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养生知识

2019-10-07 │ 太多养生知识 夏天怎样吃姜养生

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有效的饮食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食用,并且说道鸡蛋很多人都能想到多种多样的美食,制作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快捷的,正因如此在生活中鸡蛋收到很多人的喜欢,也有很多上班族为了简单方便经常还会大量的制作鸡蛋进行食用,下面一起了解下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

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

很多体虚、大病初愈的患者及产妇都会大量吃鸡蛋,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然而,这样做出来的效果往往并不明显,甚至有些会出现副作用!那些吃了很多鸡蛋后,感觉腹部胀闷、头目眩晕、四肢乏力,严重者还可导致昏迷的情况,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之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多吃鸡蛋,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在肠道中造成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氨,一旦氨溶于血液之中,则对人体有害。有时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中腐败,产生羟、酚、吲哚等,因而会出现“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鸡蛋吃太多小心引发心血管疾病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吃太多鸡蛋也会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因此,每天至多吃3个鸡蛋!

上面就是对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鸡蛋的营养价值虽然丰富,但是我们不能食用的过多,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并且也不利于饮食营养的均衡,所以平时在吃鸡蛋的时候一天保证三颗就可以。

相关阅读

西瓜吃太多会怎样


西瓜是夏天比较常吃的一种消暑的水果,它的养分比较好,营养价值比较高,适当的吃一些有补水的作用,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效果,但是西瓜也不能吃得过多,如果吃得过多,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导致腹泻的情况,甚至会引起胃胀,胃痛等症状表现。

西瓜吃太多会怎样

1、导致腹泻:夏天吃西瓜也许是大家觉得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除了吃普通的西瓜还不够,大家伙还会用井水泡西瓜,把西瓜放在冰箱里等等,食用冷藏后的西瓜,就非常容易导致腹泻,就算吃的话也要小口小口的来。2、消化不良:任何水果都不应该在饭前食用,西瓜也是一样的,如果在饭前(甚至是一边吃饭一边吃西瓜,拿西瓜下饭)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如果想要吃西瓜的话,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后再食用。3、容易诱发感冒:夏天因为高温,很多人都很容易出汗,出汗之后马上钻进空调间,吃冰镇西瓜,殊不知这样非常的容易感冒,如果你已经感冒了,就更应该减少吃西瓜的次数了。4、胃痛胃胀:常见于腹泻的早期症状,在食用冰镇西瓜之后非常的常见,特别是吃的很快的话,起先会感觉胃部非常的胀,之后会有胃痛的情况出现,而且伴随有腹泻的现象。5、特殊疾病需要忌口:如果本身就有胃病的话,不要吃冰镇后的西瓜,牙齿有问题也不要吃冰镇的西瓜,如果最近上火,口腔当中有溃疡的话也要注意西瓜的食用量。西瓜虽好,吃太多也不利。西瓜的营养价值

1、西瓜果肉:蛋白质、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内氨酸、丙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蔗糖、萝卜素、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维他命A、B、C、挥发性成分中含多种醛类。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导致利尿作用。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2、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淀粉、戊聚糖、丙酸、尿素、蔗糖等。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治肠风下血、血痢。种子含一种皂样成分,有降血压作用,尚能缓解急性膀胱炎功能。3、种仁(胚):有清肺、润肠、和中、止渴等作用,为医治肠、胃、脾内壅之要药。4、西瓜皮:被中医称瓜皮为“西瓜翠衣”,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血压等作用,对贫血、咽喉干燥、唇裂,以及对膀胱炎、肝腹水、肾炎患者均有一定疗效。

龙虾吃太多会怎么样


小龙虾虽然好吃,营养价值也高,但是龙虾不能吃太多,因为龙虾吃多了会不消化,而且经常会堵在肠胃里面,还容易引起上火的现象,另外在吃小龙虾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不要吃虾头,可以多吃一些虾肉,但是虾壳一定要去掉,吃龙虾后要注意多活动和运动,再加上饮水尽量不要让自己产生消化不良。

一、龙虾的营养价值

1、从蛋白质成分来看,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但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 且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龙虾还含有对幼儿而言也是必需的组氨酸。

2、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3、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从维生素成分来看,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

5、龙虾加工的副产品如虾头、虾壳、虾足还含有许多有用成分,其中包括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等,可供人和动物食用,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尤其是虾头内残留的虾黄,具有独特的风味。

虾头和虾壳含有20%左右的甲壳质经过加工处理能制成可溶性甲壳素,利用甲壳素可以提取壳聚糖,虾头、虾壳经晒干粉碎,还是很好的动物性饲料。甲壳素、壳聚糖的主要用途:

①在农业上,可以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植物抗菌力;可以作药物胶囊,作地膜材料。

②在造纸工业上,可以制造抗溶剂、纸张改性剂、增强剂。

③在医药方面,可用于制造降解缝合材料、人造皮肤、止血剂、抗凝血剂、伤口愈合促进剂。

④在日用化工上,可用于制造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固发剂、牙膏添加剂。

⑤在膜材料方面,可用于制造反渗透膜、渗透蒸发膜、仿生膜、超过滤膜。

⑥在吸附剂方面,可用于制造染色废水吸附剂、改性活性碳吸附剂、色谱吸附剂、重金属吸附剂。

⑦在水处理剂方面,可用于制造下水道、工厂污水絮凝剂。

⑧在纺织助剂方面,可用于制造增染剂、抗电性剂、固色剂。

红枣吃太多会怎么样


红枣既是温补性质的中药材,也是能够补血养颜的食材,是不少女性朋友们都非常钟爱的食物之一。红枣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入药,还能够制作成食疗,最简便的方法要数直接用红枣泡水喝了。由于红枣滋补,于是有许多朋友每天都吃很多,那么红枣吃太多了会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介绍。

红枣虽是进补佳品,但过量进食却有害。由于生鲜红枣进食过多,易产生腹泻并将伤害“脾”,因此,由于外感风热而引起的感冒、发烧者及腹胀气滞者,均属于忌服人群。此外,由于红枣糖分丰富,尤其是制成零食的红枣,就不适合糖尿病患者进补,以免血糖增高,促使病情恶化。

1、红枣虽好,可常食用,但不可过量,吃多了会胀气,因此应注意控制食量。

2、红枣糖分丰富,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多吃红枣,没有喝水漱口,容易蛀牙。

3、湿盛或脘腹胀满者忌食;湿热重、舌苔黄的人不宜食用。

4、有宿疾、食积、便秘者不宜多吃;龋齿、牙病作痛及痰热咳嗽患者不宜食用。

5、枣皮纤维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吃时一定要充分咀嚼,不然会影响消化。肠胃道不好的人一定不能多吃。

另外,月经期间,一些女性会出现眼肿或脚肿的现象,其实这是湿重的表现,这些人就不适合服食红枣,因为红枣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水湿积于体内,水肿的情况就更严重。如果有腹胀的人,也不适合喝红枣水,以免生湿积滞,越喝肚子的胀风情况越无法改善。体质燥热者,也不适合在月经期间喝红枣水,这可能会造成经血过多。

通过上面介绍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红枣吃太多了并不好。再好的食物我们吃起来也应讲究一个适量,只要食用得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有所帮助,反正就会造成身体的负担。红枣由于含糖量高,又不宜消化,所以一次吃太多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而且还会上火。

粗粮吃太多会引起发胖?


通常来讲,所谓粗粮,是相对于精米白面而言的。比如玉米、荞麦、燕麦、高粱、薯类等,口感上不像细粮那样顺口。从营养成分上看,粗粮蛋白质含量相对偏少,淀粉、纤维素、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

曾经,吃粗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今,吃粗粮居然成了“时尚”、“健康”的代名词。只不过,这股流行之风应该“刮”到什么人头上,还是有点讲究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营养中心主任齐可民说,儿童吃粗粮就得注意,不要过了。

有长就有短,粗粮的劣势也源于它的粗糙,不易消化,口感差。同样质量的细粮与粗粮相比,肯定是细粮的总体营养价值要高些。此外,吃粗粮过多,会降低蛋白质的摄入,其中的大量纤维素也会影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这些对于儿童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吃粗粮就不行,齐可民说,关键是不能多吃,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引起一些问题。那么这个比例是多少呢?目前来说,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不过,根据一些临床观察,每天摄入的粗粮总量不要超过当日主食总量的1/4,应该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现在很多孩子存在便秘、肥胖问题,这种情况下,也需要适当多吃些粗粮,以利于排便和体重控制。

葡萄吃太多会怎么样


要知道,葡萄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其中的葡萄糖可以被人们快速吸收,当身体出现葡萄糖低或者低血糖的时候,快速喝一杯葡萄汁能缓解,经过研究发现葡萄用来制酒,适当的喝还能有助于保护心脏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调节功效。

营养价值

1.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非常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非常快使症状缓解;

2.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 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 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不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不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病人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营养成分

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高,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疗法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

《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

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营养成分:葡萄的含糖量达8%~10%、维生素A、B1、B2、C、蛋白质、矿物质钾、磷、铁等,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 [编辑本段]葡萄作用多吃葡萄可补气、养血、强心。《名医别录》说:逐水,利小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 铁量丰富,所以补血。在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时常食用有助开胃。

葡萄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葡萄汁被科学家誉为"植物奶"。葡萄含糖量约10%-25%,高者可达30前后。在葡萄所含的有些多的糖分中,大部分是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成为消化能力有些弱者的理想果品。葡萄中含有些多酒石酸,更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对身体大有好处。医学研究证明,葡萄汁是炎病人最好的食品,可以不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氯化钠的含量。葡萄汁对体弱的病人、血管硬化和肾炎病人的康复有辅助疗效,在那些种植葡萄和吃葡萄多的地方,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减少。

葡萄是水果中含复合铁元素最多的水果,是贫血病人的营养食品。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者和过度疲劳者均有益处。葡萄制干后,糖和铁的含量均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虚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葡萄籽95%的成份为原青花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比维生素E高出50倍,因此,葡萄籽可说是真正的抗氧化巨星。抗氧化是搞老化的方法,因此,葡萄籽能让您永葆青春。

吃太多红枣会怎样呢


红枣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补气益血的食物,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可能常常流失大量的血液,同时吃红枣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补充体内缺乏的血液。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平衡气血的效果,但是过多的吃红枣有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那么吃太多红枣会怎样呢。

1.红枣虽是进补佳品,但过量进食却有害。 叫你的女朋友少吃点吧,让她注意饮食。 多食含铁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动物内脏和骨、血等血肉有情之品、深绿色叶菜和黑色食品。如排骨、菠菜、红枣等。 在配制药膳时,既要选用养血的药材,又要选用益气的药材,因为益气有助于养血。如果患者食欲不好,进食感到腹中作胀,可以选择一些健脾开胃、消化食积的食品作为辅食。如山楂、话梅、槟榔及酸甜的果汁,也可在饭前嚼食两个白蔻仁来理脾开胃。 多加休息,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切忌不宜过度紧张和劳累。

2.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

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黄芪 、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过多的吃一些红枣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容易出现腹泻便秘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肠道出现堵塞的问题,我们会多吃一些山楂,山楂具有非常不错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消化酶的分解帮助我们缓解类似的问题。

粗粮吃太多会降低免疫力


吃粗粮成了近年来的一种时尚。

很多年纪大的人喜欢吃粗粮,一方面是在怀念过去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认为它营养高、口感好。可是,粗粮虽好,也最好不要多吃。因为其中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会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免疫能力。

什么是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比如,含碳水化合物比细粮要低,含膳食纤维较多,并且富含B族维生素。

同时,很多粗粮还具有药用价值: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可以治疗高血压;玉米可加速肠部蠕动,避免患大肠癌,还能有效地防治高血脂、动脉硬化、胆结石等。因此,患有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便秘的人应多吃粗粮。

吃多了降低免疫力

由于粗粮中含有的纤维素和植酸较多,每天摄入纤维素超过50克,而且长期食用,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甚至影响到生殖力。

此外,荞麦、燕麦、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较高,会阻碍钙、铁、锌、磷的吸收,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平衡。所以,吃粗粮时应增加对这些矿物质的摄入。

纤维素含量较多对于青春期少女危害较大。因为,食物中的胆固醇会随着粗粮中的纤维排出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减少,就会导致女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因此,青春期少女的纤维素摄入,每天不应超过20克。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吃粗粮多了会腹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时间长了,会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缺铁和锌还会造成老年人贫血和大脑早衰。老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最好不要超过25-35克。

粗细搭配最合理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颁布了纤维食品指导大纲,给出了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50克纤维的建议标准。研究发现,饮食中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所以,粗细粮搭配吃最合理。

吃粗粮也应讲究方法。从营养学上来讲,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营养价值更高,因为这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腊八粥、八宝粥、素什锦等,都是很好的粗粮混吃食物。

粗粮中纤维素含量

(每100克食物中含的克数)

麸皮18

黄豆11.9

荞麦6.5

全麦面6

黄玉米面2.1

小米1.3

柿子吃多会怎样呢


柿子味道非常好,口感滑滑的,而且又很鲜甜,很多人都喜欢在中秋节那会吃上几个,而且有时候一吃就停不下来了,因为柿子软软的,比较适合老年人或者是小孩子的偏爱,但一下子吃多了会不会对人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具体了解下柿子吃多了会怎么样这个问题。

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生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柿子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与都能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从而形成胃结石。

1、腹不宜吃柿子。柿子表皮含有鞣酸、果酸等,空腹吃后这些成分会刺激胃不舒服,甚至还会引起胃柿石。

2、柿子一天食用2至3个为宜。

3、不可与螃蟹同吃,容易形成结石,或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的反应,严重的可以阻塞胃肠道,出现肠梗阻,伴随剧烈的腹痛、呕吐有时甚至会引起胃出血。

4、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

5、吃后应当漱口。柿子含糖高,且含有果胶,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

柿子虽然鲜甜好吃,但柿子含糖也比较多,所以糖尿病人尽量少吃,另外柿子也是属于寒凉食物,所以小孩和寒凉体质的人也要少吃,其次就是胃功能不太好的朋友们也尽量少吃。柿子虽然好吃和营养高,但由于其特有的性质还是需要特殊人群禁食,建议大家要多注意。

男人鸡蛋不可吃太多


研究者发现,每周吃7个或更多鸡蛋的男性的死亡率上升了23%.在这期间,患糖尿病的男性如果吃鸡蛋的话,死亡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据近期调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职工中,有些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青年人,为增加营养,一天要吃5~6个鸡蛋;有的中、小学生每天早餐吃3个鸡蛋,午、晚餐也吃1~2个。在一些农村里,产妇每天要吃10~15个,月子里竟吃300~450个。他们认为:鸡蛋有营养,多吃补身体。其实不然,吃得太多,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鸡蛋吃过多的危害是什么

1.吃鸡蛋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质需要量为90克,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70克蛋白质,60克脂肪,约820千卡热量,加之乳母还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可达到120~140克。这就远远超过了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会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3.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

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古今中外,不论哪一种食物,尽管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鸡蛋吃多会怎么样呢


婴儿从添加辅食开始就会接触不同类型的食物,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量也是由少到多,然而在8个月前最好不吃鸡蛋白,主要是很多婴儿对鸡蛋白有过敏的现象,如果要食用就必须控制好量,对于成年人对鸡蛋的食用收要简单些,当然也要重视食用鸡蛋的量,因为鸡蛋吃太多对身体有损害,那么鸡蛋吃多会怎么样呢?

为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吃多了鸡蛋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

1.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吃鸡蛋过多,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营养需要。吃多了不会再吸收利用,而且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还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过多吃鸡蛋对肝脏和肾脏都不利。

3.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鸡蛋本身并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如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过多吃鸡蛋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4.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820千卡热量,加之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远远超过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鸡蛋吃多会怎么样呢?文章里对食用鸡蛋过多的危害进行了描述分析,也正确为大家讲解食用鸡蛋的量,只要我们按照正常的食用方式即可,能产生的危害也会降低或是减少。食用鸡蛋最重视的是根据身体的情况选择,健康的人群食用鸡蛋只要注意量与鸡蛋相克即可,而患有肝、肾等不适疾病的,食用必须少量。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鸡蛋吃太多会怎样呢》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太多养生知识”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