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小知识

2019-10-06 │ 老年人养生小知识 老年人春夏养生小知识

老年人莫忽视小问题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路上网站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老年人莫忽视小问题》,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出现衰老,身体变得脆弱。一些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小小异常的表现常常被您忽略,但事实上,它们却是您身体疾病的“信号灯”。


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阿迈拉博士的研究报告中,她为一些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变化列出了可能的解释:


精神状态的改变:


这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药物中毒或者心理损伤的预兆。”阿迈拉博士说。持续数天或者数星期的精神功能的退化经常是服药的改变或者接受麻醉的后果。


摔倒:


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老人摔倒。它们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眩晕、脑血管渗漏、听觉或者视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甚至还有害怕会摔倒的想法。药物中的有毒成分是普遍原因。人们特别要当心对神经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降血压药物,还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


头昏眼花:


很多疾病,如贫血、不正常的心率、药物中毒、抑郁症、感染、耳病、眼疾、中风、心肌梗塞、脑癌或者仅仅是耳朵里堵满了耳屎,都会引发这个症状。


食欲减少:


这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或者也是肺炎的开始,还有抑郁症或者仅仅是感到孤独。


精神错乱:


除了药物中毒之外,精神错乱的原因还有脱水、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没有治愈的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和未治愈的甲状腺疾病。其它因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减退。


大小便失禁:


老年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时,一定要把原因调查清楚:因为失禁还是有可能治好的。其原因有:尿路感染、运动太少和新陈代谢失常。此外利尿剂和镇静剂也会导致失禁。


身体机能受损:


贫血、甲状腺疾病、感染、心脏功能不足或者肺容量减少都会导致人身体机能受损。恢复课程能让老年患者恢复生命活力。


抑郁症:


抑郁症在老年人中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阿迈拉博士列出了很多导致抑郁症的条件:酗酒、像痴呆一样思维混乱、中风、癌症、关节炎、髋骨骨折、心脏病、慢性肺病和帕金森氏症。抑郁症还和丧偶、残疾或者过于关心他人有关。

Ys630.com相关知识

现代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不安全心理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惧怕外面的世界。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假如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惧怕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老年人牙齿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牙齿方面的问题

1、牙齿磨损

经过六七十年的使用,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基本上已磨耗殆尽,没有了这一坚固的保护层,较软的牙本质外露后,对冷、热、酸、甜都会很敏感;此外,本来磨牙的咬合面是有尖嵴窝沟的,就像一座小山有好几个山峰和山谷一样。但是,在天长日久的咀嚼过程中,这些“山峰”也逐渐被磨短磨平,牙冠的咬合面因此失去了高低起伏,咀嚼效率自然就变低了;

2、楔状缺损

它是出现在牙齿颈部的“V”状缺口,由于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便称之为楔状缺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横刷法刷牙,且用力过大,牙刷毛过硬。因为尖牙与前磨牙(也就是紧挨尖牙后面的两颗牙)的牙颈部是最突出的地方,所以在刷牙时与牙刷接触最多,也最容易被磨损。就像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样,即使牙釉质再坚硬,也经不起小小的刷毛几十年如一日般错误的拉锯运动,所以也有医生将楔状缺损称为“刷牙缺损”;

3、食物嵌塞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塞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因牙齿磨损、缺损造成的牙齿外形改变,失去了正常的牙齿之间的接触,使食物容易进入牙缝;二是老年性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或牙根外露,造成牙缝变大;

4、残根残冠,根面龋

残根残冠是由于长期的龋齿、楔状缺损、牙裂、牙折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造成的。根面龋则是因为牙周萎缩,牙根暴露,口腔卫生状况也欠佳,于是被致龋的细菌钻了空子。

老年人如何正确保护牙齿

1、温水刷牙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由于牙面磨损和牙周萎缩,牙本质暴露,牙齿易出现敏感症,遇冷、热、酸、甜,就感到牙齿酸软。这种反复的过冷、过热的刺激,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民间有“温水牙,冷水面,热水脚”的说法。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

2、防治牙周炎

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见的病,但却不像龋齿那样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许多人患了牙周炎以为是“虚火上升,牙周发炎,吃点药就无事了。”殊不知,牙周炎常易反复发作,损害牙周的健康,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付牙周炎,仅靠吃药不能解决问题,应做局部的牙周治疗,如做牙周洁治、牙周冲洗上药或龋下刮治、翻瓣手术根治等。再配合全身用药,才会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3、正确使用牙缝刷和牙冲器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牙与牙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单纯刷牙很难把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这个时候老年朋友需要合理利用牙缝刷和冲牙器把牙缝之间的残渣清理赶紧,可以大大降低龋坏的可能性。

4、警惕根面龋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增大,牙周开始暴露。这些部位的硬度较牙冠低,抗龋能力差,易出现龋洞,临床上称根面龋。根面龋的一个特点是位置隐蔽。不易发现,因而最易被人们忽视。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牙齿,及早发现龋洞,及早充填,减少痛苦和损失。

5、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

由于很多老年朋友退休了,工作没有年轻时那么繁忙了,或由于有些老年朋友感觉嘴里经常没有味道,很多老年朋友在正餐之间经常含着食物。其口腔里长时间停留着食物,导致口腔里大量细菌繁殖,出现一些口腔疾病,尤其是甜食和黏性较大的食物,是牙齿健康的大敌,所尽量避免正餐之间的零食。

6、牙齿保健操

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需要运动。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

7、及时修复缺牙

很多老人认为,年龄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镶假牙,怕麻烦,缺就让它空缺吧,等到牙齿完全掉了后再做满口假牙。这样下去害处很多,它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会加快邻牙松动脱落;会影响语言和容貌。镶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复牙齿功能。正确的做法:牙齿缺了要及时修复,如果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允许,首选种植牙齿。

8、定期拜访牙医

很多老年认为,年龄大了,牙齿有点问题属于正常,很少定期找牙医复查,事实证明,定期检查口腔,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早期治疗不但可以免受痛苦,还可以节省费用。我们非常愿意和您共同努力,使您的口腔长期保持健康状态。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

老人吃什么对牙齿好

1、奶与奶制品

这类食物富含钙和磷,既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又可抑制细菌性酸化,从而有效保护牙齿。此外,奶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并且抑制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这类食品有利于对抗龋齿。

2、蔬菜

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洁牙齿表面。通过咀嚼刺激唾液腺分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所以膳食纤维被称为“防龋营养素”。另外,黄绿色蔬菜中富含的钙,是珐琅质和牙本质钙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蔬菜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抗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

3、葱、姜、蒜

因为这类食物具有特殊的辣味,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能抗龋。如葱、大蒜含有天然物质“大蒜素”,生姜含有“姜辣素”等。因此,在膳食中适当吃这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龋齿。

4、豆类

扁豆、蚕豆等食物富含磷,磷是骨骼和牙齿的必要成分,能促进牙齿的健康生长和牙床的健康发育;磷酸盐可以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因此,这类食物具有防龋作用。

5、茶叶

茶叶中富含氟,氟是牙齿和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能与牙质中的钙、磷作用形成不溶性氟磷灰石,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止龋齿。另外,还能通过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生长。因此,常喝茶有利于牙齿健康。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人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 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

心理专家提醒老年朋友,为了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避免以下6种不良心理:

1.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5.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6.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有前文提到的类似症状就应及时调整心态,做到正确地对待人生,科学地看待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存意识。如果想继续服务于社会,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觉得自己的身体不舒服,可让亲属或朋友陪同你去医院就诊,或找专业人士咨询,不要过分地关注自己生理上的细微变化,更不能片面地强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要相信科学。独乐不如与众同乐,如能加入到多数人的活动中去,加强人际交往,缩短与他人的距离,避免自我孤立,就可以克服或远离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否则,这些不良酌情绪会使你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患无穷。

老年人吞落假牙不可忽视


近日,老年人假牙吞落的现象频频发生,专家呼吁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应加大对家中老人的关爱力度,不但要从老人的衣食住行上去照顾老人,还应从日常起居的小节上去关爱老人,把最先进的健康理念灌输给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到受益于新技术的新产品、新生活。

“终于取出来了!”4月5日,浙江的陈女士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两个月前,陈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活动假牙不见了,遍寻不见,后来到医院拍片检查才得知,原来自己的活动假牙竟然在某次吃年糕时掉到肚子里了。几天前,万般无奈的陈女士最终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通过手术把假牙取了出来。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朝阳区的七旬老人余奶奶,一个月前也因为吃苹果而不小心把假牙吞了下去,最后被家人送到医院做开胸手术才取了出来。原来余奶奶由于脑梗塞引起吞咽功能下降,上个月在吃苹果时,由于口腔中5枚相连的假牙松动,随着苹果一起吞进了食道。后来家人急忙把他送入了就近的医院,才最终实施了开胸手术,取出了假牙。

在此之前,媒体曾报道过云南一位病重老人住院期间,因口里安的一副假牙随食物一起被吞下,堵塞咽喉,导致老人无法进食,最终病情加重离开人世的恶劣事件。然而直到火化之时,老人的家属才在骨灰里找到了“失踪”了8天的假牙。对此,老人的子女认为,父亲的死亡与假牙进入体内有直接关系,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将医院告上法庭并提出了索赔18万元的要求。

据了解,我国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老人,因为假牙清洁不彻底、与口腔贴合不稳固、假牙清洁方法不当,不但有假牙误吞入肚的隐患,而且直接导致了假牙损坏、变形、使用寿命降低,口腔产生异味,咀嚼疼痛,影响饮食,甚至引发了溃疡、龋齿、牙周病、义齿性口炎、口腔癌等非常严重的疾病。“假牙需要专业护理”的概念,虽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近50年,假牙护理产品早已成为了美国等国家活动义齿用户的日用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到了欧美诸国的医院、诊所、药店乃至超市,但在中国,民众对此概念的了解和认可还存在很大局限,有待力度更大的普及和教育。

专家认为,之所以会接连不断地发生这样的“老年人吞落假牙”现象,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对假牙的护理不当造成的。而老年人对假牙的护理不当则又是因为他们缺乏起码的假牙护理常识,像我国一些落后地区的老人,直到现在还在日复一日地使用“水泡”、“牙膏刷”这样的不科学护理办法,更谈不上让他们去使用像雅克菱假牙伴侣这样专业的假牙护理工具了。

口腔专家姚教授表示:“以现在的医学技术,老年人误吞假牙这样的事情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咱们国内目前就有这样的产品,雅克菱的假牙安固粉、假牙清洁片完全可以很好地固齿和清毒嘛,假牙牢固了,干净了,自然就不会掉到肚子里去了……

老年人年纪大了,思想观念往往比较保守,再加上接触新事物的途径有限,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就慢,所以作为全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就应该在每日忙碌的打拼之余,尽量多抽些时间主动去关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最先进的健康理念灌输给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到受益于新技术的新产品、新生活……”

莫把老年人的抑郁当痴呆


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在老年人精神障碍发病率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然而有些时候,老年抑郁却被当成了老年痴呆,导致贻误病情、影响康复。二者如何鉴别?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方亚明对记者作了介绍。

1、老年人中抑郁症,多过痴呆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方亚明告诉记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会变得更加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老年人口中,抑郁症老人约占7%—10%;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伴有抑郁症。而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体中,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老年痴呆症。

方亚明指出,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吃饭没胃口,同时不愿参与各种活动,那么他有可能患上了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孤处的老人、退休后感到失落的老人或者刚遭遇了生活中的哀伤事件的老人等。此外,在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中,有20%的人也会陷入抑郁的心理状态,而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2、关注前期征兆以免误诊

方亚明告诉记者,老年抑郁症会给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由于种种原因,抑郁症常被误诊,临床上常见一些老人在综合医院求诊了多次才来到精神科治疗,所以对老年抑郁症前期征兆的关注尤为重要。

方亚明指出,头痛、头昏,是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征兆。如头痛可以表现为胀痛、钝痛或跳痛,但一般还能忍受;大多为紧张性头痛和非偏头痛性血管头痛,而且疼痛的部位没有特殊固定位置,因此这样的老人常感到头部这疼那疼。头昏则常表现为早晨起床后觉得头脑发涨或者头重脚轻,到了午间头昏的感受加重。方亚明说,约有一半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

此外,出现睡眠问题:约有48%的抑郁症患者是以失眠为首见症状。

老年抑郁症的前期征兆还包括:多汗,遇到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便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躯干、手足部位多汗,甚至在热闹的场合多说些话也易出汗;心慌气短,患者表现得焦躁不安、情绪紧张、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感觉呼吸不畅,常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平时周身倦怠无力,语气声调也低微无力;食欲减退,胃部感到饱、闷、打嗝,食而无味,饭后胃脘部胀痛,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嘴里发腻,甚至感到恶心欲呕;周身疼痛,四肢、肩部、膝关节、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检查发现不到异常,然而总觉得浑身不适,双脚和小腿发凉,采取保暖措施和药物处理后仍不见效;眼花耳鸣,感到视物模糊,看书看报觉得两行字在相互移位或颤动,但眼科检查却又正常,休息或睡觉前、或者在一阵紧张嘈杂之后耳朵内会出现各种声音,患者因此烦躁不安,久治难愈。

方亚明说,如果出现以上这些征兆,就要警惕老人家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3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

家人一度怀疑70岁的王阿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去年丈夫过世后,她就一直陷入悲伤,沉默寡言,也很少出门,总是感到不开心。她还变得特别健忘,出门不是忘带钱包就是忘带钥匙,还怪保姆偷了,因此跟保姆大发脾气,并把自己的房间加了锁,但她对外人则很讲礼貌。送去综合医院后,王阿婆被诊断为老年痴呆,但治疗了大半年,效果却不明显。后来被精神专科医生诊断为老年抑郁症,治疗仅两周后,病情就出现明显好转。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并非病态。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这时要特别注意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以免贻误病情、影响康复。”方亚明说。

他解释,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维抑制),会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类似的一些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与老年痴呆症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起病与病程不同:相较而言,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的起病、发展都较为缓慢。

从症状的持续性上: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像年幼的孩子,不像老年抑郁症的抑郁状态会持续较久。

从智能角度上: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时似乎会表现出智能上的障碍,但这种障碍是暂时性、部分性的,每次的智能检查结果都不相同;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结果也没有阳性发现;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情况则相反,他们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不少患者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者“小中风”的病史,脑部CT检查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

抗抑郁药物效果不同:使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开始康复,恢复到病前自如的神态;而抗抑郁药物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会出现一些抑郁症状,很像患了老年抑郁症,只是到了疾病的中晚期,老年痴呆症的真正面目才会充分表现出来。

老年妇女更要注意

防治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则可能难以摆脱抑郁的阴影,不利康复。因此,和睦温暖的家庭、适当的社会交往本身就是一帖良药,有助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方亚明说。

由于老年妇女患上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要高出许多,因此方亚明强调: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女性要经历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在一生中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激素分泌的影响,她们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绝经期妇女如果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倘若当时没有接受正确、彻底的治疗,往往又会拖成慢性抑郁症,到了老年时会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睡觉莫陷5大陷阱


老年人的睡眠不容忽视,老年人睡眠要预防5大陷阱。老年人要想得到优质的睡眠,睡前的五大禁忌绝不能小觑,这是老年人最容易被忽略的陷阱。为了让老年人有个安详的晚年,请儿女们一定要照顾自己的父母。

一忌临睡前吃东西

进入睡眠后,机体部分系统亦进人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二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咖啡、浓茶等属刺激性饮料,能使人精神亢奋,睡前喝了,睡眠困难。

三忌睡前说话

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

四忌睡前用脑过度

如果有晚上学习和工作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五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老年保健小问题中藏大隐患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出现衰老,身体变得脆弱。一些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小小异常的表现常常被您忽略,但事实上,它们却是您身体疾病的“信号灯”。

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阿迈拉博士的研究报告中,她为一些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变化列出了可能的解释:

精神状态的改变:

这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药物中毒或者心理损伤的预兆。”阿迈拉博士说。持续数天或者数星期的精神功能的退化经常是服药的改变或者接受麻醉的后果。

摔倒:

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老人摔倒。它们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眩晕、脑血管渗漏、听觉或者视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甚至还有害怕会摔倒的想法。药物中的有毒成分是普遍原因。人们特别要当心对神经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降血压药物,还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

头昏眼花:

很多疾病,如贫血、不正常的心率、药物中毒、抑郁症、感染、耳病、眼疾、中风、心肌梗塞、脑癌或者仅仅是耳朵里堵满了耳屎,都会引发这个症状。

食欲减少:

这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或者也是肺炎的开始,还有抑郁症或者仅仅是感到孤独。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出现衰老,身体变得脆弱。一些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小小异常的表现常常被您忽略,但事实上,它们却是您身体疾病的“信号灯”。

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阿迈拉博士的研究报告中,她为一些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变化列出了可能的解释:

精神错乱:

除了药物中毒之外,精神错乱的原因还有脱水、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没有治愈的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和未治愈的甲状腺疾病。其它因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减退。

大小便失禁:

老年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时,一定要把原因调查清楚:因为失禁还是有可能治好的。其原因有:尿路感染、运动太少和新陈代谢失常。此外利尿剂和镇静剂也会导致失禁。

身体机能受损:

贫血、甲状腺疾病、感染、心脏功能不足或者肺容量减少都会导致人身体机能受损。恢复课程能让老年患者恢复生命活力。

抑郁症:

抑郁症在老年人中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阿迈拉博士列出了很多导致抑郁症的条件:酗酒、像痴呆一样思维混乱、中风、癌症、关节炎、髋骨骨折、心脏病、慢性肺病和帕金森氏症。抑郁症还和丧偶、残疾或者过于关心他人有关。

老年人贫血,问题很严重!


有关医院对住院老年病人统计发现,60岁-79岁老年人中贫血发生率为35.5%;80岁以上老人中贫血发生率竟高达49.3%。但是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贻误治疗时机……

王老,71岁,以前每天买菜,提着满满一篮菜,上3楼,心不慌、气不喘。最近他提篮子常头晕,走几步就得停,上3楼更要歇一歇,面色苍白。他自认为年纪大了,体力衰退。到医院一检查,他患了缺铁性贫血,且不轻,询问原因,他说他最近听几个朋友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年轻大了,要多吃素,他这几个月很少吃荤了。

专家分析

临床医学上,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即为贫血。老年人感觉迟钝、活动量小,贫血症状不易被发现。尤其慢性贫血有时仅表现为心慌、气短,常被误认为是一般性的衰弱。老年人贫血能加重某些慢性疾病。而如果经过针对性治疗仍不见效果,就有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

专家开药

药方一:针对缺铁性贫血的饮食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溃疡、痔疮、肝硬化、萎缩性胃炎等慢性出血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可用食疗预防。

茶叶中的单宁酸盐会妨碍铁的吸收,所以饮茶必须适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苹果、干果类、全谷类、蔬菜类等。每天只要吸收0.5毫克-1毫克铁质,就可满足健康男性及停经女性需要。维生素C,可避免铁被氧化及可促进铁的吸收。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菠菜、番茄、柑橘等。

药方二:针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饮食预防

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维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烹调过度会导致食物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千万不能因牙不好而煮菜太烂,可以切得碎一些,平时多吃绿叶菜与水果,以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莫忽视小问题》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小知识”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