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的养生 老年人养生

专家呼吁全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的营养问题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不同人群的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编辑了“专家呼吁全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的营养问题”,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们常爱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法国老年病专家则提醒说,许多老年人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快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专家们因此呼吁全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的营养问题。

法国《费加罗报》30日发表文章说,全法国有45万老年人营养不良,在80岁以上老人中,在家生活的有3%至10%的人患营养不良症,在养老院生活的有30%至35%的人患营养不良症,在医院住院老人患营养不良症比率高达50%。

法国老年病专家塞凯伊指出,老年人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是不正常的。他指出,认为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体重会自然减轻的看法是错误的。另一位专家西蒙则强调说,老年人如果在一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者在6个月内体重减少10%就可以被诊断为患有营养不良症。

专家们解释说,造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孤独及情绪低落等精神因素,以及牙齿问题、癌症、肾功能障碍等健康因素都容易导致他们失去食欲。实际上,老年人与其他成年人一样,每天也需要大约1800千卡至2100千卡热量,如长期营养摄入不够,会出现身体虚弱、肌肉减少、抵抗力下降以及骨折等症状。

专家们指出,可以采取增加老年人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帮助减少老年人患营养不良症的风险。此外,他们还建议老年人少食多餐。

相关阅读

老年人低烧要重视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体温升高,可老人由于身体退化,机体反应迟钝,有时有了炎症体温也变化不大。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张国玺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率降低,体内产热也就减少,所以老年人的正常体温就比年轻时低,加上老人周围血液循环较差,往往低热了也没什么感觉。

据张国玺介绍,老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为36.7摄氏度,发热一般指口腔温度持续为37.2摄氏度。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摄氏度,即表明发热了。

张国玺说,老人感染后出现炎症,通常发热反应较慢,而且热度低,退热也慢。当老人热度高时,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出现低热,常常会被忽略,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另外,当老人患心内膜炎、肺炎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

因此,当老人有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剧变化时,必须尽快到医院治疗。因为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感染疾病时,发热并不明显或不发热,容易造成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增高。因此,老年人发热切不可麻痹大意,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

老年人须重视肌肉保健


据报道,专家指出,如果一个人过于消瘦,肌肉量减少将带来多种危害。首先是人的基础代谢降低,热量消耗随之降低,摄入的过多热量便转化成脂肪堆积于体内,形成肥胖。同时,肌肉还是心脏的可靠助手,肌肉衰弱必然累及心脏,成为诱发心血管病的“帮凶”,这也是人到中老年易患冠心病的因素之一。此外,腿肌力量下降,上下台阶就会感到吃力。走路步幅会变小,而且容易被绊倒,易遭受骨折之苦。再者,肌肉少了,关节的负担就会加重,产生关节痛,进而出现姿势变形而导致腰痛。

调查发现,年龄的增加对人体肌肉的影响特别明显。在20-40岁之间,肌肉的变化不大,到了50岁,肌肉量就开始快速走下坡路,男性大约减少1/3,女性减少约一半。同时肌肉力量也开始衰退。因此,专家告诫人们要加强锻炼,因为运动是储存肌肉的最佳方法。

科学锻炼有助强健肌肉。中老年人不能完全像年轻人那样锻炼,应该从身体负担小又易于学习的简单方法做起,最好将有氧运动与力量练习结合起来,前者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这些项目可以加快呼吸心跳,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与平衡性。其中又以游泳为最佳,是保证肌肉年轻化的最好方式。

所谓力量练习包括举重、投掷、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这些项目可减少脂肪量、增加肌肉量,使肌肉发达柔韧,防止其耐力衰退。每周做力量练习3次,每次30分钟,其余时间做有氧运动。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人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 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

心理专家提醒老年朋友,为了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避免以下6种不良心理:

1.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5.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6.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有前文提到的类似症状就应及时调整心态,做到正确地对待人生,科学地看待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存意识。如果想继续服务于社会,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觉得自己的身体不舒服,可让亲属或朋友陪同你去医院就诊,或找专业人士咨询,不要过分地关注自己生理上的细微变化,更不能片面地强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要相信科学。独乐不如与众同乐,如能加入到多数人的活动中去,加强人际交往,缩短与他人的距离,避免自我孤立,就可以克服或远离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否则,这些不良酌情绪会使你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患无穷。

老年人健康养生要重视慎


随着养生方法及养生保健品越来越多,尤其是老人更注重养生,但也更易进入养生的误区。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讲,养生应要重视一个“慎”字。

慎食。正所谓,爽口物多必作疾,忍口慎食可免灾。老人脾胃较弱,消化能力较差,吃得多易胃饱满,易生积滞,积久成热,会导致耗津伤阴。老人饮食,应要把握好时间,最好在有点饿时开始吃饭,饮食时间要固定。此外,饮食应要保证二十分钟,多吃些凉拌菜及粗粮。

慎药。由于老人肝脏解毒及肾脏排毒功能下降,药品除了病情急须外,应要尽量少用,更不宜多种药物混用。不应感冒就立即吃抗生素,不应常去输液,以防导致耐药性。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一样。对于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也应要医生指导下食用。

慎激动。老年人健康的大敌就是情绪过于激动。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不要过度激动。过度激动往往会使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更易引发中风或是心肌梗塞。老人应要养生平和心态,多去室外散步以增加晚年人乐趣。

专家详谈老年人性心理问题


人步入老年后,由于生理机能发生了明显变化,性能力也随之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许多老年人因此对性生活产生了迷惑和犹豫。

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性功能除了与年龄、躯体疾病及服药情况相关外,对性的态度积极与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女性由于阴道干燥,性交疼痛等也会对性活动产生一些忧虑,而且较多地受到配偶对性的态度以及配偶对性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另外,在家庭中的角色变化对女性性心理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子女的成长,她们逐渐承担了母亲与祖辈的身份,希望在儿孙面前显示自己的圣洁,因此,可能会造成性压抑。

离退休引起的社会角色变化以及患上各种慢性病或老年病,会使老年人出现比较强的衰败心理,子女逐渐独立和离家也会使老年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这些情况将造成老年人对性生活的兴趣自发性减退。当一两次性生活不满意时,更易形成思想负担,从而减少性生活。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人应该保持人体的真阳,应当清心寡欲,去除邪念,尽量减少性生活。

因此,他们会主动压抑自己的性欲念,或忍精不射,达到节欲养“神”的目的。独身老人常怀念自己的配偶,心理时有消极,性回忆往往比同龄老年夫妻多,并常通过电视、电影等性爱镜头,满足精神上的性体验。由于性要求不能被子女、社会理解,会使得他们感到烦恼和压抑,性情变得古怪,有时无故发脾气。实施性犯罪的往往也是独身老人居多。

安享“性”福:老年人的正当权利

老年人有性的要求并不是丑事和坏事,而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对老年人来说,性生活不可以没有,性欲望不应该断绝。不仅仅是老人自己要打消顾虑,还要呼吁社会与家庭正确对待老人的性需求,关注独身老人的社会交往与再择偶要求。

了解老年性生活的特点

老年人的性交流方式是多方面的,感情上的和谐与依恋显得更重要。老年男性不应把性功能的好坏与勃起是否良好和性高潮是否强烈相联系,这种传统看法容易使老人感到忧虑,对自己的性能力丧失信心,产生失望感。只要老年人对自己的性欲有充分的认识,就可以拥有符合自己特点的性生活。

老年性生活较少依赖于强烈的性高潮或性发泄,甚至也不一定总需要性交,而是更多地来自性生活的乐趣,以表达对伴侣的温柔情感。老年人在性活动中需要充分的拥抱与被拥抱,要善于倾诉或表达感情及接受他人的感情。老年夫妻的双方互相依恋,会找到更多的情趣和寄托,往往是老年生活的精神支柱。

排解不良心理刺激

调查表明,经常受到精神折磨、抑郁、沮丧的人,性功能往往过早衰退,男性表现为无性欲或不能勃起,女子表现为过早绝经,性冷淡。因此,老年人应注意情绪的自我调节,消除忧虑,排除烦恼,保持乐观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老年人应该抱着积极愉悦的态度,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性能力下降的事实。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容易勃起,勃起的程度也降低,射精相对减慢,射精的能力也较差,这是正常的生理改变,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心理上的负担。总与年轻时相比是不现实的,只能徒增悲伤。

总而言之,老年人要摆脱衰败心理、羞耻心理、恐惧心理、禁欲心理等不良心态的影响,使自己的性生活和谐愉悦,充分享受晚年的“性”福生活。

重视老年人旅游时的保健工作


老年人往往体力较差,手脚不灵活,视听力下降,对外界反应较迟钝,所以在旅游时,也应该重视并加强保健工作。

1.老人易疲劳且不易恢复,旅游中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若感到体力不支,可休息几天或中止旅行。在长时间步行游览时应随时坐下小憩。

2.老人胃肠功能减弱,水土不服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腻和辛辣生冷食物,最好少饮或不饮酒。

3.老年人对自身平衡控制力差、行走常不稳,易摔跌、绊倒,除少数体质较好的之外,一般来讲,尽量不登山下水,进行过分消耗体力的活动。

4.老人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受凉感冒,所以衣服要带得够,以便随时增减。

行走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敞怀。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睡前要盖好被毯,夜间风起雨来时要关好门窗。

5.老年人在旅游时,应注意、做好脚的保健,如穿着柔软合脚的鞋,晚上用热水烫脚,并可自我按摩双腿肌肉和脚心,这样能使你在旅游中,无论行走还是爬山,都会感到格外轻快。

6.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旅行,特别是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等病,一定要带上、多带一些有关药物,一旦犯病要及早用药。并把自己的病告诉同行者,以便互相关照。

现代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不安全心理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惧怕外面的世界。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假如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惧怕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老年人牙齿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牙齿方面的问题

1、牙齿磨损

经过六七十年的使用,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基本上已磨耗殆尽,没有了这一坚固的保护层,较软的牙本质外露后,对冷、热、酸、甜都会很敏感;此外,本来磨牙的咬合面是有尖嵴窝沟的,就像一座小山有好几个山峰和山谷一样。但是,在天长日久的咀嚼过程中,这些“山峰”也逐渐被磨短磨平,牙冠的咬合面因此失去了高低起伏,咀嚼效率自然就变低了;

2、楔状缺损

它是出现在牙齿颈部的“V”状缺口,由于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便称之为楔状缺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横刷法刷牙,且用力过大,牙刷毛过硬。因为尖牙与前磨牙(也就是紧挨尖牙后面的两颗牙)的牙颈部是最突出的地方,所以在刷牙时与牙刷接触最多,也最容易被磨损。就像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样,即使牙釉质再坚硬,也经不起小小的刷毛几十年如一日般错误的拉锯运动,所以也有医生将楔状缺损称为“刷牙缺损”;

3、食物嵌塞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塞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因牙齿磨损、缺损造成的牙齿外形改变,失去了正常的牙齿之间的接触,使食物容易进入牙缝;二是老年性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或牙根外露,造成牙缝变大;

4、残根残冠,根面龋

残根残冠是由于长期的龋齿、楔状缺损、牙裂、牙折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造成的。根面龋则是因为牙周萎缩,牙根暴露,口腔卫生状况也欠佳,于是被致龋的细菌钻了空子。

老年人如何正确保护牙齿

1、温水刷牙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由于牙面磨损和牙周萎缩,牙本质暴露,牙齿易出现敏感症,遇冷、热、酸、甜,就感到牙齿酸软。这种反复的过冷、过热的刺激,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民间有“温水牙,冷水面,热水脚”的说法。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

2、防治牙周炎

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见的病,但却不像龋齿那样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许多人患了牙周炎以为是“虚火上升,牙周发炎,吃点药就无事了。”殊不知,牙周炎常易反复发作,损害牙周的健康,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付牙周炎,仅靠吃药不能解决问题,应做局部的牙周治疗,如做牙周洁治、牙周冲洗上药或龋下刮治、翻瓣手术根治等。再配合全身用药,才会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3、正确使用牙缝刷和牙冲器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牙与牙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单纯刷牙很难把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这个时候老年朋友需要合理利用牙缝刷和冲牙器把牙缝之间的残渣清理赶紧,可以大大降低龋坏的可能性。

4、警惕根面龋

老年朋友随着年龄增大,牙周开始暴露。这些部位的硬度较牙冠低,抗龋能力差,易出现龋洞,临床上称根面龋。根面龋的一个特点是位置隐蔽。不易发现,因而最易被人们忽视。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牙齿,及早发现龋洞,及早充填,减少痛苦和损失。

5、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

由于很多老年朋友退休了,工作没有年轻时那么繁忙了,或由于有些老年朋友感觉嘴里经常没有味道,很多老年朋友在正餐之间经常含着食物。其口腔里长时间停留着食物,导致口腔里大量细菌繁殖,出现一些口腔疾病,尤其是甜食和黏性较大的食物,是牙齿健康的大敌,所尽量避免正餐之间的零食。

6、牙齿保健操

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需要运动。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

7、及时修复缺牙

很多老人认为,年龄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镶假牙,怕麻烦,缺就让它空缺吧,等到牙齿完全掉了后再做满口假牙。这样下去害处很多,它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会加快邻牙松动脱落;会影响语言和容貌。镶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复牙齿功能。正确的做法:牙齿缺了要及时修复,如果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允许,首选种植牙齿。

8、定期拜访牙医

很多老年认为,年龄大了,牙齿有点问题属于正常,很少定期找牙医复查,事实证明,定期检查口腔,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早期治疗不但可以免受痛苦,还可以节省费用。我们非常愿意和您共同努力,使您的口腔长期保持健康状态。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

老人吃什么对牙齿好

1、奶与奶制品

这类食物富含钙和磷,既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又可抑制细菌性酸化,从而有效保护牙齿。此外,奶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并且抑制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这类食品有利于对抗龋齿。

2、蔬菜

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洁牙齿表面。通过咀嚼刺激唾液腺分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所以膳食纤维被称为“防龋营养素”。另外,黄绿色蔬菜中富含的钙,是珐琅质和牙本质钙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蔬菜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抗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

3、葱、姜、蒜

因为这类食物具有特殊的辣味,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能抗龋。如葱、大蒜含有天然物质“大蒜素”,生姜含有“姜辣素”等。因此,在膳食中适当吃这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龋齿。

4、豆类

扁豆、蚕豆等食物富含磷,磷是骨骼和牙齿的必要成分,能促进牙齿的健康生长和牙床的健康发育;磷酸盐可以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因此,这类食物具有防龋作用。

5、茶叶

茶叶中富含氟,氟是牙齿和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能与牙质中的钙、磷作用形成不溶性氟磷灰石,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止龋齿。另外,还能通过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生长。因此,常喝茶有利于牙齿健康。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专家呼吁全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的营养问题》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的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