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小偏方

2019-10-20 │ 中医养生小偏方 夏季养生教你怎样避免

顽固呕吐不可忍 中医辨证偏方教你治呕吐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顽固呕吐不可忍 中医辨证偏方教你治呕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呕吐这种病症一定是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呕吐的这个病症如果没能够及时的治疗,对身体的伤害的非常大的。那么,这个呕吐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呕吐的偏方又有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引起的病症。有声有物称之为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呕吐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贲门、幽门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本病可有外感、内伤之邪,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

呕吐的中医辨证偏方

1、外邪犯胃

症状: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2、食滞内停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

3、痰饮内阻

症状: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桂枝。

4、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四七汤加减。

常用药: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

辨证要点

1.寒邪客胃

呕吐清水或痰涎,喜暖恶寒,胸脘胀满,大便溏薄或腹泻,苔白脉迟。

2.痰饮内阻

呕吐清水或痰涎,胸闷纳差,头晕目眩,苔白腻,脉滑。

3.肝气犯胃

呕吐随情志不遂而发,嗳气频繁,两肋胀满,舌苔白腻,脉弦。

4.脾胃虚弱

病史较长,呕吐时发时止,纳差便溏,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结语:通过这里推荐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呕吐的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辨证要点,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yS630.Com相关推荐

巧治呕吐小偏方 呕吐应该怎么治疗


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很多。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呕吐的偏方有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萝卜蜂蜜饮

原料: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橘皮粳米粥

原料:橘皮3-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小米黄瓜粥

原料: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

做法: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小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枇杷粳米芦根粥

原料: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煮片刻即可。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水煮乌梅

原料: 乌梅30克 白砂糖100克。

做法:先把乌梅入锅,加水煮熟;取出去核、渣;加入白糖和凉白开500亳升即成;若置于冰箱镇凉则更好。

太子参乌梅水

原料: 太子参15克 乌梅15克 甘草6克 冰糖30克。

做法:将太子参、乌梅、甘草水煎,加糖即可。益气生津。适用于夏季伤暑、耗气伤津、口渴、多汗、乏力等症。乌梅:忌与猪肉同食甘草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分型呕吐食疗方

胃热型呕吐

绿豆粥:绿豆适量,白米50g,用适量水,文火煮成粥,分次温服。

荸荠适量洗净去皮,用水煎煮,少量多次服用。

西瓜榨汁,每次兑入温水,少量多次服。

伤食型呕吐

焦山楂10~15克,水煎少量频服,治油腻所伤及奶品所伤。

鸡内金10克,炒麦芽15克,水煎服,治疗一切饮食所伤之呕吐。

生萝卜捣汁或萝卜子30克微炒,水煎服。少量多次服,治面食及豆类所伤。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种能够有效之力啊呕吐的偏方,效果都还是蛮不错的,如果你也想通过偏方来帮助自己治疗呕吐的话!以上推荐的几种偏方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赶紧按照以上的偏方试一试吧!

呕吐的偏方


呕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人体在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会呕吐的。但是如果这个人经常呕吐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往往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呕吐的一般症状为:胃部翻滚,有的时候还会伴随头晕眼花,呕吐严重的时候还会吐出胃酸,这些情况通常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患者朋友在治疗的同时,又会寻找医治呕吐的偏方。


呕吐的偏方一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呕吐的偏方二: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莱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呕吐的偏方三:情志失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胀,口苦烦闷: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服。

呕吐的偏方四:饮羊奶治反胃干呕

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呕吐的偏方五:醋矾糊外敷止呕

方剂: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呕吐的偏方六: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方剂: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用治恶心呕吐。

呕吐的偏方七: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方剂: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制用法:前两味共研细末。鲜姜煎汤。以姜汤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调匀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汤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肠胃。用治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厚、狭窄,胃癌初期等的呕吐)。

呕吐的偏方八: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

方剂: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将甘蔗剥去皮,捣烂取的汁液。姜汁制法与此同。将两汁和匀稍温服饮,每日2次。

功效: 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上面介绍的几种偏方都是用于治疗呕吐的,而且这些偏方在治疗呕吐方面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大家必须要清楚一点,这些治疗呕吐的偏方虽然在治疗呕吐上有些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也是针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基于此,大家平时还是要坚持常规的治疗的。

治疗呕吐偏方


这个呕吐的症状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这种病症到底要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治疗呕吐的中医辨证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发病原因,赶紧来看看吧!

呕吐的中医辨证偏方

1、脾胃气虚

症状: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2、脾胃阳虚

症状: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3、胃阴不足

症状: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

发病原因

1.反射性呕吐

①咽刺激;

②各种原因的胃肠疾病;

③肝、胆、胰与腹膜疾病;

④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休克、心功能不全等;

⑤其他原因如青光眼、肾绞痛、盆腔炎、急性传染病、百日咳等。

2.中枢性呕吐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感染、脑血管疾病、颅内高压症、偏头痛、颅脑外伤;

②药物或化学性毒物的作用;

③其他代谢障碍(如低钠血症、酮中毒、尿毒症)、妊娠、甲状腺危象、Addison病危象等。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种能够有效帮助治疗呕吐的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发病原因,效果都还是蛮不错的,如果你也想通过偏方来帮助自己治疗呕吐的话!以上推荐的几种偏方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赶紧按照以上的偏方试一试吧!

中医治疗呕吐的小偏方


呕吐是一种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病证。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有效地进行治疗。那么,这个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呕吐的病症鉴别是什么呢?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柿蒂芦根饮

柿蒂10克,芦根15克,旋覆花10克,赭石15克。

水煎取汁,频频温服。适用于胃热呕吐者。

生姜止呕方

生姜5片,醋250克,红糖50克。

沸水冲泡10分钟,频频饮服。适用于寒邪呕吐者。

胃中素热方

山栀仁(炒黑)10克,陈皮10克,竹茹5克,水煎300毫升,入姜汁15毫升,温服。

适用于胃中素热、恶心呕吐。

藿香安胃散

藿香10克,半夏5克,陈皮6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甘草5克,姜7片,枣两枚,水煎200毫升,温服。

适用于呕吐不止者。

呕吐的病证鉴别

1、 呕吐与噎膈

呕吐与噎膈,皆具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呕吐与反胃

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多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证时不难鉴别。

3、呕吐物的鉴别

呕吐物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内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由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因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相关检查

可用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了解胃黏膜情况,喷门、幽门口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改变。

若呕吐不止,伴有腹胀、失气减少或无大便,应做腹部透视及腹部B超,以了解有无肠梗阻。

若病人面色萎黄,呕吐不止,伴有尿少,浮肿,应及时检查肾功能,以排除肾衰竭、尿毒症所致呕吐。

若病人暴吐,呈喷射状,应做头部CT或MRI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也可以做腹部B超,了解胰腺及胆囊的情况,必要时结合化验血常规、尿淀粉酶。若呕吐不止,需要检查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

育龄期妇女,应化验小便,查妊娠试验。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关于治疗呕吐的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病症鉴别,相信大家对这个治疗呕吐偏方都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想要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呕吐的话!那请在请教医师后进行治疗!

呕吐的治疗偏方


这个呕吐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并且有效地进行治疗。因为呕吐起来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难受。那么,这个呕吐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呕吐的鉴别方法是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呕吐的偏方吧!

1.饮羊奶治反胃干呕

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2.醋矾糊外敷止呕

方剂: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3.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方剂: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用治恶心呕吐。

4.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方剂: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制用法:前两味共研细末。鲜姜煎汤。以姜汤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调匀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汤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肠胃。用治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厚、狭窄,胃癌初期等的呕吐)。

5.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

方剂: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将甘蔗剥去皮,捣烂取的汁液。姜汁制法与此同。将两汁和匀稍温服饮,每日2次。

功效: 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诊断依据

1、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2、新病邪实,呕吐频繁,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病证鉴别

1、 呕吐与噎膈

呕吐与噎膈,皆具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呕吐与反胃

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多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证时不难鉴别。

3、呕吐物的鉴别

呕吐物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内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由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因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关于介绍治疗呕吐的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诊断鉴别的仔细阅读,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个非常独到的认识。所以,在这里推荐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要治疗的话!请在医师的叮嘱下进行治疗哦!

治呕吐的药


呕吐这是人们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引起呕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人们肠道出现了什么不良的反应而引起的、有可能是人们的胃部出现有什么问题从而引起的。面对呕吐这种情况通过一些药物来治疗是很常见的了,可以选择的药物有很多,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可以治呕吐的药。

疗呕吐的药物有哪些?

(1)“左金丸”“紫金粉”

这两种中药对由于高热、胃寒引起的呕吐有一定作用。

(2)胃复安。

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或饮食不当引起的呕吐,也可用于由于药物性、放射性、脑外伤和晕车所至的恶心、呕吐。

(3)维生素B6

用于抗癌症和放射治疗所引起的呕吐,也可用于妊娠早期的呕吐。

(4)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乘晕宁)

苯海拉明用于晕车、晕船引起的呕吐,一般在乘车、船、飞机前30分钟服l片。

(5)噻嗪类

它具有安定和止吐作用,如氯丙嗪、异丙嗪,可用于原因不明和精神紧张的病人,但这类药物用量不宜过大,因有嗜睡的副作用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所以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和运动员、肝脏病人禁用。

(6)吗丁琳

具有健胃和止恶心、呕吐的功能,其优点没有精神与神经副作用,用于治疗经常性胃排空延缓、胃炎伴随发生的消化不良综合症,还可以治疗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或由放射治疗所引起的恶心或呕吐。

反胃呕吐吃什么食物好?

1、生姜

生姜是对付反胃、呕吐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反胃想呕吐,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缓解呕吐症状。旅行出发前,喝1杯姜茶可预防与运动病(晕车、晕船、晕机等)相关的恶心呕吐。出现恶心反胃时,喝1杯姜茶也可缓解症状。

2、葡萄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3、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4、芹菜汁

如果酒后胃肠不适、反胃恶心,可以喝芹菜汁。芹菜中含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建议喝酒前先喝点芹菜汁,能减轻喝酒时脸发红的症状。

半夏陈皮治呕吐


胃不舒服会呕吐,吃了坏东西也会呕吐。我们的身体比较敏感,很多情况都会引发呕吐的症状,以后大家遇到了要及时找病因治疗才行。小编介绍的半夏陈皮中医偏方在治疗呕吐方面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来看半夏陈皮的用法和用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降递止呕。主治呕吐。

偏方组成

半夏、陈皮、猪苓、茯苓、泽泻各10克,白术、桂枝各6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

用此方加味治疗本病30例,结果除1例加用西药治疗外,其余29例均在短期内临床治愈,最多服药8剂,最少服药2剂。

呕吐

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呕吐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病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由于季节不同,感受的病邪亦会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2、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洁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易引起食滞不化,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难运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病后体虚

脾胃素虚,或病后体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逆成呕。

结语:能治疗呕吐的偏方半夏陈皮,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现在大家对半夏陈皮应该都有些认识了。会引发呕吐的原因还挺多的,大家首先要找清楚原因所在。然后在对症下药,上述小编也介绍了些病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护身体!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