又名四眼果、化郎果、鼻涕果,为漆树科植物酸枣树。

3、南酸枣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