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毛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白毛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白毛委陵菜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白毛委陵菜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白毛委陵菜呢,食用白毛委陵菜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白毛委陵菜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英文名】Lanrgecalyx CinquefoilM.ys630.cOM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大萼委陵菜的根。

【原形态】大萼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木质化。花茎被短柔毛及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毛长可达3-4mm。基生叶为羽状复生叶,小叶3-6对,对生或互生;叶柄被短柔毛及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疏柔毛,有时脱落;小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5cm,宽0.5-2cm,先端圆钝或呈舌形,基部常扩大,叶缘羽状中裂或深裂,但不达中脉,裂片三角形、三角披针形或带状长圆形,边缘微向下反卷或有时不明显,上面绿色,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沿脉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小叶对数较少,托叶草质,常齿牙状分裂或不分裂,先端渐尖。花两性;聚伞花序,花梗被短柔毛;花直径1.2-1.5cm;萼片5,三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披针表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长,果时显着增大;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或微凹,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圆锥形,基部膨大。瘦果卵形或半球形,直径约1mm,具皱纹,稀不明显。花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耕地边、山坡草地、沟谷、草甸及灌丛中。

【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3-6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酸,性凉。有止血、凉血的功能。用于子宫功能性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白毛委陵菜,我们知道白毛委陵菜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白毛委陵菜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yS630.Com相关推荐

莓叶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莓叶委陵菜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莓叶委陵菜可以用来药用也可以用来食用,而且莓叶委陵菜的功效和作用是相当全面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英文名】Radix potentillae Fragarioidis

【别名】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莓叶委陵菜 potentillafragarioides L. 带根茎的根 。一般多在秋季采集,挖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极多,簇生。茎直立或倾斜,有长柔毛。基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被开展疏柔毛;小叶5~9,上部较下部的为大,椭圆形至倒卵形,长0.5~7cm,0.4~3cm,两面绿色,散生长柔毛,下面较密;茎生叶小,有3小叶,叶柄短或无。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多,松散,总花梗和花梗具长柔毛,花黄色,直径1~1.7cm;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顶端圆钝或微凹;花柱近顶生,上部大,下部小。瘦果近肾形,表面有脉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于沟边、草地、灌丛及疏林下。主产江西、江苏、浙江、山东。

【性状】根茎短圆柱状或块状,有的略弯曲。表面棕竭色,粗糙,周围着生多数须根或圆形根痕。质坚硬,断面皮部较薄,黄棕色至棕色,木部导管群黄色,中心有髓。根细长,弯曲,长5~10cm,直径0.1~0.4cm,表面具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至棕色。气微,味涩。

【化学成份】含α- 儿茶素(α- catechin)。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补阴虚,止血。用于治疝气、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

【摘录】《*辞典》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莓叶委陵菜,我们知道莓叶委陵菜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白毛草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知道白毛草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也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毛草的药用价值吧。

【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紫筒草 的 全草 。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80厘米。根细,稍带紫红色,生数茎。茎直立,枝铺散,全株密生开展的白毛。叶互生,无柄,长圆状披针形乃至广线形,长2~3.5厘米,宽3~4毫米,先端钝。总状花序生于茎顶,较长,有苞叶;萼片5,披针状线形,基部合生;花冠浅红紫色或蓝紫色,外面有毛,花筒细长,长约7毫米,裂片短而钝,卵圆形,略张开。小坚果卵状三棱形,先端尖,长约2毫米,有短柄,表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疣状微凸起。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区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质地。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治小关节疼痛。

【附方】治小关节疼痛:白毛草三钱,煮水内服,长期服用或加桑椹三钱同煮,效果更好。也可制成散剂服用。

【摘录】《*辞典》

对于白毛草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在平时食用的时候也能够更有针对性了,更合理的用药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白毛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白毛藤我们都不陌生,白毛藤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药用功效,经常吃白毛藤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别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草拾遗》),鬼目菜(《吴志》),天灯笼、和尚头草(《纲目拾遗》),望冬红、酸尖菜(《植物名实图考》),排风藤(《分类草药性》),土防风、耳坠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福建民间草药》),毛风藤(《江西民间草药》),毛老人(《江西中药》),红道士、毛和尚(《浙江民间草药》),野猫耳朵(《四川中药志》),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闽东本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 白英 的 全草 。一般于5~6月或9~11月间割取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半灌木。茎长达5米,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具细毛。叶互生;上部的叶多作戟状3裂或羽状多裂;下部的叶长方形或卵状长方形,基部心脏形,先端尖,全缘,长4~9厘米,阔2~5厘米,上面鲜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均有细毛散生,沿叶脉较密;叶柄长2~3.5厘米,有细毛。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侧生与叶对生;枝梗、花柄及花均密被长柔毛,花柄细长;花萼漏斗形,萼片5,卵形;花冠白色,裂片5,自基部向下反折,长5~6毫米,卵状或长方状披针形,顶端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口,花丝短而扁。基部合生;雌蕊1,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半球形。浆果卵形成球形,初绿色,后变红色至黑色,直径6~10毫米。种子白色,扁圆。花期9~10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路边、山野或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的茎,类圆柱形,直径约2~7毫米,外表黄绿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的毛茸,在较粗的茎上,毛茸极少或无,具纵皱纹,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淡绿色,纤维性,中央形成空洞。叶皱缩卷曲,密被毛茸,叶柄长约1~2厘米。有的带有淡黄色至暗红色的果实。以干燥、肥嫩、叶绿、无子、无杂草者为佳。

【化学成份】白英全草含生物碱,千年不烂心茎中含甾体生物碱,有西红柿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碱等。叶中还有含量较多的α苦茄碱和β-苦茄碱、较少的澳洲茄碱以及痕量的澳洲茄边碱。这些生物碱中主要的是蜀羊泉碱或西红柿烯胺;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蜀羊泉和红枣以1:1混合制成煎剂、糖浆剂对小白鼠艾利虚腹水癌及梭形细胞肉窟的实体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子宫颈癌有效,但重复率低,进一步用相当生药40,80,120克/公斤/天的煎剂及小剂量递增的给药方法,均无明显抗小鼠梭形细胞肉窟实体型、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瘸180则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β-苦茄碱。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闽东本草》:"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附方】①治黄疸初起:白毛藤、神仙对坐草、大茵陈、三白草、车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百草镜》)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取白英全草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2岁以下每次2毫升,每日2次;4~12岁每次4毫升,每日2~3次;12岁以上每次4毫升,每日3~4次。治疗31例,痊愈(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尿三胆试验与肝功能恢复正常)23例,好转(自觉症状改善,尿三胆正常,肝功能好转者)8例。临床观察到,白英注射液对退黄、改善症状和降低转氨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降低麝浊、锌浊及脑絮效果较差。

【备注】同属植物 千年不烂心 的全草,亦同等使用。植物形态详"苦茄"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1.《百草镜》。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白毛藤,我们知道白毛藤是有着非常高的药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白毛藤一般都是不可以乱吃的,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谨慎对待。

白毛蛇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是很常见的,而且中药材的种类还比较多,在功效也是有着一些区别,因此选择之前,需要进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白毛蛇这种药材吗?

【别名】石祈蛇、上树蛇、白毛伸筋、石蚕、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老鼠尾

【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 圆盖阴石蕨 Humata tyermanni S. Moore,以 根状茎 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微苦、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血,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骨折,黄疸性肝炎,吐血,便血,血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1.本品始载于《本草抬遗》,以草石蚕为名,云:“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2.《本草图经》在《本经》石蚕条下亦注云:“草根之似蚕者,亦名石蚕,出福州及信州山石上,四时当有其苗青亦有节,三月采根。”上述原植物与本品颇类同。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中药白毛蛇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很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对白毛蛇使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学的食用。

白毛藤根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白毛藤根,详细的描述一下白毛藤根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来源】为茄科植物 白英 的 根 。夏、秋采收。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

【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①治火牙虫牙痛:白毛藤根,地骨皮、枸骨根、龙胆草、白牛膝。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白毛藤根不仅有多种功效,而且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多种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白毛鹿茸草的功效与作用


白毛鹿茸草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白毛鹿茸草的记载,白毛鹿茸草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鱼腮草、六月霜

【来源】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 白毛鹿茸草 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 全草 。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小儿鹅口疮,牙痛,肺炎,小儿高热,风湿性关节炎,吐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文我们分析了白毛鹿茸草,知道白毛鹿茸草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中药的药性,那么遇到疾病时我们才不会慌张。

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_白毛夏枯草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白毛夏枯草图片、白毛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白毛夏枯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白毛夏枯草简介白毛夏枯草图片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白毛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白毛夏枯草的药用附方白毛夏枯草的临床应用白毛夏枯草有毒吗白毛夏枯草的副作用

白毛夏枯草简介

白毛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株。3~4月或9~10月,采取全株,晒干,或鲜用。呈圆锥形,螺层7级、各级有棱,并有不明显的横斜线纹,壳口歪,卵圆形。壳外的角质膜已消失,故呈灰白色。体轻,质脆。气无,味淡。以陈久色白,壳顶不碎者为佳。

白毛夏枯草图片

白毛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1、《本草拾遗》:主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取叶挼碎敷之;亦煮服断血瘀及卒下血。

2、《纲目拾遗》:专清肝火。

3、《木草再新》:清火开气。

4、《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捣敷疮毒。

5、《分类草药性》:退火散血,消肿毒。跌打损伤,泡酒服。

6、《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婴儿头面湿疹,疔疮,牙痈,牙痛,乳痈,狂犬咬伤。

7、《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咳嗽。吐血及妇人血气痛。

8、《闽东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伤,蛇虫叹伤。

白毛夏枯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白毛夏枯草

【药材基源】筋骨草的全株。

【性味】苦甘,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能】清肺止咳,利胆退黄,凉肝息风,软坚散结。

【主治】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5(鲜者50~150克);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白毛夏枯草的药用附方

1、治痢疾:鲜筋骨草150克。捣烂绞汁,调蜜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2、治喉痛:白夏枯草,开水泡,内服。(《江苏植药志》)

3、治危笃肺痈痿症:雪里青捣汁服,如吐尤妙。(《纲目拾遗》)

4、治肺痿;雪里青。捣汁,加蜜和匀,作二次服,每日服五、七次。(《纲目拾遗》)

5、治肺痨:金疮小草全草10~15克。晒干研末服,每日三次。(《湖南药物志》)

6、治肿痛,散风火结滞,咳血:雪里青根,精猪肉切片层层隔开,白酒淡煮至烂食之。(《纲目拾遗》)

7、治咽喉急闭:雪里青捣汁灌之。(《纲目拾遗》)

8、治单双蛾:木莲蓬、雪里青根叶捣汁,米醋滚过,冲入前汁,含少许咽之,吐出愈。(《纲目拾遗》)

9、治齿痛:雪里青捣汁,含痛处,再用酒和服少许。(《纲目拾遗》)

10、治痔:雪里青汤洗之。(《纲目拾遗》)

11、治疯狗咬伤:鲜白毛串全草25~40克(干者15~25克),和红薯烧酒250~500克,炖一小时,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白毛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新鲜白毛夏枯草(全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至60~100毫升,加糖适量,分~3次服,每日剂,10天为一疗程。治疗577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103例,好转339例,有效率在80%以上。服药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病人于服药后1~2天有轻度头昏、胃部不适、恶心、胃纳不佳,对症处理后症状均能消失,并不影响继续服药。在上述疗效的基础上,曾进一步用白毛夏枯草粗提物制成糖衣片治疗900例病人,经冬季治疗七个疗程,有效率为88%,临床控制率为25%,显效率为50%。部分病人作了治疗前后痰细菌学和细胞学的检查,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菌生长和控制炎症的作用,同时并有修复病变组织的迹象。

2、治疗呼吸道其它炎症

将白毛夏枯草制成2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4岁以下每次2毫升,4岁以上4毫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等计118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7.12%。有效病例平均2.1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住院7天。采用鲜草或干草煎服,对急性支气智炎。肺炎、肺脓疡,及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亦有效果。

3、治疗胆道疾患继发感染及阑尾脓肿

用30~35%白毛夏枯草煎剂,每次50毫升,日服2次,儿童酌减。对胆道继发感染,配合针灸解痉止痛,部分病人酌用少量解痉剂,并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37例,治愈33例,好转4例,平均住院6.2天。对阑尾脓肿,除服煎剂外,加用鲜草捣敷患处,每日1次。观察13例,平均治疗6~7天,全部治愈。

4、治疗耳部感染

用白毛夏枯草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含生药2克),每天1~2次。治疗耳疖、单纯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共32例,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1例。

白毛夏枯草有毒吗

《本草再新》:有小毒。

白毛夏枯草的副作用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白毛夏枯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莓叶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

(英)Dewberryleaf CinquefoiI Root

别名 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 带根茎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极多,簇生。茎直立或倾斜,有长柔毛。基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被开展疏柔毛;小叶5~9,上部较下部的为大,椭圆形至倒卵形,长0.5~7cm,0.4~3cm,两面绿色,散生长柔毛,下面较密;茎生叶小,有3小叶,叶柄短或无。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多,松散,总花梗和花梗具长柔毛,花黄色,直径1~1.7cm;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顶端圆钝或微凹;花柱近顶生,上部大,下部小。瘦果近肾形,表面有脉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于沟边、草地、灌丛及疏林下。主产江西、江苏、浙江、山东。

采制 一般多在秋季采集,挖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性状 根茎短圆柱状或块状,有的略弯曲。表面棕竭色,粗糙,周围着生多数须根或圆形根痕。质坚硬,断面皮部较薄,黄棕色至棕色,木部导管群黄色,中心有髓。根细长,弯曲,长5~10cm,直径0.1~0.4cm,表面具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至棕色。气微,味涩。

化学成分 含- 儿茶素(- catechin)。

性味 性温,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补阴虚,止血。用于治疝气、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

白毛蛇


【出处】

1.本品始载于《本草抬遗》,以草石蚕为名,云: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2.《本草图经》在《本经》石蚕条下亦注云:草根之似蚕者,亦名石蚕,出福州及信州山石上,四时当有其苗青亦有节,三月采根。上述原植物与本品颇类同。

3.而《本草纲目》所引《本草拾遗》草石蚕一名,列入菜部,实系唇形科植物甘露子 Stachys sieboldi

【拼音名】Bi Mo Sh

【别名】草石蚕、石蚕、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白毛骨碎补、白毛阴石蕨、地蜈蚣、石母、树蕨蕨、石上蚂蟥、马骝尾、阴地蕨、白毛伸筋

【来源】

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tyermanni 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洗净,去附叶、须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20cm。根茎粗壮,长而横生,密被棕色至灰白色、基部近圆形、向上为狭披针形鳞片,膜质,盾状着生。叶远生,无毛;叶柄基部有鳞片;叶片革质,宽卵状三角形,长、宽各约10-15cm,二至四回深羽裂;羽片有柄,基部1对最大,三角状披针形,其各回小羽片以基部下侧的较大,第2对以上的羽片较小,披针形,钝头;末回裂片通常有长短不等的2个钝齿,每齿有1条小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囊群盖近圆形,仅基部一点着生,其余分离。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地石上或林中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茎扁圆柱形,稍扭曲或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密被膜质、线状披针形鳞片,长约4mm,灰白色,基部圆形,红棕色;须根多数,棕褐色,除去鳞片、须根后,表面棕黑色,有不规则纵皱纹。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绿色,有点状维管束。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小形细胞,外被角质层,表面凹陷处着生丁字形鳞片;鳞片由多细胞组成,内含红棕色物质。分体中柱4-11个断续排列近环状,紧靠分体中柱周围的细胞,壁增厚,并具纹孔。内皮层细胞有明显的凯氏点。

【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浸泡4小时,滤过。取滤液5ml,在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少量溶解,再加醋酐-硫酸(19:1)试液数滴,溶液呈紫红色,上层液逐渐变绿色。(检查甾醇类)(2)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等量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置沸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即发生棕红色沉淀。(检查单糖)

【性味】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疖肿;带状疱疹;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附方】

亦有以为其根与蛇、鼠尾、蚯蚓、蜈蚣等相似者,各以形名。

以其功能名之而有伸筋、骨碎补类名称。

【摘录】《中华本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