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如何进行饮食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要如何进行饮食养生 老年养生

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要趁早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怎么才能作好不同人群的养生呢?以下是养路上网站小编收集整理的“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要趁早”,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黄斑变性是与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齐名并造成老年失明的三大元凶之一。黄斑是眼睛的一个正常结构,位于眼球视网膜上,因为解剖标本上呈黄色故称黄斑。这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对人的视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年黄斑变性是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眼病,影响阅读、驾驶、识别时间及面部特征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虽然甚少引致完全失明,但因中央视力受损,患者的日常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国50岁以上人群老年性黄斑患病率为15.5%,多数患者因未及时就诊,贻误病情,导致了严重病变,甚至失明。

老年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干性常见症状为轻度视力模糊,湿性会导致中心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可在2-3个月内失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黎晓新教授谈道:“与白内障等可手术恢复的致盲疾病相比,老年黄斑变性的后果更加严重,会造成不可恢复的视力丧失。”

老年黄斑变性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老年黄斑变性发生与年龄、遗传、环境、吸烟等因素有关。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直系亲属及吸烟的人发病率高,50岁以上老年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胆固醇血症人群都是老年黄斑变性的高发人群。

黎晓新教授强调:“早发现、早治疗、阻止病变进展,最大程度保持现有视力是目前黄斑变性治疗的主要目标,也是治疗的关键。患者的自我检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帮助医生争取时间,从而最大程度保持视力。”

当你觉得视力模糊或扰乱,中央视力有弯曲及变形,如看天线、建筑物的周边时出现波浪形,或者影像中央出现黑或白影就要提高警惕。要知道是否患上此病,有种很简便的方法可在家自行测试:用黑底粗白线绘成10厘米×10厘米的方格表,中央有一点。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充足、平均。如日常有配戴眼镜者,需配戴原有眼镜进行检查。长者亦应配戴老花镜进行检查。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当凝视中心白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或其他白线出现弯曲、断裂或变形,或方格部分位置出现模糊或空缺,就可能是眼底黄斑部出现毛病,须尽快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

近年来在老年黄斑变性防治方面,有较多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比如光动力疗法可稳定和控制老年黄斑变性的发展,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即使是晚期老年黄斑变性,视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也可能通过助视技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黎晓新教授说:“目前治疗手段逐渐增多,有各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还有光动力疗法和激光,其中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某些特定类型,想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发现,正确治疗。”

相关阅读

老年人黄斑为什么容易变性


1、老年人黄斑为什么容易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主要与黄斑区长期慢性光损伤、脉络膜血管硬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老化有关。老年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它可能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除了年龄因素外,其他还未达到确切证实的因素有人种、性别、遗传、黄斑长期慢性的光损伤、代谢、营养、吸烟、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直系亲属发病率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抽烟和饮酒,以及浅色素虹膜、远视、白内障的患者更易患病。

2、什么是老年人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眼底黄斑部的一种退行病变,通常一只眼睛先发病,终双眼受累,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致盲原因。

首先,每个正常人的眼底都有黄斑。黄斑位于视 网膜,在视盘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富含叶黄素,呈黄色的小区,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黄斑不是一种疾病,是很重要的一个结构,没有黄斑,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由于年龄增长或其他因素,色素上皮下有沉淀物堆积,Bruch膜变性。从脉络膜来的新生血管通过损害的Bruch膜进入色素上皮下,因而造成了色皮上皮的渗出性和出血性脱离。

3、老年人黄斑变性有什么症状

眼睛黄斑变性在初期来讲,初期的时候没有突出的病症,到了晚期的时候,比如说黄斑区浮现一些萎缩或者水肿,这个时候患者看东西的时候能把直的东西看弯了,经常会有一些事物的模糊,常常是这些变化,患者到晚期的时候因为黄斑区结构严重受损,这时候病人中心视力就会浮现损害,浮现中心一些暗点,比如患者看什么地方那什么地方就看不见,不过周边的事物会看得清。

初期黄斑变性的症状象为视力模糊,中心有暗点,视物会变形。

眼睛黄斑变性的初期会发觉视力模糊,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物像比真实物体缩小或者增大,直线的门窗框架,视为倾斜、弯曲等病症。随着黄斑变性的逐渐加重,视力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不可逆转,带来永久性的失明。

老年人黄斑变性有什么危害

1、损害视力,导致失明。黄斑变性是一种慢性的眼科病,患者的黄斑区会出现减退行性的变性,患者的黄斑区会出现色素的紊乱,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黄斑区的出血、水肿还会使患者形成癜痕,它会使得患者的中心视力急剧的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

2、遗传后代,威胁健康。黄斑变性可能有一定的遗传性,多见于青少年开始起病,一般来说年龄性的黄斑变性主要是有老年的黄斑变性、老年性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的黄斑洞等改变,患者只有通过早期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才可以使病情稳定。

3、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使原本很容易的事情变得不能得心应手,同时患者的情绪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老年人怎样预防黄斑变性

1、由于黄斑变性可能还与患者长时间的与紫外线接触是有关的,所以建议大家太阳光强烈时出门最好戴墨镜这样可以做好预防。

2、对于如何正确预防黄斑变性,相关专家介绍一般是由于蔬菜还有水果有一些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如很多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因此,我院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鱼类含有多量的不饱和酸,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建议多吃。

3、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相关,因此要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少吃过于油腻的食品,加强锻炼有助于预防老年黄斑变性或减缓其发展,研究表明吸烟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因此建议戒烟。

4、经研究发现黄斑变性的发生还与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是有关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预防高血压。患者最好少吃比较油腻的食品,而且还要加强自身的锻炼,都有助于预防患者黄斑变性或者是减缓病情的发展,这也是黄斑变性如何正确预防的方法之一。

老年黄斑变异可中医治疗


老王今年52岁,以前双眼视力一直很好,可是近两年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曾经参加体检,医生说有轻微的白内障,既然轻微,老王也就没在意,直到这两天左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固定的黑影,看东西变形,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左眼眼底出血,长了新生血管,右眼眼底也有了萎缩表现,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夫说这个病不容易治;进展的话会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老王很想弄明白,这“老年性黄斑变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有这么严重吗?

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眼底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眼底病,一般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美国,65至74岁为11%,75至85岁则升至28%,并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区域性抽样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该病的患病率为5.23%-10.59%,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年化,该病正在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同时或先后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最终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遗传、吸烟、环境因素、高脂饮食习惯、慢性光损害、心血管疾病等有关,它们导致眼内视觉细胞下的色素上皮层蜕变,使异常物质堆积在视网膜底部,继而引起视细胞损伤变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视力下降。临床上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其中直接发生视觉细胞减少退化的称为萎缩型,可以导致视力的慢性下降,约占患病者的85%,发生新生血管,导致眼底出血,形成机化瘢痕的称为渗出型,发病率不到15%。但是发展较快,视力减退明显。部分萎缩型患眼也可以发生新生血管而转变为渗出型。

西医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现状

目前西医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对于萎缩性病变一般给予抗氧化剂和锌制剂,或不予治疗。对于渗出性病变,主要采取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单独或联合眼球内注射抗血管增殖药物,以促进眼底新生血管的消退,对一些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只对已经产生的“新生血管”起作用。不能祛除疾病的根本,因此病情容易反复,需要多次治疗,且治疗费用高昂,一般患者很难接受。手术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患者也要承受相应的风险。

中医辨证从牌、肾、痰、瘀、气血、虚火等处着眼

中医将老年性黄斑变性归于“视瞻昏渺”、“视直如曲”等范畴,治疗上主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眼部局部辨证治疗。中医认为,人步入老年之后,各个脏器的功能逐渐减退,肝肾精气渐亏,气血虚弱,津液干涸,眼目失于养护,或气血虚弱瘀滞,血液不能固守于脉道之内,或虚火损伤脉络,而见眼底出血,视物不清。辨证上一般从脾、肾、痰、瘀、气血、虚火等处着眼。对于“萎缩型”的患者,多采用健脾、益肾、调养气血的药物。对“渗出型”患者,则根据眼底出血情况,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处方,也有采取针灸的方法。经过上述的辨证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甚至有些反复接受光动力治疗无效的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后,病情也得到了改善,而费用相比西医却少得多,对眼部也无直接的创伤。

老年性黄斑变性多是双眼先后发病,在治疗单侧患眼的同时,实际上对健眼或相对健眼也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这也是中医的优势之一。

老王的病情反馈

对于老王,我们根据其体质和病情,先后采取了凉血止血、和血散瘀的治疗方法,大约1个月后,左眼眼底出血明显吸收,视力较发病时提高了3行,后又中药调理了一段时间,随诊2年,未见复发。

专家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成老人致盲首因


“老年性黄斑变性”,这个听来颇为陌生的疾病正在上海这个城市里悄悄发展,并且已经超过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等眼疾,成为本市50岁以上人士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本市近期召开的国际眼科大会上,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许迅教授做了相关报告。

他最为担心的是,这种疾病在本市患者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都非常低。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人的视觉最敏锐和最关键的部位,主要用于精细视觉,识别颜色。一旦黄斑受损,视力将受到严重损坏,甚至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发生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

医生们把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与地域的发展水平关联在一起,他们认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发病率越高,上海也因此成为全国发病率最高的城市。根据市一医院近日在北新泾地区完成的一次10万人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已经超过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病,成为老年致盲的首要原因:“在50岁以上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5.5%,其中有5.1%致盲。”

此外,在上海静安区曹家渡街道的50岁以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也相似,1023位受检人中,有159例患者共254只眼睛被确诊了老年性黄斑变性。在50-59岁、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以上的年龄段中,检出的发病率分别为5.7%、13.5%、20.2%和23.5%。这表明,此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

许迅表示,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上海的增长速度已经到了必须要市民警惕和重视的地步了。

在中国,首位的致盲原因是白内障,但在上海地区,由于医疗条件较好,政府在近年又推广了白内障的公益手术,这使得绝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及时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从而使得老年性黄斑变性致盲的数量跃升。

此外,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也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密切关联,尤其是吸烟和肥胖,吸烟人群的危险因素是不吸烟人群的2倍。许迅表示,老年性黄斑变性有时发展得很慢而使你察觉不到视力的改变,有时却进展迅速。它不会引起疼痛,但会剥夺您识别眼前物品的能力。医学数据还显示,一眼具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5年内另外一只眼也会有40%的几率发展为该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被眼科界公认为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许迅忧虑的是,公众的认知程度目前太低了。调查还发现,尽管发病率在上升,但在受调查的成人中,只有2%的人认为它是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82%的受调查者并不熟悉老年性黄斑变性。“相当一部分病人是一只眼致盲后才到医院就诊,但大多为时已晚。”

老年黄斑变性的主要症状是中心视力下降,视野中心有黑影遮挡,双眼视物时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用单眼时,就会在视野中出现黑影。此外,视物会变形、直线变弯、水平线变波浪形等;看东西的对比度也会下降,眼前不再是鲜艳、清晰的画面,而变成灰蒙蒙的难以辨别的图像。近年来的临床实验证明,摄取大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可减少罹患老年性黄斑部退行性病变的风险。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它存在于许多的蔬菜与水果中,和胡萝卜素一样,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叶黄素不能在体内产生,它存在于菠菜等绿叶蔬菜和蛋黄中。

老年性黄斑病变的危害


1、老年性黄斑病变的危害

1.1、损害视力,导致失明。黄斑病变可使视力突然下降,会迅速严重地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甚至导致中心视力丧失。发展严重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

1.2、遗传后代,威胁健康。视网膜黄斑病变是可由遗传变引起的,在有遗传性黄斑病变家族遗传史的,发病的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

1.3、影响正常生活。黄斑病变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急剧下降、中心暗点,而中心视力是日常活动所必需的,如阅读、看时间、识别面部特征和驾驶等,如果患有黄斑病变对生活会有很大影响。

老年人的黄斑病变,是黄斑区发生的一种老化退行改变,主要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大。老年人要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否则容易导致黄斑病变病发,危害眼睛健康。

2、引起老年性黄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1、病因不明,可能与年龄的增加、遗传、慢性光损害(尤其是蓝光)、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饮食因素(高维生素A、低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有关。总之,本病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2.2、确切机制不清。多数认为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代谢功能衰退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部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residualbodies)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由于黄斑部结膜与功能上的特殊性,此种改变更为明显。玻璃膜疣分为硬性、软性、融合性、钙化性4种。玻璃膜疣也见于正常视力的老年人,但由此继发的种种病理改变后,则导致黄斑部变性发生。

3、老年性黄斑的症状

3.1、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双眼先后发病,为老年人视力障碍的主要黄斑病变的症状之一。

3.2、中心视力缓慢下降,可有视物变形,眼前有注视性暗影,最终中心视力丧失。周边视力存在,是黄斑病变的症状。

3.3、眼底检查:

3.3.1、干性型:早期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清,有散在的玻璃疣。发病晚期,黄斑部可有金属样反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呈地图状,可见囊样变性。

3.3.2、湿性型:多有融合的边界不清的玻璃疣,黄斑有暗黑色图形,或不规则的病灶,隆起范围可在1-3个pD,大量视网膜下出血,可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出血晚期病变区呈灰白色瘢痕,也是常见的黄斑病变症状。

老年性黄斑病变怎么治疗

由于本病原因还不明确,所致至今尚无有效治疗和根本性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渗出性者应及早施行激光光凝新生血管,避免病情恶化。氩激光能有效的封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所以目前应用用较多。但对神经上皮层有一定损害,因此,中心窝附近200μ以内及视盘-黄斑间的新生血管避免使用。

抗衰老及改善循环中药,对本药萎缩性型有较好的疗效。对阻止渗出性型瘢痕修复后复发、防止另眼病情发展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近年来,人体微量元素锌对视网膜病的关系受到重视。锌在眼组织中,特别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脉络膜中含量很高,参与维生素A1脱氢酶、过氧化氢酶等许多酶的活动。Newsonc等认为内服锌剂可以防止黄斑变性的发展。另外,维生素C、E作为羟基清除剂以防止自由free radical对视细胞的损害,亦可试用。

老年性黄斑病变吃什么好

1、杞菊茶

枸杞子10克、菊花5克,口淡舌质淡加普洱,口干苦加绿茶泡茶,每天一次,可多次续水。用于眼干、视疲劳、黄斑变性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多表现为气虚或阴虚。经常用西洋参、枸杞子、菊花等泡茶喝,对视网膜黄斑有保护作用。

2、灵芝茶

灵芝3-5克、西洋参5克、三七片3克,加普洱或绿茶泡茶,每天一次,可多次续水。辅助用于眼底出血、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出血、水肿。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要趁早》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要如何进行饮食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