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长叶实蕨的功效与作用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长叶实蕨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长叶实蕨是一种中药,长叶实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是用长叶实蕨作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长叶实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英文名】Longleaf Bolbitis

【别名】三叉剑、单刀石韦、三角枫、三步跳、鸭公尾

【来源】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35-8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近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10-35cm,禾秆色,基部被疏鳞片,向上无毛;叶片薄革质,形式多样,或为披针形单叶、三出或一回羽状;羽片1-3对,顶生羽片特大,披针形,长30-40cm,宽5-8cm,先端长尾尖,能着地生根,产生新株,侧生羽片1-5对,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6-15cm,宽2-4cm,渐尖头,基部楔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浅波状;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而较小,叶柄长25-40cm;叶片较小;叶脉网状,网眼四角形或六角形,在侧脉之间排成2行。孢子囊群幼时沿网脉着生,成熟后满布于叶背;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林下或溪谷边石上。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扁平长条状,长6-15cm,直径0.5-1cm;表面有密生的棕褐色小鳞片,两侧及上面有突起的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的短须根;质脆,断面有多数筋脉小点。叶常皱缩,两型;营养叶叶柄长10-35cm,表面浅棕黄色,叶片长30-40cm,表面褐色,形状多样,单叶、三出或羽状,先端具长尾,有的可见不定根,叶脉网状;孢子叶叶柄长25-38cm,叶片与营养叶同形但狭小。孢子囊群布满叶背。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痢疾;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收敛的功能。用于咳嗽、吐血、痢疾、烧烫伤、跌打伤、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就是长叶实蕨的一个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长叶实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但切记不要胡乱服用。

扩展阅读

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团叶槲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是中药的一种,古代医书里对于它的记载也很多,团叶槲蕨有很多的药用价值,能够用来治疗我们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50-100cm。根茎横生,粗8-10mm,肉质,顶端密被披针形鳞片,基部阔卵形,盾状着作画,先端长渐尖成尾状,边缘有睫毛。叶二型;营养叶无柄;叶厚纸质,坚硬,两面无毛而光泽,心形至卵形,长宽几相等,先端钝或圆,基部浅心脏形而有互相覆盖的耳,全缘或波状;叶脉两面明显,小脉连接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叶柄长10-30cm,光亮无毛,基部被鳞片卵状长圆形,长30-70cm,宽20-30cm,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裂片3-7对,斜向上,缺刻圆形至截形,底部有小突刺阔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稍狭而下延,边缘有软骨质的边,顶生裂片较大;叶崭深色,中脉禾秆色,侧脉明显。孢子囊群细小,圆形,在侧脉间散生;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300-1700m的密林中树干、岩石上。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长条状。表面棕色,密被鳞片,鳞片卵圆形,具长钻头,有锯齿基部盾状着生。两侧及上面有圆形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细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分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气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气;壮筋骨;散瘀止血;。主肾虚耳鸣;牙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温。有补虚、舒筋活血的功能。用于小儿疳积,肾虚耳鸣,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中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帮助身体解除烦恼。

栎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栎叶槲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栎叶槲蕨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身体健康情况,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栎叶槲蕨。

【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约15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2cm,幼嫩顶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呈钻形,基部阔卵形,盾状着生,边缘有细密的小齿。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坚硬,棕色,阔卵形,长达30cm,宽约25cm,基部心脏形而有耳,无柄,边缘深裂;裂片长圆状三角形,长2-5cm,宽1.5-5cm,先端钝圆,两面无毛,全缘;侧脉两面均隆起,上部的斜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或弧形,侧脉与横脉相连,小脉连结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薄革质,坚硬,两面无毛,长圆形,长达100cm,宽约40cm,羽状深裂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羽片阔披针形,长约2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稍扩大,全缘而有软骨质的边,略斜向上;叶轴棕色,中脉禾秆色,基部下面有腺体,侧脉明显斜展,横脉在侧脉间构成5-6行斜四方形大网眼,网眼内的小脉结成许多小网眼。孢子囊群圆形至椭圆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每个大网眼内有2个,大小不等。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的老树干上或季雨林的树干上及岩石上。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长条形。表面棕色,密生鳞片,鳞片卵圆形,具长钻头,有锯齿,基部质状着生。两侧及上面有圆形叶柄痕,下面有细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膝痛;筋脉拘挛;肾虚耳鸣;牙痛;尿多;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海南植物志》:功效同槲蕨(骨碎补)。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栎叶槲蕨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栎叶槲蕨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栎叶槲蕨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毛叶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近期各大电视频道推出各种养生节目,饮食节目也推出特色养生食疗方法,在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养生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认识中加深,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养生的药材毛叶肾蕨。

【英文名】all-grass of Hirsute Sword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肾蕨科植物毛叶肾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45-110cm。根茎短而直立,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匍匐茎着生于根状茎上,暗褐色,被鳞片;叶片坚草质或纸质,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0-75cm,宽10-15cm,两端稍渐狭,一回羽状;下面沿中脉及小脉密被线状鳞片,上面被短毛;叶轴上面密被纤维状鳞片,下面疏被鳞片;羽片20-45对,彼此不覆盖,互生,近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中部羽片较大,阔披针形,长4-7cm,宽约1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下侧圆形,上侧截形并突出成1个小三角状的耳片,边缘有疏钝齿,下部羽片较短,阔披针形,长3-4cm;侧脉纤细,2-3叉,先端有圆形水囊体。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每组侧脉上侧小脉的先端,靠近叶边;囊群盖圆形,有1个缺刻,膜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谷地及村边路旁。

【性味】淡;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化痰。主小儿疳积;食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性凉。有消积化痰的功能。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的毛叶肾蕨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之后就能够有所了解了。在知道毛叶肾蕨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理了。

异叶鳞始蕨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异叶鳞始蕨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异叶鳞始蕨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英文名】Different-leaf Lindsaea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约35cm。根茎短而横走,密被赤褐色的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暗栗色,长10-20cm,四棱形,光滑;叶片草质,阔披形或长圆状三角形;羽片约11对,基部近对生,上部互生,远离而斜展,披针形,长3-5cm,宽约1cm,基部对称,不分裂或羽状,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尖锯齿;叶脉羽状二叉分枝,沿中脉两侧各有1行不整齐的多边形斜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先端的联结脉上,除基部两侧外,近叶缘连续分布;囊群盖线形,灰棕色,连续不断,全缘。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600m的林下溪边湿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粗约2mm,表面密生赤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褐色的须根。叶柄四棱形,暗栗色,光滑;叶片阔披针形或矩圆三角形,长15-30cm,宽5-15cm,一至二回羽状,草质,淡灰绿色;叶轴有四棱,禾秆色,光滑,羽片披针形,长3-5cm,不分裂或网状,叶缘有不整齐的短尖锯齿,沿主脉两侧各有1行不整齐的多边形斜长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先端的联结脉上,孢子囊盖线形,棕灰色,全缘。气微,味淡。

【性味】淡;苦;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利水;活血止痛。主小便不畅;瘀滞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利水、止痛,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异叶鳞始蕨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药异叶鳞始蕨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对异叶鳞始蕨等中药多做点了解。

矮叶书带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矮叶书带蕨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生活中可以常见到矮叶书带蕨,利用矮叶书带蕨的药性和食疗性,将给我们养生保健带来很多预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们看看中药矮叶书带蕨。

【英文名】Low Grass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 矮叶书带蕨 的 全草 。

【原形态】植株高6-14cm。根茎短,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粗筛孔状、有虹色光泽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短;叶片近革质,狭线形或线形,长5-12cm,宽1-3mm,基部渐狭而下延于叶柄,强度反卷,在中脉两侧形成纵沟;中脉上在稍凹下,下面狭、圆而陲卢,不平坦。孢子囊群背生于近中部以上的叶缘内,满布于中脉与叶边之间的沟内,沟的内缘不具隆起的棱脊,通常被强度反卷的叶缘覆盖,具有长柄的环状隔丝。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细弱,生有鳞片;鳞片披针形至长钻形,灰褐色而有虹色光彩,边缘有疏锯齿。叶柄短;叶片纸质,狭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1-2.5mm,先端钝,基部长渐狭,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孢子囊群沿叶近边缘着生,常被反卷的叶缘所包被。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8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矮叶书带蕨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所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