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光刺长突球的功效与作用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光刺长突球的功效与作用”,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光刺长突球,下面我们就来对光刺长突球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仙人掌、光刺乳突球、长突仙人掌、八卦掌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光刺长突球的全株。

【原形态】茎球形,常簇生成群,直径达20cm,具圆柱形瘤突。瘤突长12-25mm,无沟,先端具小窠。小窠圆形,着生的刺无毛;缘刺12-15条,长6-9mm,白色至淡黄色,老时带红色,开展或略反曲;中刺直,1条,长3-4mm。花近顶生,淡黄色,从瘤突的腋部长出,长4-6cm,冠檐直径6-7cm,内方的花被片广展,倒披针形,基部渐狭成细爪;雄蕊多数,围绕花柱;子房下位,花柱细,柱头裂片8,线形,黄色。

【生境分布】广西习见栽培。原产墨西哥。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小果银毛球 Mammillaria microcarpa含有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N-甲基酪胺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明显利尿作用。其盐酸盐静脉注射的LD50为33.9mg/kg。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独特的生存环境赋予光刺长突球神奇的功效,经过上面内容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增长阅历的同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ys630.coM延伸阅读

长梗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长梗千里光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长梗千里光吧。

【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

【别名】野青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草。

【原形态】和梗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有地下茎及须根。茎直立或斜升,上部有伞房状花序枝。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叶片长达30cm,宽达14cm,上部叶渐小,叶片羽状全裂中深裂,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基部有抱茎的圆耳,边缘有不等形的浅齿;顶裂片三角状或戟状披针形,渐尖,侧裂片4-6对,披针形、戟状披针形或条形,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排列成复伞房状;梗细长,有条形苞片,被短茸毛;总苞近圆柱状,长5-6mm,无毛,总苞片1层,8-10个,条状披针形,边缘膜质,外有数个条形苞叶;舌状花1层,3-4个,舌片黄色;管状花约8个,长达8mm瘦果,近圆柱形,有纵肋;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地、路旁及灌丛间。

【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角叶千里光碱(triangularine),亲朋三角叶千里光碱(neotriangularine0,7-千里光酰-9-瓶草酰倒千里光裂碱(7-senecioyl-9-sarracinoyl retronecine),新瓶草千里光碱(neosarracine)。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明目。主痈肿疮疖;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花序和全草: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虽然长梗千里光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食用的。我们要针对用者的自身情况来酌情用药。希望大家不要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光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光石韦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虽然它很普通,却是有着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 光石韦 的 带根全草 。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植株高25~60厘米.根状茎短粗,斜行或横走,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褐色,边缘不整齐。叶簇生;叶柄长5~9厘米,幼时被毛;叶片披针形,长20~5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厚革质,淡绿色,上面有黑点,有时被少许脱落的星状毛,下面初被白色星状毛,最后则完全无毛;侧脉稍明显。孢子囊群分布在叶片中部以上。

【生境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及湖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微寒,味苦微辛。"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泻肺热,利小便。治咳嗽、吐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光石韦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料,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对方法,我相信,它对各位的身体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刺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对于各种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药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的,其中刺通草就是一种比较常出现的中药材,鉴于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刺通草不怎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看一下。

【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

【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m,胸径约15cm或更粗。树皮淡黄灰色,有刺或无刺;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单叶互生,叶柄长60-90cm,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叶大,革质,直径60-90cm,掌状5-9深裂;裂片披针形,常又有小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印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伞形花序大,直径约4.5cm,聚生成长达50cm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10cm,花梗长1.5-3cm,无关节;苞片长圆形,长约法三章2.5cm;萼有锈色绒毛,边缘有10个胩不明显的齿;花瓣6-10,长圆形,先端钩曲,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外面被锈色绒毛,长5-6mm,花淡黄绿色;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长mm,花淡黄绿以;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10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有6-10条浅棱。果卵球形,直径1-1.8cm,有不明显的棱;花柱宿存,内具种子7-12颗。花期10月,果期翌年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叶片直径可害90cm,掌状深裂裂片5-9,披针形,先端长国尖,边缘有大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黄色星状毛;叶柄长可达90cm,常疏生短刺。叶片革质。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主治跌打损伤。髓心: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刺通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时能按照医嘱,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刺蓼的功效与作用


刺蓼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具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刺蓼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刺蓼。

【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 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 全草 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酸、微辛,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不作内服,外用煎水外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刺蓼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类似刺蓼的药材。我们在食用刺蓼等中药的时候需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刺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刺黄连是一种药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刺黄连,由于很多的人对于刺黄连还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假豪猪刺 的 根 及 茎皮 。夏、秋采收。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分3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厚革质,坚硬,长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刺毛状锯齿,中脉明显。花黄色,5~15朵簇生刺腋;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雄蕊6,花药开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颗。浆果倒卵状长圆形,红色,被白粉,有种子2粒。

【生境分布】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刺黄连作为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刚刺的功效与作用


金刚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金刚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保健身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金刚刺。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短梗菝葜 的 根茎 。全年可采。

【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至一两);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调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颈淋巴结核:金刚刺一至二两,炖猪肉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参见"威灵仙"条。

【摘录】《*辞典》

通过本篇文章对金刚刺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金刚刺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刺榆皮的功效与作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药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材刺榆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树皮、根皮。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色,粗糙而深沟裂;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刺长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1-4mm,密被短茸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两端渐尖而略圆,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脱落性柔毛,毛落后留有圆形黑色的凹痕,下面沿叶脉初具疏生柔毛,后渐脱落;花叶同时开放。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1-4朵生于小枝的苞腋和下部的叶腋;花被合生,上部4-5裂;雄蕊4(偶5),花药2室;雌蕊歪生,花柱2。翅果黄绿色,扁平,具歪形的翅,顶部2裂成鸡头张喙状,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扁平的板块状或两边稍向内卷的块片,厚2-7mm。外表面暗灰色,粗糙且具条状深沟裂;内表面灰褐色,光滑。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鲜者捣敷。

【附方】《纲目》:“榆树有刺者称刺榆。”《诗》曰:“山有(艹枢)。”或作“枢。”《尔雅》:“(艹枢)、荎。”郭璞注云:“今之刺榆。”《广雅》云:“挃,刺也。”挃与荎,声义均同。荎犹刺也,故以荎名刺榆。《广雅》:“柘榆,梗榆也。”按:《说文》云“柘,桑也。”实为桑之有长刺者。段玉裁“柘,亦曰柘桑。”故榆之有刺者亦谓柘榆。盖荎、柘一声之转,义亦近之。”《方言》:“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梗。”《广雅》:“梗,箴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吕延济注:“木有刺曰梗。”因此,柘榆、梗榆均指刺榆。

【摘录】《中华本草》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刺榆皮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刺榆皮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