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方剂

2019-10-20 │ 中药养生方剂 四季中药养生汤

白术桂枝汤的中药方剂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白术桂枝汤的中药方剂”,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身体不舒服,有时候需要开些中药方子调理调理。例如身热泄泻的症状,白术桂枝汤中药方剂就可以治疗。那么白术桂枝汤的用法是什么呢?除了治疗此症,白术桂枝汤的功效还有其他的吗?当然有了,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白术3钱(炒),桂枝1钱半,白芍1钱半,炙草8分,大枣3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

风木干脾,身热泄泻,脉弦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风干胃腑,木旺乘脾,不能敷化而营卫乖和,故身热不解,泄泻不止焉。白术壮脾胃以杜风,桂枝散风邪以平木,白芍敛阴安脾土,炙草缓中益胃气也。更以姜、枣调和营卫,使风邪外解,则肝木和平,而胃阳不复陷,脾阴日渐充,何虑身热不解,泄泻不除乎。此培土杜风之剂,为土虚木乘风泄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邪和暑热之邪,虽然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亦能直接损伤脾胃肠,使其功能障碍,但若引起泄泻,必夹湿邪才能为患,即所谓无湿不成泄,故《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饮食所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腐馊不洁,食伤脾胃肠,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结语:有关白术桂枝汤中药方剂的介绍,这里就说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方子已经了解一些了。白术桂枝汤的功效是治疗身热泄泻的,很多人对泄泻不太了解。上述也作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阅读

白虎加桂枝汤的中药方剂


白虎加桂枝汤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病症。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虎加桂枝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白虎加桂枝汤的处方和制法,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白虎加桂枝汤

【别名】

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

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

【制法】

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

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白膏药

【处方】

官粉4两,脂麻油9两。

【功能主治】

疔疮,及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

上药沙铫内文武火慢煎,不宜大火,火大色黄,火小透油。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三。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在那个相关介绍之后,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虎加桂枝汤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清热通络止痛、温疟不见好转,还是请及时有效的就医哦!

桂枝葛根汤中药方剂


桂枝葛根汤中药方剂,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寒气,针对孩子的一些痘痘还有皮肤的疱疹问题也是可以医治的。具体的桂枝葛根汤处方还有桂枝葛根汤的功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大家有兴趣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哟!

桂枝葛根汤(《准绳幼科》卷四)

【组成配方】

桂枝1钱,葛根1钱,赤芍药1钱,升麻1钱,防风1钱,甘草1钱。

【方剂制法】

上锉细。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淡豆豉1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主治】

小儿癍疹初发,如时大寒,则腠理闭密,气血凝涩,防其发泄得迟,有毒气壅遏之变。

【方剂摘录】

《准绳幼科》卷四。

桂枝葛根汤(《片玉痘疹》卷五)

【组成配方】

桂枝、芍药、干葛、甘草、防风。

【用法用量】

水1盏,加生姜1小片、大枣1枚,煎7分,热服。

【功能主治】

痘疹,如暴风连日而有伤风之症者。

【方剂摘录】

《片玉痘疹》卷五。

结语:桂枝葛根汤这个方子针对的病症大家似乎不太熟悉,都是一些比较少见的病症。但是少见不代表就是小毛病,不管任何问题我们都该认真对待,不想去医院看,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去诊治一下。希望小编介绍的桂枝葛根汤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术陈皮汤的中药方剂


白术陈皮汤这种中药方剂在中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术陈皮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白术陈皮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术陈皮汤

【处方】

白术(炒,去油)1分,陈皮(去白)7分,人参5分,附子(去皮,童便煮)5分,芍药(炒)5分,川归(酒制)6分,半夏(炮)5分。

【功能主治】

久泻脾泄。

【用法用量】

水1钟半,加生姜2片,煎7分,食前服。滓再煎服。

【摘录】

《活人心统》卷一。

白芍药散

【处方】

白芍药1两,牡蛎1两(烧为粉),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1两,黄耆1两(锉),龙骨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这个治疗久泻脾泄的中药方剂--白术陈皮汤。这种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白术当归汤的中药方剂


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白术当归汤的中药方剂是不太了解的。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术当归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白术当归汤的处方和制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术当归汤

【处方】

白术2两,当归(切,焙)2两,芎藭2两,人参2两,阿胶(炙燥)2两,艾叶(焙干)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胎萎燥,胎漏,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以水1盏,酒半盏,加大枣3枚(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1服,午食前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白术调中汤

【处方】

白术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1分,官桂(去皮)1分,缩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或虽有阳热证,其脉迟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汤化蜜少许调下,日3次。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名白术调中丸。小儿1服分3服。

【注意】

或有口疮、目疾、孕妇等吐泻者,以畏干姜、官桂,不服。

【摘录】

《宣明论》卷十二。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术当归汤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没错,这白术当归汤中药方剂虽然很不错,还是还是要在医师的建议之后在进行服用哦!

白术黄芩汤的中药方剂


身体有湿热,需要及时治疗。如果很多方法试过之后对病情还没有好转的话,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治疗湿热的方法,就是中医疗法。开些方子吃一些,白术黄芩汤中药方剂的功效不错。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白术黄芩汤的用法!

别名

白术黄芩散。

处方

白术1两,黄芩7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去湿热,和中活血。主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疹后痢疾。

用法用量

白术黄芩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六。

湿热的解释

湿热,为中医名词术语,为致病因素,属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亦为中医证候名,如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属于外邪,称为湿邪,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热,也是一种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称为火热之邪。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内热。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热证是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的证候。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干,脉数。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湿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湿热流注关节则谓湿热痹证,侵犯脏腑时,可出现脾胃湿热(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证。

结语:有关能治疗湿热的白术黄芩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白术黄芩汤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白术黄芩汤的功效还有何中活血,希望相应需求的朋友可以买些方子来熬着喝。另外要多向中医生咨询咨询。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