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方剂

2019-10-20 │ 中药养生方剂 夏季养生方剂

肺炎中药方剂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肺炎中药方剂》,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肺炎属于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而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细菌、病毒、真菌和微生物等都有可能是病原。那么肺炎吃什么药呢?肺炎中医治疗方法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肺炎的治疗方法,以及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贝母瓜萎散

【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

【组成】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

2、清燥救肺汤

【适宜】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

【组成】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3、清气化痰丸

【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

【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适宜】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邪热壅肺,外邪未解者。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肺炎病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肺炎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结语:肺炎的发生非常频繁,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天,但是也不排除夏季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当发生肺炎之后可以有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上文我们简单给大家介绍了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法,希望通过这里的了解对你有所帮助。

ys630.coM延伸阅读

小儿支气管肺炎中药方剂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这种病症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小儿可能会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那么,这个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药方剂是怎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是什么?应该怎么治疗?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比较严重的外感疾病,一般是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

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严重时患儿口唇、指甲、面色发紫。支气管肺炎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春两季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比较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重证,甚至导致死亡。支气管肺炎在中医学中称为肺炎喘嗽。

主要症状

支气管肺炎起病一般急骤,有发热、气急、咳嗽、鼻煽的典型症状,还伴有拒食、呕吐、嗜睡、烦躁等症,早期体温38~39℃,也可达到40~41℃,热型不一。

严重的小儿口唇发紫,指甲紫绀。弱小的婴儿起病缓慢,发热不高,常见拒食、呕吐和呼吸困难。新生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

按中医辨证,患病初期出现发热怕冷,不出汗,口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质淡红,是风寒闭肺证。

如果发热不怕冷,微有汗出,口渴要喝水,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舌质红,是风热闭肺证。

1~2日后高热烦躁,喉间痰很多,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苔黄腻,是痰热闭肺证。

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吐痰涎,胸闷气促,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是痰浊闭肺证。疾病后期,如果低热不退,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是阴虚肺热证。

肺脾气虚证则是指病程迁延,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1.好发因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

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以及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发病比较严重。

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2.病原菌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为常见。

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链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几中药方剂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药方剂应该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了吧!这个小儿支气管肺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大叶性肺炎中药方剂


大叶性肺炎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都对大叶性肺炎不是太了解。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剂学来治疗大叶性肺炎呢?肺炎会传染吗?肺炎症状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风温犯肺,瘀热内蕴,肺失宣降。

治法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

方名

蓟菜汤。

组成

鸭跖草60克,小蓟30克,虎杖30克,蒲公英30克,平地木30克,黄芩24克,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刘祥泉方。

肺炎症状

咳嗽

频繁干咳。有的会伴有疲乏、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呼吸困难

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且呈结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增快,但无喘鸣刺激性咳嗽或有咳痰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背痛,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啰音

做体检时在下肺也可听到湿啰音,吸气末听到,表浅粗糙、调高。可有肺气肿及右心衰竭,50%以上病人有杵状指(趾)。

全身症状

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大叶性肺炎有所了解了吧。其实得了大叶性肺炎,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大叶性肺炎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常伴有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粘膜的炎症反应。其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那么得了胃炎怎么办呢?胃炎的饮食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给大家推荐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虚寒挟热。

【治法】温中补脾,清热理气。

【组成】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组成】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处方三

【辨证】中焦湿热互阻。

【治法】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

【组成】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蒲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结语:胃作为消化系统上一种常见疾病,平时需要注重预防和保健。上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胃炎的中药方剂,这些方剂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炎所开出的药单,对于治疗胃炎比较安全有效。希望通过我们这里的了解对你有所帮助。

水痘中药方剂


严重的水痘患者在水痘的发病期间还会出现皮肤损伤现象,这时候就算水痘痊愈也会在皮肤表面留下疤痕。并且谁都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疾病,所以在水斗的发病初期就应该采取方法进行治疗。不同的水痘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中医学上有哪些治疗水痘的中药方剂呢?

水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较多人出现了该病的困扰,对于患者的全身健康不利,且会诱发明显的皮损出现,朋友们应当提防水痘的发生,且要深入了解相关的治疗办法,病发期间是可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中药治疗能起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且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朋友的皮损康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双花连翘治水痘,药物组成有含双花、车前子、紫花、连翘、六一散包、黄花、地丁等,患者每天使用药物一剂,加入清水后进行煎煮,分为2-3次服用,可使用药渣煎汤清洗皮损部位,能够起到止痒的效果。

另外还有荆芥连翘,也可有效治疗水痘,药物组成有荆芥、赤芍、牛蒡子、连翘、淡竹叶、白蒺藜、木通、蝉衣、灯草等药物,每天用药一剂,需要将诸药浸泡在清水中半小时,沸煎5-6分钟之后,取汁后让患者频频饮服,能够起到较为不错的疗效,治疗期间应当遵循用药原则,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清楚的了解以上的内容后,大家知道了治疗水痘的中药方剂是什么了,水痘越发的严重,困扰到了较多的患者,且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各位朋友要将水痘警惕起来,全面了解上述中的中药方剂,身体发病后需要积极的治疗,还要留意患者的皮肤卫生。

感冒中药方剂


感冒的朋友其实有很多种治疗的方式,如果是初期的感冒,其实患者完全不需要药物去进行治疗的,只要保持好充足的休息和水分即可。如果感冒相对严重一些的,也是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的,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1、治感冒咳嗽的中药方剂

1.1、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1.2、杏苏散

【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

【功能】 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1.3、银翘散

【组成】连翘(9克) 银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 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9克)

【方诀】 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用最多。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1.4、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

2、治感冒咳嗽的中成药

2.1、复方菠萝酶片

每次3片,每天3次。该药中所含的菠萝酶,可渗透入炎症组织,分解痰液中的蛋白成分,使粘痰分解,易于咳出;其所含的猪胆汁也可化痰止咳。也可选用复方甘草片,口服或含服,每次2~3片,每天3次。

2.2、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

草珊瑚含片为含服药,每次2片,每隔2小时1次。此药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患处,使局部药物保持高浓度,有利于局部残余炎症和痰液的分解、咳出。也可选用西瓜霜含片,作用和用法与草珊瑚含片相同。

2.3、清音丸

也为含服药,每次1丸,每天2~3次。此药对于咳嗽兼有声嘶的患者有良效,可迅速缓解声音嘶哑的症状。

3、治感冒咳嗽的西药

解热镇痛类感冒药(如:对乙酰胺基酚、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氨基比林),代表药物有:康必得、泰诺、白加黑、快克、感康、银得菲、百服宁。此类药物对肝肾损伤大。

鼻塞流涕类感冒药(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代表药物有:新康泰克、泰诺、白加黑、银得菲、百服宁。这类药物心血管、“三高”、甲亢、前列腺疾病患者禁用。

流鼻涕、打喷嚏类感冒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代表药物有:新康泰克、泰诺、白加黑(夜)、快克、感康、银得菲、百服宁(夜)。此类药物有神经抑制,嗜睡副作用,驾驶员、机械操作、高空作业人员禁用。

镇咳祛痰类感冒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二氧异丙嗪、甘草合剂)。代表药物:泰诺、白加黑、百服宁。此类药物肠胃刺激性大。

牙痛中药方剂


许多经历过牙痛的朋友就会明白,牙痛一定发作起来,是可以让人痛不欲生的。对于牙痛的缓解,也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的,虽然效果会比较慢一些,但是持久的效果会更好的。利用中药来治疗牙痛,需要提前确认引起牙痛的原因是什么的。

中医辩证说牙痛

1、风热牙痛

主证: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侵袭,火郁牙龈,瘀阻脉络,故牙齿疼痛,遇风发作,牙龈红肿;风热为阳邪,得冷则痛减,受热则更助风火而痛增。风邪外袭在表,与热相搏,故见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8克,连翘18克,牛蒡子10克,竹叶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僵蚕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2、胃火牙痛

主证: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引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

证候分析:足阳明胃经循行人齿,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火盛伤脉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若火热结聚不散,则肿连腮颊;邪热上扰则头痛;热伤津液,故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口有臭气,舌苔黄厚,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

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白芷10克,细辛3克,大黄6~12克。素体阴虚者,可用玉女煎加地骨皮、玄参。

3、虚火牙痛

主证: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嫩,无浊苔,脉多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虚,虚火上炎,结于齿龈,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虚火长时灼烁,龈肉受损而失于濡养,发生萎缩。

治:宜滋阴益肾、降火止痛,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骨碎补15克,狗脊30克,细辛3克,牛膝10克。

4、风冷牙痛

呈阵发性,遇风寒发作或加重,遇热痛减,牙龈肿或不肿,全身可伴有恶风寒、无汗、头痛、鼻塞声重、舌淡苔白等症状。主要见于阳虚体质的牙周病患者。治宜疏风、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荜拨。

导致出现牙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归结为两种,一种就是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例如刷牙以及漱口等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另外一种就是从饮食方面出发,多吃一些上火或者是过于冷热酸甜的食物,导致上火以及邪毒的入侵,这样也会出现牙痛的情况。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